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久,墨汁磨就,在墨硯上微微蕩漾,濃而不稠。


    陳三郎坐下來,挺直胸膛,坐得端正,態度肅然。閉目養神片刻,霍然睜眼,伸手提筆,醮了墨汁,開始在紙上奮筆疾書。


    他寫得很快,難以想象的快,好像手裏拿捏的不是筆,而是一杆刀劍之類的事物,也不管什麽章法,隻管揮舞。


    這根本不是正常的寫字架勢。


    周分曹等幾個人亦算飽讀詩書之輩,在書法上同樣頗有造詣,此刻按耐不住好奇,紛紛踮高腳尖來觀看,要看陳三郎在寫什麽。


    但一看之下,個個傻眼,茫茫然不知所以然。


    因為白紙上表現出來的的字根本不像字,七彎八曲,扭扭歪歪,乍一看,像是潑墨,仔細看,完全不是那麽迴事,潦草胡亂,比小兒塗鴉還要難看幾分,分明便是傳說中的鬼畫符嘛。


    嗯,不錯,當下情景,大浪滔天,隱約有妖魔作祟,陳三郎要對付之,當然不可能一本正經地寫什麽詩詞歌賦與對方溝通,鬼畫符才符合。


    問題是陳三郎什麽時候會畫符了,這份工作不應該是逍遙富道來做的嗎?諸人麵露古怪地看向道士,似乎要從他臉上看到答案。


    逍遙也看到了陳三郎書寫的怪異的字符,卻也是看得一愣一呆的,不知所雲。要知道他嶗山乃道門中最善於畫符的宗門,傳承千年,什麽樣的符沒見過,但始終無法從陳三郎所寫的東西上看到符的意味來。


    符咒之學絕非亂七八糟的糊弄,畫符之時,一筆一劃,一勾一勒,都有著十分嚴格的走勢要求,稍有不慎,一個細微的地方畫錯了,那一張符也就毀了,根本無法發揮出應有的威能來。


    每一張符,其實都是一件法器。畫符和製造法器在本質上基本相通,法器難以煉製,符咒亦然。其要求有特殊的紙張,特殊的筆,以及特殊的顏料……諸如種種,十分繁瑣細致,具備這些,才有可能畫出一張符來。


    逍遙看著陳三郎就覺得十分可疑,皆因這家夥用的是普通的宣紙,筆墨也馬虎,屬於讀書人人手皆備的東西,就憑這些,也能畫出符?


    開什麽玩笑!


    隻是此時此刻,書生神態嚴肅,很像那麽迴事,按道理,他也不應該在這般骨節眼開玩笑,難道說,這張字不像字,符不像符的紙張其實蘊含著巨大的威力?


    必須是這樣。


    逍遙心裏想著,又想到陳三郎修習的法門十分神秘,獨樹一幟,或者這便是他獨特的表現手法,當即幹咳一聲,驚聲道:“好符,真是好符!”


    嘴裏嘖嘖有聲,讚歎不已,十分完美地表現出一個內行人應該表現出的神態,旁人見到,自然而然也覺得陳三郎所書寫出來的定然是厲害無比的符咒了。


    然而下一刻,陳三郎抓起那張紙,幹脆利索地揉成一團,丟棄在地上。


    呃!


    逍遙富道仿佛被人一把扼住了喉嚨,卡得氣都喘不過來,鼓起眼睛:“書生,你這是?”


    “練筆草稿,寫廢了,不扔掉留著幹嘛?”


    陳三郎的迴答雲淡風輕。


    道士滿臉通紅,差點蹦起來:“你是成心的吧?”


    陳三郎哈哈一笑,眾人見著,也是忍俊不禁,幾乎笑出聲來。本來覺得很壓抑很受逼迫的氛圍,一下子鬆弛了許多。


    “不說廢話,該做正事了。”


    陳三郎提筆開始在新的紙張上書寫。


    出了糗,道士氣鼓鼓的,但還是忍不住偷眼相看,要看陳三郎究竟在搞什麽名堂,最好這家夥最後也鬧出個大頭佛來,下不得台。


    這一次,字寫得端莊,隻有一個字:


    “定”!


    此“定”字寫得很大,幾乎把那張紙給寫滿了。點撇之間,鐵畫銀鉤一般,極為有力,看上去,不像是寫上去的,而像是刻上去的一般。


    力透紙背,不外如是。


    寫好這個字後,陳三郎兩鬢便有汗水滾落,顯然出了許多力氣。


    “好字!”


    周分曹忍不住擊掌讚道,在他看來,此字之好,在於正,不偏不倚,正到了極點,一分一寸,都如同用尺子精心測量過。看久一會,又覺得筆畫之間竟隱隱有一股精神透露而出,使人感到凜然。


    宋誌遠等,俱有此感,很覺得特別。


    定一定神,陳三郎拿起紙張,往下麵一拋。


    風浪頗大,輕飄飄的紙張卻穩穩地落在波濤之上。本來紙耐不住水的,沾染上很快就會爛掉,但此刻那寫著“定”字的紙張卻漂浮在江水之上,十分神奇。


    諸人都看得有點目瞪口呆,如此景象,簡直匪夷所思。


    這個世界,神話傳聞眾說紛呈,妖魔鬼怪之說深入民心,相當有群眾基礎,隻是眾生芸芸,能夠親眼目睹到的畢竟少數。而且在人們心目中,這樣的事情一般都與和尚道士這些修道之士掛鉤,曾幾何時,連一個讀書人都具備如斯神通了嗎?


    思來想去,隻有一個可能,陳三郎本身就是一個神通廣大的修道者。


    這麽一想,以往諸多不合理的關節事件都能得到合適的解釋。


    對此眾人無不欣喜,在浩劫亂世,領首者本領越強,便越值得跟隨。若陳三郎隻單純是個文弱書生,即使妙筆生花,連中三元,才華橫溢,也不是合適的領袖。在太平年間,才子風、流,可成佳話,但在亂世,滿腹詩書,手無縛雞之力,卻難以生存。


    逍遙富道很清晰地感受到字成之際,那張紙赫然具備了法器的品質。換句話說,陳三郎字成墨就,筆下開生麵,便弄出來了一件法器,究其本質,跟自己畫符相差無幾,但整個過程就顯得要簡練得多。


    這再一次打破了逍遙富道的認知,驚得他眼睛都睜得滾圓。


    隻是剛才感知這張紙法器氣息尋常,屬於剛入門的模樣,比起先前道士投入江的那張符相差許多。那麽,這麽一張紙器,如何能定滿江風波?


    道士相當懷疑。


    可就在他懷疑的同時,風徒然小了,波浪嗚嗚,開始平複下去。


    “這都行?”


    逍遙富道失聲叫出來,還有沒有有天理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斬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朝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朝陳並收藏斬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