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首先感謝西風111大大的月票,謝謝!感謝一直支持煙頭的哥們們!


    =======正文


    十萬貫,你一個小小的錦衣衛校尉何德何能能坐擁十萬身家?


    這樣的想法同時出現在了幾乎所有人的腦海中!


    誠然,履千北不過是一個錦衣衛校尉在這京城一畝三分地還勉強能夠混一混,但是別忘了這可是嘉靖朝,嘉靖朝的錦衣衛可是比不上正德年以前錦衣衛的風光那時候但凡誰要是接到錦衣衛的拜帖誰不是膽顫心驚?談虎色變?


    可是現在卻不一樣了!經過內廷八虎之案後文武百官無論是對內廷的內侍還是錦衣衛都進行了打壓,出了京城之內錦衣衛稍微還能喘口氣之外其他地方除了能作為傳遞消息之用外幾乎就已經沒有任何用處!


    就是這麽一個連官都算不上的錦衣衛校尉,居然能夠憑著一紙秘方成為人上任,就好比揚州的鹽商一般,雖然有錢但是卻很容易引起他人的眼紅。


    其實也難怪,無論是在場的武官還是文臣,哪一個不是腥風血雨、萬千屍骨裏走出來的?哪一個不是寒窗苦讀千軍萬馬裏殺出來的?論武功,論計謀,論文才,論膽色,在場的沒有哪一個比履千北差,可是.....


    然而沒有那麽多可是,所以大家都眼紅了。


    隻不過人家沒有貪瀆、也沒有徇私舞弊,說白了也就隻能安置一個私德有虧的名頭,可是人家是錦衣衛校尉屬於皇帝的私人武裝你一個個卻如何也管不了啊?


    嫉妒歸嫉妒,可是不少人卻因此眼前一亮,這獨家生意原來還可以這麽做......


    當然履千北的事情隻是一個順口的話題,無論是嘉靖或者其他的大佬也並沒有放在心上,一個有錢的錦衣衛那還是錦衣衛,在他們看來出了錢多一點其實這個人也並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不過說到現在顯然大家對楊銘所謂的富足論都已經折服了,真不知道這家夥腦袋是怎麽長的。


    “既然醫療推廣用不了什麽銀子,微臣還是覺得應該盡快的將貨運提上日程。畢竟諸位都貨運集團那可是能給朝廷帶來進項的,雖然楊銘所謂的新法還不能證實其對大明到底是否有害,但是我等都能看到就目前而言貨運集團確實是能解我朝國庫之憂,況且其實這貨運方麵也投不了多少錢。隻需要在驛站裏多加個倉庫便可,甚至根本就不用加倉庫,驛站那麽大隻要將其好好規範一下除卻不必要的雜物放置貨物那根本就是輕易而舉的事情!”說話的是劉大夏,國庫雖然依舊出於拆東牆補西牆的狀態,但是不得不說如今的國庫那可比以前好過多了。他作為兵部尚書自然也想為軍方謀一點福利。


    嚴格意義上來講,驛站其實還是屬於兵部節製,可是除了驛票外幾乎兵部就沒有任何的銀子來源,要知道如今的軍隊戰力衰弱最大的原因便是朝廷不能按時按量的發放糧餉而造成的。


    這就像是一個惡性循環,越是沒錢,那麽官員便壓榨士兵越狠,到了現在幾乎兵卒就簡直成為了一群種地的農夫,而真正的戰力卻是武官的私人衛隊,然而這樣的情況大家都知道,可是想要改變過來那麽久必須有錢有糧。否則的話無論是誰都不可能。


    當兵吃糧並不是一種口號,更多的還是為了填飽肚子,如果不是開國皇帝朱元璋創建的衛所兵製恐怕早就已經天下大亂了。


    但是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衛所兵製促進了義務兵製的建立,但是卻威脅了中央集權從而導致了地方武裝力量的尾大不掉。


    隻不過朱老太爺這麽做也有可取之處,在楊銘看來他的而最終目的便是朝廷有利於壓製高層軍官的領導性和造反的可能。


    要知道朱元璋那可是造反的祖宗,站在他的角度看問題那麽最主要的便是將造反扼殺在萌芽階段,或者說根本就讓人不可能造反。因為全國各地都坐擁有軍隊所以百姓不敢亂動,又因為兵部知將而將又不知兵,使得兵將根本就沒有時間了解對方。所以除了下級軍官外將軍一級的將領形同虛設,在防患了將領造反的同時也降低了軍隊的作戰能力。


    而現在軍隊的情況就是一層一層的向上要錢,沒錢即使命令都無法下達。


    畢竟皇帝不差餓兵,你要用人怎麽也的給幾兩安家費吧?還有出兵人吃馬嚼的糧草?這些都是銀子。


    所以作為兵部尚書劉大夏其實也有著他的擔憂。長此以往恐無再用之兵。


    可是如果這貨運集團能夠得以實施,那麽作為驛卒他完全可以加派一些人手,而這裏麵的利潤就可以足以夠他打造一支強軍,到那個時候朝廷有了可用之兵,而他這個兵部尚書也才算得上實至名歸。


    兵部有兵部的難處,戶部有戶部的難處。地方有地方的難處,幾乎就一會功夫不僅是六部就連禦史衙門都想參合一股,這些年他們實在是窮怕了。


    當然,這個窮並不是指他們這些京官,相反他們還很富裕,每年的冰敬,炭敬就足以讓他們在京師過得非常風光並且還能存下不少銀子寄迴老家。


    可是他們有錢了那麽他們身後的人呢?他們身後的人可都得從地裏刮啊!如果貨運集團能夠實施,按照楊銘的計劃那麽天下的官員都能從中分上那麽一杯羹,那麽吏治會成什麽樣?


    這無疑讓楊延和開始為難起來。


    他是反對派沒錯,可是反對派也要吃飯,不僅要吃飯這做官的自然不可能如同一般平民百姓那邊吃點兒窩窩頭沾點兒鹽水將就,所以即使他願意過那樣的生活那麽他身後的人呢?


    這段時間他已經有些有心無力了,可是....社稷呢?兩頭為難!


    “楊公,我看這貨運集團的事情已經沒必要等到楊銘迴來了,就從烈酒和煤炭兩件事情來說就已經非常不錯了!再說了,軍方以及其他諸如戶部、工部等也著實拮據了好些年,要不咱們試行一段時間?如果有隘咱們立即停止便是,你看如何?”蔣冕總結了下,不過還是用詢問的口氣問向楊延和,不過他心裏卻一陣舒爽,想要停止,做夢去吧!當天下的官員還有百姓都嚐到了好處的時候別說你一個楊延和,就算是嘉靖爺也沒有辦法。


    ps:第二更送上!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的脊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頭不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頭不滅並收藏大明的脊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