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嫣然雖然被蓋住了蓋頭,不過眼卻能看到腳下的地麵,耳朵更是能聽清楚眾人的話題,要知道今天可是她的大日子,想不到這群人一來自己到成了路人甲了,這些人難道就沒有看見門口那鳳鑾依仗嗎?就不能好好恭維兩句?


    李道遠一行人的到來顯然將婚禮引入了一個比較沉重的話題,不過即便是如此在禮官的導引下該進行的禮儀依舊需要進行,在老爺子以及楊家人熱列的歡迎下當著蜀中以及貴州一眾官員士紳以及鄉親的麵拜了天地然後李嫣然被送入了洞房。


    當然,洞房裏並不隻有李嫣然一個人,與她一起進去還有愣子丫鬟小翠等女,也不知道李嫣然到底是如何想的,總之這場婚禮在這兒總算進入了到了另一個程序那便是開宴席!


    酒宴雖然有足足九九八十一桌,但是顯然早就被區分成了三個不同的版塊。


    大堂安置的是各地官員,而院子裏以及門口安置著士紳一流以及一些與楊家有著生意來往的商賈,而剩下的便是工匠、禮部的一些隨員和其他人等整個場麵無疑規模宏大整整三十二位廚子不停的忙碌才勉強應付過來,即便是如此這些廚子和打雜的都被累了個半死。


    大堂。


    酒宴上!


    原本楊銘應該挨桌敬酒的,然而事實上他根本就走不開,至於敬酒的事情隻能由兩位堂兄代勞。


    “子樂,此去思南可有準備?”李道遠喝了幾杯酒水後還是將話題引入到了思南的事情之上,畢竟現在整個銅仁府不知道多少眼睛看著楊銘的動作,而他的動作恰恰代表著思南以及周邊州縣的利益,在如今貴州一省的大環境之下楊銘的計劃或者態度無疑關係著不知道多少人的利益和命,所以他也不得不在這樣的場合下問起來。


    聽到李道遠一問。整個大堂都安靜下來,在場的都是官員對於楊銘去思南當縣令的事情根本就不是秘密,他們也非常好奇楊銘這個新科探花堂堂的楊金指到底會用什麽辦法將思南那一探死誰攪的活泛起來。


    在他們的眼中別說是三百萬兩的賦稅,就是三萬兩賦稅都嫌多,可是楊銘既然拍了胸脯那自然有他的把握,如果能在這兒學到幾分皮毛那麽多餘他們以後為官怎麽也能起到幾分助力。雖然不說能做到如楊銘一樣,但是讓治下之民活的寬裕一些也似乎是很有可能的。


    眾人的眼睛都直愣愣的看樣楊銘。


    而其中最為重視的顯然便是貴州前來的官員,畢竟他們已經到了火燒眉毛的時候,楊銘的一個舉動或者一句話直接就影響到他們所管轄的地方,這無疑是大事他們不的不更加的上心。


    “第一步自然是糧食!”楊銘放下酒杯,對李道遠道:“貴州與蜀中相鄰,以涪江、嘉陵江為水路直同南北,雖然見年蜀中的收成比之以往要少了不少,但是以往年的糧食在百姓手中存有之數也不是少數。學生自然以學生之名高價收購一批糧食用於救濟之用,當然,這些糧食並不一定要好關鍵死多,隻要數量夠了哪怕是陳糧也可!”


    李道遠點了點頭,正所謂民以食為天,隻有吃飽了肚子才能做事,這一點他非常讚同,不過少許他又皺起了眉頭。當下朝楊銘問道:“可是,哪怕是一縣之地需要的糧食也不是少數。子樂,你手裏有這麽多錢?而且......你要知恩出於上啊!”


    恩出於上!


    其實這裏麵也有文章,要知道這江山可死皇帝的,施恩自然必須由皇帝來,可是你一個小小的縣令自己掏錢算什麽事?那不就是說你比皇帝還愛百姓?你這麽刷聲望刷存在感你想做什麽?難不成是想造反?因此,對於這種掏自己腰包的施恩任何皇帝都是很重視的。甚至還會惦記上心!


    所以對於楊銘的迴答,李道遠作為恩師他也不得不提醒一下,別到時候吃力不討好!


    楊銘先是笑了笑,才道:“謝過恩師!學生自然知道這個道理,不過此次的購置糧食卻並不是某一個人所為。而是思南縣衙與蜀中各地作的一次交易而已!具體的情況便是蜀中的糧食換購思南的藥材,比如常用的杜仲、厚樸、黃柏、吳茱萸、金銀花、烏梅、茯苓、石斛、五倍子、白術、雲木香、麥冬.....這些中藥材,並且學生以學生的名譽做保比之市價低三成!”


    低三成,那便是少了三成的利潤,要知道這樣的大宗買賣三成的利潤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有楊銘做保還是很多人願意交換的。


    “這筆買賣是可以做,但是子樂,你覺得思南有這麽多藥材可采?要知道思南雖然藥材不少可是相比之下以省所需之藥卻是不在少數,難不成你就不擔心到時候交不了貨而引發出事端?”李道遠可不會像其他人那般拍楊銘的馬屁,作為一個資深的老官員他在銅仁府也呆了一個多月時間了,他知道思南甚至整個貴州因為氣候原因都非常適合草藥生長,而貴州也卻是是整個大明朝主要的藥材供應地,可是.....一個縣...!他還是覺得不太靠譜!


    “李大人是哪裏話?雖然楊探花時你的弟子,但是你可不要忘了他也是我蜀中士子,更何況貴州與蜀中相鄰,作為兄弟省我蜀中百姓難道就不能幫忙?”說話的是三台縣令,他早在幾天前便已經和楊銘派去與他談合作的張文才達成了共識,像蜀中的這些州縣糧倉裏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陳年的老糧,在蜀中賤賣都不見得有人會買更何況人家還是用低於市場價價值的藥材來更換,藥材在古代無疑是比較奇缺的物資,即便是縣府直接轉手給當地的藥鋪那也不會虧本還能博得一個誌願災區的好名聲,哪怕什麽都沒有能夠間接的拍一拍楊延和的馬屁對他們來說也是極好的,所以整個蜀中一地的官員少有沒有合作的。


    不僅如此,就連一些糧商業加入到了這場合作中來。在商人的眼中,楊銘就是真正的財神,他所有的點子壓根兒就沒有一個失敗的,相反,他的策劃幾乎都是數倍數百倍的暴利,他這樣的人會做賠本買賣?能與楊銘搭上關係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賠本的買賣,如果到時候能夠如那烈酒一般打開另一條買賣之路那就更好了!


    “不錯!我等蜀中各地的士紳也願助貴州一臂之力共度困境!”


    “我輩商賈雖行的是下九流之事,卻深知忠君報國.....”


    一時間整個大堂群情激昂,就連院外的一些士紳都融入堂內......


    ps:第三更!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的脊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頭不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頭不滅並收藏大明的脊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