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兩日懷瑾在隔離室中理順這盤局,真紀是受了董知瑜委托將罪責轉移給武田,這一點她在當晚影佐設宴時就已看出,當時真紀指出武田掉落了物件,武田稀裏糊塗就要揣進兜裏,真紀在那一瞬間的焦急便讓一旁的懷瑾霎時參透,可她不明白的是,武田是董知瑜事先確定的目標,還是真紀當時盲設的目標。
懷瑾認為,這件事情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董知瑜畫好了圖交給真紀,並讓她伺機轉移給一個人,而這個機遇必然是要巧,巧到可以引起影佐的注意,至於這個人是誰,也許是任何一個人,也許是加了一定條件,例如,這個人當晚在劇院中,具有暗殺的條件。
第二種可能便是,董知瑜是認準了武田這個目標。可為什麽是武田?董知瑜的工作和武田靜夫毫無瓜葛,若說是想找一個當晚在劇院的晦*官,影佐每天在那裏見很多晦*官,為什麽是武田?
對於第一種可能,懷瑾並不傾向,影佐是何等狡猾之人,隨便找個人去抵罪,怎能讓他相信?恐怕不但不信,調查起來還會將禍引到真紀身上,從而引到背後所有人身上,董知瑜的腦袋何至於如此簡單?若是第二種可能……懷瑾當時腦中一個閃念,隨即後背都因為這個閃念而涼風颼颼,那晚影佐設宴招待了四人,這四人都是被不客氣地請來,她知道這是“闕”的嫌疑人名單,難道,董知瑜知道這名單?她是如何知道的?
自從賀樹強投靠影佐,告訴他“闕”的存在,隨後影佐調來塚本恕秘查此事,渝陪那邊就在竭力調查影佐的名單究竟是什麽樣的,然而卻一直沒有能夠得到這個情報,董知瑜是渝陪玄統司的人,她如何知曉?
她懷瑾是間諜,身上肩負著委座親派的任務與無保留的信任,心裏有了疑問她就想要搞清楚,哪怕對方是董知瑜。
然而該怎樣搞清楚,這個問題在確定大家安全後便不時敲擊著她的心房,她問自己,若對方不是董知瑜,她會怎樣去搞清楚?
直到今天董知瑜在她的眼前,曾有那麽一瞬,她想就這樣下去吧,這個問題稀裏糊塗地過去,她不想搞清楚,對方奮不顧身救了自己的命,這總是真的,自己對她的愛與憐,也是真的。
然而剛才說話說到了渝陪,說到了“歌闕行動”,她忽而明白,肩負的使命是不會讓她就這麽過去的,她要問一問眼前的這個人兒。
該如何問?她選擇將重心放在是否是由董知瑜交予真紀,後半句才提到武田靜夫,當然,她不會將自己的猜測和盤說出,去問她“你是事先挑好了武田嗎?”因為,對方也許壓根沒想到自己還會猜測真紀是盲選。
這便是當事人的先入為主心理,對方如果沒有像她那樣仔細琢磨考量過,必然落入圈套。
沒想董知瑜確實承認了。
如果當時董知瑜說,她並沒有告訴真紀“栽贓”給誰,她是會相信的,然而董知瑜承認了。
懷瑾微微笑了,“我就知道是你繪了圖給真紀的,瑜兒,你又救了我的命,”她說這句時,心中有些不可言傳的酸悵,“你又是怎樣想到,找武田這個替罪羊的?”
董知瑜聽了前半句,本還漾著甜蜜,可再聽這個問題,心中駭然,臉上差點就變了顏色,前一段時間隻急著救人,沒想這兒出了一個漏子,且讓懷瑾抓住了。
“這個……”她的大腦飛速旋轉,“那時候我和真紀曾在金桂旅館的一個房間中定時見麵,商討搭救你的計策,她曾說過,在一次秘密宴談中聽到影佐向塚本恕提起,武田靜夫是他的一個懷疑目標,有了影佐的懷疑,再加上他那晚在新都劇院,我便認定他是最佳人選。”
懷瑾也在腦中緊緊抓住董知瑜的每一個字,若說是真紀偷聽到並告訴了她,也不是不可能,她覺得內心放鬆了一些,這些天隱隱困擾她的疑慮這才稍稍放下,畢竟,她是不願意去懷疑董知瑜的,這念頭想想都可怕。
三天後,董知瑜在新都會館一處僻靜的房間接受了渝陪特派員主持的一場領綬儀式,房間的牆壁上掛著一副沒有鑲框的孫中山相,這是特派員冒險帶過來的,董知瑜被授予四等“雲麾勳章”,並配以少尉軍銜,這“雲麾勳章”分九等,各個等級有相應的軍銜要求,所以董知瑜這次出色的出卒保馬行動,可謂受到上方極高的賞識嘉獎。
而安平方麵,由於顧劍昌這個聯絡站這一次出色完成了保護施亞軍的任務,袁克強同誌對全站提出嘉獎,“墨劍”顧劍昌和“彼岸”董知瑜獲二等“紅旗獎章”,董旬獲三等“紅旗獎章”,另外對於這次行動中出力的小石頭,組織表示,由董旬同誌繼續觀望栽培,如本人有進步要求,可吸收進來。另外,整個聯絡站應繼續努力,在玄武地區積極配合施亞軍同誌的潛伏。
“知瑜同誌,對於懷瑾的策反,你接下來有什麽想法?”宣布完獎賞決定,顧劍昌問董知瑜。
“顧叔,懷瑾是一個心思十分縝密的人,她曾對我如何知曉‘闕’的懷疑人提出疑問,幸而當時我反應過來圓了過去,對她的策反隻能慢慢滲透,哪怕是稍稍急了半步,恐怕她都會有所察覺。”
顧劍昌點點頭,“你能這麽想就好,我們最怕的,是小同誌容易犯急功近利的毛病,”說著望了眼董旬,後者也點點頭,“這‘慢慢滲透’說得極好,你和她接觸機會比較多,看看她有什麽軟肋,找到突破口。”
“嗯……”董知瑜口中答應著,心中泛起陣陣漣漪,懷瑾有什麽軟肋?她的懷瑾有什麽軟肋?名、譽、財?在她都是浮雲,親人?一把大火燒盡了,生死?她若在乎生死,不如留在渝陪,甚至去偽滿投靠堂兄溥儀去……她的牽掛,無非是養父的恩情,無非是國之存亡,無非是……自己。
“知瑜,”顧劍昌慢慢吐出一口煙,“懷瑾這樣的人,若是能為我所用,就是最得力的戰友,但若不能,則是最危險的敵人啊。”
董知瑜抬頭看著顧劍昌,縈繞著他的白色煙霧就像數九寒天裏嗬出的冰冷白霧。
“所以,如果有一天,你在策反的過程中不幸敗露了身份,而她又固不可徹,為了你的安全,為了我們整條線的安全,不能讓她有任何做出下一步行動的機會……”顧劍昌說到這裏,揮手一斬,不容置疑。
董知瑜有些發懵,自從冒出策反懷瑾的念頭開始,她在內心總是有信心的,並未仔細想過,若是策反失敗要怎樣,就算失敗了,她也沒有想過懷瑾會成為一個對自己和聯絡站構成威脅的人,她的懷瑾,怎可能不答應自己?又怎能傷害自己?
從一開始接觸到現在,她有什麽沒有答應自己的?上方說“闕”的身份暫時保密,可因為她的一包三民香煙,懷瑾暴露給了自己;懷瑾說不允許營救慰安婦,可終究她還是出現了;她那麽嚴厲地批評自己將接頭信號寫在書裏,卻也想辦法去了;她說不可以和自己去姑姑家,還是隨著自己去了;她說喜歡自己,這種喜歡,自己希望是哪種,便是哪種……
她怎可能不答應自己?
董知瑜默默地低下頭,不成,定要讓她答應了才是。
走出顧家湯包鋪子,最後一抹晚霞尚在,可大約也是轉瞬即逝,街上行人少了起來,這個鍾點大多幹完了活兒在家生火做飯了,人力車夫們也掂著白天幹活掙到的一摞摞白紙似的偽鈔,去找最便宜的饅頭攤子填補肚皮了,再過一兩個鍾頭,夜生活又要開始,總還有醉生夢死的人,讓他們還可以掙到一周一小頓的體己豬頭肉錢。
剛出沙塘巷,便聽到一陣鬧哄哄的聲音,和這傍晚的蕭索很是不搭,董知瑜循聲望去,斜對麵那條小街裏,幾個混混模樣的人罵罵咧咧的,有的人手上還操著棍子之類的家夥,再看了看,原來地上角落裏縮著一個男子,而這幾個人明擺著是針對他。
混混們罵罵咧咧地走了,有兩個還不忘往地上使勁啐了一口,街口三三兩兩看熱鬧的百姓這會兒都猶猶豫豫,拿不定主意是繼續留下來看還是也走了算了,一半是因著好奇,一半畢竟也有些同情之心,可同情在他們著實是一種奢侈的情感,除了不痛不癢地可憐一下,也做不了什麽,這麽一想,這三三兩兩的人也走得差不多了。
董知瑜遠遠望去,地上縮著的那個男子卻有幾分熟悉,她又走近了去,見那人掙紮著想起來,可大約傷勢過重,好不容易歪歪斜斜地坐起來,又靠在牆上蔫了,這麽一來那張臉倒是看得清楚,眼睛已經腫成一條縫,周圍淤紫不堪,鼻子周圍一直到嘴唇全是血,已經辨不出哪兒是哪兒,即便如此董知瑜還是給認了出來,大步走了上去,“徐師傅,你怎麽樣了?”
懷瑾認為,這件事情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董知瑜畫好了圖交給真紀,並讓她伺機轉移給一個人,而這個機遇必然是要巧,巧到可以引起影佐的注意,至於這個人是誰,也許是任何一個人,也許是加了一定條件,例如,這個人當晚在劇院中,具有暗殺的條件。
第二種可能便是,董知瑜是認準了武田這個目標。可為什麽是武田?董知瑜的工作和武田靜夫毫無瓜葛,若說是想找一個當晚在劇院的晦*官,影佐每天在那裏見很多晦*官,為什麽是武田?
對於第一種可能,懷瑾並不傾向,影佐是何等狡猾之人,隨便找個人去抵罪,怎能讓他相信?恐怕不但不信,調查起來還會將禍引到真紀身上,從而引到背後所有人身上,董知瑜的腦袋何至於如此簡單?若是第二種可能……懷瑾當時腦中一個閃念,隨即後背都因為這個閃念而涼風颼颼,那晚影佐設宴招待了四人,這四人都是被不客氣地請來,她知道這是“闕”的嫌疑人名單,難道,董知瑜知道這名單?她是如何知道的?
自從賀樹強投靠影佐,告訴他“闕”的存在,隨後影佐調來塚本恕秘查此事,渝陪那邊就在竭力調查影佐的名單究竟是什麽樣的,然而卻一直沒有能夠得到這個情報,董知瑜是渝陪玄統司的人,她如何知曉?
她懷瑾是間諜,身上肩負著委座親派的任務與無保留的信任,心裏有了疑問她就想要搞清楚,哪怕對方是董知瑜。
然而該怎樣搞清楚,這個問題在確定大家安全後便不時敲擊著她的心房,她問自己,若對方不是董知瑜,她會怎樣去搞清楚?
直到今天董知瑜在她的眼前,曾有那麽一瞬,她想就這樣下去吧,這個問題稀裏糊塗地過去,她不想搞清楚,對方奮不顧身救了自己的命,這總是真的,自己對她的愛與憐,也是真的。
然而剛才說話說到了渝陪,說到了“歌闕行動”,她忽而明白,肩負的使命是不會讓她就這麽過去的,她要問一問眼前的這個人兒。
該如何問?她選擇將重心放在是否是由董知瑜交予真紀,後半句才提到武田靜夫,當然,她不會將自己的猜測和盤說出,去問她“你是事先挑好了武田嗎?”因為,對方也許壓根沒想到自己還會猜測真紀是盲選。
這便是當事人的先入為主心理,對方如果沒有像她那樣仔細琢磨考量過,必然落入圈套。
沒想董知瑜確實承認了。
如果當時董知瑜說,她並沒有告訴真紀“栽贓”給誰,她是會相信的,然而董知瑜承認了。
懷瑾微微笑了,“我就知道是你繪了圖給真紀的,瑜兒,你又救了我的命,”她說這句時,心中有些不可言傳的酸悵,“你又是怎樣想到,找武田這個替罪羊的?”
董知瑜聽了前半句,本還漾著甜蜜,可再聽這個問題,心中駭然,臉上差點就變了顏色,前一段時間隻急著救人,沒想這兒出了一個漏子,且讓懷瑾抓住了。
“這個……”她的大腦飛速旋轉,“那時候我和真紀曾在金桂旅館的一個房間中定時見麵,商討搭救你的計策,她曾說過,在一次秘密宴談中聽到影佐向塚本恕提起,武田靜夫是他的一個懷疑目標,有了影佐的懷疑,再加上他那晚在新都劇院,我便認定他是最佳人選。”
懷瑾也在腦中緊緊抓住董知瑜的每一個字,若說是真紀偷聽到並告訴了她,也不是不可能,她覺得內心放鬆了一些,這些天隱隱困擾她的疑慮這才稍稍放下,畢竟,她是不願意去懷疑董知瑜的,這念頭想想都可怕。
三天後,董知瑜在新都會館一處僻靜的房間接受了渝陪特派員主持的一場領綬儀式,房間的牆壁上掛著一副沒有鑲框的孫中山相,這是特派員冒險帶過來的,董知瑜被授予四等“雲麾勳章”,並配以少尉軍銜,這“雲麾勳章”分九等,各個等級有相應的軍銜要求,所以董知瑜這次出色的出卒保馬行動,可謂受到上方極高的賞識嘉獎。
而安平方麵,由於顧劍昌這個聯絡站這一次出色完成了保護施亞軍的任務,袁克強同誌對全站提出嘉獎,“墨劍”顧劍昌和“彼岸”董知瑜獲二等“紅旗獎章”,董旬獲三等“紅旗獎章”,另外對於這次行動中出力的小石頭,組織表示,由董旬同誌繼續觀望栽培,如本人有進步要求,可吸收進來。另外,整個聯絡站應繼續努力,在玄武地區積極配合施亞軍同誌的潛伏。
“知瑜同誌,對於懷瑾的策反,你接下來有什麽想法?”宣布完獎賞決定,顧劍昌問董知瑜。
“顧叔,懷瑾是一個心思十分縝密的人,她曾對我如何知曉‘闕’的懷疑人提出疑問,幸而當時我反應過來圓了過去,對她的策反隻能慢慢滲透,哪怕是稍稍急了半步,恐怕她都會有所察覺。”
顧劍昌點點頭,“你能這麽想就好,我們最怕的,是小同誌容易犯急功近利的毛病,”說著望了眼董旬,後者也點點頭,“這‘慢慢滲透’說得極好,你和她接觸機會比較多,看看她有什麽軟肋,找到突破口。”
“嗯……”董知瑜口中答應著,心中泛起陣陣漣漪,懷瑾有什麽軟肋?她的懷瑾有什麽軟肋?名、譽、財?在她都是浮雲,親人?一把大火燒盡了,生死?她若在乎生死,不如留在渝陪,甚至去偽滿投靠堂兄溥儀去……她的牽掛,無非是養父的恩情,無非是國之存亡,無非是……自己。
“知瑜,”顧劍昌慢慢吐出一口煙,“懷瑾這樣的人,若是能為我所用,就是最得力的戰友,但若不能,則是最危險的敵人啊。”
董知瑜抬頭看著顧劍昌,縈繞著他的白色煙霧就像數九寒天裏嗬出的冰冷白霧。
“所以,如果有一天,你在策反的過程中不幸敗露了身份,而她又固不可徹,為了你的安全,為了我們整條線的安全,不能讓她有任何做出下一步行動的機會……”顧劍昌說到這裏,揮手一斬,不容置疑。
董知瑜有些發懵,自從冒出策反懷瑾的念頭開始,她在內心總是有信心的,並未仔細想過,若是策反失敗要怎樣,就算失敗了,她也沒有想過懷瑾會成為一個對自己和聯絡站構成威脅的人,她的懷瑾,怎可能不答應自己?又怎能傷害自己?
從一開始接觸到現在,她有什麽沒有答應自己的?上方說“闕”的身份暫時保密,可因為她的一包三民香煙,懷瑾暴露給了自己;懷瑾說不允許營救慰安婦,可終究她還是出現了;她那麽嚴厲地批評自己將接頭信號寫在書裏,卻也想辦法去了;她說不可以和自己去姑姑家,還是隨著自己去了;她說喜歡自己,這種喜歡,自己希望是哪種,便是哪種……
她怎可能不答應自己?
董知瑜默默地低下頭,不成,定要讓她答應了才是。
走出顧家湯包鋪子,最後一抹晚霞尚在,可大約也是轉瞬即逝,街上行人少了起來,這個鍾點大多幹完了活兒在家生火做飯了,人力車夫們也掂著白天幹活掙到的一摞摞白紙似的偽鈔,去找最便宜的饅頭攤子填補肚皮了,再過一兩個鍾頭,夜生活又要開始,總還有醉生夢死的人,讓他們還可以掙到一周一小頓的體己豬頭肉錢。
剛出沙塘巷,便聽到一陣鬧哄哄的聲音,和這傍晚的蕭索很是不搭,董知瑜循聲望去,斜對麵那條小街裏,幾個混混模樣的人罵罵咧咧的,有的人手上還操著棍子之類的家夥,再看了看,原來地上角落裏縮著一個男子,而這幾個人明擺著是針對他。
混混們罵罵咧咧地走了,有兩個還不忘往地上使勁啐了一口,街口三三兩兩看熱鬧的百姓這會兒都猶猶豫豫,拿不定主意是繼續留下來看還是也走了算了,一半是因著好奇,一半畢竟也有些同情之心,可同情在他們著實是一種奢侈的情感,除了不痛不癢地可憐一下,也做不了什麽,這麽一想,這三三兩兩的人也走得差不多了。
董知瑜遠遠望去,地上縮著的那個男子卻有幾分熟悉,她又走近了去,見那人掙紮著想起來,可大約傷勢過重,好不容易歪歪斜斜地坐起來,又靠在牆上蔫了,這麽一來那張臉倒是看得清楚,眼睛已經腫成一條縫,周圍淤紫不堪,鼻子周圍一直到嘴唇全是血,已經辨不出哪兒是哪兒,即便如此董知瑜還是給認了出來,大步走了上去,“徐師傅,你怎麽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