第878章 你敢不敢娶我!【02】
相府嫡女:五毒大小姐 作者:衛疏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帝對自己好,也是為了給蕭閑麵子,更是為了保住蕭閑,否則蕭閑為了自己說不定就要“累死”了呢,皇帝自然也會著急的。
羅睺從鳳華宮迴了乾清宮,向皇帝稟報鳳華宮的情況。
皇帝正在批閱奏折,停下筆,看了他一眼,“如何?”
羅睺道:“傷了五髒六腑,情況有點嚴重。這都是因為沈禦史沒有內力之故,若是她原本習武有些內力,那麽傷勢就不至於這麽厲害。”
“能救麽?”皇帝麵色沉肅,極為關切。
羅睺點點頭,“陛下放心,屬下們自當盡力的。絕對不會讓燕王為了她耗盡自己就是。”
皇帝嗯了一聲,“務必救了她,從前朕是覺得為了不連累燕王,必須要救她的,要緊時候甚至......”
羅睺知道皇帝的意思,為了不失去那麽好的幹將,要緊時候殺了沈明珠也是可以的。
“但是,現在朕卻覺得沈明珠是個可用之人,如果說燕王是最厲害的武將,那她很可能就是最厲害的文臣謀士,你看,她隨便一個計策,就輕鬆解決了北地的危機。不可小瞧啊!”
皇帝歎了口氣,眼中卻又閃動著精光,這奇女子為自己所用,那就是大秦之福。
“宮裏的九轉還魂丹還有幾顆?”
羅睺想了想,“陛下,隻有皇後娘娘那裏有一顆。據屬下所知,大皇子在離宮之前已經求了皇後娘娘將那顆丹藥賜給了他。”
皇帝微微蹙眉,修長的手指叩著紫檀桌麵,臉色微沉,隨即卻道:“也罷,等大皇子迴來再服用也是一樣的。”
其實長公主也許還有一顆的,不過還是算了,按照他們的關係,那是不可能拿到的。
羅睺領命,又請示要不要監視鳳華宮。
皇帝搖頭,“不必,朕信得過燕王。你還記得他當年扶助朕登基的時候說過什麽?”
羅睺自然記得,那時候蕭閑也不過才八歲,但是卻已經文武全才,而且蕭閑是先帝親自培養出來的,和先帝感情深厚,甚至遠超那些皇子們。
當年宮變,大皇子也就是現在的皇帝登基的時候,朝堂內外有諸多不服因素。
當時蕭閑已經非常有影響力,他振臂一唿,擁護了皇帝。
皇帝問過蕭閑,為何要幫助他,蕭閑的迴答也是不卑不亢,不諂不媚,不憤不怒的,非常中肯。
他說“不管陛下用什麽樣的手段得來的皇位,對於臣來說,臣隻是臣,不參與皇家的皇位更迭爭鬥。另外,臣也多聽先帝誇張大皇子文才武功,有先祖遺風。”
皇帝當時問他,“那太子豈不是比朕更加適合?”
蕭閑的迴答是“八哥誠然很適合做皇帝,可陛下也不差,若是再繼續爭鬥,你們互不相讓,那就必然會血雨腥風,到時候大秦皇家一片混亂,外敵趁機入侵,反而會導致大秦四分五裂。倒不如,既然陛下已經登基,那就好好做個明君吧。吾等身為臣子,就當為了大秦天下著想。”
羅睺從鳳華宮迴了乾清宮,向皇帝稟報鳳華宮的情況。
皇帝正在批閱奏折,停下筆,看了他一眼,“如何?”
羅睺道:“傷了五髒六腑,情況有點嚴重。這都是因為沈禦史沒有內力之故,若是她原本習武有些內力,那麽傷勢就不至於這麽厲害。”
“能救麽?”皇帝麵色沉肅,極為關切。
羅睺點點頭,“陛下放心,屬下們自當盡力的。絕對不會讓燕王為了她耗盡自己就是。”
皇帝嗯了一聲,“務必救了她,從前朕是覺得為了不連累燕王,必須要救她的,要緊時候甚至......”
羅睺知道皇帝的意思,為了不失去那麽好的幹將,要緊時候殺了沈明珠也是可以的。
“但是,現在朕卻覺得沈明珠是個可用之人,如果說燕王是最厲害的武將,那她很可能就是最厲害的文臣謀士,你看,她隨便一個計策,就輕鬆解決了北地的危機。不可小瞧啊!”
皇帝歎了口氣,眼中卻又閃動著精光,這奇女子為自己所用,那就是大秦之福。
“宮裏的九轉還魂丹還有幾顆?”
羅睺想了想,“陛下,隻有皇後娘娘那裏有一顆。據屬下所知,大皇子在離宮之前已經求了皇後娘娘將那顆丹藥賜給了他。”
皇帝微微蹙眉,修長的手指叩著紫檀桌麵,臉色微沉,隨即卻道:“也罷,等大皇子迴來再服用也是一樣的。”
其實長公主也許還有一顆的,不過還是算了,按照他們的關係,那是不可能拿到的。
羅睺領命,又請示要不要監視鳳華宮。
皇帝搖頭,“不必,朕信得過燕王。你還記得他當年扶助朕登基的時候說過什麽?”
羅睺自然記得,那時候蕭閑也不過才八歲,但是卻已經文武全才,而且蕭閑是先帝親自培養出來的,和先帝感情深厚,甚至遠超那些皇子們。
當年宮變,大皇子也就是現在的皇帝登基的時候,朝堂內外有諸多不服因素。
當時蕭閑已經非常有影響力,他振臂一唿,擁護了皇帝。
皇帝問過蕭閑,為何要幫助他,蕭閑的迴答也是不卑不亢,不諂不媚,不憤不怒的,非常中肯。
他說“不管陛下用什麽樣的手段得來的皇位,對於臣來說,臣隻是臣,不參與皇家的皇位更迭爭鬥。另外,臣也多聽先帝誇張大皇子文才武功,有先祖遺風。”
皇帝當時問他,“那太子豈不是比朕更加適合?”
蕭閑的迴答是“八哥誠然很適合做皇帝,可陛下也不差,若是再繼續爭鬥,你們互不相讓,那就必然會血雨腥風,到時候大秦皇家一片混亂,外敵趁機入侵,反而會導致大秦四分五裂。倒不如,既然陛下已經登基,那就好好做個明君吧。吾等身為臣子,就當為了大秦天下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