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順治親政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作者:寂寞劍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啊?”侯方域和曹爾玉猛抬頭,隨即又霍然轉頭看向仍舊熟睡在炕上的多爾袞,卻隻見多爾袞臉色紺紫,眼睛卻是緊閉著。
再看脖子部位,赫然有一道明顯的勒痕。
看到這般情形,兩人如何還不明白發生了什麽?
“太後?!”侯方域和曹爾玉難以置信的看向布木布泰。
兩人怎麽也沒有想到,布木布泰這個女人竟有如此魄力,如此心機!
她竟然敢在睿親王府正殿的東暖閣勒死攝政王,就不怕被睿親王府的侍衛分屍?
布木布泰卻一臉鎮定的對兩人說:“皇父攝政王在與李妃行房時不幸罹患馬上風,於今日酉時末龍禦賓天,你們聽清楚了嗎?”
現在才是未初,卻說多爾袞死於酉末。
布木布泰是為了製造自己不在現場的假象。
聽到這,侯方域和曹爾玉瞬間就反應過來。
多爾袞已經死了,他們倆的靠山已經倒了。
如果他們將太後謀害皇父攝政王的真相抖露出去,太後會不會倒黴他們無法確定,但是他們倆肯定不得好死。
局麵是明擺著的。
多爾袞一死,福臨親政就已經是大勢所趨。
問題是,幫著太後隱瞞他們就能保住性命?
事成之後太後九成九也會殺了他們倆滅口。
“放心,哀家不會殺你們,因為沒有必要。”
布木布泰猜到了兩人心思,說道:“哀家末初就離開了睿親王府,皇父攝政王卻崩於酉時末,此事與哀家半點不相幹,何必滅你們口?”
侯方域、曹爾玉一下就反應過來,的確就是如此。
隻要多爾袞在與李妃行房時死於馬上風成為公論,就算事後他們大嘴巴到處亂說,世上也隻會當成野史趣聞。
既如此,布木布泰確實沒必要滅他們的口。
但是僅僅如此還是不夠的,還得宣誓效忠。
當下侯方域和曹爾玉便麻溜的跪在布木布泰腳下。
“奴才等今後定然唯太後馬首是瞻,唯皇上馬首是瞻。”
“很好,你們都是聰明人,接下來應該怎麽做就不用哀家多說了吧?”
“太後放心,奴才等明白。”侯方域和曹爾玉連聲說,“皇父攝政王於酉末時召來李妃侍寢,行房時不幸罹患馬上風,太醫救治無效遂龍馭賓天。”
布木布泰點點頭,帶著宮女離開睿親王府。
……
紫禁城內,值房。
孟學禮正在跟姚啟聖和於嗣登密議。
姚啟聖道:“上次的兵變,多爾袞並沒有跟福臨計較,主要還是因為福臨也是被多鐸所蒙蔽、所利用,但這次策反我們舉子營卻是福臨一手主導,所以多爾袞肯定會出手反擊,就算不廢掉福臨,也一定會進宮當麵警告。”
於嗣登道:“此時我們的機會就來了。”
姚啟聖道:“不錯,此時孟給諫你以‘保護’紫禁城安全的名義,下令舉子營全員裝填彈藥嚴陣以待,不僅福臨會以為我們是在擔負護衛的職責,多爾袞也不會對我們起疑心,等到多爾袞進宮,在下與熙止兄同時開火,一舉擊斃多爾袞。”
於嗣登道:“多爾袞一死,孟給諫再假稱是奉了福臨密旨,如此侯方域和舉子營必然不敢輕舉妄動,福臨也隻有感激,如此我等不僅完成了刺殺任務,還可以獲得福臨的信任,可謂一石二鳥,再沒有比這更好的結果了。”
得承認,這真是一個很完美的計劃。
“那行,你們倆先迴去準備吧。”
孟學禮也認可了這一計劃。
……
布木布泰迴到乾清宮,隻見順治仍舊直挺挺的跪在宮門外的月台上,看到她走過來也沒有迴頭,就裝作沒有看見。
太監宮女卻趕緊跪地給布木布泰請安。
其中一個小太監說道:“太後離開之後,皇上就一直跪到現在未起,這都已經跪了快兩個時辰,奴才真擔心……”
“小李子你給朕閉嘴!”福臨厲聲喝道。
“朕今天就是跪死在這月台上,也不會向任何人低頭。”
布木布泰示意太監宮女先退下,又壓低聲音對福臨說:“今日酉末,皇父攝政王在與李妃行房時罹患馬上風,龍馭賓天了。”
“啊?!”福臨猛抬頭,一臉難以置信的看著布木布泰。
隨即一股難以言喻的狂喜便將福臨籠罩,多爾袞竟死了?這豈不是說擋在朕麵前的障礙已經沒了?這豈不是說從此朕就可以親政了?
布木布泰又說道:“大清的江山社稷從此就由你來擔起,哀家希望你在遇到難關之時仍能有剛才的那般硬氣,不要哭著喊著找哀家。”
“皇額娘。”福臨趕緊爬起身,忝著臉湊近布木布泰身邊,“您生氣了?”
看著臊眉耷眼的兒子,布木布泰心下又有些不落忍,到底隻是個十二歲的孩子,就把大清的江山社稷壓到他肩上,屬實有一些殘忍。
當下布木布泰又不免多說幾句:“你親政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赦免八旗貴族,咱們大清的江山社稷還是要多多仰仗八旗貴族撐起,那些漢臣雖然個個聰明過人,但是跟咱們滿人終究不是一路人,很難做到一條心。”
“兒臣謹記。”福臨恭敬的應道。
但是內心裏,福臨還是對此有些不以為然。
那些漢臣都是軟骨頭,所以是不是一條心並不重要。
布木布泰又接著說道:“不過多鐸不可赦免,此人不僅不可赦免,還需立即處死,你知道這是為什麽嗎?”
“兒臣知道。”福臨道,“這叫恩威並施,殺雞儆猴。”
“好,這幾年的帝王心術總算沒有白學。”布木布泰欣然點頭,又說道,“還有南明十數萬大軍就在城外,戰守之策皇額娘幫不了你,但是你可以多聽八旗貴胃及滿臣的主意,尤其是遏必隆、索尼這樣的宿將。”
“嗻!”福臨一臉恭敬的答應道。
“兒臣迴頭就將遏必隆、索尼召迴北京。”
“好了,皇額娘累了,就先迴慈寧宮了。”
布木布泰說完,就徑直帶著宮女迴了慈寧宮。
今天發生了這麽多事,布木布泰也是真的累著了。
“兒臣恭送皇額娘。”福臨送走布木布泰,再起身時已經難掩興奮之色。
不過無意間一迴頭,卻看到了懸在宮牆上的落日,整個人當即愣在那裏,看天色,這才申時剛過啊,沒到酉時。
可皇額娘怎麽說多爾袞是在酉末時分駕崩?
是皇額娘說錯了嗎?她說的應該是末時末?
可是按說不應該啊,皇額娘一向心細如發,怎會犯這種錯?
當下福臨又變得忐忑不安起來,直到時間來到了酉末時分,睿親王府的總管曹爾玉和參軍侯方域前來宮中報喪,福臨的心才終於落地。
皇額娘說的並沒錯,多爾袞真是酉末駕崩。
……
拜音圖站在阜成門的城頭之上,看著通紅的落日一點點的墜入山脊線後。
阜成門往外是一望無際的平原,甚至可以看遠處的石景山,遠遠看過去就像是一口倒扣在地的大碗,從石景山再往西就是巍巍太行山。
看著遠處巍峨的太行山脈,拜音圖長歎了一聲。
拜音圖既為自己的前途憂心,更為大清的命運憂心。
明軍雖然沒有徹底包圍北京,而是在阜成門外留了一個五百步寬的缺口,甚至沒在缺口外布置斥候或者伏路軍,而是任由大清夜不收自由出入。
甚至就連三千人的舉子營從缺口進入北京,明軍也未阻攔。
但是拜音圖知道明軍這麽做絕非出於善心,而是出於攻心考慮。
說白了,明軍就是想要藉此引誘大清兵放棄堅城,與明軍野戰。
但是拜音圖又覺得,與明軍野戰或許是明智之舉,因為再這樣與明軍耗下去,不僅會耗盡大清並不寬裕的家底,更會把大清兵的銳氣消磨掉。
當下的大清兵,無論信心還是士氣,別說跟老汗時期相比,便是跟先帝時期也是遠遠不如,再這樣耗下去,拜音圖真擔心曾經的那支所向披靡的八旗勁旅,將會變成一群毫無鬥誌的烏合之眾。
“當當當……”
就在拜音圖長籲短歎之時,身後忽然間傳來鍾聲。
“哪裏在敲鍾?哪的鍾聲?”拜音圖返身喝問道。
兩白旗的一個馬甲懶洋洋的說道:“好像是景陽鍾。”
自從三天前的那場兵變後,兩白旗的巴牙喇、紅甲喇、馬甲甚至步甲,都不怎麽把他們這些從兩黃旗調過來的武將放在眼裏,經常是愛搭不理的。
“景陽鍾?”拜音圖聞言不由得心頭一凜,皇帝緊急召集百官?
當下拜音圖顧不上理會那個馬甲,交代好阜成門的防務就奔紫禁城而來。
拜音圖來到午門外時,隻見值房外的空地上已經站滿了趕來的滿漢大臣,隻不過所有人都是一頭霧水,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這根本不是朝會時間,召集百官來做什麽?
莫非發生了什麽大事?要與明軍決戰了嗎?
就在一眾滿漢大臣竊竊私語之際,一個驚人的消息颶風般傳遍整個午門,皇父攝政王居然在臨幸朝鮮進獻的李妃之時駕崩了!馬上風!
再看脖子部位,赫然有一道明顯的勒痕。
看到這般情形,兩人如何還不明白發生了什麽?
“太後?!”侯方域和曹爾玉難以置信的看向布木布泰。
兩人怎麽也沒有想到,布木布泰這個女人竟有如此魄力,如此心機!
她竟然敢在睿親王府正殿的東暖閣勒死攝政王,就不怕被睿親王府的侍衛分屍?
布木布泰卻一臉鎮定的對兩人說:“皇父攝政王在與李妃行房時不幸罹患馬上風,於今日酉時末龍禦賓天,你們聽清楚了嗎?”
現在才是未初,卻說多爾袞死於酉末。
布木布泰是為了製造自己不在現場的假象。
聽到這,侯方域和曹爾玉瞬間就反應過來。
多爾袞已經死了,他們倆的靠山已經倒了。
如果他們將太後謀害皇父攝政王的真相抖露出去,太後會不會倒黴他們無法確定,但是他們倆肯定不得好死。
局麵是明擺著的。
多爾袞一死,福臨親政就已經是大勢所趨。
問題是,幫著太後隱瞞他們就能保住性命?
事成之後太後九成九也會殺了他們倆滅口。
“放心,哀家不會殺你們,因為沒有必要。”
布木布泰猜到了兩人心思,說道:“哀家末初就離開了睿親王府,皇父攝政王卻崩於酉時末,此事與哀家半點不相幹,何必滅你們口?”
侯方域、曹爾玉一下就反應過來,的確就是如此。
隻要多爾袞在與李妃行房時死於馬上風成為公論,就算事後他們大嘴巴到處亂說,世上也隻會當成野史趣聞。
既如此,布木布泰確實沒必要滅他們的口。
但是僅僅如此還是不夠的,還得宣誓效忠。
當下侯方域和曹爾玉便麻溜的跪在布木布泰腳下。
“奴才等今後定然唯太後馬首是瞻,唯皇上馬首是瞻。”
“很好,你們都是聰明人,接下來應該怎麽做就不用哀家多說了吧?”
“太後放心,奴才等明白。”侯方域和曹爾玉連聲說,“皇父攝政王於酉末時召來李妃侍寢,行房時不幸罹患馬上風,太醫救治無效遂龍馭賓天。”
布木布泰點點頭,帶著宮女離開睿親王府。
……
紫禁城內,值房。
孟學禮正在跟姚啟聖和於嗣登密議。
姚啟聖道:“上次的兵變,多爾袞並沒有跟福臨計較,主要還是因為福臨也是被多鐸所蒙蔽、所利用,但這次策反我們舉子營卻是福臨一手主導,所以多爾袞肯定會出手反擊,就算不廢掉福臨,也一定會進宮當麵警告。”
於嗣登道:“此時我們的機會就來了。”
姚啟聖道:“不錯,此時孟給諫你以‘保護’紫禁城安全的名義,下令舉子營全員裝填彈藥嚴陣以待,不僅福臨會以為我們是在擔負護衛的職責,多爾袞也不會對我們起疑心,等到多爾袞進宮,在下與熙止兄同時開火,一舉擊斃多爾袞。”
於嗣登道:“多爾袞一死,孟給諫再假稱是奉了福臨密旨,如此侯方域和舉子營必然不敢輕舉妄動,福臨也隻有感激,如此我等不僅完成了刺殺任務,還可以獲得福臨的信任,可謂一石二鳥,再沒有比這更好的結果了。”
得承認,這真是一個很完美的計劃。
“那行,你們倆先迴去準備吧。”
孟學禮也認可了這一計劃。
……
布木布泰迴到乾清宮,隻見順治仍舊直挺挺的跪在宮門外的月台上,看到她走過來也沒有迴頭,就裝作沒有看見。
太監宮女卻趕緊跪地給布木布泰請安。
其中一個小太監說道:“太後離開之後,皇上就一直跪到現在未起,這都已經跪了快兩個時辰,奴才真擔心……”
“小李子你給朕閉嘴!”福臨厲聲喝道。
“朕今天就是跪死在這月台上,也不會向任何人低頭。”
布木布泰示意太監宮女先退下,又壓低聲音對福臨說:“今日酉末,皇父攝政王在與李妃行房時罹患馬上風,龍馭賓天了。”
“啊?!”福臨猛抬頭,一臉難以置信的看著布木布泰。
隨即一股難以言喻的狂喜便將福臨籠罩,多爾袞竟死了?這豈不是說擋在朕麵前的障礙已經沒了?這豈不是說從此朕就可以親政了?
布木布泰又說道:“大清的江山社稷從此就由你來擔起,哀家希望你在遇到難關之時仍能有剛才的那般硬氣,不要哭著喊著找哀家。”
“皇額娘。”福臨趕緊爬起身,忝著臉湊近布木布泰身邊,“您生氣了?”
看著臊眉耷眼的兒子,布木布泰心下又有些不落忍,到底隻是個十二歲的孩子,就把大清的江山社稷壓到他肩上,屬實有一些殘忍。
當下布木布泰又不免多說幾句:“你親政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赦免八旗貴族,咱們大清的江山社稷還是要多多仰仗八旗貴族撐起,那些漢臣雖然個個聰明過人,但是跟咱們滿人終究不是一路人,很難做到一條心。”
“兒臣謹記。”福臨恭敬的應道。
但是內心裏,福臨還是對此有些不以為然。
那些漢臣都是軟骨頭,所以是不是一條心並不重要。
布木布泰又接著說道:“不過多鐸不可赦免,此人不僅不可赦免,還需立即處死,你知道這是為什麽嗎?”
“兒臣知道。”福臨道,“這叫恩威並施,殺雞儆猴。”
“好,這幾年的帝王心術總算沒有白學。”布木布泰欣然點頭,又說道,“還有南明十數萬大軍就在城外,戰守之策皇額娘幫不了你,但是你可以多聽八旗貴胃及滿臣的主意,尤其是遏必隆、索尼這樣的宿將。”
“嗻!”福臨一臉恭敬的答應道。
“兒臣迴頭就將遏必隆、索尼召迴北京。”
“好了,皇額娘累了,就先迴慈寧宮了。”
布木布泰說完,就徑直帶著宮女迴了慈寧宮。
今天發生了這麽多事,布木布泰也是真的累著了。
“兒臣恭送皇額娘。”福臨送走布木布泰,再起身時已經難掩興奮之色。
不過無意間一迴頭,卻看到了懸在宮牆上的落日,整個人當即愣在那裏,看天色,這才申時剛過啊,沒到酉時。
可皇額娘怎麽說多爾袞是在酉末時分駕崩?
是皇額娘說錯了嗎?她說的應該是末時末?
可是按說不應該啊,皇額娘一向心細如發,怎會犯這種錯?
當下福臨又變得忐忑不安起來,直到時間來到了酉末時分,睿親王府的總管曹爾玉和參軍侯方域前來宮中報喪,福臨的心才終於落地。
皇額娘說的並沒錯,多爾袞真是酉末駕崩。
……
拜音圖站在阜成門的城頭之上,看著通紅的落日一點點的墜入山脊線後。
阜成門往外是一望無際的平原,甚至可以看遠處的石景山,遠遠看過去就像是一口倒扣在地的大碗,從石景山再往西就是巍巍太行山。
看著遠處巍峨的太行山脈,拜音圖長歎了一聲。
拜音圖既為自己的前途憂心,更為大清的命運憂心。
明軍雖然沒有徹底包圍北京,而是在阜成門外留了一個五百步寬的缺口,甚至沒在缺口外布置斥候或者伏路軍,而是任由大清夜不收自由出入。
甚至就連三千人的舉子營從缺口進入北京,明軍也未阻攔。
但是拜音圖知道明軍這麽做絕非出於善心,而是出於攻心考慮。
說白了,明軍就是想要藉此引誘大清兵放棄堅城,與明軍野戰。
但是拜音圖又覺得,與明軍野戰或許是明智之舉,因為再這樣與明軍耗下去,不僅會耗盡大清並不寬裕的家底,更會把大清兵的銳氣消磨掉。
當下的大清兵,無論信心還是士氣,別說跟老汗時期相比,便是跟先帝時期也是遠遠不如,再這樣耗下去,拜音圖真擔心曾經的那支所向披靡的八旗勁旅,將會變成一群毫無鬥誌的烏合之眾。
“當當當……”
就在拜音圖長籲短歎之時,身後忽然間傳來鍾聲。
“哪裏在敲鍾?哪的鍾聲?”拜音圖返身喝問道。
兩白旗的一個馬甲懶洋洋的說道:“好像是景陽鍾。”
自從三天前的那場兵變後,兩白旗的巴牙喇、紅甲喇、馬甲甚至步甲,都不怎麽把他們這些從兩黃旗調過來的武將放在眼裏,經常是愛搭不理的。
“景陽鍾?”拜音圖聞言不由得心頭一凜,皇帝緊急召集百官?
當下拜音圖顧不上理會那個馬甲,交代好阜成門的防務就奔紫禁城而來。
拜音圖來到午門外時,隻見值房外的空地上已經站滿了趕來的滿漢大臣,隻不過所有人都是一頭霧水,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這根本不是朝會時間,召集百官來做什麽?
莫非發生了什麽大事?要與明軍決戰了嗎?
就在一眾滿漢大臣竊竊私語之際,一個驚人的消息颶風般傳遍整個午門,皇父攝政王居然在臨幸朝鮮進獻的李妃之時駕崩了!馬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