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二人來到了一個大房間,裏麵足以四十幾人,都席地而坐,略顯擁擠,太初和阿狗找了個後麵的角落挨著坐下。四下看了看,自是都不認識,但各個都是比較壯實高大的,獨顯太初瘦小。這些人年齡都在1216歲之間。不一會,走進來一個五十多歲的講師,這講師阿狗認識,竟然是征兆阿狗入門的同鄉,名叫宋太浩,是一名武師,在這外門,地位並不低,雖然是普通講師,但是本身功夫已經練到了武師的境界,也算一代宗師了。阿狗在太初耳邊小聲嘀咕著,介紹這名講師。


    這講師先是自我介紹了一番,然後開始講述武道及其相關的入門知識。太初聽得也是津津有味。


    武師講,這習武之道,主要是打通經絡的過程,人體分為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內功心法就是打通這些經脈,根據經脈打通程度的不同,武功強弱就不同,自然習武者也分了等級。


    十二正經包括:手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陰經足三陽經。


    奇經八脈包活:任脈督脈衝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


    這兩個月都是在講經絡穴位。太初雖然熟讀醫學典籍,經脈穴位,來這裏之前就已背的很熟悉了,但是卻沒有這個講師講的細致,書本畢竟是死的,不懂得地方也沒有人會講解,很多都是死記硬背,如今有了講師,太初聽講很是認真。受益匪淺。


    每天的一大早,講師都會進行一時辰講解理論知識。而勝於的時間則是有一個武俠級別的門派弟子帶領眾人在演武場聯係外家功夫,站樁馬步拿舉跑跳等。這名武俠在外門是外家功夫最好的,名叫高成武,據他所說,外家功夫雖然遠遠比不上內家功夫,但是兩者相輔相成,強健的體魄有助於內力的操控,對打通經脈,很有好處,如果到了很高的修為境界,需要操控很強的內力,更需要強健的體魄支撐,否則,經脈無法承受龐大的元力,就會爆體而亡。


    兩個月下來經脈課程要結束了,講師說下一期課程是心法和武技,並初步了解這武道一途。習武者分為八個等級,從低到高依次是:武俠武師武王武皇武帝武尊武聖武祖。


    武俠,主修煉手三陽經,共分三重;到了武俠巔峰,身強體壯,以一敵百。


    武師,主修煉手三陰經,共分三重;到了武師巔峰,身行矯健,殺人無形。


    武王,主修煉足三陽經,共分三重;到了武王巔峰,飛簷走壁,踏雪無痕。


    武皇,主修煉足三陰經,共分三重;到了武皇巔峰,步履虛空,瞬身無影。


    武皇巔峰已然是武之皇者,稱霸一方,可開宗立派統領群雄了。再往武皇之上是武帝,武帝是一個界限,極難修煉,需要修煉奇經八脈,奇經八脈與十二經絡不通,有納氣成海的能力。


    武帝,一重武帝打通陰蹺二重武帝打通陽蹺三重武帝形成蹺海;武帝巔峰耳聰目明,氣破九重。


    武尊,一重武尊打通陰維二重武尊打通陽維三重武尊形成維海;武帝巔峰百毒不侵,化氣成形。


    武聖,一重武聖打通帶脈二重武聖打通衝脈三重武聖氣走小周天,武聖巔峰有披山裂地,化水成冰之能。


    武祖,一重武祖打通任脈二重武祖打通督脈三重武祖氣走大周天生生不息,到了武祖巔峰,奇經八脈全通,可成就金剛不壞之體,辟穀通靈。


    練功首先就是“悟”,感悟氣的存在,能感受都元氣的存在才能真正入門武道,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很多人一輩子都感悟不到氣,隻能永遠停留在武道之外,修煉外加功夫。因此,練武也是要有天分的,具有內功修煉資質的,十個人裏也就出一兩個。


    然後是“納”,吸納天地元氣,聚於丹田,納氣是最消耗時間的,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


    再者就是“運”,行功運氣,氣運周身,衝擊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每打通一脈就可進境一重。但這並不容易,悟性差的,一輩子悟不到氣,氣要聚集到一定程度才能足夠衝擊一條經脈,這納氣就要時間了,十二正經打通一條經脈需要聚氣三五年。正所謂十年成俠百年成聖。但百年不是一定都能成聖,打通經脈也有氣走旁枝走火入模的時候,這整個火之國,也沒有幾個武尊。


    這武功心法也有高低之分,從納氣來講,高階心法練的快,低階慢;而從對氣的控製和衝擊經脈來講,越高級功夫對氣的控製越好,衝擊經脈的成功率也越高。功法現在被武界分為:普傳功法真傳功法秘籍功法和秘傳功法。


    每級又分高中低三個品級。主要差別在於呐氣的速度和運氣的勁力。


    普傳心法控製不住足夠大的氣,根本沒有能力衝擊十二正經,很容易走火入魔,如果衝擊奇經八脈,那幾乎是百分之百的走火入魔,依照這普傳高階功法修煉到武俠巔峰,就再難進境了;但普傳功夫比較容易獲得,民間多有傳播,在集市上,花幾兩銀子就能買到一本普傳功法。


    真傳功法則強悍的多,更容易衝擊十二正經,走火入模概率很小,但衝擊奇經八脈風險就大了,鮮有成功,這真傳高階功法大多可以修煉到武王境界,武學奇才也可以依照真傳功法修煉到武皇境界;真傳功法必須加入宗門,並且成為正式弟子才能得到門派真傳。


    秘籍功法聚氣快,並且可以百分之百的打通十二正經,能控的氣足以衝擊奇經八脈,風險小多了,修煉速度快,資質不錯的人可以依據秘籍高階功法修煉到武尊境界;秘籍功法就極為罕見了,隻有少數的大家族,大宗門才會有,若是有秘籍功法流傳於世,往往會引發一場腥風血雨的爭鬥,想要擁有秘籍功法,首先要有能夠守護秘籍功法的本事,否則隻會搭上性命,這也是習武之人必須依賴於大門大派的原因了。


    至於秘傳,那都是大的武術世紀秘傳的功法,大多單傳,或隻傳幾個核心力量,衝擊奇經八脈機會百分百成功,但是要用多久聚氣還是要看個人資質了,秘傳高階功法最高可以修煉到武祖境界。


    除了武功心法,還有就是要學習武技,練功大多為了對敵,僅僅會心法還是不夠的,如果隻為強身健體,也可以隻練心法,但要在這片大陸爭鋒,那肯定要學武技了。


    武技也分為普傳武技真傳武技秘籍武技秘傳武技;每級分三品,因為創立武功心法的人,大多都會附帶幾招厲害的武技,因此品階劃分是類似的。武技和心法是有關聯的,普傳的心法根本控不住足夠的氣施展真傳武技,即使強行施展,那結果可能就是走火入魔,或者自費經脈,以後就成了廢人了。因此,普傳功法很少有武技,即使有,修煉和使用,對自身經脈都是有很大傷害的,比如七傷拳就是下乘的武技,算是普傳武技,很少有人去練。


    太初聽了這倆月都是基礎知識,雖然看似沒用,對以後的武道修為很是有用,自然也不敢輕視,學的及其認真刻苦。


    這一期結束,還進行了基礎知識的考試,沒有通過的幾個人真的被退學轉為雜役了。大家不覺也增加了緊迫感。很多人來都是背著家族使命的,如果被退學,那就一輩子在這裏做苦工,沒有出頭之日,更是受苦受累被人欺淩。


    第二期開課了,這天換了個講師,年齡有六十多歲了,姓武,沒報名字,據說是武家分支長輩。講師道:“你們這一屆不知道能否有幾個出色的弟子,今後由我給大家傳授《通臂神功》,這個功法主要是鍛煉雙臂上的功夫,很是不錯的,因為你們作為新入門的弟子,學到的就是普傳高階功法,運氣算是不錯了,而這普傳高階功法修煉到武師境界如同那通臂猿猴,力大無比,身形迅捷,如影如幻。”聽到這句話,一片歡唿,不少學生是來自於習武之家,這個功法他們也是聽說過的,曾經也是橫行一方的神功,能修煉到武學宗師的武師境界,更可成為幫派外門的核心人物。


    太初全神貫注的聽著這唐師講解者這高階心法,所有心法本身都不複雜,比前兩個月的內容可簡單的多了,難的是修煉,這心法課程講的及其透徹明了,更是由宗師演練,可是三天就講完,幾乎全是靠自己修煉了。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心法講完了,兩個月的課程大多都是對弟子們的引導,講述引氣運氣的經驗法門,逐漸的,幾天才會有講師來一次,主要是個人修煉了。


    太初幾乎晝夜不休,這一日也是盤坐在房中,感受著氣,開始時候感覺似有似無,後來明顯感覺到一股股的熱流不受控似的在身體裏流動,慢慢的終於受控了,匯入丹田。這還不是呐氣,隻是悟氣,每個人身體內部都有固有的氣,這個氣斷了,人就死了,正所謂人活一口氣,悟氣就是感受這故有的氣,然後控製它。太初本就有感悟元氣的經驗,他的陣法就是要在陣眼注入元氣才生生不息的運轉的,隻是那時是匯聚周身之氣於一指。太初花了十多天的時間感悟氣,本來也是疲憊不堪,可氣入丹田反而立刻恢複了精神,晚上也輕鬆一下,好好睡了一覺。


    第二天,太初開始練習呐氣,又是半個多月過去了,這一日,太初靜靜地雙腿盤坐,五心朝天慢慢的感覺都似乎天地間有著牽引之力,淡淡的清流浸入身體,匯於諸脈,太初慢慢引導他們進入丹田,足足一天一夜也就做了一次。但太初也是很興奮,畢竟自己做到了,這表示自己是可以修習內功心法的。但就是太慢了,這速度,真的是要十年才能打通三脈成為武俠了。


    太初也不懈怠,繼續感受氣,他試著把丹田之氣引入經脈,不知道試了多少次,終於一股氣息從丹田流出,還沒有走到第一個穴位,竟是散掉了,太初忽覺丹田空空,渾身疲憊無力,睜開眼,竟是天亮了,難怪不能隨便衝擊經脈,氣不夠的情況下去衝擊,不等於自費修為從頭再來嗎?太初想著,又靜坐了半個時辰,吸納天地之氣,然後起身,精神好多了。正所謂十年成俠百年成聖,隻有那百年難遇的天縱奇才方有可能打破這天下武者公認的修煉速度。


    餘下這些天,太初都是潛心納氣。四個月過去了,這一日上課鍾聲想起,太初去了課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無之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聖心無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聖心無悔並收藏太無之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