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說,這整個周國,隻有周家和神機門是最大的習武世家,這周家是以武立國,在整個火之國也是有些名頭的。但是周家世代相傳,從不收外門子弟。內門子弟掌控軍隊,而軍隊隻征召有功夫的成手。
神機門不同,神機門是不允許有軍隊的,但是神機門有內門和外門之分,內門都是唐家人,外門是征召的外姓人,神機門對外門子弟是傳授功法的。雖然不是唐家的家傳功法,但以神機門的實力,也都是從其他門派搶奪的上乘功法。一般門派的真傳功法都是比不上的神機門外門功法的。這也是神機門強大的一個原因,外門子弟相當龐大,雖然周國限製他發展,趕不上周國的百萬大軍,但外門子弟也十萬有餘。真要是打起來,這百萬大軍未必打得過這十萬外門子弟。因此神機門早已經虎視眈眈,無一日不想擴張勢力,不把周國王族放在眼裏了。我建議你加入神機門外族。
太初聽了道:“田叔,不瞞您說,我與這神機門有血海深仇,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進入神機門學藝。”
田中說:“據我所知,在這唐武城還有一個小門派,以前也是威震周國,後來被神機門打壓,搬出了唐武城,進了大山。門派雖小,但為了卷土重來,也招收外門弟子。”
太初問:“田叔叔怎會對這唐武城的門派往事如此了解?”
田中道:“這門派的掌門人,曾與我共同效力木之國朝廷。後因得罪了權貴,告老還鄉,在此隱居。掌門忠厚善良,我與之相熟,情同兄弟,你若想入他的門派,我可以替你引薦,助你入門學藝。”
太初道:“如此甚好,此人姓甚名誰,門派在何處?”
田中道:“他門派在何處我並不知曉,此人名叫武成,門派名叫天羅門。這天羅門也是千年傳承的古老門派,天羅門更有至寶玄冰天羅傘,專門克製神機門暗器。以前武家的天羅門與唐家的神機門齊名,所以這裏才叫唐武城。一山不容二虎,據說天羅門與神機門早有宿怨,時有衝突,但多半是天羅門吃虧。為了戰勝神機門在唐武城立足,天羅門開始與周國皇族結盟,來往甚密,威脅到神機門,神機門則找借口與天羅門發生了一次門派大戰,天羅門徹底落敗,被趕出了唐武城。武家子孫隱居在成家寨,改名成武。”
太初道:“我一家本就生活在成家寨,對成家也有所耳聞,成家是大戶人家,但是終日大門緊閉,很少與人交往,可村裏人都說成家是習武世家。”
田中道:“明日我帶你去成家寨入門學藝,他們與神機門仇怨極深,行事極為低調謹慎。若不是以玄冰天羅傘換取武林大派的庇佑,恐怕神機門早就不容他們在唐武城存在了。不了解底細的人入門,他未必收留。”
第二天一大早,田中與太初告別了欣蘭,乘坐神行車來到成家寨,走了幾日,路上自是兩人聊的甚多,不再細說。到成家時已經是日落西山,田中到了成家門前叩門,出來開門的是成家的老管家,這老管家跟了武成多年,隨老爺姓武,管家認識田中,沒有通報,直接把田中帶到了客廳,然後去通告武成。太初心想,看來這田中確實與武成交情至深,管家竟然敢直接帶他進來。
不一會,武成急匆匆來到待客大廳。看到田中,兩人相擁,兄弟想稱,還掉了幾滴眼淚。田中道:“都是我連累了武兄在木之國的仕途,否則有木之國的靠山,也不至於淪落至此。”
武成道:“你我知己之交,你竟然如此與我分外,不是傷了哥哥的心。再說,你我都是性格直爽之人,很難混跡朝堂,被排擠出來是早晚的事。”說著,拉田中入座,讓仆人上茶。
田中多年未見武成,也是心中記掛:“大哥從木國迴來後,可還一切順利!”
武成探口氣,臉上漏出一絲無奈道:“哎,賢弟也知道我的性子,當初我爹讓我去木國謀個差事,希望我能有所建樹,有了木國做靠山,也有望重新振興天羅門,可我的性子剛烈,不懂迎合諂媚,與上司多有衝突,本就混不下去了,白白耗費了十幾年,一事無成,隻得迴到門派。家父操勞過度,我迴來沒多久就過世了,我獨自支撐天羅門真是困難重重啊!”
田中有些愧疚的道:“要不是哥哥為我強出頭,也不會落得如此境地,這讓我於心何忍!”
武成則爽朗一笑:“哈哈,賢弟想多了,我與那人些積怨極深,早有離開之意。”武成怕田中糾結於此,不能自拔,話鋒一轉道:“今日賢弟來可有什麽事?”
田中也不是婆婆媽媽之人,事已至此,多說無益,也不再糾結往事,直接切入正題,對武成說:“大哥,我今日來確實是有事相求。”
武成問:“賢弟何事盡管到來。隻要是我能辦到的,畢竟竭盡全力!”
田中聽了甚是感激,人生難得有個不計較利益得失的朋友,他拉過太初道:“大哥可認識這娃兒。”
武成自是認識,道:“這不是李爾的兒子。”
田中道:“正是,他想入你門派習武。”
武成略一猶豫道:“賢弟,你也知道,為了躲避神機門,現在我宗門隱居深山,我武家更是改名換姓在此落戶經營生意,以便於支撐門派開銷。這娃娃要是入我門派,內憂外患,恐怕少不了要吃些苦頭。”這武成出於家族使命,不得不將門派維持下去,其實在他心裏早已經心灰意冷,有隱退之意,不想與朝廷有任何瓜葛,更不願踏足江湖紛爭。
太初一直未開口,聽到武成的話,他急忙上前開口道:“武師傅,我不怕吃苦!”武成拍拍太初的小腦袋,搖頭歎息。
田中則是拿出十萬兩銀票放於桌上,這自是欣蘭出門是給田中的,以備不時之需。
武成忙道:“賢弟,你誤會了,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怕這孩子卷入天羅門與神機門的爭鬥,你的銀票趕緊收起來。”
田中道:“大哥,這孩子與神機門也有血海深仇,我想你也猜的到。另外,我本就虧欠與你,你也正是缺錢的時候,這銀票我既然拿了出來,就肯定不會再收起來。”
武成道:“不滿賢弟說,我這生意慘淡,門派確實正缺少銀兩。這十萬兩銀子,頂得上我們過去十年的開銷了。有了這銀兩我自是可以在此征召弟子,擴大山門,重新振興天羅門了。”
太初頭腦甚是靈光,忙跪下叩頭道:“感謝師尊收留傳藝之恩,我定永世不忘師尊大恩,振興我派,消滅神機門。”
武成見這孩子尊師重道,甚是喜歡。更是看田中的麵子,尤其這銀子也讓他頗為動心,再沒有理由拒絕,點頭應允。武成盛情款待了二人,安排二人住下,又到田中房間攀談到深夜方才散去。
第二日清晨,田中告辭,乘坐神行車迴到家中,自是將太初這邊的細節告知欣蘭。欣蘭聽說兒子進了天羅門,又是高興又是牽掛。
武成則是帶著太初進了深山,管家和幾個弟子同行,進行二三百裏有餘,在一處山穀中果然有一片房屋,足有幾百間臥房,屋舍簡陋,顯得破舊不堪。可這裏的地勢還是很不錯的,四麵都是懸崖峭壁,隻有南麵一處入口,是天然的要塞。山門外放著鐵蒺藜,防止野獸侵襲。山門兩側高出有弓弩手輪班看守。山門內更受值班小隊巡邏,簡直是銅牆鐵壁。
武成來到山門,有守衛的弟子遠遠見到武成一行,大開山門,分列兩旁,鞠躬行禮。武成也不搭話,進入了山門。
武成大多在山門之中,每個月都會抽出幾天時間到成家寨,是為了置辦糧食,照看一下生意。太初和田中也是運氣,他居然剛好在家,如若晚一天,則是見不到了。
進了山門,武成將帶過來的給養交給管家,讓他去安排處置。帶著太初來到了演武場,這天羅門演武場倒是廣闊的很,正北側還有一個比武台。武成召集眾弟子,居然也有一千人之多。這些人平時看管甚嚴,不允許隨便外出。眾弟子排列演武場。前麵八百多人是內門弟子,全都姓武,雖然分為宗家和分家,但都是武家的正宗血脈傳人。內門分為十二堂口,每個堂口有六七十人,宗家為辰龍堂,人數最多,有百餘人。
後麵兩百多人是外門弟子,都是親信子弟從家鄉帶過來的,也分為十二堂口,每個堂口有不到二十人。以前這外門弟子每個堂口都有五千到一萬人,足見現在冷落到什麽程度。
武成自是把太初安排在外門十二堂口之一的寅虎堂,並交代堂主武陽好好照顧,不可怠慢。
武陽是分家子弟,在外門做堂主。今年也有四十多歲。因為天羅門的處境,他們對外門弟子是及其提防的,而且並不友好。以前堂口都是外姓擔任堂主,自從進了這深山,把堂主都換成了武家人,自是不信任外人,這也傷了外門弟子的心,這武家一蹶不振也是有自身原因的。內門是宗家欺壓分家,外門則是不信任外姓旁人,哪裏還經營的好。
武成講了幾句話就散了眾人,看來他對門派確實沒有什麽大的心思了。武陽給太初安排了房間,竟然是兩人間,武陽和太初道:“這裏房屋緊缺,其他弟子都是八人間,掌門特別叮囑給你安排兩人間,對你寄予厚望,希望你好生習武,別辜負了掌門的信賴。”
太初明白,這自是掌門人對他的特別照顧,銀兩和田中還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感謝幫主和堂主,我必會努力練功,光大我派!”太初也不忘客套幾句。
武陽離去,太初自然是欣喜若狂,一個人被生活壓抑了太久,越走越絕望,如今終於看到了一絲希望,一絲光明,怎會沒開心。太初畢竟還是個孩子,孩子的幼稚讓他對天羅門滿是憧憬,他似乎看到了未來,自己一個人麵對神機門,殺得他們片甲不留。
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殺戮!天羅門並不是安樂窩,這又是一個江湖!
神機門不同,神機門是不允許有軍隊的,但是神機門有內門和外門之分,內門都是唐家人,外門是征召的外姓人,神機門對外門子弟是傳授功法的。雖然不是唐家的家傳功法,但以神機門的實力,也都是從其他門派搶奪的上乘功法。一般門派的真傳功法都是比不上的神機門外門功法的。這也是神機門強大的一個原因,外門子弟相當龐大,雖然周國限製他發展,趕不上周國的百萬大軍,但外門子弟也十萬有餘。真要是打起來,這百萬大軍未必打得過這十萬外門子弟。因此神機門早已經虎視眈眈,無一日不想擴張勢力,不把周國王族放在眼裏了。我建議你加入神機門外族。
太初聽了道:“田叔,不瞞您說,我與這神機門有血海深仇,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進入神機門學藝。”
田中說:“據我所知,在這唐武城還有一個小門派,以前也是威震周國,後來被神機門打壓,搬出了唐武城,進了大山。門派雖小,但為了卷土重來,也招收外門弟子。”
太初問:“田叔叔怎會對這唐武城的門派往事如此了解?”
田中道:“這門派的掌門人,曾與我共同效力木之國朝廷。後因得罪了權貴,告老還鄉,在此隱居。掌門忠厚善良,我與之相熟,情同兄弟,你若想入他的門派,我可以替你引薦,助你入門學藝。”
太初道:“如此甚好,此人姓甚名誰,門派在何處?”
田中道:“他門派在何處我並不知曉,此人名叫武成,門派名叫天羅門。這天羅門也是千年傳承的古老門派,天羅門更有至寶玄冰天羅傘,專門克製神機門暗器。以前武家的天羅門與唐家的神機門齊名,所以這裏才叫唐武城。一山不容二虎,據說天羅門與神機門早有宿怨,時有衝突,但多半是天羅門吃虧。為了戰勝神機門在唐武城立足,天羅門開始與周國皇族結盟,來往甚密,威脅到神機門,神機門則找借口與天羅門發生了一次門派大戰,天羅門徹底落敗,被趕出了唐武城。武家子孫隱居在成家寨,改名成武。”
太初道:“我一家本就生活在成家寨,對成家也有所耳聞,成家是大戶人家,但是終日大門緊閉,很少與人交往,可村裏人都說成家是習武世家。”
田中道:“明日我帶你去成家寨入門學藝,他們與神機門仇怨極深,行事極為低調謹慎。若不是以玄冰天羅傘換取武林大派的庇佑,恐怕神機門早就不容他們在唐武城存在了。不了解底細的人入門,他未必收留。”
第二天一大早,田中與太初告別了欣蘭,乘坐神行車來到成家寨,走了幾日,路上自是兩人聊的甚多,不再細說。到成家時已經是日落西山,田中到了成家門前叩門,出來開門的是成家的老管家,這老管家跟了武成多年,隨老爺姓武,管家認識田中,沒有通報,直接把田中帶到了客廳,然後去通告武成。太初心想,看來這田中確實與武成交情至深,管家竟然敢直接帶他進來。
不一會,武成急匆匆來到待客大廳。看到田中,兩人相擁,兄弟想稱,還掉了幾滴眼淚。田中道:“都是我連累了武兄在木之國的仕途,否則有木之國的靠山,也不至於淪落至此。”
武成道:“你我知己之交,你竟然如此與我分外,不是傷了哥哥的心。再說,你我都是性格直爽之人,很難混跡朝堂,被排擠出來是早晚的事。”說著,拉田中入座,讓仆人上茶。
田中多年未見武成,也是心中記掛:“大哥從木國迴來後,可還一切順利!”
武成探口氣,臉上漏出一絲無奈道:“哎,賢弟也知道我的性子,當初我爹讓我去木國謀個差事,希望我能有所建樹,有了木國做靠山,也有望重新振興天羅門,可我的性子剛烈,不懂迎合諂媚,與上司多有衝突,本就混不下去了,白白耗費了十幾年,一事無成,隻得迴到門派。家父操勞過度,我迴來沒多久就過世了,我獨自支撐天羅門真是困難重重啊!”
田中有些愧疚的道:“要不是哥哥為我強出頭,也不會落得如此境地,這讓我於心何忍!”
武成則爽朗一笑:“哈哈,賢弟想多了,我與那人些積怨極深,早有離開之意。”武成怕田中糾結於此,不能自拔,話鋒一轉道:“今日賢弟來可有什麽事?”
田中也不是婆婆媽媽之人,事已至此,多說無益,也不再糾結往事,直接切入正題,對武成說:“大哥,我今日來確實是有事相求。”
武成問:“賢弟何事盡管到來。隻要是我能辦到的,畢竟竭盡全力!”
田中聽了甚是感激,人生難得有個不計較利益得失的朋友,他拉過太初道:“大哥可認識這娃兒。”
武成自是認識,道:“這不是李爾的兒子。”
田中道:“正是,他想入你門派習武。”
武成略一猶豫道:“賢弟,你也知道,為了躲避神機門,現在我宗門隱居深山,我武家更是改名換姓在此落戶經營生意,以便於支撐門派開銷。這娃娃要是入我門派,內憂外患,恐怕少不了要吃些苦頭。”這武成出於家族使命,不得不將門派維持下去,其實在他心裏早已經心灰意冷,有隱退之意,不想與朝廷有任何瓜葛,更不願踏足江湖紛爭。
太初一直未開口,聽到武成的話,他急忙上前開口道:“武師傅,我不怕吃苦!”武成拍拍太初的小腦袋,搖頭歎息。
田中則是拿出十萬兩銀票放於桌上,這自是欣蘭出門是給田中的,以備不時之需。
武成忙道:“賢弟,你誤會了,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怕這孩子卷入天羅門與神機門的爭鬥,你的銀票趕緊收起來。”
田中道:“大哥,這孩子與神機門也有血海深仇,我想你也猜的到。另外,我本就虧欠與你,你也正是缺錢的時候,這銀票我既然拿了出來,就肯定不會再收起來。”
武成道:“不滿賢弟說,我這生意慘淡,門派確實正缺少銀兩。這十萬兩銀子,頂得上我們過去十年的開銷了。有了這銀兩我自是可以在此征召弟子,擴大山門,重新振興天羅門了。”
太初頭腦甚是靈光,忙跪下叩頭道:“感謝師尊收留傳藝之恩,我定永世不忘師尊大恩,振興我派,消滅神機門。”
武成見這孩子尊師重道,甚是喜歡。更是看田中的麵子,尤其這銀子也讓他頗為動心,再沒有理由拒絕,點頭應允。武成盛情款待了二人,安排二人住下,又到田中房間攀談到深夜方才散去。
第二日清晨,田中告辭,乘坐神行車迴到家中,自是將太初這邊的細節告知欣蘭。欣蘭聽說兒子進了天羅門,又是高興又是牽掛。
武成則是帶著太初進了深山,管家和幾個弟子同行,進行二三百裏有餘,在一處山穀中果然有一片房屋,足有幾百間臥房,屋舍簡陋,顯得破舊不堪。可這裏的地勢還是很不錯的,四麵都是懸崖峭壁,隻有南麵一處入口,是天然的要塞。山門外放著鐵蒺藜,防止野獸侵襲。山門兩側高出有弓弩手輪班看守。山門內更受值班小隊巡邏,簡直是銅牆鐵壁。
武成來到山門,有守衛的弟子遠遠見到武成一行,大開山門,分列兩旁,鞠躬行禮。武成也不搭話,進入了山門。
武成大多在山門之中,每個月都會抽出幾天時間到成家寨,是為了置辦糧食,照看一下生意。太初和田中也是運氣,他居然剛好在家,如若晚一天,則是見不到了。
進了山門,武成將帶過來的給養交給管家,讓他去安排處置。帶著太初來到了演武場,這天羅門演武場倒是廣闊的很,正北側還有一個比武台。武成召集眾弟子,居然也有一千人之多。這些人平時看管甚嚴,不允許隨便外出。眾弟子排列演武場。前麵八百多人是內門弟子,全都姓武,雖然分為宗家和分家,但都是武家的正宗血脈傳人。內門分為十二堂口,每個堂口有六七十人,宗家為辰龍堂,人數最多,有百餘人。
後麵兩百多人是外門弟子,都是親信子弟從家鄉帶過來的,也分為十二堂口,每個堂口有不到二十人。以前這外門弟子每個堂口都有五千到一萬人,足見現在冷落到什麽程度。
武成自是把太初安排在外門十二堂口之一的寅虎堂,並交代堂主武陽好好照顧,不可怠慢。
武陽是分家子弟,在外門做堂主。今年也有四十多歲。因為天羅門的處境,他們對外門弟子是及其提防的,而且並不友好。以前堂口都是外姓擔任堂主,自從進了這深山,把堂主都換成了武家人,自是不信任外人,這也傷了外門弟子的心,這武家一蹶不振也是有自身原因的。內門是宗家欺壓分家,外門則是不信任外姓旁人,哪裏還經營的好。
武成講了幾句話就散了眾人,看來他對門派確實沒有什麽大的心思了。武陽給太初安排了房間,竟然是兩人間,武陽和太初道:“這裏房屋緊缺,其他弟子都是八人間,掌門特別叮囑給你安排兩人間,對你寄予厚望,希望你好生習武,別辜負了掌門的信賴。”
太初明白,這自是掌門人對他的特別照顧,銀兩和田中還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感謝幫主和堂主,我必會努力練功,光大我派!”太初也不忘客套幾句。
武陽離去,太初自然是欣喜若狂,一個人被生活壓抑了太久,越走越絕望,如今終於看到了一絲希望,一絲光明,怎會沒開心。太初畢竟還是個孩子,孩子的幼稚讓他對天羅門滿是憧憬,他似乎看到了未來,自己一個人麵對神機門,殺得他們片甲不留。
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殺戮!天羅門並不是安樂窩,這又是一個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