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啟再次吸氣,氣遊走五髒六腑,最後懸浮於腹中,與先前無差。而沉啟背後片片的潮濕,也說明了他這次的結果會和上次一樣,不能成功。


    那真的如想的那般,當然不是。


    隻見沉啟掌心的異響瞬然消逝,化成兩道銀蛇由手臂直竄他的體內,而在這時他的手掌也突然合十,竄進他體內的銀蛇竟也能被肉眼所看見,縈繞在沉啟身上。


    閃亮的銀蛇在身外發出亮光,而在沉啟體內那原本應該散去的氣卻也牢牢的困在腹中,而且已被壓縮成一個銀色的球狀。


    此刻在山頭看著沉啟的火蓮和冰淩見到此番,卻也是臉露異色,特別是火蓮心頭激動的隻想罵人,不禁手足無措起來,差點失了儀態。


    火蓮原本就是劍宗之人,固然知道這《溫修》中“氣”部分的難處,運氣簡單,固氣很難,氣非常態,很難成型。


    如果想凝成型,就需要有外力包裹。所以九閬山上涉有溫泉,這溫泉可不是用來洗浴的,而是給每個剛上山的弟子匯聚精氣的地方。精氣雖存於萬事萬物中,卻也不是人生來就能察覺到的。溫泉內的水是活水,也就是精氣十足的山川泉水。


    每個上山的弟子每天需在溫泉中浸泡四五個時辰,來感應其中精氣,而後練習《溫修》時將感應到的精氣包裹住氣,一來達到修身的效果,二來也能感應精氣。


    往後隨著弟子感應精氣的能力變強,也會縮短在溫泉中的浸泡時間,弟子就可離開水練習《溫修》。


    而此刻的沉啟卻完全不是這麽迴事。


    沉啟本就已入境,對於精氣感應與剛入門的弟子強上太多。先才用五髒六腑托氣時,他就察覺需外力包裹,當時他第一反應便是這精氣。


    隻是他並沒有這麽做,他有了個大膽的想法。原本沉啟已入境,入境後耗去的大量精氣幻化在境中,故而他的雷象也算是他吞吐下的精氣。


    他就將雷象當做包裹氣的外衣,固定氣於腹中,而五髒六腑受托氣之累,得到鍛煉卻也同時受到雷象下的電擊,可謂雙管齊下,效果明顯。


    隻是這般練法卻也要承受比常人多一倍的痛楚,但沉啟能忍下來。這才是讓火蓮尊者不知是誇是惱,手足無措的真正原因。


    既然火蓮先才都沒有阻止,索性就狠下心讓沉啟練下去了,他也不多看徑自離開了。冰淩見火蓮走了,便也離去了。


    但隻等兩人剛走,沉啟練的《溫修》卻又有了異變。


    隻覺沉啟正襟危坐,心沉於腹中,運氣修身,忽然一聲清脆的炸裂聲在他體內響起,沉啟眉心一皺,隨即引氣在體內遊走。


    片刻之餘他已滿身是汗,卻也找到了那聲音的出處,先前他將氣引到丹田的上方,忽覺一股強力將氣吸入,沉啟也不阻止讓氣進入,隻等它進入後,沉啟才察覺到丹田內懸空的四顆圓珠。


    這四顆圓珠一大三小,大的嗡嗡作響,忽明忽暗,此為雷象。而火蓮得知沉啟是雷象後,也曾說這入境始出,始元會化雛形於丹田內。那麽這四顆圓珠就是沉啟的始元,無差。


    氣撞擊雷象發出炸裂的輕響,先才的聲音便是從這裏來的。隻是雷象卻沒有停止吸取丹田上的氣,隻覺片刻沉啟已不能用氣遊走,轉化成雷象,卻又發現腹中的雷象卻與丹田內的雷象形成了一個對立。


    腹中的雷象雖也是球狀,但其中氣已被吸取殆盡,可以說球內空空如也,卻也在這時從雷象的四壁上一滴金色的液體墜落到其中,而就在金色液體匯聚之時,身在的沉啟卻趕到龐大的精氣湧進了他的體內。


    沉啟大驚,趕緊放開運行。隻等他睜開眼,卻見到他身旁的草木雪水都已經枯萎消失,就像被活活吐掉了精氣。


    而此番景象便是沉啟腹中雷象所致。沉啟以始元固氣修身,前人也有先例卻又無一人能像沉啟這般引發體內始元異象,這是為何。


    這便是機緣,八象為天氣初始之物,每每練此所需要耗盡的精氣也不是常人所能及的,所以沉啟入境後才會連自身精氣都會損耗殆盡,而巧的是這沉啟以雷象裹氣,留一絲於其中引導讓氣成球狀。隻是他卻不知那留於其中的一絲雷象會引導精氣匯聚於此,這才有了那金色的精氣液體。


    但此番這等陰差陽錯卻也讓沉啟體內留下了很大的存儲精氣的空間,也就是說下次沉啟入境便再也不會被耗的精氣殆盡。


    再者運氣修身強化吞吐,吞吐即是可容納精氣的度量,跟存儲精氣的空間無異。此番過後沉啟也算是溫氣練完了。


    剩下的便是修身。


    而這修身講究的就是強健體魄,這倒是很簡單,卻偏偏放在溫氣的後麵。其實當年廖祖師留下這《溫修》時,也有考慮兩者的位置。


    隻是溫氣主修內身,修身主練外形。如若先去練外形,再去練內身,倒也不如先練內身,等練成大半再在練習外形,在練習外形的情況下也可練內身,豈不是能省去不少時間。


    想來廖祖師當年注下此書,也是費了一些心思的。


    這修身不比溫氣要有恆心,需要一步一步的練下去。


    寒來暑往,花開花落,不知不覺已過去二年半的時間。這二年半裏沉啟白天上山跑五圈,劈柴挑水五百來擔,晚上入境修行通宵至白。如今,他也算是14歲的小夥子了。


    這日,忽聞山上疾風簌簌,樹冠草木沙沙作響,幾名獵戶進入山中,準備獵些野味。無風,卻又聽到此番聲響,恐有猛獸兇禽在此出沒。


    但見這幾名獵戶也不慌神,也是四下觀望,便放下捕獸用的籠子,將手指指向籠中,隻是片刻籠內便已裝滿了野雞,野鴨,野兔之類的。


    黑影再由他們頭頂飛過,隻聽一獵戶叫道:“沉啟,沉啟,夠了,夠了。”


    沉啟聞聲便停了下來,站在旁邊的樹幹上。隻見他身材高挑健壯,穿著麻衣,黑褲,布鞋。略長的頭發打了個小辮子放於腦後,皮膚偏黃,眼神炯炯卻又帶著一絲壞意,雙手交叉放於胸口,依身靠在樹邊上,說道:“王叔,楊伯,這就夠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畫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鳥路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鳥路人並收藏畫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