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太匆匆,等到分居兩地,才曉得人生苦字當頭,樂卻匆匆。
八千裏路雲和月,走不到天涯海角,走不出地老天荒。
下了船,又將董知瑜送至火車站,再往下的路,需得她一個人走了。
“瑾,”人潮如海,董知瑜小聲呢喃,“我已經在戒煙了,你也盡量少抽,能戒掉最好。”
“好。”懷瑾斂著一眸不舍與無奈,卻隻點了點頭。
“平日裏一個人吃飯,不能馬虎。老傅愛找人喝酒,你隻陪他吃飯聊天,酒不能盡著喝,傷身,也勸勸他。”
懷瑾刮了下她細瘦的鼻梁,“這些話,聽你嘮叨有十天了。”
埋怨的話說出來卻沒有埋怨的語氣,若不是真情真意,誰又浪費口舌去嘮叨?
“我啊,眼看人到而立,愈發懂得了姑姑當年的嘮叨。”董知瑜笑笑,鼻頭微微發紅,許是凍著了。
“在我麵前,不可言老。”懷瑾佯裝不悅。
“好好好——”董知瑜拖長了聲音,本是逗她,卻突然沒了興致,也笑不出了。
懷瑾看著她,“你看你,”說著將她的圍巾理了一理,“都老‘婦’老妻了,怕什麽呢?也就兩三天的路程,說見麵就能見上的。”
說完兩人卻更沉默了。徐蚌會戰國軍潰不成軍,若是赤空再跨過長江,天下又將是怎樣一番局麵?董知瑜確實怕了,蔣家王朝拚命地往南島運送物資,總不是送給南島人民的,周碧青說上頭已經在安排撤離了,組織上說敵人已經在安排撤離了,這次傅秋生也提到這個問題,多一個人提,她的心就又懸起一些。
“瑾,”她俯在懷瑾耳邊,小聲說道,“你可千萬別去南島……讓我還如何找到你?”
懷瑾輕輕拍了拍她,“別怕,上頭預計得要三到五年,三五年後,誰知又是怎樣的局麵?”
“你們的預計總是不準的……”董知瑜擰著眉,欲言又止。
“瑜兒,南島不過那麽大,想把大陸的人都搬過去是不可能的,總要留些人在這裏。”
這並未安慰到董知瑜,若真到了那一天,大陸改旗易幟,像懷瑾這樣有名有姓的人要想留下來,要麽就隱姓埋名換一個身份,要麽就隻能投誠。
前者難度有多大?如果懷瑾還想和自己保持密切往來,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後者……這麽多年了她都不曾動搖,寧可與自己背道而馳……
懷瑾見她眉心不展,知她心結頗深,其實自己也隱隱擔心,隻是這等大事在這短短幾日中也商議不定,何苦在臨別時將這個結越係越緊?
“瑜兒,你看,亂世如湍流,你我就是湍流之上的小舟,”她輕聲低語,娓娓訴說,“湍流不得永恆,舟卻一直都在,等風靜了,眼前便是一片海晏河清……哪怕一時浮沉飄搖,一時擱淺不前……”
“怕的是,風未靜,舟先覆。”
“舟在你我手中,不會覆。”
董知瑜低下頭,有些為自己的消極過意不去,臨別本該給對方多些希望,卻克服不了自己的不安,她抬起頭,故作輕鬆地笑著,“大風大浪都過來了,我過於患得患失了,你說得對,舟在你我手裏,水和風都是死的,你我是活的。”
懷瑾心疼了起來,唇角牽出一抹溫柔而又無奈的笑,她將她的手握在自己手裏,指尖輕輕摩挲著那手腕上的白玉小羊,半晌,“任它風大浪大,你在哪裏我便也在哪裏,南島沒有你,我就不會去。”
董知瑜紅了眼眶,那麽一瞬,她甚至想拋掉所有,和眼前人雙宿雙飛。兩地分居的這些年月裏,常常會有那麽一個瞬間,也許是在一個人做好了飯菜卻突然沒有了胃口時,也許是獨自在那條梧桐道上踏著細碎月光時,又或許是清晨醒來伸出手卻抱得個冰冷空寂時……在那一個個瞬間,她會突生放棄這一切去尋找懷瑾的念頭,然而念頭不過一瞬,理智很快又會迴來,便又繼續在這大道之中上下求索。
唯一讓她覺得安慰的,是眼前的戰況。赤空的軍隊愈戰愈猛,下一步恐怕就要跨過長江天塹,什麽分而治之,她不想看到這樣的局麵,韜國隻有一個,這天下隻能有一個說法。
等那一天來了……“瑾,等我們勝利了……”她小心翼翼將這幾個字講出,可還是攪皺了懷瑾的眉頭,“若那一天來了,我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懷瑾沉默著,她不知該如何迴應這個假設。
“等我的任務完成了,我們就尋一處世外桃源,或單南湖濱,或密林深徑,或蒼莽碧原……再也不分離。”
懷瑾抬起眸,對她微微一笑,“誰勝誰敗,不到最後難見分曉,隻是,盼你早日結束任務,莫再讓我不安。”
她沒有告訴董知瑜,這兩年她多少次從噩夢中驚醒,那份遠隔千裏的無力感讓她心焦,從前哪怕再危險,她知道自己在她左右,尚可掩護、協助、保護,可如今,一則消息都得幾天才漂得過來。
正依依不舍,身邊人潮開始湧動,原來是火車要進站了。
“安心等我,”董知瑜伸手抱了抱她,待將她放了,臉上綻出燦爛的一個笑來,“也許很快了!”
千裏送君終有一別,懷瑾看著她那好看的背影,那背影不時轉過來,對她笑一笑,再走幾步,便不再迴頭了。
董知瑜拎著兩隻箱子,輕輕的,懷瑾說玄武什麽都有,便隻少少的給她帶上幾樣路上的吃用,她知道,懷瑾是心疼她旅途勞累,不給她增添負擔。她每走兩步便迴頭衝懷瑾笑一笑,在分別的日子裏,應該讓她記住自己的笑,可走著走著,她的眼眶紅了,眼淚也流出來了,便就再也不迴頭了。
葉銘添是在幾天前,大年初二,迴到玄武的。
他已不名一文,山窮水複,於是便想到了在中央銀行做官的老丈人,伍家不會看著自己破落的,他想,伍家要是能長本事,怎又會放任自己這些年?誰不知道他葉銘添在外麵吃喝嫖賭買女人?伍乃菊這個婆娘,他悻悻地想,又老又不會生養,伍家的人自有他們的算盤。
他拎著虛張聲勢卻三文不值二文的禮品,就這麽迴到了伍家。
酒過三巡,翁婿倆各懷心思,一個不敢說自己貨船沉了,另一個不敢說自己被革職了。
伍父倒是想出了一個話題,嘬了嘬筷頭,“銘添啊,我最近聽到一件事情,覺得還蠻蹊蹺的。”
葉銘添心裏一驚,莫非他知道船的事情了?心裏這麽想著,手上下意識地舉起酒杯,仰頭倒進嘴裏,像在給自己壯膽,“啥事?”
“我講了你不要不開心啊,就是你以前那個冤家,那個姓董的丫頭……”伍父邊說著邊拿眼角瞅著他。
葉銘添目光一滯,臉上忽地充了血似的,由紅變紫,又由紫變白。
伍父心裏一驚,又重新拿起筷子,“哎,大過年的,不提也罷,喝酒喝酒!”
“既然提了就說完吧!”葉銘添將手握成拳,差點就砸在了桌子上。
“哦……”伍父手裏的筷子,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歎了口氣,“我聽行裏的老餘說,那丫頭以前曾經把三十四根大黃魚分兩批轉到一個洋人的戶頭上,更奇怪的是,這事情是你以前的老上級,那個懷參謀著手密查的,查完之後,她給了老餘些好處,權當封口費,這些年老餘也不曾道出這件事,這不,上次……上次來我這兒喝酒,喝多了,你也知道,老餘和我多少年的交情了,況且那個懷參謀早已不在玄武了……”
葉銘添擺了一下手,他對老餘為什麽又把這件事說出來不感興趣,不過這個突如其來的小道消息確實把他弄懵了。三十四根大黃魚?一百七十市兩黃金?她哪來的這些錢財?公家的?什麽行動?不對,當年她姑姑一家走前給她留了筆大錢,出手就給過自己兩根大黃魚,那是他當年做生意的起步金,三十四根啊!是什麽概念?洋人……?和她有瓜葛的洋人他曉得的就有馬修,為什麽給他那麽多錢??
他的腦子裏突然生出很多疑問來,邊邊角角的念頭皆是一閃而過,自己都來不及抓住,然而最讓他感到奇怪的是,懷瑾居然在密查她!她倆不都是當年渝陪安插在汪氏政府的臥底嗎?不是還聯手坑害自己嗎?!怎麽懷瑾也曾經密查過董知瑜??
“爸,您說具體點啊,金條轉給哪個洋人了?作什麽用途?”葉銘添求知心切,嘴上也叫起“爸”來了。
門突然被撞開了,伍乃菊怨氣衝天地出現在門口,“就知道你一直記掛著那個狐狸精!一提她你比誰都來勁!!”
葉銘添正要發作,想想這是在伍家,好歹也得給老丈人一點麵子,更何況眼下有事求他,便赤著臉壓了下來。
八千裏路雲和月,走不到天涯海角,走不出地老天荒。
下了船,又將董知瑜送至火車站,再往下的路,需得她一個人走了。
“瑾,”人潮如海,董知瑜小聲呢喃,“我已經在戒煙了,你也盡量少抽,能戒掉最好。”
“好。”懷瑾斂著一眸不舍與無奈,卻隻點了點頭。
“平日裏一個人吃飯,不能馬虎。老傅愛找人喝酒,你隻陪他吃飯聊天,酒不能盡著喝,傷身,也勸勸他。”
懷瑾刮了下她細瘦的鼻梁,“這些話,聽你嘮叨有十天了。”
埋怨的話說出來卻沒有埋怨的語氣,若不是真情真意,誰又浪費口舌去嘮叨?
“我啊,眼看人到而立,愈發懂得了姑姑當年的嘮叨。”董知瑜笑笑,鼻頭微微發紅,許是凍著了。
“在我麵前,不可言老。”懷瑾佯裝不悅。
“好好好——”董知瑜拖長了聲音,本是逗她,卻突然沒了興致,也笑不出了。
懷瑾看著她,“你看你,”說著將她的圍巾理了一理,“都老‘婦’老妻了,怕什麽呢?也就兩三天的路程,說見麵就能見上的。”
說完兩人卻更沉默了。徐蚌會戰國軍潰不成軍,若是赤空再跨過長江,天下又將是怎樣一番局麵?董知瑜確實怕了,蔣家王朝拚命地往南島運送物資,總不是送給南島人民的,周碧青說上頭已經在安排撤離了,組織上說敵人已經在安排撤離了,這次傅秋生也提到這個問題,多一個人提,她的心就又懸起一些。
“瑾,”她俯在懷瑾耳邊,小聲說道,“你可千萬別去南島……讓我還如何找到你?”
懷瑾輕輕拍了拍她,“別怕,上頭預計得要三到五年,三五年後,誰知又是怎樣的局麵?”
“你們的預計總是不準的……”董知瑜擰著眉,欲言又止。
“瑜兒,南島不過那麽大,想把大陸的人都搬過去是不可能的,總要留些人在這裏。”
這並未安慰到董知瑜,若真到了那一天,大陸改旗易幟,像懷瑾這樣有名有姓的人要想留下來,要麽就隱姓埋名換一個身份,要麽就隻能投誠。
前者難度有多大?如果懷瑾還想和自己保持密切往來,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後者……這麽多年了她都不曾動搖,寧可與自己背道而馳……
懷瑾見她眉心不展,知她心結頗深,其實自己也隱隱擔心,隻是這等大事在這短短幾日中也商議不定,何苦在臨別時將這個結越係越緊?
“瑜兒,你看,亂世如湍流,你我就是湍流之上的小舟,”她輕聲低語,娓娓訴說,“湍流不得永恆,舟卻一直都在,等風靜了,眼前便是一片海晏河清……哪怕一時浮沉飄搖,一時擱淺不前……”
“怕的是,風未靜,舟先覆。”
“舟在你我手中,不會覆。”
董知瑜低下頭,有些為自己的消極過意不去,臨別本該給對方多些希望,卻克服不了自己的不安,她抬起頭,故作輕鬆地笑著,“大風大浪都過來了,我過於患得患失了,你說得對,舟在你我手裏,水和風都是死的,你我是活的。”
懷瑾心疼了起來,唇角牽出一抹溫柔而又無奈的笑,她將她的手握在自己手裏,指尖輕輕摩挲著那手腕上的白玉小羊,半晌,“任它風大浪大,你在哪裏我便也在哪裏,南島沒有你,我就不會去。”
董知瑜紅了眼眶,那麽一瞬,她甚至想拋掉所有,和眼前人雙宿雙飛。兩地分居的這些年月裏,常常會有那麽一個瞬間,也許是在一個人做好了飯菜卻突然沒有了胃口時,也許是獨自在那條梧桐道上踏著細碎月光時,又或許是清晨醒來伸出手卻抱得個冰冷空寂時……在那一個個瞬間,她會突生放棄這一切去尋找懷瑾的念頭,然而念頭不過一瞬,理智很快又會迴來,便又繼續在這大道之中上下求索。
唯一讓她覺得安慰的,是眼前的戰況。赤空的軍隊愈戰愈猛,下一步恐怕就要跨過長江天塹,什麽分而治之,她不想看到這樣的局麵,韜國隻有一個,這天下隻能有一個說法。
等那一天來了……“瑾,等我們勝利了……”她小心翼翼將這幾個字講出,可還是攪皺了懷瑾的眉頭,“若那一天來了,我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懷瑾沉默著,她不知該如何迴應這個假設。
“等我的任務完成了,我們就尋一處世外桃源,或單南湖濱,或密林深徑,或蒼莽碧原……再也不分離。”
懷瑾抬起眸,對她微微一笑,“誰勝誰敗,不到最後難見分曉,隻是,盼你早日結束任務,莫再讓我不安。”
她沒有告訴董知瑜,這兩年她多少次從噩夢中驚醒,那份遠隔千裏的無力感讓她心焦,從前哪怕再危險,她知道自己在她左右,尚可掩護、協助、保護,可如今,一則消息都得幾天才漂得過來。
正依依不舍,身邊人潮開始湧動,原來是火車要進站了。
“安心等我,”董知瑜伸手抱了抱她,待將她放了,臉上綻出燦爛的一個笑來,“也許很快了!”
千裏送君終有一別,懷瑾看著她那好看的背影,那背影不時轉過來,對她笑一笑,再走幾步,便不再迴頭了。
董知瑜拎著兩隻箱子,輕輕的,懷瑾說玄武什麽都有,便隻少少的給她帶上幾樣路上的吃用,她知道,懷瑾是心疼她旅途勞累,不給她增添負擔。她每走兩步便迴頭衝懷瑾笑一笑,在分別的日子裏,應該讓她記住自己的笑,可走著走著,她的眼眶紅了,眼淚也流出來了,便就再也不迴頭了。
葉銘添是在幾天前,大年初二,迴到玄武的。
他已不名一文,山窮水複,於是便想到了在中央銀行做官的老丈人,伍家不會看著自己破落的,他想,伍家要是能長本事,怎又會放任自己這些年?誰不知道他葉銘添在外麵吃喝嫖賭買女人?伍乃菊這個婆娘,他悻悻地想,又老又不會生養,伍家的人自有他們的算盤。
他拎著虛張聲勢卻三文不值二文的禮品,就這麽迴到了伍家。
酒過三巡,翁婿倆各懷心思,一個不敢說自己貨船沉了,另一個不敢說自己被革職了。
伍父倒是想出了一個話題,嘬了嘬筷頭,“銘添啊,我最近聽到一件事情,覺得還蠻蹊蹺的。”
葉銘添心裏一驚,莫非他知道船的事情了?心裏這麽想著,手上下意識地舉起酒杯,仰頭倒進嘴裏,像在給自己壯膽,“啥事?”
“我講了你不要不開心啊,就是你以前那個冤家,那個姓董的丫頭……”伍父邊說著邊拿眼角瞅著他。
葉銘添目光一滯,臉上忽地充了血似的,由紅變紫,又由紫變白。
伍父心裏一驚,又重新拿起筷子,“哎,大過年的,不提也罷,喝酒喝酒!”
“既然提了就說完吧!”葉銘添將手握成拳,差點就砸在了桌子上。
“哦……”伍父手裏的筷子,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歎了口氣,“我聽行裏的老餘說,那丫頭以前曾經把三十四根大黃魚分兩批轉到一個洋人的戶頭上,更奇怪的是,這事情是你以前的老上級,那個懷參謀著手密查的,查完之後,她給了老餘些好處,權當封口費,這些年老餘也不曾道出這件事,這不,上次……上次來我這兒喝酒,喝多了,你也知道,老餘和我多少年的交情了,況且那個懷參謀早已不在玄武了……”
葉銘添擺了一下手,他對老餘為什麽又把這件事說出來不感興趣,不過這個突如其來的小道消息確實把他弄懵了。三十四根大黃魚?一百七十市兩黃金?她哪來的這些錢財?公家的?什麽行動?不對,當年她姑姑一家走前給她留了筆大錢,出手就給過自己兩根大黃魚,那是他當年做生意的起步金,三十四根啊!是什麽概念?洋人……?和她有瓜葛的洋人他曉得的就有馬修,為什麽給他那麽多錢??
他的腦子裏突然生出很多疑問來,邊邊角角的念頭皆是一閃而過,自己都來不及抓住,然而最讓他感到奇怪的是,懷瑾居然在密查她!她倆不都是當年渝陪安插在汪氏政府的臥底嗎?不是還聯手坑害自己嗎?!怎麽懷瑾也曾經密查過董知瑜??
“爸,您說具體點啊,金條轉給哪個洋人了?作什麽用途?”葉銘添求知心切,嘴上也叫起“爸”來了。
門突然被撞開了,伍乃菊怨氣衝天地出現在門口,“就知道你一直記掛著那個狐狸精!一提她你比誰都來勁!!”
葉銘添正要發作,想想這是在伍家,好歹也得給老丈人一點麵子,更何況眼下有事求他,便赤著臉壓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