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音?”


    多鐸急迴頭往後看。


    便看到南邊的地平線上已經出現了一抹黑色,就像是一大塊綠色的錦緞邊緣繡了一條又粗又濃的黑邊。


    “是明軍!”


    “明朝援軍到了!”


    何洛會、瓦星阿等滿洲武將也紛紛低吼出聲。


    明朝援軍這時候趕到戰場,還真是讓人泄氣。


    看來要想吃掉眼前的這夥明軍是絕無可能了。


    當下何洛會勸道:“主子,我軍先機已失,快下令撤兵吧。”


    騎兵對騎兵,仗還有得打,可現在明軍步兵已經趕到戰場,這仗就沒法打。


    因為明軍步兵不僅人數多,而且肯定會攜帶大量的偏廂車,甚至還會有大量虎蹲炮,這些都是騎兵克星。


    如果八旗漢軍在,他們自然是絲毫不畏懼。


    問題是現在就隻來了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


    所以這時候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趕緊撤兵。


    多鐸卻還在猶豫,他還是有些不甘心,這次真是虧大了啊,要是就這樣灰溜溜撤兵,多羅郡王的爵位肯定是保不住了。


    還有鑲白旗也至少要被奪走十個牛錄。


    落個這樣的結果,讓他多鐸如何甘心?


    “不急!”多鐸恨聲說道,“讓兩黃旗迎上去,盡可能拖住明朝援軍!拖住兩個時辰,隻要兩黃旗能拖住明朝援軍兩個時辰,八旗蒙古就能夠全殲眼前這夥明軍,對,就這麽辦,立即命兩黃旗前出迎擊!”


    “嗻!”瓦星阿當即派一個巴牙喇兵前去傳令。


    很快,兩黃旗的六十多個牛錄,將近兩萬騎兵如同潮水般迎向明軍,遠遠望去,就像是一股明黃色的大潮從碧綠如茵的草原之上漫淹而過。


    何洛會還是擔心,小聲勸說道:“主子,兩黃旗未必攔得住明軍步兵。”


    何洛會的意思是,要早做準備,萬一兩黃旗拖不住明軍步兵,到那時候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就隻能被迫撤兵。


    但是清軍一撤退,明軍騎兵就很有可能會追擊。


    雖然八旗滿洲紀律嚴明,即便撤退也不可能給明軍騎兵留下可乘之機,但是會被明軍騎兵追得非常狼狽卻是肯定的。


    畢竟在之前半個多月的獵殺與反獵殺中,明軍騎兵就已經占據了上風。


    被何洛會這麽一說,多鐸也是猛然驚醒,心說今天是怎麽了?怎麽像個剛上戰場的毛頭小子似的?這都會疏忽?


    當下多鐸點點頭說:“何洛會,你立刻率領兩白旗脫離戰場,到北邊二十裏外的塌場口附近埋伏,這次就不要埋伏得太遠,就在塌場口附近的草原隱蔽,如果明軍騎兵敢追,本王會把他們帶入伏擊地點,到時候再包了他們的餃子。”


    “那時候明軍騎兵就來不及擺這個古怪的方陣。”


    “我們也就可以一鼓作氣將明軍的騎兵殲滅掉。”


    何洛會心說道,早該這麽做了,不過現在也不晚。


    當下何洛會便點起兩白旗的50個牛錄的旗丁,奔北邊去了。


    由於明軍騎兵被團團包圍,而趕來增援的明軍又大多是步兵,所以明軍並不知道已經有兩個旗的建奴已經脫離了戰場。


    多鐸再把目光轉向前方的戰場。


    隻見八旗蒙古仍在繞著明軍不停轉圈。


    然後,每轉動一圈,都會有成百上千騎倒在血泊中。


    堆積在圓圈邊緣的人馬屍體變得更多了,真堆積如山。


    不過,大多是戰馬的屍體,蒙古騎兵陣亡的還是不多。


    其中原因也很簡單,戰馬的目標更大,更容易遭受攻擊。


    而蒙古騎兵最為擅長的就是蹬裏藏身,大半個身體都躲在戰馬外側,所以明軍的自生火銃很難傷到這些蒙古兵。


    多鐸再把目光投向包圍圈之內的明軍,隻見幾乎完全被硝煙所遮蔽。


    濃鬱的硝煙之中,不時有暗紅色的火焰一閃即逝,那是明軍的自生火銃在持續放銃,從這跡象看,明軍似乎遠遠未到彈藥告急之時。


    那麽,八旗蒙古真能耗盡明軍的彈藥嗎?


    ……


    八旗蒙古真能耗盡明軍騎兵的彈藥儲備?


    答桉當然是否定的,崇禎給明軍製定的攜彈數量,步兵是一個基數,騎兵則高達四個基數,也就是八百發彈藥。


    即便是按照每分鍾四發連續不斷的射擊,也足可以堅持三個半小時。


    這次戰役打到現在,明軍騎兵營也僅僅隻是消耗了兩個基數的彈藥。


    因為對付蒙古騎兵的轉圈側擊,明軍騎兵用不著放排銃,而是可以自由射擊,而且火力密度也不用像對付正麵衝鋒那麽大。


    所以,明軍騎兵距離彈藥耗盡還差得遠。


    按照現在這個強度,明軍的彈藥足可以撐到天黑。


    而且就算彈藥耗盡,明軍也還有手榴彈以及刺刀。


    多鐸根本就不知道,他遇到了一個什麽樣的對手。


    ……


    在另一邊,堵胤錫已經下令隨行的四萬鎮兵展開。


    這個時候,崇禎反而沒什麽事,隻是帶著朱慈炯及八百夷丁留在明軍陣中,旁觀堵胤錫與建奴的大戰。


    堵胤錫擺開的是最常規的戰陣。


    具體就是依托戰車,結成陣式。


    這種陣式,是戚繼光調任薊鎮總兵之後,在與蒙古騎兵的實戰中摸索總結並最終成形的最有效的陣式,專門克製遊牧騎兵。


    當年戚繼光就是靠著這個陣式,屢屢重創南侵的蒙古騎兵,最終逼得蒙古的俺答汗隻能夠向大明求和,而這便是俺答封貢。


    徐州鎮台的鎮兵顯然經常操練這種戰陣。


    沒等建奴騎兵殺到,四萬鎮兵就已經利用偏廂車拚接好了陣式。


    以偏廂車拚接陣式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固定拚接,就是將偏廂車一輛接著一輛以首尾相連,這樣就可以將若幹數量的偏廂車拚接成一堵車牆,隻要有足夠數量的偏廂車,甚至可以拚接出幾十裏長的車牆,或者拚接成一座四方形城寨。


    這種拚接方式用於純粹的防禦,拚接之後無法移動。


    除了固定拚接之外,還有一種活動拚接,其實就是不對偏廂車進行任何拚接,而隻是單純的推著偏廂車往前走,並借助偏廂車給步兵提供保護,偏廂車與偏廂車之間的縫隙處則由長矛手或者刀牌手填塞,防止建奴騎兵突入。


    徐州鎮兵因為要救援騎兵,所以采取的是活動拚接。


    隻見四萬徐州鎮兵排成一個整齊的方陣,推著兩千多輛偏廂車緩緩往前推進,隻不過後陣的偏廂車是在倒著往前拖行。


    而崇禎父子和八百夷丁就在大陣的中間。


    從馬背上往前看去,建奴騎兵鋪天蓋地的席卷過來。


    “父皇,是兩黃旗。”朱慈炯看上去有些躍躍欲試,“聽說兩黃旗的旗丁是八旗滿洲中最驍勇善戰的,兒臣想要去試試。”


    “胡鬧,你試什麽試。”崇禎的一張臉瞬間垮下來。


    隻不過,在內心深處崇禎還是挺欣慰的,因為朱慈炯的這種求戰心切的姿態,也反映出了一個現實,那就是明軍已經不再懼怕清軍。


    便是徐州鎮台的這些鎮兵,也不再畏懼建奴。


    很顯然,妻兒老小在徐州,給予了他們勇氣。


    因為如果守不住徐州的話,他們就會失去一切。


    要是倒迴去兩年,他們是沒有勇氣跟建奴野戰的。


    轉眼間,兩黃旗的騎兵已經衝殺到了明軍的大陣前。


    麵對刺猜般的明軍戰車陣,以及戰車縫隙間如森林般的長矛,兩黃旗的騎兵根本就不敢從正麵硬衝,除了留下少量的巴牙喇在正麵,以強弓及重箭遲滯明軍大陣的推進,其餘的騎兵則迅速分為兩股,從明軍的兩側迂迴過去。


    但是迂迴也是白迂迴,因為明軍的兩翼及身後也是毫無破綻。


    於是乎,兩黃旗的騎兵也隻能采取蒙古騎兵的戰術,繞著明軍步兵大陣轉圈,一邊抽冷子射上幾箭,不過這麽做基本沒有什麽卵用。


    因為明軍有偏廂車以及大盾的嚴密保護。


    或者就算被箭術高超的建奴射死了幾個,也是沒用。


    由於缺乏破解明軍戰車陣的手段,兩黃旗根本阻止不了明軍。


    明軍戰陣的推進速度雖然要比正常行軍慢得多,但是一個時辰也能走好幾裏。


    一個時辰之後,明軍步兵的戰車陣終於推進到明軍騎兵的空心方陣附近不遠,於是蒙古騎兵和兩黃旗的騎兵被迫融合為一體。


    這時候如果從高空往下俯瞰的話,就可以看到很壯觀的一幕。


    此刻呈現在“大草原”上的戰場,就像兩個巨大的台風氣旋,明軍步兵的戰車陣和明軍騎兵的空心方陣就是台風中心的風眼。


    而圍繞明軍步兵和明軍騎兵轉圈的建奴騎兵則是巨大的氣旋。


    其中北邊那個台風氣旋固定不動,南邊的那個台風氣旋則在緩慢但是不可阻擋的向著北邊的台風氣旋靠擾。


    一個時辰之後,兩個氣旋的外圍終於挨在一起。


    再然後,這兩個台風氣旋就合並成了一個氣旋。


    一萬多的蒙古騎兵外加將近兩萬的正黃旗騎兵,圍繞著明軍騎兵的空心方陣以及明軍步兵的戰車陣,瘋狂的轉圈。


    ……


    直到這個時候,多鐸依然心存僥幸,依然不願意承認失敗。


    但是很快,多鐸的這種僥幸心理就被殘酷的現實擊得粉碎。


    就在明軍騎兵與明軍步兵會合之後不久,一部分明軍步兵突然將偏廂車正麵的護板拆卸下來,露出了偏廂車上裝載的一尊尊虎蹲炮。


    這些虎蹲炮並不是大明兵工廠最新生產的製式標準虎蹲炮,而是之前大明兵仗局以及兵器監生產的敞口虎蹲炮,也是參加過兩年前的徐州大戰的那批功勳虎蹲炮,崇禎把這兩千多門虎蹲炮全留在了徐州。


    之前建奴騎兵襲擾徐州鎮台的各個寨堡之所以會屢屢吃癟,這批虎蹲炮居功至偉。


    因為虎蹲炮發射的鉛子以及合口彈,對於建奴騎兵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一旦命中,無論人馬非死即傷,極兇殘。


    戚繼光當年用虎蹲炮打倭寇也是很管用。


    看到偏廂車上亮出的一尊尊虎蹲炮,多鐸頓終於承認現實。


    “該死的,趕緊撤!”多鐸大吼起來,“趕緊讓兩黃旗和八旗蒙古後撤,趕緊後撤,趕緊讓他們撤迴來,撤迴來!”


    傳令兵頃刻間如飛而去。


    但還是來不及了,還是遲了。


    “通通通!”密集的放炮聲響徹雲霄。


    下一霎那,剛剛轉到明軍步兵方陣外圍的蒙古騎兵瞬間就一片片倒地,戰馬的哀鳴聲以及蒙古騎兵的慘叫聲瞬間就交織成了一片。


    看到這幕,多鐸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


    這下慘了,十四哥隻怕也是護不住他。


    ……


    建奴潰了!


    確切點說,是八旗蒙古被打崩潰了。


    八旗蒙古的組織度以及戰鬥意誌跟八旗滿洲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


    這個世界的八旗滿洲並沒有像另外一個時空的八旗滿洲在入關之後快速腐化,而是仍舊保持著進關之前的組織度以及戰鬥意誌。


    在此前長達兩個多時辰的纏鬥之中,因為始終奈何不了明軍騎兵,蒙古騎兵原本就已經變得灰心喪氣,這時候又突然遭到明軍步兵數百門虎蹲炮的密集打擊,由於缺乏心理準備瞬間就土崩瓦解,跑吧,這仗沒法再打了。


    於是,數以千計的蒙古騎兵掉轉馬頭就往北跑。


    不少失去戰馬的蒙古騎兵就隻能拉著同伴的馬尾跟著跑,有些很僥幸的跳上馬背,同乘一馬,有些卻被甩下,被其他騎兵踩成肉泥。


    蒙古騎兵的混亂很快就波及到了八旗滿洲。


    剛開始時,多鐸還妄想著重新控製住局麵。


    但是在斬殺了幾十個八旗蒙古之後,多鐸就絕望的發現,這根本就是徒勞,殺再多蒙古騎兵也不可能再重新控製局麵,於是也跟著逃跑。


    前後不到片刻功夫,數萬建奴徹底陷入混亂。


    多鐸也在瓦星阿等巴牙喇兵的保護之下瘋狂逃竄。


    一邊逃竄,多鐸一邊暗道一聲僥幸,幸好早就有了準備。


    如若不然,這次直接就能葬送掉八旗滿洲的大部分精銳。


    但既便如此,一場大敗卻是避免不了,想到這裏,多鐸不禁又是悲從中來,然後竟然在馬背上放聲慟哭,好嘛,多鐸竟被打哭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寂寞劍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寂寞劍客並收藏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