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抗日勝利六旬憶

    (詩詞摘自網絡)

    戰爭遙逝,六十年,餘臭斑斑凝血。

    華夏炎涼曆曆在,往事淒淒切切。

    血染山河,江川紅溢,遍野霜楓葉。

    冤魂千萬,豈容止訴忘揭。

    國衰自晦肉魚,東俎西刀,剁我或丁節。

    儆諸後裔勿忘恥,捍我東亞恆諧。

    一務安定,二求統一,發展永不跌。

    明朝騰上,神州笑傲蒼徹。

    ——————————————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打倒漢奸!”

    “打倒賣國賊!”

    “打倒何應欽大漢奸!!”

    “打倒何應欽賣國賊!!”

    “反對何梅協議!”

    “反對華化獨立!”

    。。。。。。。。。。。。。。。。。

    這是哪裏?!做夢嗎?好奇怪的夢。這有點像是座古城,為什麽眼前會出現這麽多的學生穿著古老的中山裝,貌似五四青年?!標語?!遊行!?好奇怪,我真的是在做夢!?頭好暈。。。。。。。。。。“砰!”

    激情的遊行隊伍,一群年輕人唿喊著口號,舉著標語橫幅,組成了一道人流,不斷的前行,根本就沒有人注意到,半空中那扭曲的空間中掉下一個人來,更何況還是掉落在那遠離街道的小角落。

    “哎。。。。。。。。。”

    吳德慢慢的睜開了眼睛,眼花繚亂,神情一陣的恍惚,吳德閉上眼睛,定了定神,眼前的景色逐漸清晰起來,灰白的天花板,古舊的家俱,爺爺輩的大床,我不是應該在火車上的嗎,這是哪裏?吳德挪動了一下身體,沒有受傷的痕跡,男人的代表物也還在。難道我在火車上病了?然後被人救了?一陣虛弱感朝著吳德湧來,怎麽我會感覺渾身乏力?口好渴,水,水,水。。。。。。。。。。

    “孩子,你醒了?!”隻見一個很儒雅的老者走了過來,扶起了吳德,拿了杯水喂了給他喝。吳德從來就沒有發現過,一杯普通的水能如此甘甜,真可以借用個廣告詞,xx山泉有點甜。

    “謝謝,大爺,是你救了我嗎!?”感覺好多了的吳德,看著這位身著唐裝馬掛滿頭銀發,一派學者風度的老者說道。

    “孩子,是我跟我老伴把你帶迴來的,你怎麽會暈倒在路邊?!”,老者幫吳德半躺好後,指著從門口進來的一個也是滿頭銀發,相當慈祥,相當端莊,長的很像趙大媽的婆婆,向著吳德問道。

    “婆婆,你好!”吳德相當尊敬的衝著走過來的婆婆說道,因為以前趙大媽是他最喜歡的演員之一。不過,好奇怪,怎麽這兩位老人穿的都相當的古老?!

    “孩子,好點了嗎?!還好我們發現的早,不過你的病很奇怪,醫生都沒查出什麽毛病來?你沒有什麽大礙吧?!”婆婆很親切的坐到吳德的身邊,拉著他的手問道。

    “婆婆,我沒事,這裏是哪裏啊?!”,吳德對著這位長的很像趙大媽的老者,不由的從心裏發出一種親切感。吳德小的時候就是由自己的婆婆一手帶大的,隻是現在去世已經很久,吳德一直也很遺撼,連婆婆長什麽樣子都不知道。現在看到這位慈祥的老者後,心裏頭的那種懦沫之情一下子就湧了上來。

    “孩子,沒事就好,這裏是我家,燕京大學旁邊。”,李惠淑看著眼前孩子越看越喜歡,懂禮貌,五官端正,眼睛透露著靈氣,英氣撲麵而來,如果自己孫子能夠活下來,也應該有這麽大啦吧?!

    北平?!到底是北京還是北平啊?!吳德有點想不通了,明明坐的是往南去的火車,不可能往北,並沒有上錯車啊,再看著這裏麵古老擺設,吳德心裏湧起陣不好的感覺,連忙追問到:“那這是哪一年啊?!”

    兩位正在交換著眼神的老者,完全沒有注意到吳德的失禮,迴過頭相當和藹的對吳德說道:“現在是民國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哇拷。。。。。。。。。。”,吳德聞言後大吃一驚,叫完一聲後,頭一歪,又暈了過去。

    “孩子,你沒事吧,孩子。。。。。。。。。。。。。。。。”

    —————————————————

    吳德來自2005年,是個軍人,準確的說是個退役軍人,從軍五載。因為怕自己受不了退伍時那種傷心的氣氛,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吳德不想在戰友麵前表現出自己的軟弱。因為吳德在戰友麵前一直都是堅強的可以為之依賴的,吳德怕自己在戰友麵前哭的死去活來,怕自己會邁不出連隊邁不出軍營。吳德瞞著戰友們提前溜上了火車,在火車上連喝了兩斤白酒,也消不去自己的惆悵與傷感,痛上心來當著全車廂的旅客麵狠狠的痛哭了一場。然後暈暈沉沉的睡去,在夢中做了好多奇奇怪怪的夢,自己仿佛成了英雄,醒來後自己就莫名其妙的來到了1936年。

    1937年1月2日,天氣晴朗。

    吳德曾經說過,你如果改造不了環境,那麽你得學會適應環境,所以他現在已經完完全全接受了迴到過去的這個現實,雖然說他到現在還沒弄明白他到底是怎麽來的,難道長的帥也是一種錯誤?不曉得是自己的魅力太大打破了空間?還是外星人幹的?或者神仙幹的?哪個變態科學家趁我睡著把我投進了時光機器?又或者是哥們本來就不是個凡人?還是這一切都隻是我的夢?我本身就是這個時代的人而做了個虛無的夢?。。。。。??????。。。。。。。。。(作者雲:讓你想到了,那哥們還怎麽混啊?!)

    好在吳德同誌還是個神經大條的人,想不通的東西他就懶的再去想,他抱著腦袋想了二個小時之後,就把重心放到了如何在這個時代生存下去的問題上,畢竟這是個亂世。

    為此,吳德首先用了個最俗最無恥最實用也最有效的傳說中走遍天下吃好喝好的無敵神功——失憶大法,就此解決了身份來處的問題。現在的兩位老人家隻知道,這孩子來自江西的一個小地方,貌似民國前的安仁,民國後的餘江,跟大學者吳邁是同宗,名士鄒韜奮是同鄉,從小失去雙親,十歲以後的記憶全無,來北平好象是來看看能不能為抗日做點貢獻,其他的一概不記的啦,模糊中好象頭部受過重創,說完還扯過腦後一道細細的以前演習受的小傷留下的傷疤給兩們老者看,然後再憑三寸不爛之舌,拍拍兩位老者的馬屁,再編幾個小時候沒爹沒媽的受苦受難挨餓受欺的苦段子,一下子觸動了兩位老者的心弦,激起了愛心,以及內心深處的懦沫之情,六年前,兩位老者的兒子兒媳孫子就是在沈陽任教的時候,在日軍占領沈陽的時候被害,一直以來都是兩老兩口孤單單的過,如果不是還有一群學生要教,我想兩位老人可能就。。。。。。。媽的,該死的日本鬼子!

    哦,還有個事兒忘記說了,那就是吳德發現自己年輕了最起碼五歲,雖然身高體重沒有什麽變化,但是全身的皮膚跟這張臉都變嫩了,雖然膚色沒有什麽變化,還是小麥色,但左看右看那就像是個十七、八歲的孩子。以前身上的那些個當兵留下的小毛病什麽的都沒了,腳氣也沒了,胃也不疼了,鼻子也通了,壞的牙齒也好了,關節在陰雨天也不痛啦,最大的好處是身體素質比以前更好了,反應能力、爆發力、耐力都變強了,也不知是不是被所謂的空間啊、神仙啊或者別的啥子給改造了,雖說沒有發現擁有什麽變態的超能力之類的,但很明顯,體能素質基本上抵的上國家級運動員的標準,吳德是那個得意啊,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多一分就多一分活命的機會。

    然後兩位老者跟吳德那是一拍即合,吳德如願以償的成為了兩位老者的孫子,皆大歡喜,吳德終於有個安身的地兒,兩位老者也滿心歡喜的多了個孫子,再加上爺爺本姓吳,吳德連個姓都不用改了,直接就成了吳老的兒子在東北留下的如今找迴家的兒子,戶籍資料一應俱全,學曆也整成了高中,那時候這個學曆可比現在的博士生都吃香啊。

    經過一個多月的相處,吳德跟兩位老人已經真正成為了一家人,相親相愛,爺孫情深。由於吳德以前也是正規的高中畢業生,所以對現在的文化接受的也是很快,別扭的右起繁體字解決後,也可以出去扮扮深沉裝一裝知識分子。老爺子學識很深,現任燕京大學的副校長,是個聞名的學者,家裏藏書相當的豐富,從小就喜歡看“閑”書的吳德在這裏真的是如魚得水,一目十行的本事發揮的淋漓盡致,貌似記憶力也增加了。

    身處亂世,也為了以後能混個開國的將領當當,享受享受功臣、元鄖的待遇,所以吳德基本上是在看軍事類的書籍,主要是武經七書:《六韜》、《孫子兵法》、《司馬法》、《尉繚子》、《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孫臏兵法》、《孟德兵法》,再結合自己所學所了解的軍事技能,加上對於當今曆史的一點見解,總結出了一套適用於現在的練兵、編製、戰術、諸兵種協同等理論性的東西,雖說不是很完善也沒有經過實戰的考驗,但大體上還是過的去。

    現在吳德想的就是先了解現在的軍事編製,或者可以說是,先學習如何在當今的戰場上活下去的技能及經驗,還剩六個月,小日本就要打過來了,吳德以前就對二十九軍的官兵很是敬佩,現在想想能有機會與他們一同作戰,吳德就不由的熱血沸騰。吳德一直都堅持認為自己是個好戰分子,一直都堅持要把人給打狠羅再給個胡蘿卜給他吃,而不是先給胡蘿卜再來打,或者說輕輕的打。不打則已,一打決對要不死不休!捅我一刀,我就要捅他十刀!!

    還有十天就過年,吳德打算年關一過,就去投軍,參加二十九軍,不打這盧溝橋這一戰,吳德感覺就白來這一糟,就算是為了爺爺奶奶那也得參加這個中國人民永遠都不會忘記的戰鬥,而這場血腥的慘烈的必敗的一戰,隻要能夠活下來,那得到的肯定是一生最寶貴的財富。吳德從來就沒有想過,自己能夠影響這一場戰役,改變這個戰役,甚至於讓小日本不戰而降。自己不是神,白丁一個,就算我現在對全世界說七月七日,小日本會對我宣戰,會進攻盧溝橋,我想所有人都會把我當成是白癡。(不信各位看官可以去查看有關資料,所有人都沒有想到中日一戰會提前來臨,老蔣猜的是38年之後,小日說的是40年之後,中日才會一戰)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認識你自己,用老祖宗的話來說,那就是要知道自己是塊什麽料。吳德從來不認為自己現在擁有改變這一切的能力,所以吳德決定以一個參與者甚至是個旁觀者的身份來見證這場曆史,吳德在無奈的同時,心裏似乎還有種期待,那是一名戰士對於戰鬥的期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血祭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地驚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地驚雷並收藏血祭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