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沈陽光複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作者:寂寞劍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此刻,明軍正在盛京城內的大街小巷中瘋狂追殺建奴。
追著追著,徐烏牛就跟身邊的小夥伴跑散,隻剩下一個人。
即便如此,徐烏牛心下也不帶半點害怕的,當年的九邊明軍對建奴充滿了畏懼,幾乎是聞建奴而色變,但是徐烏牛這樣的新軍卻不怕。
初生牛犢不畏虎,新軍將士還沒挨過建奴的錘。
拐了個彎,徐烏牛就看見兩個建奴返身向他撲過來。
敢情這兩個建奴被徐烏牛追進了一條死胡同,無路可逃了。
徐烏牛見此絲毫不慌,先是冷靜的抬手一槍,打死了衝在前麵的那個建奴馬甲,接著紮好馬步擺開了拚刺的架勢。
後麵的那個建奴頂多十五六歲,長得挺壯實,但是明顯沒有父祖兩輩那樣善戰,膽氣上也是略遜一籌,麵對一個落單的明軍居然生出了一等膽怯之色,左手攥緊了大稍弓,右手就往肩背上的箭囊去摸箭失。
然而卻摸了個空,帶的十三支重箭早用光了。
看到明軍正在快速的裝填彈藥,建奴的心態就崩了,將手中大稍弓往地上砸斷,然後翻手抽出腰間的斬馬刀,嗷嗷叫著向徐烏牛衝過來。
徐烏牛果斷停止裝填,先是用刺刀輕輕一挑,便將建奴斜斬而下的斬馬刀挑開,再順勢一記挺槍突刺,鋒利的刺刀一下就紮進建奴心口。
一刺刀捅死建奴,徐烏牛又接著完成彈藥裝填。
等重新完成裝填之後,徐烏牛才彎腰撿起建奴遺落的鋼刀,又將一老一少兩個建奴的首級割下來,拴在自己腰間。
因為建奴腦後有根鼠尾,所以很容易栓在腰間。
也是到了拴人頭的當口,徐烏牛才發現自己腰間居然已經拴了好幾顆建奴人頭。
看著這些兀自眉目猙獰的人頭,徐烏牛臉上卻露出了笑意,因為這就不是人頭,而都是白花花的銀子,一顆人頭就值五十!
走出小巷,徐烏牛重新迴到大街上。
大街上的追殺仍在繼續,五千多建奴潰兵可沒那麽快殺光。
很快,徐烏牛和他的小夥伴又咬住了一夥建奴,並成功的將他們趕進一條小巷,然而就在這時候,小巷子裏突然之間又竄出來一群火槍手。
“呯呯呯!”一通齊射,十幾個建奴便全躺下了。
“什麽人?”徐烏牛和小夥伴們端著槍厲聲喝問。
這些家夥明顯不是明軍,因為明軍有統一的棉甲。
而且這些家夥用的是鳥銃,比燧發槍短也沒有刺刀。
“把槍放下!”徐烏牛端著燧發槍鎖定其中一個火槍手,厲聲喝道,“把槍放下,不然我們開槍了,放下,快把槍放下!”
“把槍放下!”十幾個明軍齊聲怒吼。
一股猶如實質的殺氣潮水般湧向對麵的朝鮮軍。
沒錯,對麵的是一夥朝鮮軍,前麵的那個正是樸東熙。
看著兇神惡煞般的明軍,樸東熙和身後的十幾個朝鮮軍有著刹那的失神,尤其是拴在明軍腰間的那一顆顆建奴人頭,更令朝鮮軍心驚膽顫。
樸東熙趕緊舉起鳥銃說:“不要誤會,我們都是朝鮮人。”
“朝鮮人?”徐烏牛沒有輕信樸東熙,冷然道,“把鬥笠盔脫了。”
樸東熙和身後的十幾個朝鮮兵趕緊脫掉鬥笠盔,露出一頭黑發還有發髻,跟建奴的金錢鼠尾截然不同。
“還真是朝鮮人。”
徐烏牛這才鬆了一口氣。
當下徐烏牛又帶著小夥伴迴到大街上,繼續搜尋建奴。
這時,盛京城內的喊殺聲和兵器撞擊聲逐漸變得稀疏,昭示著城內的建奴已經被斬殺得差不多了,徐烏牛便歎口氣。
看來也就這麽些斬獲了。
三顆人頭,一百五十元。
娶媳婦應該是綽綽有餘了。
還可以置辦幾畝地再買頭牛。
不過大弟、二弟還有三弟也快成年了,馬上要娶媳婦。
想到這裏,徐烏牛就歎了口氣,看來還得多砍幾顆建奴首級才行啊,他們家能不能過上好日子,全指著建奴人頭的賞錢了。
……
盛京城外。
朱慈炯催馬緩緩走到徐應偉的身邊。
“徐給諫,你不去殺幾顆建奴人頭?一顆值五十元呢。”
“不過是區區五十元賞金,臣誌不在此。”徐應偉擺手道。
“徐給諫喜歡的不是金錢,那一定是美人嘍。”朱慈炯笑著說,“那你更應該進城,城裏沒準有美貌的建奴女子,正好搶迴去做侍妾。”
“美人亦非臣所願。”徐應偉灑然道,“臣的誌向是為大明開疆。”
朱慈炯眼睛亮起來,說道:“徐給諫,父皇曾說在大洋的南邊及東邊還有數塊麵積不亞於大明的大陸,不如你我結伴去開疆拓土?”
“好啊。”徐應偉欣然點頭,隨即又說,“不過現在可不行。”
“現在肯定不行,建奴都還沒有剿滅呢。”朱慈炯哈哈一笑又問道,“徐給諫,盛京城已然是光複了,接下來又該怎麽辦?”
“接下來就是守城。”徐應偉嚴肅的說道。
“盡可能多的準備糧草軍械,應付建奴的瘋狂反撲。”
朱慈炯表情也變得嚴肅起來:“盛京乃是建奴的舊都,距離科爾沁蒙古也近,所以建奴多半會發起瘋狂反撲,單憑你帶來盛京的一個步兵旅加一個炮營,恐怕是守不住,要不要再給你兩千兵?孤隻帶一千兵去漢城應該也夠了。”
在光複盛京之後,徐應偉的一萬人馬就分成了兩部分。
一部分留守蓋州,蓋州是明軍在遼東的跳板及大本營,絕不能放棄。
所以徐應偉最多隻能調五千新軍守衛盛京,這點兵力確實有些單薄。
徐應偉卻拒絕了朱慈炯的好意,一擺手說道:“定王的好意臣心領了,至於那三千新軍還是跟著你去漢城吧。”
“盛京這邊不用擔心。”
“臣一點不擔心建奴發兵報複。”
“臣擔心的是建奴還會像上次那樣按兵不動。”
說到這一頓,又說道:“這樣的話就又白忙活。”
“這次不會。”朱慈炯搖搖頭說道,“要是丟了盛京都沒有任何表示,多爾袞在八旗貴族中間也就毫無威信可言了,今後他還能拿什麽服眾?”
“建奴若來,就殺他個屍橫遍野。”徐應偉森然道。
朱慈炯想了一下又道:“要不這樣,把朝鮮軍留下?”
“朝鮮軍?”徐應偉便也有些意動,朝鮮軍的戰鬥力雖然不怎麽樣,但是在守城戰中幫助明軍搬運一下守城器械肯定能夠勝任。
之前他還真忽略了這支軍隊的存在。
朱慈炯說道:“徐給諫,就這麽定了。”
徐應偉便忍不住勸諫道:“定王,哪怕你已經做出了決定,至少表麵上還是應該跟李?說一聲,李?畢竟是朝鮮王國的儲君。”
“噢對對對,以小事大以智,以大事小以仁。”
朱慈炯笑道:“大明雖然是宗主國,但也不該輕慢藩屬國。”
“定王英明。”見朱慈炯采納了自己的勸諫,徐應偉感到十分的欣慰,至少太子和定王都是有大胸襟的,這至少能保證大明五十年氣運。
當下朱慈炯派人進入盛京城將李?找了過來。
“小臣李?叩見定王殿下,參見徐給諫大人。”
李?依禮先向朱慈炯大禮參拜,再給徐應偉作揖。
“平身。”朱慈炯微一肅手說道,“麟坪大君,這次真是多虧你們相助,否則不可能如此輕鬆就奪迴沉陽。”
“慚愧。”李?連忙說道,“我們其實並沒做什麽。”
李?這話當然是謙虛之辭,朝鮮軍還是起了作用的。
徐應偉跟朱慈炯對個眼神,說道:“有一個事,得跟麟坪大君說一聲,定王還有隨行的三千精兵可能沒辦法護送你迴漢城了。”
“啊?”李?聞言臉色頓時垮下來。
沒有朱慈炯和三千明軍撐腰,他是半點信心都沒有。
畢竟朝鮮國內有相當數量的文臣武將是滿清的走狗。
此外還有更多數量的文臣武將希望擁立李倧的幼子。
因為主上年幼,權力就會落到臣子手中,這是大臣們夢寐以求的局麵。
所以,如果沒有明軍的撐腰,李?就算是迴到漢城也是很難當上世子。
當下李?的目光轉向朱慈炯,以近乎哀求的語氣說:“定王,咱們之前不是已經說好的麽,等大明天兵奪迴盛京城之後,便出兵護送小臣迴國撥亂反正,若是沒有大明天兵作為倚仗,小臣根本沒有能力撥亂反正。”
朱慈炯信口胡謅道:“這不是出了變故麽,原本準備調來蓋州的五千新軍已經被父皇調去大沽口,這樣一來蓋州的五千新軍就沒辦法前來盛京,所以留守盛京的兵力就隻剩下徐給諫帶來的這五千多新軍,這點兵力實在太單薄,所以孤的三千新軍隻能臨時留在盛京,先協助徐給諫守住盛京再說。”
“啊?那得等到什麽時候呀?”李?難掩失望之情。
“這個孤也說不好。”朱慈炯有些無奈的說,“也許三個月,也許半年,誰知道呢。”
“半年?”李?臉色垮下來,真要是等半年,怕是黃花菜都已經涼掉,他二哥李淏早就已經迴漢城搶走世子位,這哪行。
追著追著,徐烏牛就跟身邊的小夥伴跑散,隻剩下一個人。
即便如此,徐烏牛心下也不帶半點害怕的,當年的九邊明軍對建奴充滿了畏懼,幾乎是聞建奴而色變,但是徐烏牛這樣的新軍卻不怕。
初生牛犢不畏虎,新軍將士還沒挨過建奴的錘。
拐了個彎,徐烏牛就看見兩個建奴返身向他撲過來。
敢情這兩個建奴被徐烏牛追進了一條死胡同,無路可逃了。
徐烏牛見此絲毫不慌,先是冷靜的抬手一槍,打死了衝在前麵的那個建奴馬甲,接著紮好馬步擺開了拚刺的架勢。
後麵的那個建奴頂多十五六歲,長得挺壯實,但是明顯沒有父祖兩輩那樣善戰,膽氣上也是略遜一籌,麵對一個落單的明軍居然生出了一等膽怯之色,左手攥緊了大稍弓,右手就往肩背上的箭囊去摸箭失。
然而卻摸了個空,帶的十三支重箭早用光了。
看到明軍正在快速的裝填彈藥,建奴的心態就崩了,將手中大稍弓往地上砸斷,然後翻手抽出腰間的斬馬刀,嗷嗷叫著向徐烏牛衝過來。
徐烏牛果斷停止裝填,先是用刺刀輕輕一挑,便將建奴斜斬而下的斬馬刀挑開,再順勢一記挺槍突刺,鋒利的刺刀一下就紮進建奴心口。
一刺刀捅死建奴,徐烏牛又接著完成彈藥裝填。
等重新完成裝填之後,徐烏牛才彎腰撿起建奴遺落的鋼刀,又將一老一少兩個建奴的首級割下來,拴在自己腰間。
因為建奴腦後有根鼠尾,所以很容易栓在腰間。
也是到了拴人頭的當口,徐烏牛才發現自己腰間居然已經拴了好幾顆建奴人頭。
看著這些兀自眉目猙獰的人頭,徐烏牛臉上卻露出了笑意,因為這就不是人頭,而都是白花花的銀子,一顆人頭就值五十!
走出小巷,徐烏牛重新迴到大街上。
大街上的追殺仍在繼續,五千多建奴潰兵可沒那麽快殺光。
很快,徐烏牛和他的小夥伴又咬住了一夥建奴,並成功的將他們趕進一條小巷,然而就在這時候,小巷子裏突然之間又竄出來一群火槍手。
“呯呯呯!”一通齊射,十幾個建奴便全躺下了。
“什麽人?”徐烏牛和小夥伴們端著槍厲聲喝問。
這些家夥明顯不是明軍,因為明軍有統一的棉甲。
而且這些家夥用的是鳥銃,比燧發槍短也沒有刺刀。
“把槍放下!”徐烏牛端著燧發槍鎖定其中一個火槍手,厲聲喝道,“把槍放下,不然我們開槍了,放下,快把槍放下!”
“把槍放下!”十幾個明軍齊聲怒吼。
一股猶如實質的殺氣潮水般湧向對麵的朝鮮軍。
沒錯,對麵的是一夥朝鮮軍,前麵的那個正是樸東熙。
看著兇神惡煞般的明軍,樸東熙和身後的十幾個朝鮮軍有著刹那的失神,尤其是拴在明軍腰間的那一顆顆建奴人頭,更令朝鮮軍心驚膽顫。
樸東熙趕緊舉起鳥銃說:“不要誤會,我們都是朝鮮人。”
“朝鮮人?”徐烏牛沒有輕信樸東熙,冷然道,“把鬥笠盔脫了。”
樸東熙和身後的十幾個朝鮮兵趕緊脫掉鬥笠盔,露出一頭黑發還有發髻,跟建奴的金錢鼠尾截然不同。
“還真是朝鮮人。”
徐烏牛這才鬆了一口氣。
當下徐烏牛又帶著小夥伴迴到大街上,繼續搜尋建奴。
這時,盛京城內的喊殺聲和兵器撞擊聲逐漸變得稀疏,昭示著城內的建奴已經被斬殺得差不多了,徐烏牛便歎口氣。
看來也就這麽些斬獲了。
三顆人頭,一百五十元。
娶媳婦應該是綽綽有餘了。
還可以置辦幾畝地再買頭牛。
不過大弟、二弟還有三弟也快成年了,馬上要娶媳婦。
想到這裏,徐烏牛就歎了口氣,看來還得多砍幾顆建奴首級才行啊,他們家能不能過上好日子,全指著建奴人頭的賞錢了。
……
盛京城外。
朱慈炯催馬緩緩走到徐應偉的身邊。
“徐給諫,你不去殺幾顆建奴人頭?一顆值五十元呢。”
“不過是區區五十元賞金,臣誌不在此。”徐應偉擺手道。
“徐給諫喜歡的不是金錢,那一定是美人嘍。”朱慈炯笑著說,“那你更應該進城,城裏沒準有美貌的建奴女子,正好搶迴去做侍妾。”
“美人亦非臣所願。”徐應偉灑然道,“臣的誌向是為大明開疆。”
朱慈炯眼睛亮起來,說道:“徐給諫,父皇曾說在大洋的南邊及東邊還有數塊麵積不亞於大明的大陸,不如你我結伴去開疆拓土?”
“好啊。”徐應偉欣然點頭,隨即又說,“不過現在可不行。”
“現在肯定不行,建奴都還沒有剿滅呢。”朱慈炯哈哈一笑又問道,“徐給諫,盛京城已然是光複了,接下來又該怎麽辦?”
“接下來就是守城。”徐應偉嚴肅的說道。
“盡可能多的準備糧草軍械,應付建奴的瘋狂反撲。”
朱慈炯表情也變得嚴肅起來:“盛京乃是建奴的舊都,距離科爾沁蒙古也近,所以建奴多半會發起瘋狂反撲,單憑你帶來盛京的一個步兵旅加一個炮營,恐怕是守不住,要不要再給你兩千兵?孤隻帶一千兵去漢城應該也夠了。”
在光複盛京之後,徐應偉的一萬人馬就分成了兩部分。
一部分留守蓋州,蓋州是明軍在遼東的跳板及大本營,絕不能放棄。
所以徐應偉最多隻能調五千新軍守衛盛京,這點兵力確實有些單薄。
徐應偉卻拒絕了朱慈炯的好意,一擺手說道:“定王的好意臣心領了,至於那三千新軍還是跟著你去漢城吧。”
“盛京這邊不用擔心。”
“臣一點不擔心建奴發兵報複。”
“臣擔心的是建奴還會像上次那樣按兵不動。”
說到這一頓,又說道:“這樣的話就又白忙活。”
“這次不會。”朱慈炯搖搖頭說道,“要是丟了盛京都沒有任何表示,多爾袞在八旗貴族中間也就毫無威信可言了,今後他還能拿什麽服眾?”
“建奴若來,就殺他個屍橫遍野。”徐應偉森然道。
朱慈炯想了一下又道:“要不這樣,把朝鮮軍留下?”
“朝鮮軍?”徐應偉便也有些意動,朝鮮軍的戰鬥力雖然不怎麽樣,但是在守城戰中幫助明軍搬運一下守城器械肯定能夠勝任。
之前他還真忽略了這支軍隊的存在。
朱慈炯說道:“徐給諫,就這麽定了。”
徐應偉便忍不住勸諫道:“定王,哪怕你已經做出了決定,至少表麵上還是應該跟李?說一聲,李?畢竟是朝鮮王國的儲君。”
“噢對對對,以小事大以智,以大事小以仁。”
朱慈炯笑道:“大明雖然是宗主國,但也不該輕慢藩屬國。”
“定王英明。”見朱慈炯采納了自己的勸諫,徐應偉感到十分的欣慰,至少太子和定王都是有大胸襟的,這至少能保證大明五十年氣運。
當下朱慈炯派人進入盛京城將李?找了過來。
“小臣李?叩見定王殿下,參見徐給諫大人。”
李?依禮先向朱慈炯大禮參拜,再給徐應偉作揖。
“平身。”朱慈炯微一肅手說道,“麟坪大君,這次真是多虧你們相助,否則不可能如此輕鬆就奪迴沉陽。”
“慚愧。”李?連忙說道,“我們其實並沒做什麽。”
李?這話當然是謙虛之辭,朝鮮軍還是起了作用的。
徐應偉跟朱慈炯對個眼神,說道:“有一個事,得跟麟坪大君說一聲,定王還有隨行的三千精兵可能沒辦法護送你迴漢城了。”
“啊?”李?聞言臉色頓時垮下來。
沒有朱慈炯和三千明軍撐腰,他是半點信心都沒有。
畢竟朝鮮國內有相當數量的文臣武將是滿清的走狗。
此外還有更多數量的文臣武將希望擁立李倧的幼子。
因為主上年幼,權力就會落到臣子手中,這是大臣們夢寐以求的局麵。
所以,如果沒有明軍的撐腰,李?就算是迴到漢城也是很難當上世子。
當下李?的目光轉向朱慈炯,以近乎哀求的語氣說:“定王,咱們之前不是已經說好的麽,等大明天兵奪迴盛京城之後,便出兵護送小臣迴國撥亂反正,若是沒有大明天兵作為倚仗,小臣根本沒有能力撥亂反正。”
朱慈炯信口胡謅道:“這不是出了變故麽,原本準備調來蓋州的五千新軍已經被父皇調去大沽口,這樣一來蓋州的五千新軍就沒辦法前來盛京,所以留守盛京的兵力就隻剩下徐給諫帶來的這五千多新軍,這點兵力實在太單薄,所以孤的三千新軍隻能臨時留在盛京,先協助徐給諫守住盛京再說。”
“啊?那得等到什麽時候呀?”李?難掩失望之情。
“這個孤也說不好。”朱慈炯有些無奈的說,“也許三個月,也許半年,誰知道呢。”
“半年?”李?臉色垮下來,真要是等半年,怕是黃花菜都已經涼掉,他二哥李淏早就已經迴漢城搶走世子位,這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