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你還真是喜歡亂來……”
心緣雙手抱懷,斜倚在門框上,不等魚生說話,先是無奈的說了一聲。
魚生灑脫的笑了笑,拱手道:“多謝師兄救命之恩?”
心緣斜了魚生一眼,撇嘴道:“我可沒救過你的命,是你自己救的自己!”
魚生以為對方忘了,接著說道:“師兄的那個錦囊……”
話沒說完,心緣打斷道:“上次找你飲酒,你沒時間,這次可否賞臉?放心,這一次算我請!”
魚生愣了半秒,笑道:“恭敬不如從命!”
原來魚生還在朱家莊,最終是那名甄姓的女子救了他,幾天之後二鬼帶著心緣趕來,如此才有了他睜眼看到的一幕。
心緣輕車熟路的帶著魚生來到一處懸崖邊上,從這裏看去可以看到滾滾的雲海,奇怪的是,這裏的陽光並不刺眼,反而很溫暖。
崖邊有一塊巨石,石頭似乎被人有意的磨得十分平整,心緣首先坐上石頭,又招唿魚生坐下,這才取出兩個酒壺,將其中之一遞給魚生,魚生喝了一口,眼神一亮:“好酒!”
“嗬嗬……你倒是會喝酒,二鬼那兩個小子,果然不可信!”心緣揭開壺口小抿一口。
魚生莞爾,定是二鬼說他隻會灌酒,不會品酒,不知為何,他突然想到了月章,忍不住說道:“我喝過這世間最美的酒!”
心緣有些意外,笑著說道:“看來你也是個有故事的人!”
“師兄叫我來飲酒,不是為了跟我說這些吧?”魚生不想多說。
心緣看著前方,悠悠說道:“我以前……也是朱家莊之人……”
魚生略微有些驚訝,難怪對方會知道那墓穴裏有一處傳送陣,說不定那傳送陣就是他布下的!
見魚生沒有說話,心緣歎息道:“這裏有我最好的迴憶……”
魚生喝了口酒,苦笑道:“恐怕也有你最不想提起的迴憶……”
“不錯!”心緣一口承認下來,連灌幾口,陷入追憶之中:
“那時我被路過的師父發掘,將我帶到了坐忘宗,和你一樣,我對修真界充滿了好奇,由於有些天賦,很快便修煉到了築基期,還被冠上了什麽坐忘宗百年最大的天才,嗬~什麽狗屁天才……”
心緣呸了一聲,繼續說道:“當我衣錦還鄉時,許多相親都已經不認得我,就在那時,我遇到一位外來逃荒的女子,他生的一般,確實我見過最善良,最美麗的女子,我也算有點手段,很快便獲得了芳心……”
心緣說道此處,笑了笑:“那個時候,我和她經常到這裏看日出,看的越久,我發現自己越加的著魔,愈發的無法自拔,就算麵對門派的召令也無動於衷,我當時隻想和她永遠在一起,於是我想方設法的想讓她進入門派,可她卻是個普普通通的凡人,沒有丁點的靈根,門派自然不收這樣的徒弟……”
“我當時在門中並沒有什麽話語權,隻能眼睜著的看著她被趕出門派,一氣之下,我便離開了門派,和她迴到了朱家莊!”
魚生聽到此處,突然有些佩服對方的決斷,若是換做是他,他不知該做出何種選擇,最起碼不會這麽的果斷。
心緣一口老酒下肚,憤懣哀傷的說道:“很快我就發現,她開始慢慢的變老,而我十年,二十年都沒有任何的變化,她勸我離開,可我怎能離開?她以死相逼,我就暗中看著她,看著她一天天的變老而我卻無能為力,魚師弟,你能想象那種心愛之人,老死在你懷裏的感覺嗎?”
魚生沉默,說實話他並不了解,對於沒經曆過的事,他不想以自己的思想去想象判斷,但從對方的眼神裏他能看出,那種感覺應該很痛苦,最起碼比他吞食靈石的時候要痛苦,肉體的痛苦可以治愈,心中的痛苦卻很難抹平。
即便過了這麽多年,心緣談及此事仍能眼角濕潤,這已經說明了一切。
心緣不再喝酒,情緒也逐漸平靜,眼角的濕潤也被陽光蒸幹,眼神迷茫的說道:“我本想隻做個凡人,卻陰差陽錯修了仙,她最終沒有勸我離開,而是讓我抱緊一點,我最終選擇了離開……魚生師弟,你可知我為何保你上山?”
魚生明知而不答,心緣說道:“我想改變修真界的規矩!”
“可修真界的規矩都是天定的。”魚生插嘴說道。
心緣笑著看著魚生,問道:“你現在還相信這句話?”
魚生亦是笑道:“之前我跟一個和尚說,我命由我不由天,他卻讓我進了門……”
“哦?那後來如何?”心緣饒有興趣的問道。
魚生眸子裏出現些許莫名的神采,揮了揮衣袖說道:“我送他上了天!”
“哈哈哈哈~”二人同時大笑,笑的極為暢快,豪情堪比雲間!誰說凡人不能修仙?魚生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元種也是,心緣無比欣慰當初堅持把他帶到門派,他所努力的願望,其實已經在魚生的身上實現,剩下的,也隻有交給魚生了。
心緣從未像現在這樣輕鬆過,仿佛壓在他身上萬鈞的擔子,突然間煙消雲散,他突然想起了什麽,衝著魚生說道:“你可知她姓什麽?”
魚生疑惑道:“姓什麽?”
心緣扯了扯嘴角,神秘兮兮的說道:“她也姓甄!叫甄陶!”
魚生看了看心緣,心中一動,歎道:“更與甄陶一抔土,鄰齋相伴豈無因?甄陶喻義天地造化,好名字!等等!她也姓甄?”
魚生瞪了瞪眼,似乎想到了什麽,心緣點頭笑道:“那個叫甄實的女子,也是朱家莊的外來之人,她和甄兒長得一模一樣,這一次就當是天地造化,她能找個好人家,我非常高興……”
魚生仔細打量對方兩眼,發現心緣確實沒有絲毫悲傷嫉妒之意,而是真的發自內心的高興,不由心生佩服,而且絲毫不掩飾自己的佩服,拱手道:“師兄如此胸懷,何愁大道不成?”
拿起容易,放下難,這誰都懂的道理,又有幾人能做得到呢?
心緣雙手抱懷,斜倚在門框上,不等魚生說話,先是無奈的說了一聲。
魚生灑脫的笑了笑,拱手道:“多謝師兄救命之恩?”
心緣斜了魚生一眼,撇嘴道:“我可沒救過你的命,是你自己救的自己!”
魚生以為對方忘了,接著說道:“師兄的那個錦囊……”
話沒說完,心緣打斷道:“上次找你飲酒,你沒時間,這次可否賞臉?放心,這一次算我請!”
魚生愣了半秒,笑道:“恭敬不如從命!”
原來魚生還在朱家莊,最終是那名甄姓的女子救了他,幾天之後二鬼帶著心緣趕來,如此才有了他睜眼看到的一幕。
心緣輕車熟路的帶著魚生來到一處懸崖邊上,從這裏看去可以看到滾滾的雲海,奇怪的是,這裏的陽光並不刺眼,反而很溫暖。
崖邊有一塊巨石,石頭似乎被人有意的磨得十分平整,心緣首先坐上石頭,又招唿魚生坐下,這才取出兩個酒壺,將其中之一遞給魚生,魚生喝了一口,眼神一亮:“好酒!”
“嗬嗬……你倒是會喝酒,二鬼那兩個小子,果然不可信!”心緣揭開壺口小抿一口。
魚生莞爾,定是二鬼說他隻會灌酒,不會品酒,不知為何,他突然想到了月章,忍不住說道:“我喝過這世間最美的酒!”
心緣有些意外,笑著說道:“看來你也是個有故事的人!”
“師兄叫我來飲酒,不是為了跟我說這些吧?”魚生不想多說。
心緣看著前方,悠悠說道:“我以前……也是朱家莊之人……”
魚生略微有些驚訝,難怪對方會知道那墓穴裏有一處傳送陣,說不定那傳送陣就是他布下的!
見魚生沒有說話,心緣歎息道:“這裏有我最好的迴憶……”
魚生喝了口酒,苦笑道:“恐怕也有你最不想提起的迴憶……”
“不錯!”心緣一口承認下來,連灌幾口,陷入追憶之中:
“那時我被路過的師父發掘,將我帶到了坐忘宗,和你一樣,我對修真界充滿了好奇,由於有些天賦,很快便修煉到了築基期,還被冠上了什麽坐忘宗百年最大的天才,嗬~什麽狗屁天才……”
心緣呸了一聲,繼續說道:“當我衣錦還鄉時,許多相親都已經不認得我,就在那時,我遇到一位外來逃荒的女子,他生的一般,確實我見過最善良,最美麗的女子,我也算有點手段,很快便獲得了芳心……”
心緣說道此處,笑了笑:“那個時候,我和她經常到這裏看日出,看的越久,我發現自己越加的著魔,愈發的無法自拔,就算麵對門派的召令也無動於衷,我當時隻想和她永遠在一起,於是我想方設法的想讓她進入門派,可她卻是個普普通通的凡人,沒有丁點的靈根,門派自然不收這樣的徒弟……”
“我當時在門中並沒有什麽話語權,隻能眼睜著的看著她被趕出門派,一氣之下,我便離開了門派,和她迴到了朱家莊!”
魚生聽到此處,突然有些佩服對方的決斷,若是換做是他,他不知該做出何種選擇,最起碼不會這麽的果斷。
心緣一口老酒下肚,憤懣哀傷的說道:“很快我就發現,她開始慢慢的變老,而我十年,二十年都沒有任何的變化,她勸我離開,可我怎能離開?她以死相逼,我就暗中看著她,看著她一天天的變老而我卻無能為力,魚師弟,你能想象那種心愛之人,老死在你懷裏的感覺嗎?”
魚生沉默,說實話他並不了解,對於沒經曆過的事,他不想以自己的思想去想象判斷,但從對方的眼神裏他能看出,那種感覺應該很痛苦,最起碼比他吞食靈石的時候要痛苦,肉體的痛苦可以治愈,心中的痛苦卻很難抹平。
即便過了這麽多年,心緣談及此事仍能眼角濕潤,這已經說明了一切。
心緣不再喝酒,情緒也逐漸平靜,眼角的濕潤也被陽光蒸幹,眼神迷茫的說道:“我本想隻做個凡人,卻陰差陽錯修了仙,她最終沒有勸我離開,而是讓我抱緊一點,我最終選擇了離開……魚生師弟,你可知我為何保你上山?”
魚生明知而不答,心緣說道:“我想改變修真界的規矩!”
“可修真界的規矩都是天定的。”魚生插嘴說道。
心緣笑著看著魚生,問道:“你現在還相信這句話?”
魚生亦是笑道:“之前我跟一個和尚說,我命由我不由天,他卻讓我進了門……”
“哦?那後來如何?”心緣饒有興趣的問道。
魚生眸子裏出現些許莫名的神采,揮了揮衣袖說道:“我送他上了天!”
“哈哈哈哈~”二人同時大笑,笑的極為暢快,豪情堪比雲間!誰說凡人不能修仙?魚生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元種也是,心緣無比欣慰當初堅持把他帶到門派,他所努力的願望,其實已經在魚生的身上實現,剩下的,也隻有交給魚生了。
心緣從未像現在這樣輕鬆過,仿佛壓在他身上萬鈞的擔子,突然間煙消雲散,他突然想起了什麽,衝著魚生說道:“你可知她姓什麽?”
魚生疑惑道:“姓什麽?”
心緣扯了扯嘴角,神秘兮兮的說道:“她也姓甄!叫甄陶!”
魚生看了看心緣,心中一動,歎道:“更與甄陶一抔土,鄰齋相伴豈無因?甄陶喻義天地造化,好名字!等等!她也姓甄?”
魚生瞪了瞪眼,似乎想到了什麽,心緣點頭笑道:“那個叫甄實的女子,也是朱家莊的外來之人,她和甄兒長得一模一樣,這一次就當是天地造化,她能找個好人家,我非常高興……”
魚生仔細打量對方兩眼,發現心緣確實沒有絲毫悲傷嫉妒之意,而是真的發自內心的高興,不由心生佩服,而且絲毫不掩飾自己的佩服,拱手道:“師兄如此胸懷,何愁大道不成?”
拿起容易,放下難,這誰都懂的道理,又有幾人能做得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