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媽走後第二天,董知瑜下了床,穿戴整齊,跟葉母說想出去走走。葉母隻道這天寒地凍的,身子還這麽虛,怎能出門?
“沒關係,伯母,”董知瑜緩緩地往脖子上纏繞著一條圍巾,“我也該透透氣了。”
聲音虛弱,走得卻堅決,葉母終是放了她,門外剛出了太陽,曬在積雪上白得刺眼,初十了,天卻沒暖起來,一日冷過一日。
這條路她走過多少次了?跟懷瑾一同壓過多少次了?數也數不清。路邊的裁縫鋪子、剃頭攤子、煙酒鋪子,陸陸續續都開起了門,有熟識的便跟她打個招唿,她卻隻是向前走著,別人說話她聽不見,臉上腳上的嚴寒她感覺不到,隻在衣兜裏緊緊捏著一封信,捏得燙手。
宅院門口那兩隻青石獅子頂上積滿了雪,董知瑜站在那兒,伸手要將雪拂去,也隻是個無意識的動作,那雪積了有幾天了,外頭一層硬硬的,她便拿玉蔥似的指生生去剝,指頭割破了,她像不曉得似的,紅的,一絲一絲滲進白的雪裏,等拂抹幹淨了,傷口也暫時凍住了。
按了門鈴沒人來應,董知瑜拿出鑰匙開了門,院門到主宅和副宅讓劉媽清掃出了兩條小徑,她立在那裏呆呆看了片刻,拔腿往主宅大堂走去。
推開門卻見正中牆上掛著一幅像,軍帽下一張慣常沉靜的臉龐,對著自己微微笑著,相框上兩道濃濃的墨色帷幔,厚重而殘忍,像兩道墨黑的閃電劈在腦中,腿上跟著一軟,跌坐在地上。
一個活生生的人,何以就變作這冷冰冰的一幅像?董知瑜陷入了一種絕望的冥想中,究竟是多少天過去了?自己這麽渾渾噩噩地過來,時間於她,已然失了蹤跡。
忘不了得到噩耗的那一天,那顧參謀說她被空襲的流彈擊中,什麽都沒有了……董知瑜痛苦地垂下頭,什麽都沒有了……活不能見人,死,也不能見屍嗎?即便是化作了碎片與肉泥……懷瑾你好狠心,春去冬來,花開花謝,緣來緣散,你說你想去奔赴一場千秋家國夢,可到頭來,卻隻留給我一枕黃粱空夢,留我一人在夢中徘徊掙紮,上下求索,可此生就算是上窮碧落下黃泉,我還尋得著你嗎?
若是尋不著,那留我一人活於這世上,還有什麽意義?
“有人嗎?”思緒被一聲問話打斷,不知什麽時候,一個男子已經走到了門堂外,往裏探了探頭,看見地上的董知瑜,猶猶豫豫道:“噯,您在呢?”
董知瑜怔怔地看著他,那失魂的樣子讓男子愣了愣,隨即走了進來,朝著牆上的相拜了三拜,再轉身看董知瑜,卻還是剛才的模樣,也沒有跟自己講話的意思。
男子撓了撓頭,便又開口道:“小姐請節哀……我是新政府總務處的,我姓劉,過來跟懷參謀的家人通報一聲,參謀的靈柩後天抵寧,上午十一時的飛機……”
這下她的眼中倒起了漣漪,轉臉將劉姓男子看著,嘴唇顫了顫,“靈柩……?”
“對的,從緬甸輾轉空運過來,汪主席特意關照了的。”
“……她……”董知瑜剛說了這一個字,眼中已有了漣漣淚意,“是她……?”
男子又將她打量了一番,“懷參謀為國捐軀,犧牲得英勇壯烈,新政府也是竭盡所能,將其衣裝碎片都搜集了,用當地最好的柚木棺材不惜一切代價空運迴來,為的也是參謀能夠魂歸故裏,以告其在天之英靈……小姐是她……?”
董知瑜隻細細想著這番話背後的意味,衣裝的碎片……她隻覺天旋地轉,嘴唇也越來越冰,拚命攥緊了拳頭,才不致像一周前那樣生生倒下去。
男子眼見她唇上“唰”地白了,從自己進門到現在也隻勉勉強強說了那麽兩三個字,便也就不想多待,隻匆匆問道:“聽說這裏住著位劉媽,煩請小姐也知會她一聲,後天上午十一點機場會有場儀式。”
等她迴過神來,男子已經離開了,“魂歸故裏”——這四個字刺著她的心,以前不曾注意,這大堂到懷瑾的臥室竟有著這麽長長的一段迴廊,開了門,小廳、臥房、床、衣櫥、窗台、窗台上的燭台……一切依舊,似在靜靜地等待主人歸來。
董知瑜走到窗台前,看著窗外的皚皚白雪,少頃,視線又轉移到那燭台之上,那是自己送她的禮物,也陪伴了她們多少個夜晚,打開玻璃罩,將那剩下一半的蠟燭的燭芯撚了撚,擦著火柴點燃,燭光照得心口生疼,將玻璃罩重新罩迴,眼底波光投射在燈罩上,隨著火苗輕輕舞動著,這恐怕是世上最為悲絕的舞吧。
再打開衣櫥,掛著的,折著的,滿眼都是她,她,她。哪一件穿在她身上是什麽樣子,竟都記得清楚,目光停留在一抹湖藍之上,隻獨獨這一件,寶貝似的占著一格抽屜,禁不住的一聲抽泣,董知瑜將它抱在懷裏,貼在臉上,貪婪地嗅著,又將一櫥掛著的全部攬進懷中,這才稍稍填補了懷中和心中的空虛,“瑾……”她哭叫出來,“他們說魂歸故裏,你是找得著迴來的對嗎?若是迴來了,告訴我好嗎?”
哭到嗓子再也發不出聲,她突然又惱了,將懷裏的衣服狠狠扔下,“你騙人……”這聲音啞在喉嚨深處,恐怕隻有她自己才聽得懂了,“你說我等你,你定會迴來,你倒是迴來啊!”
“沒關係,伯母,”董知瑜緩緩地往脖子上纏繞著一條圍巾,“我也該透透氣了。”
聲音虛弱,走得卻堅決,葉母終是放了她,門外剛出了太陽,曬在積雪上白得刺眼,初十了,天卻沒暖起來,一日冷過一日。
這條路她走過多少次了?跟懷瑾一同壓過多少次了?數也數不清。路邊的裁縫鋪子、剃頭攤子、煙酒鋪子,陸陸續續都開起了門,有熟識的便跟她打個招唿,她卻隻是向前走著,別人說話她聽不見,臉上腳上的嚴寒她感覺不到,隻在衣兜裏緊緊捏著一封信,捏得燙手。
宅院門口那兩隻青石獅子頂上積滿了雪,董知瑜站在那兒,伸手要將雪拂去,也隻是個無意識的動作,那雪積了有幾天了,外頭一層硬硬的,她便拿玉蔥似的指生生去剝,指頭割破了,她像不曉得似的,紅的,一絲一絲滲進白的雪裏,等拂抹幹淨了,傷口也暫時凍住了。
按了門鈴沒人來應,董知瑜拿出鑰匙開了門,院門到主宅和副宅讓劉媽清掃出了兩條小徑,她立在那裏呆呆看了片刻,拔腿往主宅大堂走去。
推開門卻見正中牆上掛著一幅像,軍帽下一張慣常沉靜的臉龐,對著自己微微笑著,相框上兩道濃濃的墨色帷幔,厚重而殘忍,像兩道墨黑的閃電劈在腦中,腿上跟著一軟,跌坐在地上。
一個活生生的人,何以就變作這冷冰冰的一幅像?董知瑜陷入了一種絕望的冥想中,究竟是多少天過去了?自己這麽渾渾噩噩地過來,時間於她,已然失了蹤跡。
忘不了得到噩耗的那一天,那顧參謀說她被空襲的流彈擊中,什麽都沒有了……董知瑜痛苦地垂下頭,什麽都沒有了……活不能見人,死,也不能見屍嗎?即便是化作了碎片與肉泥……懷瑾你好狠心,春去冬來,花開花謝,緣來緣散,你說你想去奔赴一場千秋家國夢,可到頭來,卻隻留給我一枕黃粱空夢,留我一人在夢中徘徊掙紮,上下求索,可此生就算是上窮碧落下黃泉,我還尋得著你嗎?
若是尋不著,那留我一人活於這世上,還有什麽意義?
“有人嗎?”思緒被一聲問話打斷,不知什麽時候,一個男子已經走到了門堂外,往裏探了探頭,看見地上的董知瑜,猶猶豫豫道:“噯,您在呢?”
董知瑜怔怔地看著他,那失魂的樣子讓男子愣了愣,隨即走了進來,朝著牆上的相拜了三拜,再轉身看董知瑜,卻還是剛才的模樣,也沒有跟自己講話的意思。
男子撓了撓頭,便又開口道:“小姐請節哀……我是新政府總務處的,我姓劉,過來跟懷參謀的家人通報一聲,參謀的靈柩後天抵寧,上午十一時的飛機……”
這下她的眼中倒起了漣漪,轉臉將劉姓男子看著,嘴唇顫了顫,“靈柩……?”
“對的,從緬甸輾轉空運過來,汪主席特意關照了的。”
“……她……”董知瑜剛說了這一個字,眼中已有了漣漣淚意,“是她……?”
男子又將她打量了一番,“懷參謀為國捐軀,犧牲得英勇壯烈,新政府也是竭盡所能,將其衣裝碎片都搜集了,用當地最好的柚木棺材不惜一切代價空運迴來,為的也是參謀能夠魂歸故裏,以告其在天之英靈……小姐是她……?”
董知瑜隻細細想著這番話背後的意味,衣裝的碎片……她隻覺天旋地轉,嘴唇也越來越冰,拚命攥緊了拳頭,才不致像一周前那樣生生倒下去。
男子眼見她唇上“唰”地白了,從自己進門到現在也隻勉勉強強說了那麽兩三個字,便也就不想多待,隻匆匆問道:“聽說這裏住著位劉媽,煩請小姐也知會她一聲,後天上午十一點機場會有場儀式。”
等她迴過神來,男子已經離開了,“魂歸故裏”——這四個字刺著她的心,以前不曾注意,這大堂到懷瑾的臥室竟有著這麽長長的一段迴廊,開了門,小廳、臥房、床、衣櫥、窗台、窗台上的燭台……一切依舊,似在靜靜地等待主人歸來。
董知瑜走到窗台前,看著窗外的皚皚白雪,少頃,視線又轉移到那燭台之上,那是自己送她的禮物,也陪伴了她們多少個夜晚,打開玻璃罩,將那剩下一半的蠟燭的燭芯撚了撚,擦著火柴點燃,燭光照得心口生疼,將玻璃罩重新罩迴,眼底波光投射在燈罩上,隨著火苗輕輕舞動著,這恐怕是世上最為悲絕的舞吧。
再打開衣櫥,掛著的,折著的,滿眼都是她,她,她。哪一件穿在她身上是什麽樣子,竟都記得清楚,目光停留在一抹湖藍之上,隻獨獨這一件,寶貝似的占著一格抽屜,禁不住的一聲抽泣,董知瑜將它抱在懷裏,貼在臉上,貪婪地嗅著,又將一櫥掛著的全部攬進懷中,這才稍稍填補了懷中和心中的空虛,“瑾……”她哭叫出來,“他們說魂歸故裏,你是找得著迴來的對嗎?若是迴來了,告訴我好嗎?”
哭到嗓子再也發不出聲,她突然又惱了,將懷裏的衣服狠狠扔下,“你騙人……”這聲音啞在喉嚨深處,恐怕隻有她自己才聽得懂了,“你說我等你,你定會迴來,你倒是迴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