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迪伸了個懶腰終於醒了,看著自己一半在自己被窩裏,一半在葉雨澤的被窩裏的身子,忍不住臉就紅了。


    畢竟屋裏還有兩個老人家盯著看呢。


    但是看到葉雨澤懷裏的古麗,她心中就忍不住一陣火大,他媽的果然男人就沒有一個好東西,吃著碗裏的,看著鍋裏的。


    剛想伸腿踹他一腳,想想昨天的事情本來就是她主動的,人家又不需要負責,也就認了。


    不過看著他們兩個這樣,心裏還是不舒服,偷偷不停的罵著渣男,可腦子裏還是不停的迴憶昨天的情景,羞死人了。


    她自詡為一個好女人,家裏的教育又比較傳統,要不是因為這樣,姐姐也不會被渣男騙了。


    想想這些,心中又有些埋怨父母,若是他們不管那麽嚴,姐姐多談幾個男朋友,早就看透這個男人了。


    腦子裏亂七八糟的想著,還是不得不起床,人家飯都做好了。


    自己一個求死的人,稀裏糊塗被這個男人帶到了這裏,又見到了沙漠和神女湖,按說已經生無可戀了,可為啥突然就不想死了呢?


    這邊人的人早餐永遠不會改變,奶茶,饢,和一些肉。


    自然還有烤魚,葉雨澤不愛吃,但是肖迪愛吃,她從小就喜歡各種魚類。


    吃完早餐,葉雨澤就告辭,古麗一臉的失望。葉雨澤不去看她,不能給這個孩子什麽希望。


    倒是這個肖迪,該怎麽安排她呢?一會兒路上再說吧。


    古麗紅著眼睛把一些烤的很幹的魚給他帶上,葉雨澤也沒客氣,收下之後留下幾瓶酒。


    車子啟動的時候,肖迪看著連後視鏡都不看的葉雨澤罵道:


    “你個渣男,人家小姑娘都哭了,你咋連個招唿都不打?”


    葉雨澤沒好氣的迴罵:“你他媽閉嘴,是不是老子把她帶走就不渣了?關鍵我又不喜歡她,帶走幹嘛?”


    肖迪自然不服氣:“你不喜歡她跟她睡一個被窩幹嗎?哪個小姑娘能禁得起這種誘惑?”


    葉雨澤沒辦法跟她解釋這邊的風俗,關鍵解釋她也不會信,隻得反問:


    “那我對你是不是也得從一而終啊?就算你死了我也得守節?”


    肖迪想說“必須的!”但又說不出來,這事兒真的不怪人家。


    葉雨澤懶得跟她矯情踩了一腳油門快速離開,還問了一句:


    “你想去哪?我可以帶你看看。”


    肖迪想了一下,早死晚死沒啥區別,臨死之前到處走走也不失為給自己短暫的一生一個安慰。


    “你們北疆的坎兒井聽說是一項很偉大的工程,能不能帶我去看一看?”


    葉雨澤愣了一會兒突然一拍腦袋,自己可真是傻。年前劉能還問他關於把伊犁河水引到軍墾城的問題呢,自己咋就沒想到北疆獨有的坎兒井?


    不過想想坎兒井也是把天山的水引到低處,隻是因為怕蒸發才修的地下通道,轉眼間就失望起來。


    得挖多深,才能把海拔相差兩千多米的水引到高處?這中途得設計多少各種設施?想起來就頭疼。


    還真不如從雅魯藏布江引水入疆呢,那樣解決的問題,將是顛覆性的。


    腦子裏亂七八糟的想著,車就開的有些走神,差點開進雪地裏,肖迪一聲驚唿才讓他迴魂。


    葉雨澤的電話響起,看看是楊革勇的號,葉雨澤無奈,這個弟弟還算有分寸,沒告訴以後,至於楊革勇,他完全沒有壓力,若不是怕被人找到,這次出來都可以帶著他。


    兩個人可以說是生死兄弟,從某種意義上說,比自己的幾個親兄弟還要親。


    接起來,楊革勇隻問了一句:“你在哪?”


    葉雨澤看看外麵一點標識都沒有的道路,嘟囔一句:


    “我去吐魯番看坎兒井。”


    電話被掛斷了,葉雨澤也沒有再打,他知道,楊革勇肯定立即往這邊趕呢,自己離著吐魯番還有四百公裏,他趕過來估計也得明天了。


    因為有血,汽車開不快。雖然葉雨季和葉風已經在整個北疆開啟了公路網,但是北疆南部相對還是差一些。


    特別是這個清雪機製,在軍墾城,公路上的雪總是能做到隨時被清理幹淨,絕不會因為雪,帶來一絲的不便。


    整個南部兵團隻有兩個師,所以,兵團對這裏的建設相對力度也要小一些,這個跟地理位置有關。


    兵團是圍繞著邊境線布置的,而南部的邊境線相對要少。


    400公裏的路途開起來用了整整八個小時,因為肖迪的狀況沒辦法住酒店,所以,兩個人還是選擇了住在車裏。


    葉雨澤這次出來選擇的車,是一輛suv,後麵放平就是一張床。因為兩個人已經突破了那種關係,怎麽睡也就無所謂了。


    他們並沒有去市裏,而是趁著天還沒黑,選擇了去坎兒井參觀。


    吐魯番盆地集中分布了1200多條坎兒井,暗渠總長超過3400公裏,其中有水坎兒井近190條,年徑流量達1.14億立方米,控製著近10萬畝的灌溉麵積。


    所以到達這裏之後,都不用刻意尋找,都能發現坎兒井的蹤跡。


    坎兒井大部分都是暗渠,說白了就是在地下開通了一條隧道,那規模,不亞於如今的地鐵。


    想想那時候可沒有任何機械設備可以依靠,北疆人硬是憑著自己的一雙手和一把砍頭曼創造了這樣舉世聞名的工程。


    不要說肖迪,就是葉雨澤都被眼前的景象給震撼了。


    且不說這條暗渠有多少公裏?就是那一個個豎井,就不知道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了。


    坎兒井裏麵要比外麵暖和,所以,盡管外麵冰天雪地,但是坎兒井裏麵的水沒有結冰。


    清澈的溪水在地下汩汩的流淌著,不知道已經流淌了多少歲月。


    因為沒有手電,所以兩個人最終坐在了一個豎井口跟前,夕陽的餘暉在這一刻是格外的燦爛,讓暗渠裏麵的水都閃著金光。


    肖迪小心翼翼的捧起水喝了一口,驚喜的喊道:


    “這水是甜的!”


    葉雨澤蔑視她一眼:“大驚小怪,北疆的水哪有不甜的?”


    兩個人正在鬥嘴,一個聲音在外麵嗬護:


    “你們是什麽人?出來,不許破壞坎兒井!”


    葉雨澤探頭一看,一個維族巴郎正拿著一根棍子,警惕的盯著他們。


    看著小家夥充滿戒備的眼神,葉雨澤笑了,招招手:


    “我們是外地遊客,來給我介紹一下坎兒井好不好?給你錢。”


    這個巴郎一聽說給錢,馬上走了下來,仔細打量了兩個人一眼,確認他們不是壞人,就滔滔不絕的介紹坎兒井的修建過程。


    據他說,坎兒井並不是從源頭開始修建的,而是從用水的地方開始挖。


    由經驗豐富的長者憑著火光和用繩子吊著的木棍來確定方向。


    為了進度和不缺氧,人們才打了很多豎井,這樣可以把暗渠分成很多段,也就是很多人一起施工,畢竟挖洞這個活兒,人多了是沒有用的。


    巴郎子似乎從小就聽長輩們訴說坎兒井的故事,其實很多傳說都比較玄幻。


    不過坎兒井的建造過程極為艱辛。匠人們經過周密的勘察和設計後,從尾端的明渠和龍口開始作業,然後向上遊逐段布置豎井並開挖暗渠。


    暗渠的整體坡度控製在0.5%到1%之間,豎井的深度和間距也逐漸變化,以適應不同的地形和水流條件。


    通常,末端的豎井深3-15米,中段深20-40米,頂端的深度可達100深。


    豎井的間距漸次拉長,下遊約10-30米,中遊為30-60米,上遊60-100米。


    暗渠的寬度約0.5-0.8米,高約1.4-1.7米。


    在開挖過程中,匠人們隻能依靠油燈照明並控製井道方向,使暗渠與地下潛流平行或斜交。


    這樣,春夏季節滲入地下的雨水、冰川及積雪融水就能通過暗渠不斷匯集,順坡流向下遊,最終引出地表。


    葉雨澤這才知道原來坎兒井水源並不是完全來自天山的雪水,還有地下水。


    而且坎兒井是在幹旱地的勞動人民漫長的曆史發展中創造的一種地下水利工程。


    坎兒井引出了地下水,讓沙漠變成綠洲,古代稱作“井渠”。


    坎兒井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人們將春夏季節滲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積雪融水通過利用山體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進行灌溉,以滿足沙漠地區的生產生活用水需求。


    不同地區的坎兒井在具體構造上均有其不同的地域特點,但一般而言,一個完整的坎兒井係統包括了豎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麵渠道)和錯現(小型蓄水池)四個主要組成部分。


    在該原理下運轉的坎兒井流量穩定,且能保證井水自流灌溉。


    巴郎雖然在講述過程中摻雜了一些神話故事,但是總得來說對於坎兒井的了解還是很深入。


    最起碼讓葉雨澤和肖迪,這兩個對坎兒井一無所知的人,了解了它的構造和原理。


    但同時也讓葉雨澤明白,這個原理對於想把伊犁河水引進軍墾城毫無啟發,人家是水往低處流。


    講完之後,葉雨澤給了巴郎子一百塊錢,小家夥興奮的拿著錢要請他們吃飯。


    如今北疆的旅遊業隨著道路的暢通。已經越來越興旺,連孩子們都知道很多東西可以換錢了。


    比如這個巴郎子,就把自己當成導遊,拿到了報酬。


    不過北疆人的天性他還沒有丟掉,畢竟還是好客的,這不,拿到錢之後,毫不猶豫的就要請他們吃飯,根本不在意這頓飯一百塊錢夠不夠?


    肖迪剛要婉拒,葉雨澤已經答應下來,他們停車的地方有些荒涼,吃飯肯定是是個問題。


    這個巴郎顯然是附近的居民,去混頓飯問題不大。


    葉雨澤生在北疆自然知道這個道理,肖迪肯定不懂啊,畢竟在內地你一個陌生人去別人家吃飯,不被打出來就不錯了。


    巴郎果然就是附近村子裏的人,這一路走來,葉雨澤發現了北疆南部和北部的區別。


    北部也就是軍墾城那邊,遊牧民族多一些,即便有村子,也都是老幼,所以,房屋和基礎設施都差一些。


    而南部就不同了,這邊因為地理和氣候的原因,基本沒有遊牧這種生活習慣。


    他們跟內地百姓的生活習慣差不多,以村子和家庭為單位,種地,種果樹。


    牛羊也是有的,但隻限於自己吃,所以一家也沒有幾隻。


    而牛奶這種生活必需品,卻不是家家都有,要去有奶牛的人家裏去買,給錢給物都行,這個沒人在意。


    而且,這邊人很注意村子的衛生和環境,他們喜歡在門前種一些花草和好看的植物,即便是冬天,門前和道路上的積雪也都打掃的很幹淨。


    房屋和院牆他們也喜歡做一些裝飾,就連老房子,也會進行外牆粉刷,不會看起來那麽陳舊。


    巴郎子的家離這裏很近,所以他才會發現葉雨澤的車,並且過來探查,然後就掙了個導遊費。


    巴郎子的家很大,北疆人不喜歡改樓,地方大蓋樓沒有必要。


    前院並不大,圍牆也很矮,葡萄已經被埋了起來,但是葡萄架依然如走廊一樣直通屋子。


    院子裏還有幾棵石榴樹,這個季節自然也是光禿禿的。


    屋子裏卻別有洞天,裝修的非常豪華,完全是民族風格的家具和地毯和掛毯。


    肖迪張著小嘴被震驚了,雖然她不知道這些東西的價格,但是這複雜的做工,就不可能便宜。


    巴郎子的家裏隻有他母親,看見來了客人,趕緊讓座,並且去燒茶。


    看著這屋子裏的裝修和擺設,葉雨澤不由得感慨,跟他那邊的民族人家裏是真的不一樣。


    比如這個家裏有沙發,茶幾。這是完全跟上時代了。


    而他們那邊的民族人,大部分還是保留著傳統的生活方式和擺設。


    葉雨澤倒不是想評價哪裏好?而是覺得這邊的人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更強一些。


    這時候他的電話又響了,楊革勇又問他在哪?葉雨澤不知道村子的名字,直接發了個位置過去。


    巴郎子小大人一般給他們倒茶拿吃的,行為完全就是一個男子漢。


    我要票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軍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強6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強67並收藏大國軍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