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過年
這時,我爸爸正在買對聯,他已經看好了,就喊我一聲:“夏雨,在幹什麽呢,快過來,我們去菜市場,你媽不是交代要再買些我們菜園子裏沒有的菜嗎,還要再買點肉迴家,需要買的東西還多著……”
我聽我爸爸喊我,隻好對陸重遠說:“晚上我再給你打過來,此刻,和我爸爸在街上置辦年貨,買好了,我給你發照片過來,你乖乖的玩,我已經歸心似箭,我保證,年一過就迴來,或許,我初六就迴來了呢!”
陸重遠隻好和我結束了通話。
我和我爸爸又擠擠挨挨的去了菜市場,這裏更是人聲鼎沸,幾乎每個攤子上都是人,尤其是賣魚,賣海鮮凍貨的那些攤子,更是裏外圍著幾層的人。
我和我爸爸按照我媽的吩咐,買了青椒、青葫豆、青豌豆、蒜薹……等,反正,就是把這個季節,我們家中菜園子裏沒有的菜,一股腦兒的都買了點。
用我媽的話說,這些菜是用來撐門麵的,萬一家中有客來竄門,拿出來就炒,方便。因為,農村的街市,一般大年初三之前,這些菜販子基本不擺攤的,人家辛苦了一年,都想在這幾天,過個舒坦年。
買好了那些小菜,我和我爸爸又擠進人群,買了條活蹦亂跳的三斤多重的魚,在農村,三十晚上,一定是要準備魚的,因為,這預示著“年年有餘”!
所以,即使物資再貧瘠的年代,買不起魚,用麥麵都要做一條魚來祭祀祖宗,討個吉利。
現在,大家的日子都好過了,再也不用用麥麵做魚了,所以,臘魚三十這天,農村的集鎮上,那魚賣的行情特別的好。
當然,也有人家提前買的,家裏有魚塘的,那就更不用說了。
反正,記憶中,我家的魚,都是大年三十去買的,因為,這一天買迴的魚,一定是鮮活的,我媽覺得吉利。
買好了魚,我又和我爸爸買了蘋果、梨子、橙子、甘蔗等水果,又去炒貨攤子買了葵花籽、黑瓜子、白瓜子等,總之,凡是我媽交代過的,我和我爸爸一樣也沒有落下。
買齊這些東西後,三輪車裝得滿滿的,我立刻瞅準時機,拍了張照片,就給陸重遠發了過去。
陸重遠立刻迴複過來:“艾瑪,買這麽多,你哥不在家,你們一家三口,這要吃多久呀?”
這家夥頓時發了一連串的句號過來!
哈哈,還是晚上和他這個不懂咱們大農村過年行情的人說吧。
我和我爸爸滿載而歸。
我們迴到家裏時,我媽已經做好了午飯。
由於晚上的年夜飯特別豐盛,所以,我媽中午隻隨便做了點填飽肚子的東西。
中午飯一吃,家裏就開始忙得不可開交了。
我媽從房梁上取下除夕要煮的臘肉,由於要討吉利,還要祭祀祖宗,所以,豬頭豬尾、刀頭什麽的都要煮,我媽取了滿滿一筲箕的臘肉、臘腸洗淨下鍋。
我爸爸則開始和麵炸紅酥和脆皮花生。
每年,這個都是我爸爸除夕的下午必做的一道零嘴和上席都皆可的菜。我爸爸炸得特別的好,好多時候,親戚鄉鄰家裏辦紅白喜事,還有過年待客什麽的,都要請我爸爸去給他們炸一些。
我們家每年除夕的下午,至少要炸十斤左右的紅酥和五六斤的脆皮花生。
每年,我爸爸炸這些紅酥和脆皮花生時,我都是他的看客,當然,也一並幫著燒火。我爸爸說火小點,火大點,我都是跟著他的節奏來。
其實,炸紅酥用的肉,是豬身上最不值錢的下足料,我家每年都是用殺了年豬的豬肚皮上的那些泡泡肉還有一些不成形的碎肉坨,被我媽洗淨放在那裏,凍在冰箱裏,除夕的早上就拿出來解凍。
解凍後,就把這些肉剁成肉沫,然後,均勻的攪拌在麥麵裏。
把這些和著肉沫的麵揉成團後,就捏成饃饃狀放在滾燙的油鍋裏炸,炸成兩麵黃後,又切成條狀在鍋裏炸。條狀炸好後,撈起來瀝幹,晾冷,有切成片狀,放在油鍋裏炸,這就是最後一道工序了。
片狀炸好後,就直接從油鍋裏撈起來,盛放在筲箕裏晾冷,待晾冷後,我媽就用一個塑料袋密封起來,這樣,隨時拿出來吃,這些紅酥都香酥可口。
紅酥炸好後,我爸爸就開始炸脆皮花生了。
炸脆皮花生可是有講究的,隻能用雞蛋清,蛋黃是不能要的。
所以,我爸爸通常把雞蛋打開後,將蛋清倒在碗裏後,蛋黃就放在另一邊,讓我媽做煎蛋,或者煮成糖水蛋。
他用雞蛋清將白麵調好後,就把花生米放進去攪拌,最後,把渾身都裹著白麵的花生米再放在幹灰麵裏攪拌一下,確保每顆花生米不粘連在一起,就將這些花生米用濾瓢放進油鍋裏炸。
我爸把這些花生米放進油鍋裏,隻聽鍋裏頓時就喧囂一片,“嗶嗶叭叭”的一陣悶響後,這些花生米就都穿上了衣服,被我爸爸撈起來瀝在筲箕裏,待晾冷後,我媽同樣用事先準備好的塑料袋密封起來,這樣,和紅酥一樣,隨時吃,都是香酥脆的!
我爸爸每年炸這麽多,我們家春節來客什麽的,桌子上總少不了這兩道菜,而平時,想吃了,我媽也會一樣裝一盤,讓我爸爸下酒,我跟著吃零嘴。
反正,紅酥和脆皮花生是我過年最有記憶的兩道特別的家常菜。自我有記憶起,這兩道菜就總是陪伴著我過年。
有它們兩樣不一定過年,但是,過年則是一定有這兩樣的!
那天除夕的下午,我爸爸把這兩樣“年貨”備好,我媽也把臘菜煮好了。
這些菜一起鍋,我媽就會讓我和我爸爸用竹籃提著豬頭和豬尾,去我們夏家的老堂屋祭祀祖先。
聽我爸爸說,我們夏家的祖先是清朝時期,湖廣人填四川時搬來的。
我的祖上,最先搬來時,在我們當地做縣令,後來繁衍了許多子孫。老堂屋實際上是往幾年我們夏家的祠堂,隻是土改後,破四舊,把好好的祠堂給毀了。
改革開放後,又才有夏家各方健在的人出錢,修了那個老堂屋。
所以,那個老堂屋香火特別的茂盛。初一十五,逢年過節,夏家的子孫都會去祭拜,現在,隨著農村的文化生活日益豐盛,老堂屋也開始了辦會,所以,非常的鬧熱。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夏家我爺爺輩有一個比較有出息的人,做過我們那裏最好的高中的校長,由他出麵,每家征集十元錢,不夠的他就自己掏腰包添上,專門重新修訂了夏家的族譜。我的大名,也被登記在了上麵。
老堂屋的條案上,還專門供放了這本族譜。
所以,對我們夏家的那個老堂屋,我一直懷著一股深深的敬仰。
我骨子裏是個無神論者,但是,每年到老堂屋祭祀祖先,我都是無比虔誠的。
那天同樣,我媽把那些祭祀用的香蠟錢紙、豬頭和豬尾給我們準備好,我就和我爸爸去了老堂屋。
我們到那裏時,早已有同宗的人在那裏祭祀了,甚至還有人家為了燒子時香,害怕來晚了沒有地方,特別把兩人高的大香插放在專門燒香蠟錢紙的地方將好位置占著。
一個用水泥和磚砌成的專門燒香辣錢紙的大鼎,裏麵插滿了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香蠟,錢紙灰也燒的很多了堆積在裏麵。
那旺盛的香火,簡直可以和大寺廟媲美!
我和我爸爸虔誠的把我媽給準備的大香大蠟點燃,然後,把豬頭和豬尾放在老堂屋的神龕上,就點燃了長明燈,然後,就在蒲團上跪拜。
年長的婆婆嬸子們,口裏總會念念有詞,邊燒香辣錢紙,邊說著讓老祖宗保佑的話,邊磕頭,邊祈願祖宗保佑全家安康,做事順遂,還有有要參加高考的人家,燒香磕頭時,自然會默默的祈求:祖宗保佑,保佑我家的孩子高考順利,考上大學。
據說,我當年高考時,我媽沒有少來拜祖宗,所以,我後來考起了帝都的名校。我媽老是說,心誠則靈,她當年的苦心沒有白費。
當然,隻有,我知道,我為了能考上帝都的學校,我努了多少力。
那天,我和我爸爸在老堂屋祭拜完後,我又拍攝了幾張香火旺盛的照片,這次,我不光想著發給陸重遠看看,更主要的是給自己留個紀念。
我知道,不管我將來走多遠,老堂屋都就將是我心中的聖地。也是我族人的信仰和驕傲。
從老堂屋出來後,我們就去我爺爺、婆婆的墳上祭拜,在路上,我把老堂屋的照片發給了陸重遠。
陸重遠當即就給我迴複過來,問我這是什麽地方,我給他說,這是我們夏家的祠堂。
這貨立刻說,等他被我光明正大的轉正,可以見陽光後,他一定來拜祭一下我們夏氏的祖先,燒一柱高香。
這時,我爸爸正在買對聯,他已經看好了,就喊我一聲:“夏雨,在幹什麽呢,快過來,我們去菜市場,你媽不是交代要再買些我們菜園子裏沒有的菜嗎,還要再買點肉迴家,需要買的東西還多著……”
我聽我爸爸喊我,隻好對陸重遠說:“晚上我再給你打過來,此刻,和我爸爸在街上置辦年貨,買好了,我給你發照片過來,你乖乖的玩,我已經歸心似箭,我保證,年一過就迴來,或許,我初六就迴來了呢!”
陸重遠隻好和我結束了通話。
我和我爸爸又擠擠挨挨的去了菜市場,這裏更是人聲鼎沸,幾乎每個攤子上都是人,尤其是賣魚,賣海鮮凍貨的那些攤子,更是裏外圍著幾層的人。
我和我爸爸按照我媽的吩咐,買了青椒、青葫豆、青豌豆、蒜薹……等,反正,就是把這個季節,我們家中菜園子裏沒有的菜,一股腦兒的都買了點。
用我媽的話說,這些菜是用來撐門麵的,萬一家中有客來竄門,拿出來就炒,方便。因為,農村的街市,一般大年初三之前,這些菜販子基本不擺攤的,人家辛苦了一年,都想在這幾天,過個舒坦年。
買好了那些小菜,我和我爸爸又擠進人群,買了條活蹦亂跳的三斤多重的魚,在農村,三十晚上,一定是要準備魚的,因為,這預示著“年年有餘”!
所以,即使物資再貧瘠的年代,買不起魚,用麥麵都要做一條魚來祭祀祖宗,討個吉利。
現在,大家的日子都好過了,再也不用用麥麵做魚了,所以,臘魚三十這天,農村的集鎮上,那魚賣的行情特別的好。
當然,也有人家提前買的,家裏有魚塘的,那就更不用說了。
反正,記憶中,我家的魚,都是大年三十去買的,因為,這一天買迴的魚,一定是鮮活的,我媽覺得吉利。
買好了魚,我又和我爸爸買了蘋果、梨子、橙子、甘蔗等水果,又去炒貨攤子買了葵花籽、黑瓜子、白瓜子等,總之,凡是我媽交代過的,我和我爸爸一樣也沒有落下。
買齊這些東西後,三輪車裝得滿滿的,我立刻瞅準時機,拍了張照片,就給陸重遠發了過去。
陸重遠立刻迴複過來:“艾瑪,買這麽多,你哥不在家,你們一家三口,這要吃多久呀?”
這家夥頓時發了一連串的句號過來!
哈哈,還是晚上和他這個不懂咱們大農村過年行情的人說吧。
我和我爸爸滿載而歸。
我們迴到家裏時,我媽已經做好了午飯。
由於晚上的年夜飯特別豐盛,所以,我媽中午隻隨便做了點填飽肚子的東西。
中午飯一吃,家裏就開始忙得不可開交了。
我媽從房梁上取下除夕要煮的臘肉,由於要討吉利,還要祭祀祖宗,所以,豬頭豬尾、刀頭什麽的都要煮,我媽取了滿滿一筲箕的臘肉、臘腸洗淨下鍋。
我爸爸則開始和麵炸紅酥和脆皮花生。
每年,這個都是我爸爸除夕的下午必做的一道零嘴和上席都皆可的菜。我爸爸炸得特別的好,好多時候,親戚鄉鄰家裏辦紅白喜事,還有過年待客什麽的,都要請我爸爸去給他們炸一些。
我們家每年除夕的下午,至少要炸十斤左右的紅酥和五六斤的脆皮花生。
每年,我爸爸炸這些紅酥和脆皮花生時,我都是他的看客,當然,也一並幫著燒火。我爸爸說火小點,火大點,我都是跟著他的節奏來。
其實,炸紅酥用的肉,是豬身上最不值錢的下足料,我家每年都是用殺了年豬的豬肚皮上的那些泡泡肉還有一些不成形的碎肉坨,被我媽洗淨放在那裏,凍在冰箱裏,除夕的早上就拿出來解凍。
解凍後,就把這些肉剁成肉沫,然後,均勻的攪拌在麥麵裏。
把這些和著肉沫的麵揉成團後,就捏成饃饃狀放在滾燙的油鍋裏炸,炸成兩麵黃後,又切成條狀在鍋裏炸。條狀炸好後,撈起來瀝幹,晾冷,有切成片狀,放在油鍋裏炸,這就是最後一道工序了。
片狀炸好後,就直接從油鍋裏撈起來,盛放在筲箕裏晾冷,待晾冷後,我媽就用一個塑料袋密封起來,這樣,隨時拿出來吃,這些紅酥都香酥可口。
紅酥炸好後,我爸爸就開始炸脆皮花生了。
炸脆皮花生可是有講究的,隻能用雞蛋清,蛋黃是不能要的。
所以,我爸爸通常把雞蛋打開後,將蛋清倒在碗裏後,蛋黃就放在另一邊,讓我媽做煎蛋,或者煮成糖水蛋。
他用雞蛋清將白麵調好後,就把花生米放進去攪拌,最後,把渾身都裹著白麵的花生米再放在幹灰麵裏攪拌一下,確保每顆花生米不粘連在一起,就將這些花生米用濾瓢放進油鍋裏炸。
我爸把這些花生米放進油鍋裏,隻聽鍋裏頓時就喧囂一片,“嗶嗶叭叭”的一陣悶響後,這些花生米就都穿上了衣服,被我爸爸撈起來瀝在筲箕裏,待晾冷後,我媽同樣用事先準備好的塑料袋密封起來,這樣,和紅酥一樣,隨時吃,都是香酥脆的!
我爸爸每年炸這麽多,我們家春節來客什麽的,桌子上總少不了這兩道菜,而平時,想吃了,我媽也會一樣裝一盤,讓我爸爸下酒,我跟著吃零嘴。
反正,紅酥和脆皮花生是我過年最有記憶的兩道特別的家常菜。自我有記憶起,這兩道菜就總是陪伴著我過年。
有它們兩樣不一定過年,但是,過年則是一定有這兩樣的!
那天除夕的下午,我爸爸把這兩樣“年貨”備好,我媽也把臘菜煮好了。
這些菜一起鍋,我媽就會讓我和我爸爸用竹籃提著豬頭和豬尾,去我們夏家的老堂屋祭祀祖先。
聽我爸爸說,我們夏家的祖先是清朝時期,湖廣人填四川時搬來的。
我的祖上,最先搬來時,在我們當地做縣令,後來繁衍了許多子孫。老堂屋實際上是往幾年我們夏家的祠堂,隻是土改後,破四舊,把好好的祠堂給毀了。
改革開放後,又才有夏家各方健在的人出錢,修了那個老堂屋。
所以,那個老堂屋香火特別的茂盛。初一十五,逢年過節,夏家的子孫都會去祭拜,現在,隨著農村的文化生活日益豐盛,老堂屋也開始了辦會,所以,非常的鬧熱。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夏家我爺爺輩有一個比較有出息的人,做過我們那裏最好的高中的校長,由他出麵,每家征集十元錢,不夠的他就自己掏腰包添上,專門重新修訂了夏家的族譜。我的大名,也被登記在了上麵。
老堂屋的條案上,還專門供放了這本族譜。
所以,對我們夏家的那個老堂屋,我一直懷著一股深深的敬仰。
我骨子裏是個無神論者,但是,每年到老堂屋祭祀祖先,我都是無比虔誠的。
那天同樣,我媽把那些祭祀用的香蠟錢紙、豬頭和豬尾給我們準備好,我就和我爸爸去了老堂屋。
我們到那裏時,早已有同宗的人在那裏祭祀了,甚至還有人家為了燒子時香,害怕來晚了沒有地方,特別把兩人高的大香插放在專門燒香蠟錢紙的地方將好位置占著。
一個用水泥和磚砌成的專門燒香辣錢紙的大鼎,裏麵插滿了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香蠟,錢紙灰也燒的很多了堆積在裏麵。
那旺盛的香火,簡直可以和大寺廟媲美!
我和我爸爸虔誠的把我媽給準備的大香大蠟點燃,然後,把豬頭和豬尾放在老堂屋的神龕上,就點燃了長明燈,然後,就在蒲團上跪拜。
年長的婆婆嬸子們,口裏總會念念有詞,邊燒香辣錢紙,邊說著讓老祖宗保佑的話,邊磕頭,邊祈願祖宗保佑全家安康,做事順遂,還有有要參加高考的人家,燒香磕頭時,自然會默默的祈求:祖宗保佑,保佑我家的孩子高考順利,考上大學。
據說,我當年高考時,我媽沒有少來拜祖宗,所以,我後來考起了帝都的名校。我媽老是說,心誠則靈,她當年的苦心沒有白費。
當然,隻有,我知道,我為了能考上帝都的學校,我努了多少力。
那天,我和我爸爸在老堂屋祭拜完後,我又拍攝了幾張香火旺盛的照片,這次,我不光想著發給陸重遠看看,更主要的是給自己留個紀念。
我知道,不管我將來走多遠,老堂屋都就將是我心中的聖地。也是我族人的信仰和驕傲。
從老堂屋出來後,我們就去我爺爺、婆婆的墳上祭拜,在路上,我把老堂屋的照片發給了陸重遠。
陸重遠當即就給我迴複過來,問我這是什麽地方,我給他說,這是我們夏家的祠堂。
這貨立刻說,等他被我光明正大的轉正,可以見陽光後,他一定來拜祭一下我們夏氏的祖先,燒一柱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