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八年,內廷八虎把持朝政,專黨弄權,士紳兼土短糧國庫頻危,朝堂上下烏煙瘴氣正直之士如於謙等中正之臣亦不得不退隱鄉裏避而其鋒。


    社稷垂危之際,江浙首善之地更是頻頻被倭寇侵襲,殺人放火猶如無人之境,不僅僅如此,黃河泛濫沿河兩岸百姓流離失所千裏餓殍淒慘無比,一時間有圖謀者揭竿而起天下震動!


    ......


    然而在蜀中射洪,蓬溪,三台三縣交集處,有一古鎮名曰:青堤。


    傳聞三大聖僧之一的目蓮和尚便出生在這裏,由青堤向東沿著路左行十來裏便有著一個的村莊,莊上百來戶人家前有涪江後有青山,清幽自然。


    此時已是黃昏時分,西邊的紅霞染紅了半邊天空與遠處的江河連在一起,波濤起伏碎金如詩如畫。


    莊子裏陸陸續續冒起了炊煙,孩子們在屋子的周圍嬉笑打鬧著,憑添了幾分熱鬧人氣。


    在距離村口不遠的河岸邊,一個半大的娃子正呆呆的躺在水邊的石頭上,看樣子不過四五歲年紀,這時候才慢悠悠的睜開了眼睛看了看天色趕忙一骨碌的翻身爬起來便朝村子跑去。


    該死,居然睡著了,這下屁股可要遭罪了!楊銘不禁一陣鬱悶,一個成年人扮孩真不是個好活,而且還是一個穿著開襠褲的。


    跑到村口,一個婦人正往著山裏張望著,臉上有明顯的焦急之色,看到楊銘火急火燎的跑來臉色才好了幾分。


    “娘!”


    楊銘明弱弱的喊了聲,手一揚拿出一把花,這是剛才在路上隨便采的他知道如果送上禮物或許可以逃過一劫。


    “你還知道迴來?”夫人本來很生氣,不過一看到兒子送給自己的花束心裏一暖,家夥還知道疼娘,巴掌本已經高高揚起確突然拐了個彎將楊銘一把托了起來,笑罵道:“以後再跑遠看我不打爛你的屁股!”


    楊銘嗬嗬一笑,問道:“我妹妹呢?”


    “你奶奶正抱著呢,你看你一天上下就知道到處亂跑,你爹也是憨貨我上輩子不知道造了什麽孽,真是欠你們楊家的!”


    陳氏走了幾步顯然累了,一把將兒子放了下來牽著走,這孩子還挺沉的。


    整個莊子將近三成姓楊,在村裏也算得上根深葉茂,來都是一個老祖宗繁衍下來的子孫整整幾十號丁口,和張姓並列為兩大姓。


    楊銘家便是楊姓其中的一戶,除開爺爺奶奶之外下麵有三兄弟,老大楊存正,老二楊存義和他爹楊存才。


    三兄弟安家後除了楊銘有兄妹二人之外大伯二伯都有一子可謂是人丁興旺。


    當然,這人丁興旺之後吃飯便是個大問題,所以雖然有幾畝薄田但是那裏夠的上一大家子的吃喝?


    為了吃飯,所以還租種了裏長的十來畝土地,即使這樣也是天天一把米就著一大籃子野菜喝粥,吃不飽也餓不死。


    男人都在幹活,即使是女人也不例外,除了勞動之餘還要做家務,像楊銘這樣的半大孩子自然是到處亂跑,幾乎家家戶戶都是這個模樣也沒人擔心走丟了,畢竟就這麽一大塊地方人能走到那兒去?即使是河邊也有不少莊子上的漁夫,想要耍水,人還沒下河就得被大人拉住狠狠的幾個巴掌然後送迴家接受再教育。


    這也是為什麽楊銘能夠天天瘋跑的原因。


    剛走幾步,就碰到鄰居張家嬸子,正一臉笑嗬嗬的看著倆母子:“楊老三家的,又去抓狗蛋迴家啊?”


    狗蛋!


    你全家都是狗蛋!


    楊銘心裏詛咒了這婆娘一萬遍。


    都窮人家的孩子就要賤養,有個賤名閻王都不收,從穿越過來其這個名字就一直背在他的身上抗議了好多次都被老爺子駁迴,一個半拉大的孩子誰會在意他的想法?每次聽到這可惡的兩個字楊銘隻能暗暗告訴自己、再大一,再大一就能自己做主了,到時候再爭取個好兒的,比如狗剩?可好?這事....急不得。


    老娘完全沒有注意兒子糾結的眼神,也笑眯眯的和張家嬸兒拉著家常.....


    女人嘮家常往往沒有時間概念,內容也是千奇百怪。


    從村口的光杆子樹杈能聊到隔壁村的二傻子,也不知道她們的腦子裏都裝的什麽,你人家周八金家的鵝不就下了一雙黃蛋麽關你幾個老娘們什麽事?就值得你們調侃半天?


    “娘,我餓了……”


    楊銘實在是受不了兩個女人東拉西扯的談話,拉了拉母親的衣袖示意該迴家了。


    何氏有些依依不舍,看了看天色一臉惋惜:“那他嬸兒,你瞧這天也不早了狗蛋這家夥直鬧騰,咱們明天有空在嘮?”


    告別了張大嬸,迴到家。


    家裏人都到齊了,大伯、二伯和老爹都默不作聲坐在桌子左右兩方,楊老爺子一臉嚴肅似乎在想著什麽。


    屋裏非常的沉寂,女人都躲在廚房天知道她們在忙活什麽。


    楊銘朝著下方看去,倆堂哥也是唯唯諾諾的看著老爺子大氣都不敢出,她們已經十多歲了算半個勞力平日裏就跟著父親在地裏幫忙,雖然幹不得什麽體力活但是也能做些除草之類的輕活算是半個勞力現在正坐在下首一臉興奮又有些擔憂。


    “爹,就買了吧!不就五貫錢嗎?咱們把糧食再賣些,再向隔壁老張家借也能湊夠,如果買下了咱們就能再去找李管事租二十畝地隻要幹兩年咱們就白賺頭牛啊!”大伯終於打破了沉默。


    不待大伯完,楊銘老爹也附和道:“是啊!爹,娃子們都大了,吃的又多,難逢難遇有這麽個機會,我都跟張哥了他屋裏的也同意借咱們一貫錢,你看?


    三兄弟都眼巴巴的看著老爺子發話,一頭牛對於一個農人來那絕對是一個致命的誘惑。


    吃的是草根本不攤本錢,最多冬天裏冷的時候再加幾把麥稈弄豆子就能糊弄。但是幹起活來能的上五六個青壯的工,還可以幫著駝東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的脊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頭不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頭不滅並收藏大明的脊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