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片刻,豪格的人頭就掛在了轅門上。


    皇太極泉下有知,估計也得掉幾滴眼淚。


    而中軍大帳裏卻開始了後續戰守之策的聚議。


    多鐸這次學乖了,意識到明軍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那隻任人宰割的羔羊,便果斷放棄了乾綱獨斷的做法,轉而效彷八王議政集體商定戰法。


    美其名曰集思廣益,其實就是大家一起擔責。


    即便是又吃了敗仗,責任也是大家的,大家都有責任,就是都沒責任。


    多鐸說道:“雲龍山之敗雖然說是豪格妄議戰守之策、擾亂軍心所致,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我們此前也確實低估了明軍死守徐州的決心。”


    “所以接下來徐州怎麽打,又或者說徐州還要不要打?”


    “本王想聽聽大家的意見,你們有什麽想法就盡管說,隻要說的在理,或者提出的戰守之策切實可行,本王一概照準。”


    話音剛落,何洛會便說道:“奴才以為,徐州還是要打。”


    “對,徐州還是要打。”羅洛渾點頭道,“此次南征乃是滅國之戰,而非南下狩獵,如果隻是南下狩獵,大可以繞過徐州深入到江南去擄掠人口錢貨以及牲畜,但是滅國之戰,那就必須優先殲滅南明之邊鎮,何況崇禎此時也在徐州。”


    “說的對。”勒克德渾也道,“徐州還要接著再打。”


    多鐸目光轉向固爾瑪琿問道:“溫簡貝子你覺得呢?”


    固爾瑪琿聽出多鐸也傾向於打,當即說道:“我也認為不能放棄。”


    這下已經有五個旗支持打下去,剩下的兩個旗雖然沒有表態,但是也無關緊要了。


    “好,既然大多數支持接著打,那就接著打。”多鐸一拍大腿,又道,“那麽接下來要商議的就是,是繼續選擇雲龍山作為突破口還是另外選一個主攻方向?”


    “這個就用不著再商議了。”羅洛渾一擺手說道,“五天前的雲龍山首戰雖然敗了,但那是因為豪格蓄意撓亂軍心所致,豫親王您采用的戰法是沒有問題的,雲龍山這個突破口也是選的極好,此地就是徐州命門!”


    “對,還是應該接著打雲龍山。”


    勒克德渾等八旗貴族也是紛紛附和。


    “好,那就還是接著打雲龍山。”多鐸再次一拍大腿,又說道,“不過這次雲龍山上的明軍已經有了防備,就再無法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所以就隻能正麵強攻,先讓八旗漢軍利用紅衣大炮將外圍的兩重銃台犁一遍。”


    ……


    此時在雲龍山第九峰二號銃台。


    鄭森、夏允彝還有徐應偉已經將搜集到的物資都運到雲龍山第九峰,計有大鐵鍋三十餘口,麵粉百餘擔及苧麻漁網百餘張。


    夏允彝命兩個士子將一張漁網張開。


    “聖上請看。”夏允彝道,“這便是我們利用這幾天時間趕製的漁網。”


    崇禎定睛看,發現這張漁網的網格大約寸許,胳膊肯定是伸不過去,整張網的直徑大約一丈五尺,罩住一個兩米大漢綽綽有餘,漁網材質是苧麻,因而極堅韌,要想徒手撕開漁網是絕對不可能的,猛獸都不行。


    朱慈炯好奇的道:“就不知效果如何?”


    “那就試試效果。”崇禎道,“徐應偉就你充當建奴吧。”


    徐應偉雖是浙人,身高卻有接近七尺,比建奴白甲兵也是毫不遜色,由他假扮白甲兵試驗一下漁網的效果最是合適不過。


    “是。”徐應偉卻也沒有推辭。


    為了讓模擬的效果更加的逼真,崇禎又讓金聲桓找來了一副鎖子甲和一副鐵紮甲,讓徐應偉連同棉甲都穿上,還給他戴了一個鑄鐵缽胃。


    等徐應偉披掛好,便嗷嗷叫囂著衝向金聲桓。


    金聲桓便果斷將手中漁網甩出,結果卻甩了個寂寞。


    因為漁網根本就沒有張開,隻是呈條狀掛在了徐應偉身上。


    徐應偉的行動卻絲毫不受影響,上前一步將腰刀比在金聲桓的脖子上:“金總兵,你名字可以刻到英烈祠了。”


    金聲桓有些神情尷尬。


    而圍觀的人卻是哈哈大笑。


    李香君的笑聲顯得尤其的清脆。


    “這次不算。”金聲桓紅著臉道,“我得先摸索一下怎麽張開這漁網。”


    這一句卻提醒了崇禎,漁網戰士可不是那麽好當的,技巧性非常強,甚至於比雙劍戰士的技巧性還要高。


    當下崇禎便說道:“金卿、徐卿,迴頭你們各挑選一批體格健壯的士卒及士子,讓他們抓緊學一下使用漁網,別等到建奴再次發動進攻,我們卻不會使用漁網,那豈不是白瞎了李愛卿的這等神奇戰法。”


    “是。”徐應偉和金聲桓應一聲。


    崇禎又道:“不過現在,你們還是先讓自己整明白吧。”


    當下徐應偉和金聲桓開試第二次嚐試,這次金聲桓終於將漁網張開,但是甩歪了,徐應偉很輕鬆就掙脫出來,再次將金聲桓斬殺。


    “聖上,這樣恐怕不行。”李香君忽然說道,“張網的成功率太低了。”


    “李卿,你有什麽法子能提高張網的成功率?”崇禎一臉期待的問道。


    李香君輕嗯一聲,說道:“臣有一次橫渡長江,曾見過漁家在江上打漁,他們使用的漁網邊緣似乎墜有重物。”


    “噢對!”崇禎如夢方醒,“漁網還得配上鉛墜。”


    也就是這些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生,還有這些來自山陝關中的農家漢子,連漁網都不曾見過,自然不會知道漁網結構。


    崇禎又讓人找來鉛錠綁在漁網邊上。


    這下金聲桓很輕鬆就把漁網給甩開,直接把徐應偉罩個正著,徐應偉雖然奮力掙紮,卻根本掙不脫,而且站都站不穩,因為一邁腿就踩在漁網上被絆倒,這要是在真實的戰場,肯定就被捅死,披掛三重甲也照樣被捅死。


    “漂亮!”崇禎忍不住爆了句口頭禪。


    這漁網簡直就是對付建奴白甲兵利器。


    緊接著,又讓徐應偉試驗過麵粉的效果。


    麵粉的效果就隻能說一般,因為不用卸下麵甲擦去麵粉也能忍住,麵粉對視力的影響還是太過微弱,多眨幾下眼睛也就恢複如初了。


    就在崇禎略有些失望之時,高起潛屁顛屁顛的上了山。


    “萬歲爺,萬歲爺!”高起潛從很遠的地方就開始喊叫,唯恐別人不知道他剛剛替皇帝辦了一樁差事。


    “喊什麽。”崇禎沒好氣道,“差事辦成了?”


    “辦成了。”高起潛伸手抹了下額頭的汗珠,又迴頭一招手說道,“抬上來!”


    跟在高起潛身後的兩個小太監扛著兩口小袋子上了銃台,隻見這兩個小太監是眼睛鼻涕一起直往下流。


    隨即一股嗆人的辛辣味便在銃台上彌漫開來。


    “唔咳咳,這什麽味?”嗅覺比較敏銳的李香君趕緊後退了數步。


    “李大家,噢不,李將軍,這是蕃椒粉的味道,可嗆人。”高起潛笑了笑,又忍不住向崇禎邀起了功,“為了把這蕃椒磨成粉,老奴真是眼淚都流幹。”


    “高伴伴,這次記你一功。”崇禎笑了笑,又從衣袖裏取出一錠銀子說道,“這幾天來你辛苦了,這是賞你的,別嫌少。”


    “不嫌少,老奴謝萬歲爺賞。”


    高起潛激動得跪在地上連連叩頭。


    心下卻是腹誹道,萬歲爺你可真摳。


    咱家辦成了這麽大一樁差事,就賞二兩銀子?打發叫花子呢?瞧不起誰呢?我高起潛是缺這二兩銀子的人麽?


    崇禎正要再說話,建奴大營方向突然間響起通通兩聲號炮響。


    “嗯?這是號炮?”崇禎心頭一凜,當即帶著一眾總兵士子來到一號銃台,站在一號銃台前緣居高臨下看去,果然看到建奴大營的轅門已經打開,一隊隊的建奴步卒,馬隊還有車營正從轅門內開出來,到營外空地列隊。


    這是又要進攻了?建奴果然還沒死心。


    “快。”當下崇禎急聲說道,“高伴伴,你趕緊帶著人湖紙袋,要用薄的紙,扔出去之後稍微一碰撞就能碎裂的薄紙袋子。”


    “湖好紙袋子後,往每隻紙袋子裝少量麵粉及蕃椒粉。”


    “噢,千萬注意,不要把麵粉打濕了,別讓麵粉湖掉。”


    因為蕃椒粉太少,就隻能夠摻入麵粉,不然沒裝幾袋就用完。


    崇禎又把目光轉向夏完淳:“夏完淳,帶人最後檢查一遍紅夷大炮。”


    “是。”夏完淳答應一聲,當即帶著一隊差不多年齡的勤王士子開始挨個的檢查紅夷大炮的炮位。


    此時,架設在雲龍山上的紅夷大炮已經增加到了十門。


    當建奴也發現雲龍山是整個徐州防線的薄弱點,那麽加強雲龍山的防禦火力也就成了必然的結果,崇禎一口氣將所有紅夷大炮都搬到山上。


    可惜,徐州防線總共也隻有十門紅夷大炮,沒有更多。


    所以崇禎對上次的河南之戰還是有些耿耿於懷,孔有德、耿仲明的一萬多八旗漢軍便宜李自成這反賊就算了,關鍵是那180多門紅夷大炮太可惜了。


    要是繳獲了那180多門紅夷大炮並且運來徐州,那還怕建奴個鳥。


    不過也有好消息,那就是南京的大明兵工廠已經在試製紅夷大炮,而且是按照澳門卜加勞炮廠的工藝來生產,也就是說即將要實現標準化。


    再看對麵的建奴,已經開始把紅夷大炮推出來。


    場麵是真的很大,一溜的紅夷大炮在大約一千步左右的距離排開,相鄰兩門紅夷大炮之間的間隔大約為一丈,炮兵陣地的總長度超過兩裏。


    【注:明代一裏=150丈=480米】


    從這個長度判斷,至少有300門以上紅夷大炮。


    金聲桓沉聲說道:“聖上,看來建奴這次是要拿紅夷大炮強攻了。”


    “意料之中的事。”崇禎哂然一笑又道,“不過,建奴很快就會發現這是徒勞,要想破解徐州防線,還是得拿人命來填。”


    棱堡,就是專門為了反加農炮而設計的。


    因為自從加農炮出現之後,歐洲傳統的高牆薄壁城堡就變得不堪一擊,為了加強城堡的防禦,在城堡外圍修建棱堡的戰法應運而生。


    棱堡由於低矮內傾且極厚的牆體,可以輕鬆抵禦加農炮的炮擊。


    而且在棱堡的壕溝外通常有護坡,護坡的高度通常與堡牆持平甚至高過堡牆,這就使得加農炮想要打擊棱堡的牆體都很困難。


    因為必須得先把棱堡外的護坡給清理掉,清出加農炮的射擊界麵才行。


    但在此過程中就要承受棱堡火力的覆蓋,所以進攻方通常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並付出大量人員傷亡才能夠摧毀一個棱堡。


    以當時歐洲那些小國家的人力資源,棱堡戰術基本就是無解的。


    結合目前的徐戰大戰,建奴的人力資源相比歐洲國家也是強不到哪去,所以別說推平徐州城外的十二重六百多個銃台,就是最外圍的兩重銃台也夠他們喝一壺的。


    即便是最保守估計,每個銃台至少能帶走建奴一千到兩千個包衣奴才。


    所以崇禎倒要看看,建奴的承受極限有多大?能忍受多少包衣的傷亡?


    八旗漢軍將紅夷大炮架設好了之後,便開始在漢軍將領的指揮下逐次發炮。


    那個場麵屬實驚人,三百多門大炮依次發炮,炮口逐次向外噴出一團團的烈焰,隨之而來的便是巨大的轟鳴聲。


    距離最近的幾個銃台估計都能感到地麵震動。


    崇禎調整好望遠鏡的視線,隻見建奴紅夷大炮發射的炮彈大多落在了最外圍第一重銃台的護坡上,騰出一片片的黑土。


    也有少量炮彈落在後方的銃台之中。


    不過沒有人員傷亡,明軍此時都躲在地堡裏。


    所以,別看建奴紅夷大炮打得熱鬧,其實殺傷效果為零。


    這樣的炮擊,就算建奴打光所有火藥及鉛彈,也是摧毀不掉最外圍那道護坡。


    “蚍蜉撼樹。”崇禎終於放下心來,放下望遠鏡笑著說道,“就讓建奴浪費他們的火藥和鉛彈好了,我們還是抓緊做好準備工作。”


    “是。”諸將士子皆應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寂寞劍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寂寞劍客並收藏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