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軒見了,跑過去挨個叫人後被雷天澤抱著坐在凳子上,「三舅舅,軒兒要吃綠色包子。」


    雷天澤給他拿了一個綠色包子,才與藍怡和賈氏言道:「瑤姨,四妹,你們來了。」


    藍怡見桌上的包子,便笑道,「大哥,三哥,包子味道如何?」


    蘇永珅微笑,「不錯。」


    「四妹,你看廳裏吃包子的人,就曉得了。」雷天澤端起碗,餵文軒喝米湯,動作輕柔耐心。


    正廳內人不少,有晌午在這吃飯的義學裏的孩子們,還有一些住店的客人,以及方才過來的帶孩子買包子的婦人,桌上都放著一碟或兩碟包子。


    藍怡笑道,「大家也是圖個新鮮,得過幾天才曉得。」今日包子種類多,又有買四贈一的促銷,大夥自然會嚐嚐。


    「娘,姥姥,木耳雞蛋菜包子好吃。」宇兒吃下兩個包子便飽了,「你們吃這個。」


    說完,他掰開一個紫色木耳菜包給藍怡和賈氏一人一半,藍怡和賈氏接了開吃。


    賈氏迴來後還是第一次見到蘇永珅,吃完包子柔聲問道,「蘇夫子,前些日子連著下雨,你的腿可還痛的厲害?」


    蘇永珅低聲迴道,「多虧您的藥,守德今年比起往年好很多,拄拐杖還能行走,夜裏也能睡著。」


    「我從梅縣帶了些合用的草藥,迴頭加進藥裏,應是有些效果的。」賈氏迴去後曾想師傅請教過蘇永珅這種外傷導致的腿痛該如何醫治,盛婆子也說並無根治的辦法,隻能用藥慢慢調養,並建議了幾種療效不錯的草藥和飲食。


    蘇永珅拱手道謝,「又勞您費心了。」


    藍怡明亮的雙眸在兩人之間來迴轉動,雷天澤見她如此,好笑地微微搖頭。


    「四妹,」雷天澤喚道,「再吃點,秋冬正是該進補的時候,我記得你是最怕冷的。」


    藍怡哦了一聲,拿起一個大包子接著啃,「三哥,今日立冬,迴去了我把煎湯沐浴的菊花和香草給你們送過去。」


    大周立冬日,以各色香草及菊花、金銀花煎湯沐浴,謂之「掃芥」。雷天澤展顏一笑,「隻取些你種的金銀花足矣,香草便不必了。」


    看著被雷天澤的淺笑吸引住目光的隔壁桌幾個女子,藍怡抿抿嘴。自己這位義兄五官稜角分明,俊朗飄逸,再配上這樣柔和的笑意,難怪總被劉氏等人當作花癡對象,她看著也覺得甚是養眼呢。


    「三哥不喜香草氣味?這可不行哦!」藍怡給文軒擦擦嘴角,抑揚頓挫道,「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所以,香草和君子,更配哦!」


    雷天澤目含寵溺地一笑,「四妹言之有理,那香草也與三哥取一些吧,我也好過過當君子的癮。」


    藍怡認同地點頭,「孺子可教也。」


    「四妹,你對屈原之作也頗為讚賞,乃是為何?」雷天澤見她吃飽了,便接著問道。


    藍怡微微歪頭,直接迴道,「陸機曾言『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雖有片麵之處但也中了七八分。賦之瀏亮在屈原的作品中,表現的最為明顯,我喜歡屈原之作的大氣。」


    「大氣麽?」雷天澤抬手輕撫垂下的一縷額發,「屈原身為宗室重臣,抱負忠君卻不得策,最終敗於小人之下,被君疏離外放,我看他的作品多是表忠君,也發胸中之抑怒,最後做《懷沙》投江而去,大氣卻不見得。」


    雷天澤站的角度與藍怡不同,所以看到的屈原更多的是他身為臣子的不足之處,以此視角再看他的作品,與藍怡的評價就有了這樣的差別。


    藍怡點頭,「三哥言之有理,但是也僅是一方麵。屈原的大氣在《天問》一作中,一覽無遺,他從天地離分、陰陽變化、日月星展諸般象,一直問到神話傳說乃至聖賢兇碩和戰亂興衰等歷史故事,綺麗無匹,堪稱千古奇做。」


    「若單從《天問》一篇來看,四妹所言不差。屈原諸作,我也最喜這一篇。」雷天則笑道,「這一片,與太白之作頗神似。」


    藍怡卻搖頭,「不,三哥,若從境界來說,《天問》乃在太白之上。」


    「哦,四妹何出此言?」雷天澤追問道,藍怡在很多問題上的見解,與他人不同認真思索來又頗有道理,雷天澤每與她深談,都有收穫。


    藍怡眯眼,狡黠一笑,「小妹如此說,乃是因為屈原《天問》的前二十一問,問的是『天』,也就是『道』,思索境界高於太白。」


    「哈哈,」雷天澤拍掌而笑,「可惜他又問無答,若是有答,四妹可能就不這麽說了。」


    藍怡也頗為遺憾,「能問,起碼說明他在思考,在考慮這些問題,已經走在路上,正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求索就會有所得,形成自己的觀點,隻可惜現存的屈原作品甚少,無法得知罷了。」


    「已在路上麽?」雷天澤言道,「確實如此。」


    「正是因為這些先賢大家在路上,雖未達至境,但也給後人辟出登山之境。學問累代而成,登高而招才可見遠啊。」藍怡感慨道。


    認真聽他們說話的宇兒此時眼睛一亮,「娘,這個宇兒知道,語出荀子《勸學》,是不是?」


    藍怡點頭,讚揚地拍拍宇兒的肩膀,「荀子的書,你何時看的?」


    宇兒看著蘇永珅,「在大伯那裏看到的,上邊好寫字宇兒還不認識,不過這兩句還是記得的。」


    蘇永珅讚賞地點頭,「宇兒善學,乃是可造之材。」


    被表揚的宇兒小臉紅撲撲的,不好意思地低著頭。


    蘇永珅接著說道,「荀子在《勸學》中言道『神莫大於化道』;《莊子》也有言『不如兩忘而化其道』。與《天問》的前幾問,可謂同宗,不過大道無形,眾說紛紜卻隻可意味無法言傳。」


    旁邊一桌幾個書生,傾耳聽到他們幾人的言論,也勾起了興趣,其中一個站起來,走到他們身邊,「兩位夫子,這位夫人,你們談論之事小生也頗感興趣,不知能否與眾位同桌而談?」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寡婦丫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極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極藍並收藏穿越之寡婦丫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