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聯軍其實也沒有眼睜睜看著,他們其實也想辦法阻止過,但是沒用。


    因為聯軍裝備的火繩槍無論射程、射速還是射擊精度,都遭到了明軍裝備的步槍的全麵碾壓,所以光靠步兵又或者騎兵出擊,根本就打不過明軍。


    可如果帶上炮兵的話,行動又太遲緩,時間上來不及。


    所以最終,歐洲聯軍隻能看著明軍騎兵大搖大擺的從防線通過。


    剛開始時,歐洲聯軍的那些國王、親王以及公爵還沒太把這事放在心上,因為他們覺得明軍就算從阿斯特拉罕防線穿行過去,也是沒有什麽卵用,因為在他們身後的方圓上千裏的區域內都已經被堅壁清野,明軍不可能獲得任何物資補給。


    所以要不了多長時間,明軍就會因為後勤告磬而崩潰。


    但是很快,歐洲聯軍的頭頭腦腦們的幻想就被現實擊碎。


    因為來自羅馬教皇國的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傳到了阿斯特拉罕,跟著這個讓人震驚的消息一同到達的,還有各個國家的命令,要求前線軍隊立刻撤兵迴國,甚至就連太陽王路易十四也接到了首相馬紮然及太後的急信。


    然而,路易十四卻還是有些不甘心。


    “不,不能退兵,我們不能輕易退兵。”


    路易十四仍舊試圖阻止各個國家撤兵迴國。


    “路易十四,事到如今你還對東征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急著撤兵的莫洛左夫極為生氣的說道,“明軍都已經打到了羅馬,往北翻過阿爾卑斯山就是巴黎,你們法蘭西的老巢都快要讓明軍給抄了,你還不肯退兵嗎?”


    “你這是誇大。”路易十四憤然道,“攻擊羅馬的明軍隻有幾萬人,甚至就連占領教皇國都做不到,更不用說翻越阿爾卑斯山占領巴黎,所以法蘭西是安全的,各位的國家也都是安全的,我們不要被表麵的困難所嚇到,堅持住,隻要我們能夠堅持住,此次東征的勝利一定會屬於我們十字軍……”


    然而話音未落就被一個聲音打斷。


    英軍主帥理查德早就不想打仗了,這時候就再也按捺不住跳出來。


    “夠了,你們法蘭西想要接著打,就盡管接著打好了,但是我們英格蘭必須退兵了,此次攻擊羅馬的除了有大明的陸軍之外,還有大明朝的海軍!”


    “相比大明的陸軍,大明的海軍才更可怕,所以英格蘭非常危險。”


    頓了頓,理查德又接著說:“所以,我必須得帶著新軍盡快返迴英格蘭,我們必須保證英格蘭議會以及護國主的安全。”


    理查德的發言得到了不少人的擁護。


    到了這,歐洲聯軍就正式出現分裂。


    第二天的一大清早,俄軍與英軍率先撤兵。


    緊接著,波蘭軍隊、波希米亞軍隊、薩克森軍隊也紛紛跟著撤兵。


    一周後,仍然留在阿斯特拉罕防線的就隻有法蘭西軍以及瑞典軍,路易十四和卡爾十世不甘心失敗,兩人一合計決定合兵一處,冒險發動一次進攻,看看有沒有機會奇襲獲勝,如果有機會就接著往東打,如果沒有機會,再撤兵迴國也不遲。


    於是在某天的晚上,由法蘭西孔代親王率領2萬法蘭西騎兵加5千瑞典騎兵所組成的騎兵聯合兵團,率先出兵,路易十四和卡爾十四親率10萬法蘭西步兵外加5萬瑞典步兵隨後跟進,向留守吉爾吉斯大草原的明軍發動奇襲。


    留守吉爾吉斯大草原的是大明陸軍騎6師。


    騎6師師長是李年,但是坐鎮指揮的是李岩。


    明軍有著嚴格的斥候騎兵製度,所以法蘭西騎兵和瑞典騎兵的動向很快就被明軍的斥候騎兵所偵知。


    李岩接到報告之後,立刻定下誘敵深入之計。


    於是乎,一出“倉促迎戰”“不支潰退”的好戲開始上演。


    為了盡可能的將戲演逼真,李岩甚至不惜命令仆從部落丟棄牛羊牲口。


    法蘭西騎兵和瑞典騎兵組成的前鋒兵團“旗開得勝”,路易十四和卡爾十世頓時大受鼓舞,當即率領大軍發起了追擊。


    這一追,就追了一千多裏。


    直接從吉爾吉斯草原追到了哈薩克草原深處。


    也是到了這個時候,路易十四和卡爾十世終於意識到不對,主要是之前搶到的牛羊牲口已經吃光了,大軍的口糧給養眼看就要供應不上。


    而且他們始終未能滅掉對麵明軍的主力騎兵。


    鑒於此,路易十四和卡爾十世隻能選擇退兵。


    但是等到退兵之時,兩個人才發現麻煩大了。


    兩人發現來的時候好好的,想迴時卻迴不去了。


    之前一直若即若離吊著他們的明軍突然兜頭殺迴來,向法蘭西-瑞典聯軍發起了無休無止的襲擾戰,那真是白天襲擾,夜間襲擾,就沒有一刻的消停,將十二萬法蘭西陸軍以及六萬多瑞典陸軍攪得是焦頭爛額。


    更麻煩的是,還沒辦法修建棱堡工事。


    因為法蘭西-瑞典聯軍剛剛修建到一半,明軍的炮兵就到了,隻是一通炮擊,就將未及成形的棱堡工事炸得七零八落,於是聯軍就隻能繼續大踏步後撤。


    這樣堅持了七八天,聯軍終於是崩潰了,在吉爾吉斯草原的中部兵敗如山倒。


    最終,十二萬法蘭西陸軍以及六萬瑞典陸軍除了少數騎兵外,大多遭到殲滅,甚至就連瑞典親王卡爾十世和法蘭西孔代親王都被明軍俘虜,太陽王路易十四在杜倫尼以及親衛隊的保護下僥幸撿迴一條命。


    ……


    冒險出擊的法蘭西-瑞典聯軍遭受慘敗,選擇撤兵的聯軍主力也沒好到哪裏去。


    就在聯軍主力撤出阿斯特拉罕防線之後沒多久,之前穿插過去的明軍騎兵主力突然之間就兜迴來,向聯軍主力發起猛攻。


    這次沒有了棱堡做防禦屏障,結果就完全不同。


    聯軍主力勉強扛了幾個迴合,最終兵敗如山倒。


    真的扛不住,因為明軍的火力比聯軍兇殘太多。


    最後的局麵就沒什麽好多說,就是一路追一路殺。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明軍騎兵就追了足足三千裏,一直從裏海北岸追到烏克蘭與波蘭的邊境地帶,參與東征的聯軍主力也大多遭到明軍殲滅。


    消息傳迴歐洲各國,各國的國王大臣頃刻間全傻掉。


    這下完蛋了,參與東征的十字軍主力灰飛煙滅,國內新征召的軍隊未經訓練,裝備也是參差不齊,短時間內很難形成戰鬥力,這仗怎麽打?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大明皇帝崇禎突然放話要議和。


    對於這一消息,歐洲各國的國王女王大公們自然是將信將疑,當下便紛紛派出外交使節前往羅馬確認消息。


    在得到肯定答複後,各國的國王女王大公們頓時間喜出望外。


    於是,經過半年的準備以及籌備,一場史無前例的和議在羅馬聖彼大教堂內召開,參與此次和議的一方是大明,另一方則是基督世界的幾十個大小國家,代表人物是羅馬教皇國的教皇亞曆山大七世,各個國家的樞機主教也都參與了和議。


    對於這次和議,朱慈炯頗有微辭,他是持反對意見的。


    順便多說一句,朱慈炯所率領的五個騎兵師已經在半個月前,也就是崇禎28年的九月中旬順利抵達羅馬。


    在來羅馬之前,朱慈炯還帶著一個騎兵團順道去巴黎西南郊的凡爾賽宮誑了一圈,臨走還帶走了兩個女仆。


    凡爾賽宮當時其實有不少的公主以及貴婦。


    其中一個還是路易十三的表妹特蕾莎公主。


    但是朱慈炯卻對這個特蕾莎公主毫無興趣。


    因為歐洲王室基本都是近親結婚,長相大多一言難盡。


    反倒是服侍特蕾莎公主的兩個女仆長得楚楚動人,朱慈炯一眼就看上了,然後直接就直接把兩女給帶走了。


    朱慈炯現在真是有些放飛自我了。


    這一路推過來,已經從各個公國、王國搶了不少女子,好幾個都懷上了。


    所以父子倆在鄭和艦上見麵之後,崇禎就調侃兒子說:“炯兒,你這生孩子的本事可比你的父皇厲害多了。”


    朱慈炯笑著說:“青出於藍勝於藍麽,嘿嘿。”


    頓了頓,朱慈炯又不解的問:“父皇,為什麽要跟基督世界議和?”


    “原因很簡單。”崇禎歎息道,“短時間內我們連莫臥兒帝國都消化不了,更不用說歐洲的基督世界,所以隻能先簽訂和約,再慢慢消化。”


    朱慈炯點頭說:“那這次的和約,父皇打算提什麽條件?”


    “這個沒想好。”崇禎笑著說道,“所謂和談,無非就是漫天要價。”


    頓了頓,又道:“不過有件事炯兒你可以先暗中做起來,那就是出高價,將巴黎大學乃至整個歐洲所有的科學家聘請到大明。”


    歐洲需要征服,但歐洲的自然科學也要學習。


    古代科學不說,至少近代科學是歐洲更先進。


    至於歐洲的這些科學家肯不肯去大明,其實都不是問題。


    因為這個時候的歐洲,其實並沒有明確的族群認知差異,也就是民族概念不強,自然也就不存在忠誠之說,隻要錢給到位了,他們肯定願意去大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寂寞劍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寂寞劍客並收藏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