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方陣拐彎走到正中時,陣中將兵齊聲大喊,“壯誌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震耳欲聾的唿喊,震顫至靈魂深處!不論是不曾見識過閱兵的文臣,還是久居軍中的將領,無不精神振奮。直到騎兵方陣走近,眾人還未迴過神來。
步、騎依次走過。每個方陣念的詩句都不同。這在古代的軍營,完全不能想像的。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如若虎賁軍全軍皆有閱兵方陣的整肅,兩軍相接時,就能把絕大部分敵人直接嚇到潰散。前世的記憶已然模糊,管平波卻在此情境下,再次燃起了當年在電視機前看閱兵時的熱血。或許這種氣勢,無論多少遍,都足以震撼人心。
禮部尚書鄭誌廣雙股戰戰。管平波把登基大典砍的隻剩個尋常早朝的空架子時,他心裏是充滿著憤懣的。不知暗罵了多少迴女人家不懂事,不懂禮儀對民眾的威壓。人會對未知產生恐懼,冗長繁複的禮儀,能把泥腿子直接壓跪下。但他沒料到,管平波並不是不懂禮,而是看不上他們認定的禮。華麗的儀仗,比不過軍隊的肅殺。此情此景,休說外頭沒見過世麵的百姓,便是他們,亦不自覺的懾於威勢,甘願臣服。
最後一個方陣走來,是虎賁軍尚未完全成型的車陣。戰兵、廂車、戰馬、火槍、火炮的配合,乃當代最先進的戰術。車陣難以調配,需要精通數學的炮兵更是稀缺。在平坦的北方平原上,車陣將是梁朝屠殺薑戎的利器。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車陣的戰兵齊聲念出了屬於他們的詩句。管平波唿吸一窒,閱兵屬於錦上添花,屬於勝利者才可以玩的遊戲。在爭權奪利的大戰前,她並不願花心思在這上頭。因此,閱兵的策劃與細則,都是先鎮撫部長陸觀頤的手筆。閱兵的時候,其實選擇一句話,會比詩詞更容易出氣勢。不過在此時已經相當超前,所以她掃到方案時沒說什麽。詩詞經過了很多次調整,她也沒放在心上。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車陣喊到了第二句詩。
管平波苦笑。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管平波深吸一口氣,默默的跟著車陣念出了最後一句:“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詩句念完,餘音繞樑。管平波靜靜的看著車陣遠去,陸觀頤沒有留下隻言片語,是因為想說的話,都在此了麽?看來唯有做成一代明君,才不辜負你的期望。
方陣離場,激昂的鼓樂利落的畫上了休止符。管平波坐迴龍椅,文武百官歸位,在禮官的指引下,肅、跪、叩首,山唿萬歲!
新朝初年,正旦。開國皇帝管平波舉行登基大典,受百官朝賀。定國號為梁,定都城為應天,取其字“綏定”為年號,寓意揮兵北進,一統中原。
第300章 昭告7月19日第一更
第97章 昭告
彼時交通不便, 信息不暢。即便各個勢力彼此都有暗樁,消息滯後也是常有的事。但管平波登基之事,以不合常規的速度瘋狂的蔓延。梁朝的詔書還沒進炎朝境內, 伊德爾就已被報上來的消息, 刺激的噴了錦衣衛滿臉的奶茶。侍立在旁的太子布日古德亦是滿臉的震驚,說話都險些結巴了:“女、女皇?莫不是謠言?”
那倒黴催的錦衣衛不敢抹臉, 擠出個便秘的表情道:“臣抄錄的是他們貼在城中的安民告示。楚朝的皇帝臘月二十三當夜被殺, 臘月二十四新的梁朝就有消息傳出了。”
伊德爾抽抽嘴角:“梁朝?為什麽叫梁?”
自古以來, 國號皆有講究。譬如隋朝, 楊堅為隋國公;唐朝, 李淵為唐國公。換言之,通常以封號為國號。炎朝例外,他們刻意跟炎帝老兒套個近乎,為的是盡量減少民族衝突,更好的統治中原。歷來他們這些異族想承襲華夏正統,皆要號稱炎黃子孫。大家心如明鏡,麵上有個過得去的理由罷了。而梁無特殊含義,又不是封號, 怎地選了這麽個字?伊德爾不由的有些好奇。
錦衣衛忙答道:“聽聞那位女皇在梁州起家, 遂定國號為梁。”
如此簡單粗暴, 不愧是武將風範。伊德爾滿足了好奇心, 便不去糾結別人的國號,隻揉著太陽穴道:“那女人真出其不意。”
延春閣內的漢臣在詭異的氣氛中,莫名的生出了幾分快意。當年他們選擇投降, 縱然尋了萬千光明磊落的藉口,到底被南渡的舊日同僚恥笑多年。別看兩邊分屬兩朝,私底下的詩詞文章可沒少流傳。諸如顧士章之流,文筆辛辣諷刺,隔三差五的寫詩刺他們一迴,鬧的他們好不尷尬。他們心裏也知道,都是投降,降了楚朝,那是合乎聖人言的。陳朝失道,反的有道理。然降了異族,就不那麽美妙了,挨罵都隻能受著。誰料峰迴路轉,北邊降了異族,南邊還降了女人呢!比投降異族更不堪。好幾個人摩拳擦掌,覺得自己報仇的時候到了!
這也是天下讀書人此時莫大的尷尬。往北看,人都長的不一樣,說是炎黃子孫,便是今人裝瞎,後世少不得撈個罵名;往南看,讀書人恨不能放聲大哭,楚朝怎地就叫篡了呢!最恨的是管平波居然把寧王出繼了,這不是明擺著讓楚朝的大公主做太子麽?讓他們連用“竇家婦”、“巴州舊俗”、“不過效武後耳”的藉口都沒有。兩邊都在開科舉,兩邊都要千古罵名,天下讀書人想死的心都有。
</br>
震耳欲聾的唿喊,震顫至靈魂深處!不論是不曾見識過閱兵的文臣,還是久居軍中的將領,無不精神振奮。直到騎兵方陣走近,眾人還未迴過神來。
步、騎依次走過。每個方陣念的詩句都不同。這在古代的軍營,完全不能想像的。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如若虎賁軍全軍皆有閱兵方陣的整肅,兩軍相接時,就能把絕大部分敵人直接嚇到潰散。前世的記憶已然模糊,管平波卻在此情境下,再次燃起了當年在電視機前看閱兵時的熱血。或許這種氣勢,無論多少遍,都足以震撼人心。
禮部尚書鄭誌廣雙股戰戰。管平波把登基大典砍的隻剩個尋常早朝的空架子時,他心裏是充滿著憤懣的。不知暗罵了多少迴女人家不懂事,不懂禮儀對民眾的威壓。人會對未知產生恐懼,冗長繁複的禮儀,能把泥腿子直接壓跪下。但他沒料到,管平波並不是不懂禮,而是看不上他們認定的禮。華麗的儀仗,比不過軍隊的肅殺。此情此景,休說外頭沒見過世麵的百姓,便是他們,亦不自覺的懾於威勢,甘願臣服。
最後一個方陣走來,是虎賁軍尚未完全成型的車陣。戰兵、廂車、戰馬、火槍、火炮的配合,乃當代最先進的戰術。車陣難以調配,需要精通數學的炮兵更是稀缺。在平坦的北方平原上,車陣將是梁朝屠殺薑戎的利器。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車陣的戰兵齊聲念出了屬於他們的詩句。管平波唿吸一窒,閱兵屬於錦上添花,屬於勝利者才可以玩的遊戲。在爭權奪利的大戰前,她並不願花心思在這上頭。因此,閱兵的策劃與細則,都是先鎮撫部長陸觀頤的手筆。閱兵的時候,其實選擇一句話,會比詩詞更容易出氣勢。不過在此時已經相當超前,所以她掃到方案時沒說什麽。詩詞經過了很多次調整,她也沒放在心上。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車陣喊到了第二句詩。
管平波苦笑。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管平波深吸一口氣,默默的跟著車陣念出了最後一句:“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詩句念完,餘音繞樑。管平波靜靜的看著車陣遠去,陸觀頤沒有留下隻言片語,是因為想說的話,都在此了麽?看來唯有做成一代明君,才不辜負你的期望。
方陣離場,激昂的鼓樂利落的畫上了休止符。管平波坐迴龍椅,文武百官歸位,在禮官的指引下,肅、跪、叩首,山唿萬歲!
新朝初年,正旦。開國皇帝管平波舉行登基大典,受百官朝賀。定國號為梁,定都城為應天,取其字“綏定”為年號,寓意揮兵北進,一統中原。
第300章 昭告7月19日第一更
第97章 昭告
彼時交通不便, 信息不暢。即便各個勢力彼此都有暗樁,消息滯後也是常有的事。但管平波登基之事,以不合常規的速度瘋狂的蔓延。梁朝的詔書還沒進炎朝境內, 伊德爾就已被報上來的消息, 刺激的噴了錦衣衛滿臉的奶茶。侍立在旁的太子布日古德亦是滿臉的震驚,說話都險些結巴了:“女、女皇?莫不是謠言?”
那倒黴催的錦衣衛不敢抹臉, 擠出個便秘的表情道:“臣抄錄的是他們貼在城中的安民告示。楚朝的皇帝臘月二十三當夜被殺, 臘月二十四新的梁朝就有消息傳出了。”
伊德爾抽抽嘴角:“梁朝?為什麽叫梁?”
自古以來, 國號皆有講究。譬如隋朝, 楊堅為隋國公;唐朝, 李淵為唐國公。換言之,通常以封號為國號。炎朝例外,他們刻意跟炎帝老兒套個近乎,為的是盡量減少民族衝突,更好的統治中原。歷來他們這些異族想承襲華夏正統,皆要號稱炎黃子孫。大家心如明鏡,麵上有個過得去的理由罷了。而梁無特殊含義,又不是封號, 怎地選了這麽個字?伊德爾不由的有些好奇。
錦衣衛忙答道:“聽聞那位女皇在梁州起家, 遂定國號為梁。”
如此簡單粗暴, 不愧是武將風範。伊德爾滿足了好奇心, 便不去糾結別人的國號,隻揉著太陽穴道:“那女人真出其不意。”
延春閣內的漢臣在詭異的氣氛中,莫名的生出了幾分快意。當年他們選擇投降, 縱然尋了萬千光明磊落的藉口,到底被南渡的舊日同僚恥笑多年。別看兩邊分屬兩朝,私底下的詩詞文章可沒少流傳。諸如顧士章之流,文筆辛辣諷刺,隔三差五的寫詩刺他們一迴,鬧的他們好不尷尬。他們心裏也知道,都是投降,降了楚朝,那是合乎聖人言的。陳朝失道,反的有道理。然降了異族,就不那麽美妙了,挨罵都隻能受著。誰料峰迴路轉,北邊降了異族,南邊還降了女人呢!比投降異族更不堪。好幾個人摩拳擦掌,覺得自己報仇的時候到了!
這也是天下讀書人此時莫大的尷尬。往北看,人都長的不一樣,說是炎黃子孫,便是今人裝瞎,後世少不得撈個罵名;往南看,讀書人恨不能放聲大哭,楚朝怎地就叫篡了呢!最恨的是管平波居然把寧王出繼了,這不是明擺著讓楚朝的大公主做太子麽?讓他們連用“竇家婦”、“巴州舊俗”、“不過效武後耳”的藉口都沒有。兩邊都在開科舉,兩邊都要千古罵名,天下讀書人想死的心都有。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