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銘不由得的也走到窗前朝下麵望去,之間三個穿著禁軍甲胄的威武漢子已經道了客棧下麵,剛一下馬便直接朝裏麵飛一般的衝了進來。


    又是一陣雞飛狗跳,履千北甚至都差點兒和著三人展開一場盛大的肉搏戰,要不是禁衛說是前來請楊探花入宮覲見還真就出事了。


    楊銘趕忙下了樓,不是他想下來,而是麵對著妙音他總覺得有些別扭,雖然小兄弟至今還在顫抖,一邊心有餘悸的迴味著剛才那一刹那間的粗暴的溫柔楊銘來到了大堂。


    為首的禁衛躬身有禮:“楊探花,陛下有旨,請你去太極殿有要事相商!”


    這才迴來不到一個時辰.....


    楊銘有些無語,剛才授官大典的時候怎麽不說?可是畢竟君命難違,不去也得去,他隻好把頭探向門外,有些不好意思的對禁衛頭目,等了好半天才弱弱的問道:“可不可以騎馬?”


    “自然可以!”頭目剛才出宮的時候便得到過指示,務必盡快,顯然坐轎子怎麽也不可能比騎馬快當下便將自己的馬讓給了楊銘,也不耽擱,當即便與另一位禁衛一騎雙乘帶著楊銘出了客棧。


    騎馬其實並不難,隻要掌握了基本的騎術要領雖然騎不快至少還是能走,楊銘現在就在這樣的摸索階段,好在一旁有老司機指導學起來很快並且馬兒也是經過嚴格訓練的戰馬走起路來基本上就不用楊銘過多的指揮便跟著幾人緩緩朝紫禁城走去。


    少時。


    太極殿。


    楊銘姍姍來遲。


    “微臣楊銘見過陛下!”


    看到楊銘進殿,眾人都停住了扯皮,都不約而同的看向他。


    嘉靖點了點頭算是接受了禮儀,其實在這大殿的都都是當朝六部的大員也沒必要做的那麽正式,雖然依舊還在朝班但是已經沒有了早上授官大典時的那般嚴肅。


    “楊銘,現在召你來是眾位大臣的意思,也是朕的意思!”嘉靖很難得的對楊銘笑了笑,才道:“朝中的情況想必你也清楚,如今大家都等著你就是想要你想出一個能弄銀子的法子!”


    他看向楊延和等人繼續道:“你不知道,六部現在可不好過。都想著吏部剛剛收上來的那兩百多萬兩銀子,可是這銀子另有他用而且還的留一些應急,所以能用於安置的銀子自然是不夠了!”


    話說道這裏,意思便已經很明顯了。既然銀子不夠用那麽久必須要想辦法,所以楊銘就被請來了。


    兵部尚書劉大夏道:“正是如此,楊銘,你知道如今軍隊衰落追其原因便出在這糧餉上,如今邊陲屢屢告急且沿海一帶尚有倭寇作亂老夫本想用兵可是....哎!”他歎了口氣。這裏麵的東西大家都懂,沒糧沒錢也隻能預防,自從正德十三年開始國朝便開始調集軍戶囤兵重鎮,雖然能起到一些效果但是在沒有重兵駐守之地便成了空子,一來二去也隻是治標不治本而已。


    “老夫有意練就一支強軍,外攘蠻野,內安百姓隻是無奈無錢無糧每每想及此事恨不得挑燈執劍操戈於野!”劉大夏與楊延和一樣也是三朝元老,如今年過花甲須發皆白在這一刻顯得是那麽的頹然,他突然走到楊銘身前到:“楊銘,老夫知道你善於財貨之事。能否為天下的兵卒、百姓謀一條財路!”


    “劉尚書,你這是什麽話?”毛紀提醒了劉大夏一聲,他這句話已經逾越了,並不是說話不對,隻不過為天下計那是皇帝才能說的,可是你一個臣子說這句話好說了是你忠於國事,可是往壞處想這又何嚐不是收買人心圖謀不軌?


    好在嘉靖並沒有在意,依舊看著楊銘,看他如何便麵。


    ......


    楊銘隻覺得頭頓時大了!


    感情這些大佬是找自己要錢來著!楊銘一陣無奈,不過腦子裏卻是在考慮到底用什麽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要知道這要錢的可不是個人。而是六部,是整個大明朝的六部,即便是成千上萬兩銀子恐怕都不夠他們花的!


    “這個事情有點兒難辦!”楊銘想了想慢悠悠的說出了一句話來。


    有點兒難辦?


    都聽出了弦外之音!難辦不代表不能辦!


    隻不過是難易的問題而已,可是再難能比餓肚子難嗎?再難能比整天被人要錢難嗎?再難能比的上眼看著外族挑釁而無力抵抗難嗎?


    所以說難並不難。隻要能夠辦成即使讓這些人去殺人他們都毫不猶豫去幹,因為一張張嘴巴、一隻隻眼睛都盯著他們,做官也是身不由己!


    “楊銘有辦法你不妨直說,至於難處你到是無需擔心!”蔣冕笑道:“老夫等人也不是屍位素餐之輩,何況你要知道這件事可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整個朝廷整個大明朝的事情,你看似麻煩也許其實它並不麻煩。區別隻是事情的繁瑣而已!”


    楊銘一聽,不禁有些汗顏!


    正如蔣冕所言他自己很多時候覺得難的事情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難,比如當初烈酒的事情,他隻事想到了烏斯藏那是因為蜀中距離烏斯藏最近雖然也提到過西域以及其他地方但是那些地方他幾乎做夢都沒有想到在這個運輸困難的時代會把一壇子人工酒精勾兌的山寨烈酒賣到那麽遠的地方。


    可是事實上蜀中的烈酒不僅賣到了西域、賣到了高麗甚至更遠的地方和國家都在源源不斷的永當地的特產和銀子購買這蜀中的烈酒,而一百多萬兩的稅收就是從這裏麵出來的。


    “不錯!楊銘有何難事盡可道出,如今六部尚書、侍郎等主事都在殿堂之內,即使我們不能解決還有陛下在堂!”楊延和已經對楊銘有些麻木了,這個少年做的事情簡直一件比一件大,一件比一件讓人感到驚奇,要知道這一次根本不用想,沒有三百萬兩銀子根本就決絕不了燃眉之急,可是他似乎還真的有辦法。


    眾人都看著楊銘,焦急的看著他在太極殿裏走來走去,最終停在了一根柱頭旁邊作深思狀。


    鴉雀無聲,都怕打擾到楊銘的思考。


    .....


    良久之後楊銘這才略有所得的樣子抬起頭走迴了眾人麵前。


    “正所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我朝自太祖以來便糧賦甚微,特別是商稅更是隻有史無前例的十五抽一!”楊銘突然說話了。


    可是他這一句話出口幾位大佬剛剛火熱的心就涼了一大半!


    看樣子楊銘是想在那些豪商身上打主意了,可是商人、商人實在是太傷人!正所謂無奸不商,無商不奸!既然是商人雖然社會地位地下但是未觸及國發難道就平白無故的抄家?想要讓他們心甘情願的從包裏掏銀子拿簡直比上天還難!


    雖然都已經不報什麽希望了,但是都還是聽楊銘接下來怎麽說。


    “十五抽一或是輕徭薄賦那麽這便造就了一些比如土地肥沃的地方相對富足,像揚州、江浙、兩湖.....這些地方天生便是魚米之鄉,是以無論百姓還是商賈都非常富足,正如楊公早年說言這便是真正的藏富於民!”楊銘笑道:“小子曾經聽說過一個故事,似乎正是揚州那邊的一個笑話。”


    “一位農夫兒子已經到了成親的年紀想要說們親事,而女方嫌棄他們家房屋破舊有些不情願,當時那位農夫就怒了,當場便領著女方的家長去了豬圈,結果將豬圈裏的石板一掀開全是一串串銅錢!而那些銅錢因為埋的時間太久幾乎都已經發黴了!”


    楊銘講完故事便看著眾人的表情,結果眾人都覺得很正常並沒有露出驚訝的表情。


    隻有嘉靖有些好奇的問:“既然都這位農夫家裏的錢都多的發黴了為什麽國庫卻無錢可用?”


    “陛下!”楊銘道:“這便是藏富於民!雖然國庫空虛但是咱們大明朝除了一些真正比較貧窮的地方因為田地產出艱難之外其他地方其實並不算貧困,這其實也就是咱們大明朝,在其他朝代苛捐雜稅都要了人命百姓哪裏還有餘錢埋在豬圈?”


    “那你的意思是?”楊延和眯縫著眼睛,這會他終於聽出了點兒名堂,原來楊銘說了半天重點便在這藏富於民身上,他雖然並不清楚楊銘的算計在哪裏,可是他相信楊銘已經有了主意。


    果然,楊銘笑道:“而我的辦法就是讓這些有錢的百姓心甘情願的掏點兒錢出來,要知道我朝人口可是數以億計,哪怕一人掏出半兩銀子那便是五千兩銀子,當然這隻是個比方,我想說的是哪怕隻有一成的人願意掏銀子那麽我們也能湊齊五百兩,這隻是一個保守估計!”


    “可是你怎麽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掏銀子?”說話的嚴嵩,這人又不是傻子,怎麽可能心甘情願的往外掏錢?


    幾乎所有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如果說是烈酒或者煤爐還好說,至少能喝能用,可是想想楊銘要天下的一成人掏腰包那東西哪怕隻是一根針那也的多少人來打磨?


    “小子自然有辦法!”楊銘神秘的一笑對黃錦道:“黃公公,還得勞煩你幫小子取一張紙過來!”


    ps:第二更送上,姍姍來遲勿怪,勿怪!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的脊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頭不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頭不滅並收藏大明的脊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