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商號一萬七千餘貫的營業額,就有八千六百貫的純利潤,這是相當高的,更何況這其中還有些投入的成本是應該按年折舊,不是一股腦算在今年的,不過這有什麽關係?藍怡微笑,既然把全部成本刨除,商記還有這樣的收入,那麽按照現代會計核算方法,他們的收入隻會更高。
程小七桃花目露驚訝,「竟有這麽高?!」
說完,他看著藍怡,見她一臉淡定,垂眸沉思,腦中不禁閃現認識她以來的一幕幕,她去年也是這樣的一身裝扮,牽驢馱菜到樂香居與程備遊談生意時的自信,兩個孩子生病時她的慌亂焦急,談起商記發展時她的胸有成竹,自己在溫室內一蹶不振時,她拉起自己,自信地說,等他們有了銀子,生意遍布大周,他可遍行天下!
她一定可以!她一個較弱的女子尚可如此,自己有什麽理由不振作?!小七握拳,目光閃亮,「好!」
夏順看小七苗若好女的麵龐竟透出萬丈豪氣,十分驚訝,轉頭看大少爺。小七歷來難懂,但夏重瀟卻懂的他在想什麽,俊逸的臉龐上帶了輕鬆的笑意。
「能有這麽多的進項,多虧了藍妹,多虧了大夥兩年的辛苦。」
藍怡從沉思中迴神,笑道:「夏大哥客氣了,能有這樣的進項,首推夏大哥鼎力相助,若沒有夏大哥入股的油坊、沒有夏大哥的商隊,咱們商記不可能有今天的局麵。」
夏重瀟展顏,想起去年在清水河邊支攤子賣糖葫蘆的藍怡,自己看中了她腦中層出不窮的點子才接了妹妹的股份,與他們一起做起生意。初時有幾分幫襯之意,後來卻漸漸的全心投入,下的功夫和心力並不比在夏家本家的生意少,而這麽投入絕對是值得的,他可以預想的到,這樣下去商記會是怎樣的發展規模。
不過,該提醒的還是要提醒的。
「一萬七千餘貫的流水,稅課隻兩千四百貫,相比旁家店鋪是極低的。」夏重瀟分析到,「這主要是因為牡丹籽油一項上咱們的成本低,牡丹籽油三十稅一的稅課較少,再加上青山山貨鋪收上來的山貨咱們分項進入油鋪和鮮果作坊加工,這些山貨是直接從農夫手裏集來的,稅課也低,才能積少成多,明年咱們不會再有這樣的好處。」
王林喜認真點頭,「咱們今年出去訂購牡丹籽,本錢漲到六十文一斤許多花農仍不願出手;已有雜貨鋪子看重了咱們在各村收山貨的攤點,也在加設;咱們雜貨鋪的賣貨法子也正在被人學了去。雖說咱們手裏還有幾千斤牡丹籽油、鮮果和各項雜貨未出,能值上萬貫,但明年的生意確實不好做。」
王林喜總管商記帳目,對各項數據極為清晰,他說完大夥也嚴肅起來。
小七見此,支肘托腮笑道:「果然還是買田地做地主更好啊!」
王林喜和王林遠本就是農民出身,他們對視一眼,點頭認可。
大周的商賈,雖已不是賤籍,衙門對商賈徵收的關市稅、市舶課和契稅等商稅雖較之隋唐時期降低不少,但仍是步步為稅。有店鋪的「坐賈」按商品交易額繳納住稅;集市做買賣的行商,包括各方來的商人、鄉村農夫和城鎮人戶,賣自己製作的手工業品、農副產品或是販運來的貨物,官府按照買賣的成交額,即時課稅。除此之外,還會對坐賈和行商加收經總製錢、商人和作坊主要繳納算緡錢、車船主繳納算商車錢、高利貸者繳納賒貸稅、城鎮住戶還要根據房屋多少繳納間架稅等。
相對比而言,鄉下農夫的稅收卻少上許多。有田的主戶農夫,隻需按著朝廷每年發文公布的數額,繳納約田地的三成春糧和秋糧,無需再繳納其他稅賦。所以,大周之內真正有錢的人家,都是良田萬頃,商賈們手裏錢多了也會去購置田地,上等田地價格也是很貴的,一般人家但凡有其他辦法,就不會出手轉賣田地。
藍怡見大夥氣勢低沉下來,笑道:「這是怎麽了?萬事開頭難,既然咱們頭都開得這樣好,還愁下一步沒生意麽?隻要有人,就有吃穿用住行,就有咱們賺錢的地方。咱們商記靠牡丹籽油起家,但並不是隻做這一項買賣,咱們麵對的難題,旁的商家也會麵對,咱們隻要肯動腦子,就會發現旁人沒有發現的法子,找到旁人想不到的賺錢去處。」
眾人重又抬起頭挺起胸膛。是啊!他們愁些什麽,難道還能比旁人更難了去?
六子聽了藍怡的話,腦中「叮」的一聲,忽來靈感,「賺大錢的去處小人知道,非鹽、茶、酒、礦莫屬,藍夫人是想……」
夏順眉頭一皺,伸手就是一巴掌,「鹽茶酒礦是朝廷的禁榷行當,你以為是那麽好做的!」
鹽、茶、酒、礦是大周的主要經濟命脈,管理極為嚴格,想做這四個行當,除了有大量本錢,還需要有相當的人脈。
六子向旁邊的王林喜靠了靠,離父親遠一些,眼巴巴的看著藍怡。
藍怡笑道:「鹽茶酒礦的確能賺大把銀子,但是風險也極大,一不小心就是個家破人亡。大夥想一想,咱們賺錢到底是為了什麽?」
小七放下手臂,「縱馬持酒,笑傲天下!」所以,他一定要賺夠十萬兩銀子。
夏重瀟微笑,「靠一己之力,撐門立戶。」
王林喜王林遠對視,「為了讓家人不愁吃穿。」
六子也握拳,「有錢可以讓旁人高看一眼,讓家裏人更體麵。」
藍怡點頭,「對!有錢就有底氣,過自己想過的日子。」
小七好奇問道:「夫人想過什麽日子?」
眾人也都好奇地看著藍怡。
藍怡一笑,望著窗外透進的點點光斑,「凡事可自己做主、不受旁人壓製要挾,自己和家人有尊嚴的活著,做自己想做的事。」
眾人動容,在這個以男為尊的社會,女子是以夫為天、以色事人的附庸物,藍怡一個十五六歲的小丫頭竟敢這樣大言不慚地說出這樣的大話。
但是,大夥就是莫名的相信她能!藍怡的話似點燃了他們心中的火苗,「騰」地一聲,燃燒壯大,鬥誌熊熊。
小七拍桌而起,「夫人說得好,就是要有尊嚴的活著!」
藍怡笑道:「銀錢,不過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咱們這麽辛苦的賺取銀錢,是為了實現各自心中的夢想,大夥不要忘了這一點,不要失了咱們的本心,被金銀迷住眼睛。」
人初始時都是為了夢想出發,最後卻迷失在紙醉金迷的慾海裏無法自拔,做下諸多惡業,直到生命的盡頭才幡然醒悟卻為時已晚,這樣的事情,歷朝歷代一幕幕上演,藍怡看過太多,不想讓自己周圍的人也變成那副樣子。
大夥聽了藍怡的話,都認真點頭,認真思索著他們各自的夢想。
藍怡見此,接著說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隻要不傷害別人,盡可以去奮力追求實現,不枉此生。其實,不隻是人,咱們的商記也該有夢想,咱們湊在一起開創商記是為了什麽,商記要達到什麽目標,有哪些是咱們必須遵守的底線,這些都是咱們該認真思考的問題。隻有把這些想清楚,咱們的商記、商記中的管事夥計才知道該幹什麽,朝著什麽目標前進;隻有這樣,青山商記才會區別與其他商號,成為獨特的存在,發揮它的價值。」
點到即止,藍怡沒有多說,留給眾人思考的空間。開創商記是憑著一股熱情,商記能起步靠的是運氣和實力,但是要青山商記穩紮穩打的一步步發展下去,必須依靠獨特的商記文化、行為準則,這是每一個學經濟管理的人都知道的準則。現在青山商記已經起步,下一步就是要完善機構,樹立更高目標和宗旨,開創一片嶄新的天地。
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確定下來的事情。藍怡話題一轉,接著說,「好了,這些留著大夥迴去再思考。現在咱們算算今年每人能分得多少銀子。」
王林喜最先迴過神來,「大嫂,我算過了,按著咱們實現商量好的規定,八千貫拿出一成也就是八百貫作為今年商記的獎賞,再留下一成作為商記周轉的銀錢,剩下的按著商記股份,大嫂應分得一千九百五十六貫,米夫人分得一千八百八十四貫,夏大哥分得一千二百零八貫,我和林遠每人六百零四貫,小七一百四十四貫。小七分得的較少,是因為青山鮮果作坊一千五百貫的流水,賺的四百五十貫,若待存貨出手,分得的會多些。」
青山鮮果作坊,是小七、藍怡和夏婉三人合股開辦的,青山商記的其他買賣小七並沒有參與,所以年底分成小七自然是最少的。
小七眯起桃花眼,「已是不少了。不過,咱們明年再做生意,可得算小的一份。」
夏重瀟和藍怡對視一眼,點頭,「小七,明年商記還要做大,增資擴股,算你一份,至於怎麽個算法,咱們明年再說。」
夏順接著說到:「八百貫的分紅,按著咱們十月訂下的管事夥計年底分紅計劃,每人年底增發兩個月的份例作為紅包,再加一份過年禮品,我和林喜算過了,共需二百二十貫。剩下的五百八十貫……」
藍怡看看夏重瀟,夏重瀟笑道:「我和婉妹、藍妹商量過了,這部分錢算我們二人不再分成,算作是給你們幾個大小掌櫃的辛苦分紅錢,小七五十兩,夏順二百兩,六子、林喜和林遠每人一百一十兩。」
夏順騰得站起身,夏重瀟擺擺手,「無需多言,坐下吧,這是你應得的,其他的你家姑娘自會打賞你們父子。」
夏順不安的坐迴位置,眼底閃著驚喜和淚花,六子沒想到自己能分到這麽多,傻笑著算計該怎麽個花法。娘和春草年底要添新頭麵、新衣服,這個花不了多少,不如和爹商量在米府外購置一處宅子,米府地方不大,他們一家住在後配房裏也著實不方便……
林喜和林遠相視而笑,看著大嫂,藍怡點頭,「我八月去梅縣前,從帳上支取了兩千兩銀子,隻還迴帳房一千兩,不可忘記。」
林喜點頭。
小七站起身,「多虧了大夥,小的才能賺迴這麽多銀兩。說來慚愧,小的出門不便,商記的事情參與少,鮮果作坊也多虧六子和林遠照料,今日我做東,咱們這就去樂香居吃一頓。先說下,做飯用的新鮮蔬菜都是小的種的,滋味極好,保管好吃。」
小七說的是實話,因為大哥的原因,他一直尋不到賺錢的門路,隻靠著做些零工賺些小錢,哪抵得上這樣的大手筆。
藍怡站起身,打趣小七道:「小七,你那四十個溫室,沒少幫你賺銀子吧?」
小七頓時笑顏如花,「當然,當然,這多虧了藍夫人。」
溫室賺迴的,比青山鮮果作坊要多上幾倍,小七嘴角上挑,拉都拉不住。
一頓飯賓主盡歡,辭別眾人後,藍怡三人懷揣著銀票坐牛車迴家。王林遠趕著牛車,藍怡披著披風,帶著帽子仍覺得寒風刺骨。
是得考慮買輛帶篷布的馬車了,也不知王二叔相看馬匹,有沒有相中合適的。
王林喜坐在上風口,替藍怡擋著寒風,他今日也吃了不少酒,臉色發紅,身上熱乎乎的,「大嫂,加上山坡上的牡丹收成,我和林遠今年每人分得了一千貫。這是咱們做夢都夢不到的數目,若不是跟著大嫂,我們兄弟哪有今日,這份恩情,天高海深,咱們做牛做馬幾輩子都還不完,我,我都不知該咋說,大嫂,我……」
王林喜說完,雙目含淚,雙唇顫抖,許是喝多了,他感覺壓在心底的感激,噴湧而出,卻無法言表,焦急不已。
趕牛車的王林遠也放下牛鞭,含淚迴頭。二哥說的,何嚐不是他的心聲。去年,他還帶著媳婦孩子寄居在大哥屋簷下,扛著鋤頭在田間除草,連蓋三間房的錢都沒有。現在,他可以挺直腰杆做人,一切全賴麵前的大嫂。
「大嫂,咱們不說來生,這輩子我和二哥的命就是你的,隻要你吩咐,我兄弟二人刀山火海,肝腦塗地也要替大嫂完成。」
男兒一諾,重千金。
王林喜和王林遠鄭重地看著大嫂,藍怡本想推辭,但見他們眼眸中的執著鄭重,正色直身,應諾道:「好。」
王林喜和王林遠的淚水瞬間滴落,不好意思的趕緊擦掉,三人相視而笑,笑聲漸大,驚起棲鴉,擋去冰寒。
迴到家中,藍怡瞧見驢棚邊上拴著三匹馬,皆是遠道而來,馬蹄濺雪,鞍轡沾霜,她一愣,快步向屋內走去。
</br>
程小七桃花目露驚訝,「竟有這麽高?!」
說完,他看著藍怡,見她一臉淡定,垂眸沉思,腦中不禁閃現認識她以來的一幕幕,她去年也是這樣的一身裝扮,牽驢馱菜到樂香居與程備遊談生意時的自信,兩個孩子生病時她的慌亂焦急,談起商記發展時她的胸有成竹,自己在溫室內一蹶不振時,她拉起自己,自信地說,等他們有了銀子,生意遍布大周,他可遍行天下!
她一定可以!她一個較弱的女子尚可如此,自己有什麽理由不振作?!小七握拳,目光閃亮,「好!」
夏順看小七苗若好女的麵龐竟透出萬丈豪氣,十分驚訝,轉頭看大少爺。小七歷來難懂,但夏重瀟卻懂的他在想什麽,俊逸的臉龐上帶了輕鬆的笑意。
「能有這麽多的進項,多虧了藍妹,多虧了大夥兩年的辛苦。」
藍怡從沉思中迴神,笑道:「夏大哥客氣了,能有這樣的進項,首推夏大哥鼎力相助,若沒有夏大哥入股的油坊、沒有夏大哥的商隊,咱們商記不可能有今天的局麵。」
夏重瀟展顏,想起去年在清水河邊支攤子賣糖葫蘆的藍怡,自己看中了她腦中層出不窮的點子才接了妹妹的股份,與他們一起做起生意。初時有幾分幫襯之意,後來卻漸漸的全心投入,下的功夫和心力並不比在夏家本家的生意少,而這麽投入絕對是值得的,他可以預想的到,這樣下去商記會是怎樣的發展規模。
不過,該提醒的還是要提醒的。
「一萬七千餘貫的流水,稅課隻兩千四百貫,相比旁家店鋪是極低的。」夏重瀟分析到,「這主要是因為牡丹籽油一項上咱們的成本低,牡丹籽油三十稅一的稅課較少,再加上青山山貨鋪收上來的山貨咱們分項進入油鋪和鮮果作坊加工,這些山貨是直接從農夫手裏集來的,稅課也低,才能積少成多,明年咱們不會再有這樣的好處。」
王林喜認真點頭,「咱們今年出去訂購牡丹籽,本錢漲到六十文一斤許多花農仍不願出手;已有雜貨鋪子看重了咱們在各村收山貨的攤點,也在加設;咱們雜貨鋪的賣貨法子也正在被人學了去。雖說咱們手裏還有幾千斤牡丹籽油、鮮果和各項雜貨未出,能值上萬貫,但明年的生意確實不好做。」
王林喜總管商記帳目,對各項數據極為清晰,他說完大夥也嚴肅起來。
小七見此,支肘托腮笑道:「果然還是買田地做地主更好啊!」
王林喜和王林遠本就是農民出身,他們對視一眼,點頭認可。
大周的商賈,雖已不是賤籍,衙門對商賈徵收的關市稅、市舶課和契稅等商稅雖較之隋唐時期降低不少,但仍是步步為稅。有店鋪的「坐賈」按商品交易額繳納住稅;集市做買賣的行商,包括各方來的商人、鄉村農夫和城鎮人戶,賣自己製作的手工業品、農副產品或是販運來的貨物,官府按照買賣的成交額,即時課稅。除此之外,還會對坐賈和行商加收經總製錢、商人和作坊主要繳納算緡錢、車船主繳納算商車錢、高利貸者繳納賒貸稅、城鎮住戶還要根據房屋多少繳納間架稅等。
相對比而言,鄉下農夫的稅收卻少上許多。有田的主戶農夫,隻需按著朝廷每年發文公布的數額,繳納約田地的三成春糧和秋糧,無需再繳納其他稅賦。所以,大周之內真正有錢的人家,都是良田萬頃,商賈們手裏錢多了也會去購置田地,上等田地價格也是很貴的,一般人家但凡有其他辦法,就不會出手轉賣田地。
藍怡見大夥氣勢低沉下來,笑道:「這是怎麽了?萬事開頭難,既然咱們頭都開得這樣好,還愁下一步沒生意麽?隻要有人,就有吃穿用住行,就有咱們賺錢的地方。咱們商記靠牡丹籽油起家,但並不是隻做這一項買賣,咱們麵對的難題,旁的商家也會麵對,咱們隻要肯動腦子,就會發現旁人沒有發現的法子,找到旁人想不到的賺錢去處。」
眾人重又抬起頭挺起胸膛。是啊!他們愁些什麽,難道還能比旁人更難了去?
六子聽了藍怡的話,腦中「叮」的一聲,忽來靈感,「賺大錢的去處小人知道,非鹽、茶、酒、礦莫屬,藍夫人是想……」
夏順眉頭一皺,伸手就是一巴掌,「鹽茶酒礦是朝廷的禁榷行當,你以為是那麽好做的!」
鹽、茶、酒、礦是大周的主要經濟命脈,管理極為嚴格,想做這四個行當,除了有大量本錢,還需要有相當的人脈。
六子向旁邊的王林喜靠了靠,離父親遠一些,眼巴巴的看著藍怡。
藍怡笑道:「鹽茶酒礦的確能賺大把銀子,但是風險也極大,一不小心就是個家破人亡。大夥想一想,咱們賺錢到底是為了什麽?」
小七放下手臂,「縱馬持酒,笑傲天下!」所以,他一定要賺夠十萬兩銀子。
夏重瀟微笑,「靠一己之力,撐門立戶。」
王林喜王林遠對視,「為了讓家人不愁吃穿。」
六子也握拳,「有錢可以讓旁人高看一眼,讓家裏人更體麵。」
藍怡點頭,「對!有錢就有底氣,過自己想過的日子。」
小七好奇問道:「夫人想過什麽日子?」
眾人也都好奇地看著藍怡。
藍怡一笑,望著窗外透進的點點光斑,「凡事可自己做主、不受旁人壓製要挾,自己和家人有尊嚴的活著,做自己想做的事。」
眾人動容,在這個以男為尊的社會,女子是以夫為天、以色事人的附庸物,藍怡一個十五六歲的小丫頭竟敢這樣大言不慚地說出這樣的大話。
但是,大夥就是莫名的相信她能!藍怡的話似點燃了他們心中的火苗,「騰」地一聲,燃燒壯大,鬥誌熊熊。
小七拍桌而起,「夫人說得好,就是要有尊嚴的活著!」
藍怡笑道:「銀錢,不過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咱們這麽辛苦的賺取銀錢,是為了實現各自心中的夢想,大夥不要忘了這一點,不要失了咱們的本心,被金銀迷住眼睛。」
人初始時都是為了夢想出發,最後卻迷失在紙醉金迷的慾海裏無法自拔,做下諸多惡業,直到生命的盡頭才幡然醒悟卻為時已晚,這樣的事情,歷朝歷代一幕幕上演,藍怡看過太多,不想讓自己周圍的人也變成那副樣子。
大夥聽了藍怡的話,都認真點頭,認真思索著他們各自的夢想。
藍怡見此,接著說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隻要不傷害別人,盡可以去奮力追求實現,不枉此生。其實,不隻是人,咱們的商記也該有夢想,咱們湊在一起開創商記是為了什麽,商記要達到什麽目標,有哪些是咱們必須遵守的底線,這些都是咱們該認真思考的問題。隻有把這些想清楚,咱們的商記、商記中的管事夥計才知道該幹什麽,朝著什麽目標前進;隻有這樣,青山商記才會區別與其他商號,成為獨特的存在,發揮它的價值。」
點到即止,藍怡沒有多說,留給眾人思考的空間。開創商記是憑著一股熱情,商記能起步靠的是運氣和實力,但是要青山商記穩紮穩打的一步步發展下去,必須依靠獨特的商記文化、行為準則,這是每一個學經濟管理的人都知道的準則。現在青山商記已經起步,下一步就是要完善機構,樹立更高目標和宗旨,開創一片嶄新的天地。
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確定下來的事情。藍怡話題一轉,接著說,「好了,這些留著大夥迴去再思考。現在咱們算算今年每人能分得多少銀子。」
王林喜最先迴過神來,「大嫂,我算過了,按著咱們實現商量好的規定,八千貫拿出一成也就是八百貫作為今年商記的獎賞,再留下一成作為商記周轉的銀錢,剩下的按著商記股份,大嫂應分得一千九百五十六貫,米夫人分得一千八百八十四貫,夏大哥分得一千二百零八貫,我和林遠每人六百零四貫,小七一百四十四貫。小七分得的較少,是因為青山鮮果作坊一千五百貫的流水,賺的四百五十貫,若待存貨出手,分得的會多些。」
青山鮮果作坊,是小七、藍怡和夏婉三人合股開辦的,青山商記的其他買賣小七並沒有參與,所以年底分成小七自然是最少的。
小七眯起桃花眼,「已是不少了。不過,咱們明年再做生意,可得算小的一份。」
夏重瀟和藍怡對視一眼,點頭,「小七,明年商記還要做大,增資擴股,算你一份,至於怎麽個算法,咱們明年再說。」
夏順接著說到:「八百貫的分紅,按著咱們十月訂下的管事夥計年底分紅計劃,每人年底增發兩個月的份例作為紅包,再加一份過年禮品,我和林喜算過了,共需二百二十貫。剩下的五百八十貫……」
藍怡看看夏重瀟,夏重瀟笑道:「我和婉妹、藍妹商量過了,這部分錢算我們二人不再分成,算作是給你們幾個大小掌櫃的辛苦分紅錢,小七五十兩,夏順二百兩,六子、林喜和林遠每人一百一十兩。」
夏順騰得站起身,夏重瀟擺擺手,「無需多言,坐下吧,這是你應得的,其他的你家姑娘自會打賞你們父子。」
夏順不安的坐迴位置,眼底閃著驚喜和淚花,六子沒想到自己能分到這麽多,傻笑著算計該怎麽個花法。娘和春草年底要添新頭麵、新衣服,這個花不了多少,不如和爹商量在米府外購置一處宅子,米府地方不大,他們一家住在後配房裏也著實不方便……
林喜和林遠相視而笑,看著大嫂,藍怡點頭,「我八月去梅縣前,從帳上支取了兩千兩銀子,隻還迴帳房一千兩,不可忘記。」
林喜點頭。
小七站起身,「多虧了大夥,小的才能賺迴這麽多銀兩。說來慚愧,小的出門不便,商記的事情參與少,鮮果作坊也多虧六子和林遠照料,今日我做東,咱們這就去樂香居吃一頓。先說下,做飯用的新鮮蔬菜都是小的種的,滋味極好,保管好吃。」
小七說的是實話,因為大哥的原因,他一直尋不到賺錢的門路,隻靠著做些零工賺些小錢,哪抵得上這樣的大手筆。
藍怡站起身,打趣小七道:「小七,你那四十個溫室,沒少幫你賺銀子吧?」
小七頓時笑顏如花,「當然,當然,這多虧了藍夫人。」
溫室賺迴的,比青山鮮果作坊要多上幾倍,小七嘴角上挑,拉都拉不住。
一頓飯賓主盡歡,辭別眾人後,藍怡三人懷揣著銀票坐牛車迴家。王林遠趕著牛車,藍怡披著披風,帶著帽子仍覺得寒風刺骨。
是得考慮買輛帶篷布的馬車了,也不知王二叔相看馬匹,有沒有相中合適的。
王林喜坐在上風口,替藍怡擋著寒風,他今日也吃了不少酒,臉色發紅,身上熱乎乎的,「大嫂,加上山坡上的牡丹收成,我和林遠今年每人分得了一千貫。這是咱們做夢都夢不到的數目,若不是跟著大嫂,我們兄弟哪有今日,這份恩情,天高海深,咱們做牛做馬幾輩子都還不完,我,我都不知該咋說,大嫂,我……」
王林喜說完,雙目含淚,雙唇顫抖,許是喝多了,他感覺壓在心底的感激,噴湧而出,卻無法言表,焦急不已。
趕牛車的王林遠也放下牛鞭,含淚迴頭。二哥說的,何嚐不是他的心聲。去年,他還帶著媳婦孩子寄居在大哥屋簷下,扛著鋤頭在田間除草,連蓋三間房的錢都沒有。現在,他可以挺直腰杆做人,一切全賴麵前的大嫂。
「大嫂,咱們不說來生,這輩子我和二哥的命就是你的,隻要你吩咐,我兄弟二人刀山火海,肝腦塗地也要替大嫂完成。」
男兒一諾,重千金。
王林喜和王林遠鄭重地看著大嫂,藍怡本想推辭,但見他們眼眸中的執著鄭重,正色直身,應諾道:「好。」
王林喜和王林遠的淚水瞬間滴落,不好意思的趕緊擦掉,三人相視而笑,笑聲漸大,驚起棲鴉,擋去冰寒。
迴到家中,藍怡瞧見驢棚邊上拴著三匹馬,皆是遠道而來,馬蹄濺雪,鞍轡沾霜,她一愣,快步向屋內走去。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