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定是閻應元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作者:寂寞劍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額娘。”闌
順治走進慈寧宮東暖閣,低喊了一聲。
布木布泰睜眼看了順治一眼,旋即又閉上眼瞼自顧自的念經。
禁宮寂寞,多爾袞又不常來,布木布泰隻能借禮佛平靖心神。
“皇額娘。”順治便加重語氣,沉聲道,“朕有話想要與你說。”
“你什麽都不用說。”布木布泰沒好氣的道,“哀家也不想聽。”
“皇額娘!”順治的語氣又往上調高了兩分,肅然說道,“大清已經到了千鈞一發的危急時刻,朕身為皇帝再不能置身事外。”
“多鐸、勒克德渾他們都跟你說了些什麽?”闌
布木布泰俏臉上的怒氣已經快要壓抑不住,跟你說了多少次要韜光養晦,不可正麵硬杠皇父攝政王,你就是聽不進去是吧?
多鐸和勒克德渾他們幾個也配與多爾袞鬥?
他們若是真有本事,會如此輕易就被多爾袞奪走了手中兵權?
你就是把這些隻知道逞兇鬥狠的郡王貝勒還有貝子綁在一塊,也遠不及多爾袞的一根小指頭,要不然為什麽是多爾袞當這個皇父攝政王?
“他們什麽都沒說。”順治已經有些不耐煩。
“但是朕已經知道,明軍已經殺到朝陽門外。”
“朕更知道,北京城一旦失守,大清就將萬劫不複。”闌
頓了頓,順治再加重語氣說道:“祖宗的江山不能葬送在朕手裏。”
“所以,你覺得你能比皇父攝政王做得更好,對嗎?”布木布泰的俏臉黑下來,“你覺得你能更好的駕馭多鐸、勒克德渾這些八旗貴族,你覺得你能更好的駕馭吳三桂、洪承疇他們這些漢臣,你覺得你能擊敗悟道的崇禎,對嗎?”
福臨頓時啞口無言,好半天都說不出來一句話。
說實話,福臨當然沒有自信做得比多爾袞更好。
至於駕馭勒克德渾這些八旗貴族還有洪承疇這些漢臣,就更難。
好半晌,福臨才弱弱的反駁道:“這不是有皇額娘你幫著朕麽?再說了,遏必隆、圖賴還有雅布蘭這些滿臣都是忠於朕的。”
遏必隆、圖賴、雅布蘭等原本是兩黃旗的猛將。闌
在多爾袞換旗之後,雅布蘭等兩黃旗的猛將就被調到了兩白旗。
現在兩黃旗和兩藍旗跟著索尼駐紮在兗州境內,與堵胤錫對峙,兩紅旗則跟著蘇克薩哈駐防山海關,隻有兩白旗留在北京。
正因此,遏必隆、圖賴以及雅布蘭等兩黃旗猛將全都留在北京。
這也是福臨的底氣所在,如果沒有遏必隆、圖賴及雅布蘭等忠誠的兩黃旗猛將,福臨根本就沒膽子對多爾袞生出異樣心思。
“皇帝,皇額娘知道你心裏急,想要早日親政。”
布木布泰臉上表情終於緩下來,輕歎一聲勸道:“但是有些事真不能急,皇額娘不過一介女流之輩,不懂軍國大事,怕是幫不上你什麽忙。”
“至於遏必隆、雅布蘭還有圖賴他們,皇額娘有一句話送給你。”闌
“這是增廣賢文裏邊的一句話,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意思是說有些人表麵上十分忠誠可靠,但實際上如何,那就隻有天知曉。”
“這絕不可能。”順治抗聲說道,“遏必隆、圖賴他們不是這樣的人!”
“話不要這得這麽絕對。”布木布泰搖搖頭,又道,“你畢竟還年輕,才十二歲,皇額娘畢竟比你多吃了二十多年飯,自信看人的眼光還是有的。”
聽到這話,福臨頓時就像泄氣的皮球癟下去。
如果沒有皇額娘的支持,他什麽事都辦不成。
布木布泰又道:“別忘了去向你皇阿瑪請安。”
“朕偏就不去。”福氣氣唿唿的走了。闌
布木布泰隻能歎息搖頭。
……
“主子。”曹爾玉低聲道,“宮裏邊傳話來了。”
多爾袞繼續閱讀手中密信,頭也不抬的問道:“都說了些什麽呀?”
“皇上急著想要親政,但是皇太後堅決不允。”曹爾玉低聲說道,“皇太後還讓皇上給主子請安,但是皇上不肯來。”
“朕不與他一般見識。”
“不過是個十二歲的孩子。”闌
“等他再大些,就知道感恩了。”
頓了頓,多爾袞又道:“他若真能駕馭得了洪承疇、吳三桂這些個漢臣,朕倒是真想把這一大攤子還給他,朕也樂得清閑。”
曹爾玉又說道:“主子,皇上去慈寧宮之前,曾經召見過圖賴、遏必隆還有雅布蘭等兩白旗的十幾員猛將。”
“此事朕知道。”多爾袞哂然道。
曹爾玉便不再多說什麽,躬身退出了東暖閣。
多爾袞目光轉向靜海縣城的方向,幽幽說道:“京師的局麵暫時還能維持得住,但是真正的勝負手在靜海,洪承疇,你可不要讓朕失望。”
……闌
洪承疇已經把他的行轅移到靜海的縣衙之內。
在明鏡高懸的牌匾之下,已經搭起一個沙盤。
這是孟學禮帶著舉人營的舉人花了兩天搭建的。
洪承疇很喜歡這個沙盤,因為這比輿圖直觀多了。
建奴使用的是古代輿圖,就是那種象征性的輿圖,比例嚴重失真,沒有任何實際參考價值,要是照著輿圖指揮作戰,真能把人坑得不忍卒睹。
孟學禮他們搭建的這個沙盤不僅直觀,比例也真。
“這麽說,明軍主力已經到了朝陽門?”洪承疇問道。闌
巴特應道:“迴洪部堂話,明軍主力確實已經到了朝陽門外。”
“好。”洪承疇點了點頭,又拿起角尺量了量北京到靜海之間的距離,然後自言自語的接著說道,“北京到陳官屯相距大約三百裏,急行軍最快也需要走上三天,如果沿途再有騎兵的襲擾,需要的時間就更多,至少得五天。”
侯方域尖聲說道:“如果大清兵能在五天之內奪迴陳官屯段運河兩岸的銃台,就能切斷明軍糧道,明軍就一粒糧食都別想運至北京。”
孟學禮接著說道:“一旦糧道遭到切斷,最多不出半個月,明軍必潰!”
“洪部堂,末將有個疑問。”旁邊的耿繼茂指著沙盤問道,“陳官屯段運河兩岸的銃台有明軍重兵把守,大清兵為何不能避實擊虛,進攻明軍糧道上的其他小型據點?這些小型據點不過隻有區區數百守軍,奪之要容易得多。”
侯方域搖頭說道:“這些小型據點就算奪了也是沒什麽用,因為大清兵無法在廣袤的平原上挖出一條幾百裏長的壕溝、徹底阻斷北京到大沽口的交通,但是如果大清兵能奪迴陳官屯段運河兩岸的銃台,就能憑借運河徹底阻斷交通,如此一來,南明就別想輸送哪怕一粒糧食給北京城外的明軍。”
洪承疇接著說道:“屆時明軍就隻能從北京退兵,保護糧道。”闌
孟學禮接著說道:“陳官屯的明軍遭到攻擊之後,肯定會向北京的明軍主力求援,若是不出意外的話,北京的明軍主力大概率會迴救陳官屯,如此一來,我大清兵就可以在陳官屯與明軍主力形成對峙。”
侯方域道:“對峙半個月,明軍就必然會糧盡而潰。”
“沒有那麽簡單。”洪承疇擺擺手,又道,“還需做好兩件事,其一,對陳官屯附近的靜海、青縣、大城以及文安諸縣實施堅壁清野,其二,派出一路偏師羊攻大沽口,防止大沽口明軍前來救援陳官屯。”
“不愧是洪部堂,思慮就是周詳。”
侯方域深以為然:“大沽口到陳官屯不過百餘裏,急行軍一晝夜可至,確實需要派一路偏師牽製大沽口明軍。”
洪承疇目光轉向孔有德:“平南王,此事有勞你。”
“嗻!”孔有德叉手應道,“本王定不負部堂所托。”闌
洪承疇又扭頭對巴特說道:“巴特都統,有勞你率2萬八旗蒙古對北京城外之明軍主力實施監視,一旦明軍掉頭南下,則全力阻擊。”
“嗻!”巴特行了記抱胸禮,也轉身揚長而去。
洪承疇又對其餘諸人說道:“其餘各營分頭準備。”
“嗻!”參與軍議的諸將齊齊一抱拳,紛紛出門而去。
很快,縣衙大堂內便隻剩下洪承疇、侯方域、孟學禮,除此之外就是姚啟聖、於成龍等幾個舉子,這是被孟學禮抓來當參謀的。
洪承疇問道:“你們說,陳官屯的明軍守將會是何人?”
“這不用問。”孟學禮不假思索的道,“非閻應元莫屬。”闌
“在下亦是這麽認為的。”侯方域道,“如果說徐應偉是崇禎手中最鋒利的矛,那麽閻應元就是崇禎手中最堅固的盾,所以陳官屯守將定是閻應元。”
“閻應元麽?”洪承疇的目光冷下來,“本部堂倒要看看,他究竟有多難纏?”
“部堂大人,閻應元此人頗有些手段,各種陰謀詭計層出不窮,令人防不勝防。”侯方域一臉嚴肅的道,“山陽大戰,十王就在此人的手下吃了大虧。”
洪承疇說道:“侯參軍請放心,本部堂斷不會輕視閻應元。”
“如此便好。”侯方域釋然道,“倒是下官多慮了。”
【上一章的阿濟格是寫劈叉了,已經修改】
順治走進慈寧宮東暖閣,低喊了一聲。
布木布泰睜眼看了順治一眼,旋即又閉上眼瞼自顧自的念經。
禁宮寂寞,多爾袞又不常來,布木布泰隻能借禮佛平靖心神。
“皇額娘。”順治便加重語氣,沉聲道,“朕有話想要與你說。”
“你什麽都不用說。”布木布泰沒好氣的道,“哀家也不想聽。”
“皇額娘!”順治的語氣又往上調高了兩分,肅然說道,“大清已經到了千鈞一發的危急時刻,朕身為皇帝再不能置身事外。”
“多鐸、勒克德渾他們都跟你說了些什麽?”闌
布木布泰俏臉上的怒氣已經快要壓抑不住,跟你說了多少次要韜光養晦,不可正麵硬杠皇父攝政王,你就是聽不進去是吧?
多鐸和勒克德渾他們幾個也配與多爾袞鬥?
他們若是真有本事,會如此輕易就被多爾袞奪走了手中兵權?
你就是把這些隻知道逞兇鬥狠的郡王貝勒還有貝子綁在一塊,也遠不及多爾袞的一根小指頭,要不然為什麽是多爾袞當這個皇父攝政王?
“他們什麽都沒說。”順治已經有些不耐煩。
“但是朕已經知道,明軍已經殺到朝陽門外。”
“朕更知道,北京城一旦失守,大清就將萬劫不複。”闌
頓了頓,順治再加重語氣說道:“祖宗的江山不能葬送在朕手裏。”
“所以,你覺得你能比皇父攝政王做得更好,對嗎?”布木布泰的俏臉黑下來,“你覺得你能更好的駕馭多鐸、勒克德渾這些八旗貴族,你覺得你能更好的駕馭吳三桂、洪承疇他們這些漢臣,你覺得你能擊敗悟道的崇禎,對嗎?”
福臨頓時啞口無言,好半天都說不出來一句話。
說實話,福臨當然沒有自信做得比多爾袞更好。
至於駕馭勒克德渾這些八旗貴族還有洪承疇這些漢臣,就更難。
好半晌,福臨才弱弱的反駁道:“這不是有皇額娘你幫著朕麽?再說了,遏必隆、圖賴還有雅布蘭這些滿臣都是忠於朕的。”
遏必隆、圖賴、雅布蘭等原本是兩黃旗的猛將。闌
在多爾袞換旗之後,雅布蘭等兩黃旗的猛將就被調到了兩白旗。
現在兩黃旗和兩藍旗跟著索尼駐紮在兗州境內,與堵胤錫對峙,兩紅旗則跟著蘇克薩哈駐防山海關,隻有兩白旗留在北京。
正因此,遏必隆、圖賴以及雅布蘭等兩黃旗猛將全都留在北京。
這也是福臨的底氣所在,如果沒有遏必隆、圖賴及雅布蘭等忠誠的兩黃旗猛將,福臨根本就沒膽子對多爾袞生出異樣心思。
“皇帝,皇額娘知道你心裏急,想要早日親政。”
布木布泰臉上表情終於緩下來,輕歎一聲勸道:“但是有些事真不能急,皇額娘不過一介女流之輩,不懂軍國大事,怕是幫不上你什麽忙。”
“至於遏必隆、雅布蘭還有圖賴他們,皇額娘有一句話送給你。”闌
“這是增廣賢文裏邊的一句話,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意思是說有些人表麵上十分忠誠可靠,但實際上如何,那就隻有天知曉。”
“這絕不可能。”順治抗聲說道,“遏必隆、圖賴他們不是這樣的人!”
“話不要這得這麽絕對。”布木布泰搖搖頭,又道,“你畢竟還年輕,才十二歲,皇額娘畢竟比你多吃了二十多年飯,自信看人的眼光還是有的。”
聽到這話,福臨頓時就像泄氣的皮球癟下去。
如果沒有皇額娘的支持,他什麽事都辦不成。
布木布泰又道:“別忘了去向你皇阿瑪請安。”
“朕偏就不去。”福氣氣唿唿的走了。闌
布木布泰隻能歎息搖頭。
……
“主子。”曹爾玉低聲道,“宮裏邊傳話來了。”
多爾袞繼續閱讀手中密信,頭也不抬的問道:“都說了些什麽呀?”
“皇上急著想要親政,但是皇太後堅決不允。”曹爾玉低聲說道,“皇太後還讓皇上給主子請安,但是皇上不肯來。”
“朕不與他一般見識。”
“不過是個十二歲的孩子。”闌
“等他再大些,就知道感恩了。”
頓了頓,多爾袞又道:“他若真能駕馭得了洪承疇、吳三桂這些個漢臣,朕倒是真想把這一大攤子還給他,朕也樂得清閑。”
曹爾玉又說道:“主子,皇上去慈寧宮之前,曾經召見過圖賴、遏必隆還有雅布蘭等兩白旗的十幾員猛將。”
“此事朕知道。”多爾袞哂然道。
曹爾玉便不再多說什麽,躬身退出了東暖閣。
多爾袞目光轉向靜海縣城的方向,幽幽說道:“京師的局麵暫時還能維持得住,但是真正的勝負手在靜海,洪承疇,你可不要讓朕失望。”
……闌
洪承疇已經把他的行轅移到靜海的縣衙之內。
在明鏡高懸的牌匾之下,已經搭起一個沙盤。
這是孟學禮帶著舉人營的舉人花了兩天搭建的。
洪承疇很喜歡這個沙盤,因為這比輿圖直觀多了。
建奴使用的是古代輿圖,就是那種象征性的輿圖,比例嚴重失真,沒有任何實際參考價值,要是照著輿圖指揮作戰,真能把人坑得不忍卒睹。
孟學禮他們搭建的這個沙盤不僅直觀,比例也真。
“這麽說,明軍主力已經到了朝陽門?”洪承疇問道。闌
巴特應道:“迴洪部堂話,明軍主力確實已經到了朝陽門外。”
“好。”洪承疇點了點頭,又拿起角尺量了量北京到靜海之間的距離,然後自言自語的接著說道,“北京到陳官屯相距大約三百裏,急行軍最快也需要走上三天,如果沿途再有騎兵的襲擾,需要的時間就更多,至少得五天。”
侯方域尖聲說道:“如果大清兵能在五天之內奪迴陳官屯段運河兩岸的銃台,就能切斷明軍糧道,明軍就一粒糧食都別想運至北京。”
孟學禮接著說道:“一旦糧道遭到切斷,最多不出半個月,明軍必潰!”
“洪部堂,末將有個疑問。”旁邊的耿繼茂指著沙盤問道,“陳官屯段運河兩岸的銃台有明軍重兵把守,大清兵為何不能避實擊虛,進攻明軍糧道上的其他小型據點?這些小型據點不過隻有區區數百守軍,奪之要容易得多。”
侯方域搖頭說道:“這些小型據點就算奪了也是沒什麽用,因為大清兵無法在廣袤的平原上挖出一條幾百裏長的壕溝、徹底阻斷北京到大沽口的交通,但是如果大清兵能奪迴陳官屯段運河兩岸的銃台,就能憑借運河徹底阻斷交通,如此一來,南明就別想輸送哪怕一粒糧食給北京城外的明軍。”
洪承疇接著說道:“屆時明軍就隻能從北京退兵,保護糧道。”闌
孟學禮接著說道:“陳官屯的明軍遭到攻擊之後,肯定會向北京的明軍主力求援,若是不出意外的話,北京的明軍主力大概率會迴救陳官屯,如此一來,我大清兵就可以在陳官屯與明軍主力形成對峙。”
侯方域道:“對峙半個月,明軍就必然會糧盡而潰。”
“沒有那麽簡單。”洪承疇擺擺手,又道,“還需做好兩件事,其一,對陳官屯附近的靜海、青縣、大城以及文安諸縣實施堅壁清野,其二,派出一路偏師羊攻大沽口,防止大沽口明軍前來救援陳官屯。”
“不愧是洪部堂,思慮就是周詳。”
侯方域深以為然:“大沽口到陳官屯不過百餘裏,急行軍一晝夜可至,確實需要派一路偏師牽製大沽口明軍。”
洪承疇目光轉向孔有德:“平南王,此事有勞你。”
“嗻!”孔有德叉手應道,“本王定不負部堂所托。”闌
洪承疇又扭頭對巴特說道:“巴特都統,有勞你率2萬八旗蒙古對北京城外之明軍主力實施監視,一旦明軍掉頭南下,則全力阻擊。”
“嗻!”巴特行了記抱胸禮,也轉身揚長而去。
洪承疇又對其餘諸人說道:“其餘各營分頭準備。”
“嗻!”參與軍議的諸將齊齊一抱拳,紛紛出門而去。
很快,縣衙大堂內便隻剩下洪承疇、侯方域、孟學禮,除此之外就是姚啟聖、於成龍等幾個舉子,這是被孟學禮抓來當參謀的。
洪承疇問道:“你們說,陳官屯的明軍守將會是何人?”
“這不用問。”孟學禮不假思索的道,“非閻應元莫屬。”闌
“在下亦是這麽認為的。”侯方域道,“如果說徐應偉是崇禎手中最鋒利的矛,那麽閻應元就是崇禎手中最堅固的盾,所以陳官屯守將定是閻應元。”
“閻應元麽?”洪承疇的目光冷下來,“本部堂倒要看看,他究竟有多難纏?”
“部堂大人,閻應元此人頗有些手段,各種陰謀詭計層出不窮,令人防不勝防。”侯方域一臉嚴肅的道,“山陽大戰,十王就在此人的手下吃了大虧。”
洪承疇說道:“侯參軍請放心,本部堂斷不會輕視閻應元。”
“如此便好。”侯方域釋然道,“倒是下官多慮了。”
【上一章的阿濟格是寫劈叉了,已經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