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胡震在華夏帝國京城召開高層秘密會議的時候,歐洲的倫敦也正在召開一場涉及十個國家的會議,主要的議題當然是指向怎麽打敗新崛起的華夏帝國。
鄂羅斯、倭國的代表要求聯合艦隊立即開始遠征,打敗華夏帝國,恢複遠東太平洋的“和平秩序”。
但其他各國卻對此沒有立即表態,反而慢悠悠地商量起戰後駐軍南洋諸島的事宜,鄂羅斯和倭國代表知道,這是各國代表要為各自所在國家戰後撈取好處了,隻好靜下心來聽各國代表展開激烈的爭吵。
鄂羅斯、倭國的國內都急得等不及了。
倭國還好,因為有線電報時通時不通,國內雖然急如星火,卻無法催促趕快行動。
而鄂羅斯國內在西元月20日,老沙皇亞曆山大三世由於受到與華夏帝國戰爭失敗的巨大刺激導致逝世,沙皇太子尼古拉二世正式登基就位,這二十六歲的年輕沙皇,對於華夏帝國從鄂羅斯手上奪取西伯利亞的大片土地,心裏著急得要冒火了,他一個又一個的電報發來,催促與會的鄂羅斯代表要求各國聯軍迅速出動。
但在沒有分配好各國利益之前,各國艦隊是不會出動的。
鄂羅斯和倭國聯合艦隊,實在憋不住了,隻好啟航向地中海方向前進,但卻收到英吉利帝國的通知,在英吉利作出決定之前,鄂倭聯合艦隊不得通過蘇伊士運河。
這氣得鄂羅斯帝國的新沙皇七孔冒煙,命令駐英吉利大使立即進行交涉,但英吉利的首相羅斯伯裏伯爵卻表現得非常強硬,連鄂羅斯大使的麵都不見。
已經進入地中海的鄂倭聯合艦隊不知道外交交涉什麽時候有結果,隻好又退出地中海,朝大西洋南部進發,企圖繞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直撲馬六甲海峽。
英吉利人非常完美地闡述了他們的信條“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沒有永久的敵人,也沒有永久的朋友”。
在倫敦國際事前的分贓會議中,英吉利首相羅斯伯裏伯爵幾乎把控了整個會場,這導致還沒影子的戰後分贓爭議四起。
這使得德意誌帝國非常不滿,氣得德皇幹脆指示駐華夏公使施拉奈爾將歐洲列強正在組建聯合艦隊的消息透露給華夏帝國皇帝胡震。
而其他各國如西班牙、荷蘭、意大利、奧匈帝國之類的第二流強國都鬧著要退出了,隻有法蘭西擔心自己在華夏帝國南部邊疆的殖民地會被華夏帝國奪取,咬著牙在會議上為自己爭取利益。
而米國代表則已經鐵了心無論如何都要與更多強國組建聯合艦隊去打擊華夏帝國,跳上跳下的鼓東其他國家要聯合起來與華夏帝國艦隊作戰。
心急如焚的鄂羅斯和倭國代表隻能看著各國代表吵架,任何事情都做不了。
狗咬狗骨頭的磨嘰會議持續了整整一周時間,最後還是英吉利作出了一定的讓步,羅斯伯裏伯爵提出:根據各國出動力量大小,將華夏帝國控製之下南洋群島瓜、阿拉斯加分給各國,台灣島、琉球群島、夏威夷群島、巴拿馬運河、波多黎各歸英吉利所有。
這一下西班牙代表又不幹了,說這呂宋群島原本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應該歸西班牙所有,荷蘭代表也說婆羅洲本來就是荷蘭殖民地,現在卻要分給各國,這是很不公平的事情。
甚至連米國代表也有點惱火,發誓說米國無論如何都要將阿拉斯加地區一百七十七萬平方公裏土地從華夏帝國手中奪迴來。
爭吵的鬧劇又進行了三天,各國代表為了各自的利益幾乎到翻臉撕破臉皮了。
最後還是世界第一強國英吉利做出讓步:
一、同意荒蕪的阿拉斯加地區還給米國,但米國不再參與其餘各地的利益分配;
二、西班牙可以拿迴呂鬆群島,但要向各國支付軍費,荷蘭可以拿迴婆羅洲等地,也要向各國支付軍費,如果兩國沒辦法支付軍費,那就各國直接瓜分這兩片殖民地,而西班牙、荷蘭兩國不得反對;
三、夏威夷、波多黎各由各國共管,台灣、琉球群島則由英吉利獨自占有。
至於鄂羅斯代表提出要進攻華夏帝國京城的,倭國代表提出要幫助倭國收複高麗半島的事情,各國代表一概不予以理睬。
因為這各國代表都說,如果打敗了華夏海軍,從華夏帝國手中得到那一大片海洋殖民地,利益已經足夠大了,實在沒必要再去和華夏帝國拚命了。
其實也不是各國不想瓜分華夏帝國,而各國軍隊的參謀部經過計算,發現要打敗華夏帝國,至少需要三百萬軍隊,運送三百萬大軍到亞洲大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沒有三百萬以上的龐大陸軍,那在陸地上打敗能戰勝兩百萬鄂軍的華夏帝國陸軍的機會幾乎為零,與其去觸這個黴頭,還不如點到即止算了。
各國的掌權者心裏還隱藏有一個算計:如果在陸地上打敗了華夏陸軍,則與華夏帝國接壤的鄂羅斯、倭國必然是最大得利者,如果華夏帝國被瓜分之後,鄂羅斯和倭國在亞洲就將失去製約的力量,而鄂羅斯和倭國崛起為不受製約的國度,也是歐洲列強各國不能接受的。
因此,綜合以上兩個因素,歐洲各國列強既沒有足夠的陸軍力量也沒有動機要在大陸上去進攻華夏帝國,徹底瓜分華夏帝國。
鄂羅斯和倭國的代表將消息傳迴國內去,倭國已經臨近破產,根本沒有任何力量製造什麽輿論,但鄂羅斯的民族主義情緒就此高漲起來,大批的鄂羅斯青年湧向征兵站,要到遠東去教訓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黃皮猴子”。
鄂羅斯駐歐洲各國的大肆製造輿論,說什麽黃人禍即將降臨歐洲頭頂,成吉思汗的後裔將衝到歐洲來,燒光歐洲繁華的城鎮,搶光歐洲的財富,殺光所有歐洲男人,奪走所有的歐洲美貌女人,作為勇敢正直的歐洲人、基督的信徒,現在就要起來,有錢出錢,有人出人,同心協力對付黃人禍,捍衛“自由世界第一道防線堡壘”鄂羅斯帝國,組織新十字軍遠征亞洲遠東大陸。
誰也想不到,鄂羅斯各使領館的一蠱惑,竟然真的召喚起了一支“新十字軍”來,歐洲各國二十萬青年帶著自己的幹糧和金錢趕到莫斯科參加新十字軍,叫囂著打倒華夏帝國主義。
而歐洲很多人也向“自由世界第一道防線堡壘”募捐金錢,資助鄂羅斯重新武裝軍隊,抵禦黃人禍的入侵。
這是倫敦國際會場外發生的事情,倫敦的各國會議代表對此嗤之於鼻的,繼續他們關於國家利益的爭吵。
但這些代表不知道,他們每一天爭吵完之後,就會有會場上的翻譯、工作人員,將當天的會議記錄送到倫敦一處隱蔽的房屋內,領取一大筆獎金。
這發放獎金的當然是華夏帝國的情報人員。
在這同時,華夏帝國的情報人員還從有線電報線路中截取信息,發迴國內去給情報破譯中心破譯。
在這種情況下,各國在會場上的一切,對華夏帝國來說是沒有任何秘密的。
經過十多天的爭吵,最後各國終於達成了一個協議,同意英吉利瓜分利益協議,共同派出主力艦遠征亞洲西南太平洋地區。
胡震在華夏帝國京城召開高層秘密會議的時候,歐洲的倫敦也正在召開一場涉及十個國家的會議,主要的議題當然是指向怎麽打敗新崛起的華夏帝國。
鄂羅斯、倭國的代表要求聯合艦隊立即開始遠征,打敗華夏帝國,恢複遠東太平洋的“和平秩序”。
但其他各國卻對此沒有立即表態,反而慢悠悠地商量起戰後駐軍南洋諸島的事宜,鄂羅斯和倭國代表知道,這是各國代表要為各自所在國家戰後撈取好處了,隻好靜下心來聽各國代表展開激烈的爭吵。
鄂羅斯、倭國的國內都急得等不及了。
倭國還好,因為有線電報時通時不通,國內雖然急如星火,卻無法催促趕快行動。
而鄂羅斯國內在西元月20日,老沙皇亞曆山大三世由於受到與華夏帝國戰爭失敗的巨大刺激導致逝世,沙皇太子尼古拉二世正式登基就位,這二十六歲的年輕沙皇,對於華夏帝國從鄂羅斯手上奪取西伯利亞的大片土地,心裏著急得要冒火了,他一個又一個的電報發來,催促與會的鄂羅斯代表要求各國聯軍迅速出動。
但在沒有分配好各國利益之前,各國艦隊是不會出動的。
鄂羅斯和倭國聯合艦隊,實在憋不住了,隻好啟航向地中海方向前進,但卻收到英吉利帝國的通知,在英吉利作出決定之前,鄂倭聯合艦隊不得通過蘇伊士運河。
這氣得鄂羅斯帝國的新沙皇七孔冒煙,命令駐英吉利大使立即進行交涉,但英吉利的首相羅斯伯裏伯爵卻表現得非常強硬,連鄂羅斯大使的麵都不見。
已經進入地中海的鄂倭聯合艦隊不知道外交交涉什麽時候有結果,隻好又退出地中海,朝大西洋南部進發,企圖繞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直撲馬六甲海峽。
英吉利人非常完美地闡述了他們的信條“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沒有永久的敵人,也沒有永久的朋友”。
在倫敦國際事前的分贓會議中,英吉利首相羅斯伯裏伯爵幾乎把控了整個會場,這導致還沒影子的戰後分贓爭議四起。
這使得德意誌帝國非常不滿,氣得德皇幹脆指示駐華夏公使施拉奈爾將歐洲列強正在組建聯合艦隊的消息透露給華夏帝國皇帝胡震。
而其他各國如西班牙、荷蘭、意大利、奧匈帝國之類的第二流強國都鬧著要退出了,隻有法蘭西擔心自己在華夏帝國南部邊疆的殖民地會被華夏帝國奪取,咬著牙在會議上為自己爭取利益。
而米國代表則已經鐵了心無論如何都要與更多強國組建聯合艦隊去打擊華夏帝國,跳上跳下的鼓東其他國家要聯合起來與華夏帝國艦隊作戰。
心急如焚的鄂羅斯和倭國代表隻能看著各國代表吵架,任何事情都做不了。
狗咬狗骨頭的磨嘰會議持續了整整一周時間,最後還是英吉利作出了一定的讓步,羅斯伯裏伯爵提出:根據各國出動力量大小,將華夏帝國控製之下南洋群島瓜、阿拉斯加分給各國,台灣島、琉球群島、夏威夷群島、巴拿馬運河、波多黎各歸英吉利所有。
這一下西班牙代表又不幹了,說這呂宋群島原本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應該歸西班牙所有,荷蘭代表也說婆羅洲本來就是荷蘭殖民地,現在卻要分給各國,這是很不公平的事情。
甚至連米國代表也有點惱火,發誓說米國無論如何都要將阿拉斯加地區一百七十七萬平方公裏土地從華夏帝國手中奪迴來。
爭吵的鬧劇又進行了三天,各國代表為了各自的利益幾乎到翻臉撕破臉皮了。
最後還是世界第一強國英吉利做出讓步:
一、同意荒蕪的阿拉斯加地區還給米國,但米國不再參與其餘各地的利益分配;
二、西班牙可以拿迴呂鬆群島,但要向各國支付軍費,荷蘭可以拿迴婆羅洲等地,也要向各國支付軍費,如果兩國沒辦法支付軍費,那就各國直接瓜分這兩片殖民地,而西班牙、荷蘭兩國不得反對;
三、夏威夷、波多黎各由各國共管,台灣、琉球群島則由英吉利獨自占有。
至於鄂羅斯代表提出要進攻華夏帝國京城的,倭國代表提出要幫助倭國收複高麗半島的事情,各國代表一概不予以理睬。
因為這各國代表都說,如果打敗了華夏海軍,從華夏帝國手中得到那一大片海洋殖民地,利益已經足夠大了,實在沒必要再去和華夏帝國拚命了。
其實也不是各國不想瓜分華夏帝國,而各國軍隊的參謀部經過計算,發現要打敗華夏帝國,至少需要三百萬軍隊,運送三百萬大軍到亞洲大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沒有三百萬以上的龐大陸軍,那在陸地上打敗能戰勝兩百萬鄂軍的華夏帝國陸軍的機會幾乎為零,與其去觸這個黴頭,還不如點到即止算了。
各國的掌權者心裏還隱藏有一個算計:如果在陸地上打敗了華夏陸軍,則與華夏帝國接壤的鄂羅斯、倭國必然是最大得利者,如果華夏帝國被瓜分之後,鄂羅斯和倭國在亞洲就將失去製約的力量,而鄂羅斯和倭國崛起為不受製約的國度,也是歐洲列強各國不能接受的。
因此,綜合以上兩個因素,歐洲各國列強既沒有足夠的陸軍力量也沒有動機要在大陸上去進攻華夏帝國,徹底瓜分華夏帝國。
鄂羅斯和倭國的代表將消息傳迴國內去,倭國已經臨近破產,根本沒有任何力量製造什麽輿論,但鄂羅斯的民族主義情緒就此高漲起來,大批的鄂羅斯青年湧向征兵站,要到遠東去教訓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黃皮猴子”。
鄂羅斯駐歐洲各國的大肆製造輿論,說什麽黃人禍即將降臨歐洲頭頂,成吉思汗的後裔將衝到歐洲來,燒光歐洲繁華的城鎮,搶光歐洲的財富,殺光所有歐洲男人,奪走所有的歐洲美貌女人,作為勇敢正直的歐洲人、基督的信徒,現在就要起來,有錢出錢,有人出人,同心協力對付黃人禍,捍衛“自由世界第一道防線堡壘”鄂羅斯帝國,組織新十字軍遠征亞洲遠東大陸。
誰也想不到,鄂羅斯各使領館的一蠱惑,竟然真的召喚起了一支“新十字軍”來,歐洲各國二十萬青年帶著自己的幹糧和金錢趕到莫斯科參加新十字軍,叫囂著打倒華夏帝國主義。
而歐洲很多人也向“自由世界第一道防線堡壘”募捐金錢,資助鄂羅斯重新武裝軍隊,抵禦黃人禍的入侵。
這是倫敦國際會場外發生的事情,倫敦的各國會議代表對此嗤之於鼻的,繼續他們關於國家利益的爭吵。
但這些代表不知道,他們每一天爭吵完之後,就會有會場上的翻譯、工作人員,將當天的會議記錄送到倫敦一處隱蔽的房屋內,領取一大筆獎金。
這發放獎金的當然是華夏帝國的情報人員。
在這同時,華夏帝國的情報人員還從有線電報線路中截取信息,發迴國內去給情報破譯中心破譯。
在這種情況下,各國在會場上的一切,對華夏帝國來說是沒有任何秘密的。
經過十多天的爭吵,最後各國終於達成了一個協議,同意英吉利瓜分利益協議,共同派出主力艦遠征亞洲西南太平洋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