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嫂子手腳麻利的把婆子端來的早膳擺滿了一桌子,又在碧梗粥裏加了些熬好的肉泥,送到寧香蓮麵前後,才笑眯眯地道:“迴寧姑娘,府上的公子還沒有成親,姑娘們也不住在府裏。”
寧香蓮剛拿起勺準備喝粥,一聽也顧不上餓了,忙問:“不住在府裏,那他們住在哪?”
“公子和姑娘都住在桂花胡同。”
寧香蓮的心猛的一沉,她雖然不知道桂花胡同在哪,但劉嫂子沒有在前頭加城名,可見是在京都裏的。
可父子同在京都,卻不住在一個府?
看來楚長錚那個混仗家夥,這些年根本就沒把他們當迴事!
不過也好,他們不來,也不用看著楚長錚辦親事,娶新婦了。
劉嫂子一直留意著寧香蓮的臉色,見她麵上有了明顯的薄怒,心中打了個咯噔,但沒有表現出來,反而裝成沒有看到似的,繼續道:“哎,姑娘,您剛到京都可能不知,自打我家王妃過世之後,王爺傷心成疾,成天守著王妃的那些舊物,睹物思人。”
“他睹物思人?”寧香蓮重重的將勺子丟進粥碗裏,要不是她舍不得糟蹋食物,又身子無力,眼下都有的揭桌子的衝動了。
她跟楚長錚之間是怎麽迴事,旁人不知,她自己還不清楚嗎?
嗬,說得好聽是相對如賓(冰),說得直接一點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誰也不願意聽對方說話,誰也不願意搭理對方,隻是……命不好湊在一塊兒了,混著過日子罷了!
劉嫂子似乎沒看出她生氣般,又繼續往下說:“王府裏平時就是管家打理外務,常嬤嬤管著院子裏的瑣事,遇上像昨兒那種大事,才會請胡夫人過來幫著常嬤嬤張羅一二。姑娘應該也發覺了,府裏的下人,除了我這種成了親後夫妻兩人都在府裏聽吩咐的,也就隻有婆子了,這可是王爺親自下的令。”
這,這能代表什麽?
寧香蓮冷哼了幾聲:“你家王爺既然這麽思念你家王妃,那還續什麽弦,娶什麽親,直接守著王妃的牌位過日子不就行了嗎?”
劉嫂子被她這不客氣的話嚇得直抽抽,尷尬了好一會兒,楞是不知道該如何接話才好。
常嬤嬤說她是個本分的人,挑她過去伺候寧姑娘,她沒覺得這是個什麽難的活兒。可是,昨兒晚上,當家的卻一再的跟她強調,隻要寧姑娘開口問王府裏的情況,她一定要如實迴答。
當時她心裏就打了咯噔,但當家的麵上表情太過於嚴肅了,並且不準她追問,她也就沒有敢問。自家男人的性子她明白,絕對是不可能背叛王爺的,他這話極有可能就是王爺的意思。
看來,王爺是真的想留下這位寧姑娘了。
不過,說真的,王爺這些年的日子他們這些做下人的也看在眼裏,若是真有個不會被王爺克的人,進府在王爺身邊噓寒問暖的,也是極好的。
不過,這寧姑娘好像並不甘願。
心不甘情不願,留得下人,也未必留得下心,弄不好還要生禍的。
她心裏有了個結,麵上不顯,陪著笑把粥碗往寧香蓮前麵送了送,“寧姑娘,粥要涼了,您還是先吃兩口吧。”
寧香蓮看著她緊張的樣子,也知道自己剛剛那話有些難聽,劉嫂子隻怕是起了顧及,自己再問也問不出什麽來,反而是在為難她了。於是,她也就不再問,壓下怒氣之後接過了碗。
再氣,也不能不吃飯。
不吃飽了,怎麽能恢複身體。
不恢複身體,她又怎麽能去找那個混仗東西算帳呢?
吃完之後,寧香蓮又躺迴到了床上,劉嫂子還在旁邊陪小心,她揮了下手:“我眯一會兒,別打擾我就好。”
劉嫂子應了句,吩咐兩個婆子在旁邊仔細著伺候才出去。
她匆匆出了院門,徑直就去了二門外的一處小廊屋。等在裏麵的劉柱聽到門響,忙起身迎了上來,急切地問道:“如何?”
劉嫂子埋怨的看了眼劉柱,不滿的道:“你也不讓我喝口水?”
劉柱忙討好的倒了杯水給她,看著她喝了大半,才再一次追問。見她遲疑,劉柱有些著急:“快說,那邊還等著信呢。”
劉嫂子重重的歎了一口氣,“那寧姑娘好像不甘願,說起話來像是吃了炮仗一般,戳得人心窩兒都痛。”說著,她一字不拉,把寧香蓮的話重複了一遍。
劉柱聽了,臉色也不好看,“她怎麽能這樣說王爺,她不過……”
他沒說完,握著拳在屋內氣得來迴轉了好幾個圈,才道:“我去金桐院迴話,你也迴去看著。”也不等劉嫂子應話,推開門頂著風匆匆走了。
金桐院裏,他站在大書房的門口,低眉垂眼,將從自家媳婦那兒聽來的話,一字不拉的學了一遍,然後垂手立著,等著屋內的人發話。
屋內隻穿著一件烏青棉布夾袍的男子,放下了手中一直把玩的鏤空墨玉球,眉毛一挑:“她是這麽說的?”
“是。”劉柱應道。
隨後,他聽到了低沉的笑聲,差點兒沒腿腳一軟,直接跌坐在地上。
好久……好久都沒有聽到過王爺的笑聲了,算起來,好像自從王妃意外之後,王爺就再也沒有笑過了。
今兒王爺這是怎麽了,聽到寧姑娘那麽無禮的話,不僅不怒,反而笑了。
難道,王爺真的對寧姑娘動了心?
可是,王爺都沒有見過寧姑娘。
難道王爺一直欣賞的就是這樣的女子?
呃,這也怪不得他亂猜,而是王妃死後,王府裏王妃就成了禁忌,誰也不準再提半句,而且王妃身邊的那些舊人,也盡數被王爺送到了桂花胡同的院子去了,根本就無從知曉。
楚長錚沒管自己的笑是不是嚇人,笑了一陣後,才道:“你親自押著那兩個婆子走一趟蘇家,讓蘇家給本王一個說法。”
她既然要給那兩個婆子難堪,那他自然就要如她的願。
隻她迴來了,迴到他身邊,別說隻是處置兩個不懷好心的婆子這樣的理所當然的事,哪怕世人都認定為無禮又苛刻的要求,他也答應,讓她順心如願。
寧香蓮剛拿起勺準備喝粥,一聽也顧不上餓了,忙問:“不住在府裏,那他們住在哪?”
“公子和姑娘都住在桂花胡同。”
寧香蓮的心猛的一沉,她雖然不知道桂花胡同在哪,但劉嫂子沒有在前頭加城名,可見是在京都裏的。
可父子同在京都,卻不住在一個府?
看來楚長錚那個混仗家夥,這些年根本就沒把他們當迴事!
不過也好,他們不來,也不用看著楚長錚辦親事,娶新婦了。
劉嫂子一直留意著寧香蓮的臉色,見她麵上有了明顯的薄怒,心中打了個咯噔,但沒有表現出來,反而裝成沒有看到似的,繼續道:“哎,姑娘,您剛到京都可能不知,自打我家王妃過世之後,王爺傷心成疾,成天守著王妃的那些舊物,睹物思人。”
“他睹物思人?”寧香蓮重重的將勺子丟進粥碗裏,要不是她舍不得糟蹋食物,又身子無力,眼下都有的揭桌子的衝動了。
她跟楚長錚之間是怎麽迴事,旁人不知,她自己還不清楚嗎?
嗬,說得好聽是相對如賓(冰),說得直接一點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誰也不願意聽對方說話,誰也不願意搭理對方,隻是……命不好湊在一塊兒了,混著過日子罷了!
劉嫂子似乎沒看出她生氣般,又繼續往下說:“王府裏平時就是管家打理外務,常嬤嬤管著院子裏的瑣事,遇上像昨兒那種大事,才會請胡夫人過來幫著常嬤嬤張羅一二。姑娘應該也發覺了,府裏的下人,除了我這種成了親後夫妻兩人都在府裏聽吩咐的,也就隻有婆子了,這可是王爺親自下的令。”
這,這能代表什麽?
寧香蓮冷哼了幾聲:“你家王爺既然這麽思念你家王妃,那還續什麽弦,娶什麽親,直接守著王妃的牌位過日子不就行了嗎?”
劉嫂子被她這不客氣的話嚇得直抽抽,尷尬了好一會兒,楞是不知道該如何接話才好。
常嬤嬤說她是個本分的人,挑她過去伺候寧姑娘,她沒覺得這是個什麽難的活兒。可是,昨兒晚上,當家的卻一再的跟她強調,隻要寧姑娘開口問王府裏的情況,她一定要如實迴答。
當時她心裏就打了咯噔,但當家的麵上表情太過於嚴肅了,並且不準她追問,她也就沒有敢問。自家男人的性子她明白,絕對是不可能背叛王爺的,他這話極有可能就是王爺的意思。
看來,王爺是真的想留下這位寧姑娘了。
不過,說真的,王爺這些年的日子他們這些做下人的也看在眼裏,若是真有個不會被王爺克的人,進府在王爺身邊噓寒問暖的,也是極好的。
不過,這寧姑娘好像並不甘願。
心不甘情不願,留得下人,也未必留得下心,弄不好還要生禍的。
她心裏有了個結,麵上不顯,陪著笑把粥碗往寧香蓮前麵送了送,“寧姑娘,粥要涼了,您還是先吃兩口吧。”
寧香蓮看著她緊張的樣子,也知道自己剛剛那話有些難聽,劉嫂子隻怕是起了顧及,自己再問也問不出什麽來,反而是在為難她了。於是,她也就不再問,壓下怒氣之後接過了碗。
再氣,也不能不吃飯。
不吃飽了,怎麽能恢複身體。
不恢複身體,她又怎麽能去找那個混仗東西算帳呢?
吃完之後,寧香蓮又躺迴到了床上,劉嫂子還在旁邊陪小心,她揮了下手:“我眯一會兒,別打擾我就好。”
劉嫂子應了句,吩咐兩個婆子在旁邊仔細著伺候才出去。
她匆匆出了院門,徑直就去了二門外的一處小廊屋。等在裏麵的劉柱聽到門響,忙起身迎了上來,急切地問道:“如何?”
劉嫂子埋怨的看了眼劉柱,不滿的道:“你也不讓我喝口水?”
劉柱忙討好的倒了杯水給她,看著她喝了大半,才再一次追問。見她遲疑,劉柱有些著急:“快說,那邊還等著信呢。”
劉嫂子重重的歎了一口氣,“那寧姑娘好像不甘願,說起話來像是吃了炮仗一般,戳得人心窩兒都痛。”說著,她一字不拉,把寧香蓮的話重複了一遍。
劉柱聽了,臉色也不好看,“她怎麽能這樣說王爺,她不過……”
他沒說完,握著拳在屋內氣得來迴轉了好幾個圈,才道:“我去金桐院迴話,你也迴去看著。”也不等劉嫂子應話,推開門頂著風匆匆走了。
金桐院裏,他站在大書房的門口,低眉垂眼,將從自家媳婦那兒聽來的話,一字不拉的學了一遍,然後垂手立著,等著屋內的人發話。
屋內隻穿著一件烏青棉布夾袍的男子,放下了手中一直把玩的鏤空墨玉球,眉毛一挑:“她是這麽說的?”
“是。”劉柱應道。
隨後,他聽到了低沉的笑聲,差點兒沒腿腳一軟,直接跌坐在地上。
好久……好久都沒有聽到過王爺的笑聲了,算起來,好像自從王妃意外之後,王爺就再也沒有笑過了。
今兒王爺這是怎麽了,聽到寧姑娘那麽無禮的話,不僅不怒,反而笑了。
難道,王爺真的對寧姑娘動了心?
可是,王爺都沒有見過寧姑娘。
難道王爺一直欣賞的就是這樣的女子?
呃,這也怪不得他亂猜,而是王妃死後,王府裏王妃就成了禁忌,誰也不準再提半句,而且王妃身邊的那些舊人,也盡數被王爺送到了桂花胡同的院子去了,根本就無從知曉。
楚長錚沒管自己的笑是不是嚇人,笑了一陣後,才道:“你親自押著那兩個婆子走一趟蘇家,讓蘇家給本王一個說法。”
她既然要給那兩個婆子難堪,那他自然就要如她的願。
隻她迴來了,迴到他身邊,別說隻是處置兩個不懷好心的婆子這樣的理所當然的事,哪怕世人都認定為無禮又苛刻的要求,他也答應,讓她順心如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