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到達花家村已近申時,藍怡叫醒已經搖晃著睡著的文軒,在掛了白布的大門前停下。不同於北溝村這樣由各姓先後聚集起來的村落,花家村大半人家都姓花,都是同族,所以院內人很多,院門口支起了帳桌,由捆著麻繩的外五福的族人幫忙記帳,院內支起了兩口大鍋,護喪人正指揮著廚子燒水造飯。
王林喜把牛車拴在大門外的老槐樹上,跟著藍怡和文軒一起進院。護喪人見著他們進來,馬上上來招唿。
「大嫂,這是咱們村趙裏正的小舅子,咱們喊他坡舅。」王林喜在藍怡耳邊低語,王林喜記性好,見過幾麵的人大都記得。
「坡舅,辛苦您了,姥娘她老人家怎麽就忽然去了呢。」藍怡麵帶悲傷,與花坡見禮。
花坡四十多歲,瘦長臉,三撇小鬍子,一對三角眼,一雙耷拉眉,這樣的五官湊在一起,十分喜感,「林山家的,林喜,家裏人已經給嬸母沐浴襲衣了,你們先進去見老人家最後一麵吧。」
按照大周喪葬習俗,人死後親人要為她洗浴、洗髮。洗完要換上新衣,用棉球塞耳帛布裹頭戴上幎帽,再用一尺布蓋在臉上,死後第二日小斂,給去世之人穿上兩到三套衣服,由子孫把屍體放在棺中,第三日加棺蓋下釘。藍怡她們來的算早,逝者未入棺,按著規矩是可以見老人最後一麵的。
護喪人帶著藍怡三人進入靈堂,靈床前的奠桌上放著做好的肉、酒、香爐等物,眾男子在靈床東,婦女在靈床西,按輩分和遠近分別跪坐,不同於王林山設靈堂時的冷清,白壓壓的滿屋子人讓藍怡有些眼暈。
藍怡帶著林喜和文軒跪下,眾親屬哭聲就響了起來,男子多是哀聲齊哭,婦女們則熱鬧很多,邊哭邊喊:
「啊——我的娘親啊!您怎就狠心撇下女兒去了啊——」
「奶奶啊,您睜開眼再看看孫媳婦吧……」
「……」
按照禮數,這樣的場合藍怡也該聲淚齊下,悲傷難抑地來上一段讓眾人知道她對死者的離世充滿不舍和傷痛。
她在路上還以為自己會哭不出來,但現在被滿屋子的哀傷渲染下,眼淚也刷刷地掉下來,唱哭她不會,隻得哭喊著老人:「姥娘,姥娘,姥娘,……」
文軒聽到娘親的哭聲,也哇哇大哭起來。
約莫半盞茶的功夫哭聲漸歇,有人上前扶起藍怡三人,勸他們莫過度悲傷。
老太太生養了六個孩子,王林山的母親行四,上有三個哥哥,下有一妹一弟,都已成家,此時都在靈堂內,藍怡帶著文軒一一上前見禮。
王林山這一輩的表兄弟姐妹有十大幾個,不少也已成親育子,除了去過北溝村幾次的花常業和花常東,藍怡對其他人的印象都很淡,隻點頭打過招唿。
見禮過後,王林喜帶著文軒到男賓那邊與主喪人說話,藍怡在西側與王林山的舅母、姨母、表嫂、表弟妹等人跪坐在一處。
「林山家的,你咋來的這麽晚?」王林山的大舅母嘶啞著聲音問道,語氣中有幾分責怪。
藍怡兩眼通紅,嗓子也是啞的,「大舅母,我接著表弟的信就急匆匆地帶著文軒過來了,現在天寒上凍,路上不好走,所以慢了些。」
「弟妹怎麽過來的?」一個胖臉年輕婦人問道。
藍怡認得她乃是大舅花展元的長子花常業的媳婦何氏,「大表嫂,我家二弟套牛車,我和孩子都是坐牛車過來的。」
「弟妹家連牛車都有了,這日子真是越過越紅火。」何氏酸溜溜地說道。
「牛車是二叔家的。」藍怡淡淡說道,「舅母,姨母,姥娘到底是怎麽去的,她老人家身子骨一向挺硬朗的啊?」
跪坐在最靠近靈床的王林山的姨母這時猛地抬頭,「林山家的,你進來後還沒見過姥娘呢吧?」
周圍幾個婦人皆靜默下來,藍怡來得晚,錯過了給老人家沐浴襲衣,老人已經蓋上白布,並沒有規矩要求她必須瞻仰逝者遺容,畢竟她是年輕人,難免怕見死人。但是,若藍怡與老人家感情親厚,主要要求瞻仰也是可以的。花家姨母這樣直接提出來,語氣裏明顯的怒意讓人無法忽視,都靜等著藍怡如何應對,若仔細端詳,發現周圍的婦人包括王林山的幾個舅母都有些認同花家姨母的話。
藍怡不知花家姨母的怒意從何而來,她站起身靠近靈床,「姨母,姥娘生病之時外孫媳婦離得遠沒到床前盡孝,今日又來得晚沒趕上替姥娘沐浴襲衣。外孫媳婦前些日子給姥娘做了一身新衣裳,本想著亞歲節前給老人家送過來過節穿的,今日也帶過來了。」
說完,藍怡打開包袱,露出一套緞麵醬紫的衣裳,「舅母,姨母,我本想著小斂時再請示大舅,親自給老人家換上的。」
大周習俗,死者入斂時要把死者所有的衣服放在旁邊備用,穿在身上的都要是生前沒有穿過的新衣服,且可以穿多套。一般讀書人穿三套衣,大夫穿五套,諸侯七套,公九套,有條件的人家,一般都穿裏外三套,隻窮苦人家才穿一套。
藍怡是外孫媳婦,給老人家準備裝裹衣裳已是盡到應有的禮數,現在她主動要求給老人家穿上更是十足的孝義。
「哼,娘入斂穿的裝裹,還輪不到你假好心。」花家二姨哼道,「你是心虛,不敢見姥娘最後一麵吧!」
聽了花家姨母的話,周圍的婦人交換神色,沒人幫腔也沒人替藍怡解圍。這邊的靜默引起東側眾男子的注意,紛紛望了過來,王林喜正抱著文軒與花常業說話,見大嫂雙手托著衣服站在靈床前,也轉過頭來仔細聽著。
花常業見情況不對,眉頭皺起就要起身卻被花常東拉住。
「姨母,您這話外甥媳婦就聽不明白了。姥娘的裝裹衣服本就該我的婆婆準備,婆婆去世的早,如今外甥媳婦替婆婆給姥娘準備裝裹衣服,當然是實心實意的。這衣裳是我買布一針一線給老人家做的,為何要心虛?」藍怡直視著花家二姨的胖臉,花家二姨此時披頭散髮,雙目通紅,模樣有些駭人,藍怡一副坦然,不做虧心事,自然不怕她。
藍怡說的句句在理,花家姨母無法反駁,反而更怒起來,她猛地站起身,就要拉開姥娘臉上的白布,卻被王林山的小舅母拉住。她掙脫幾下,胖臉通紅怒指著藍怡,「好你個藍氏!明明就是你害死你姥娘的,她老人家本來好好的,若不是吃了你帶來的藥,怎麽會突然去了!你個不安好心的騷貨,林山才去了一年就急著出門子改嫁,娘就是被你氣病的!」
藍怡哪被人這麽侮辱過,她麵色怒紅,雙手托著衣服上前,站在花家姨母麵前。花家姨母一副得理不饒人的模樣,啞聲叫囂道:「早就聽說你是個潑辣的,怎得,現在被我說中了,要伸手打我不成!你打啊,你有種就打死我!」
藍怡沒有看她,把包裹裏的衣裳取出來,整整齊齊的擺放在姥娘的靈床邊。花家姨母見了更是怒不可遏,伸手就要將衣裳掃到草蓆上去。
藍怡抓住她的胳膊,冷冷說道:「外甥媳婦不知你這樣,是對姥娘有怒,還是對我不滿。我雖年輕,但也知道姥娘剛剛去世招魂,她老人家此時就在屋內看著呢。姨母為老不尊、口出穢語,首先是對她老人家的不敬。」
屋內鬧成這樣,護喪的花坡也被人叫了進來,聽著藍怡的話,再看看滿臉通紅掙紮著要抓人的花家姨母。他沉聲說道:「二姐,你這是幹什麽!」
花家姨母怒喘著,顫抖著手指著藍怡,「好你個下作的東西,別以為你姥娘去了你就無法無天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你害死姥娘就得償命!」
王林喜聽她口口聲聲侮辱大嫂,哪裏還忍得住,「二姨,這屎盆子我們王家可接不起。我大哥去世後,大嫂規規矩矩地帶孩子守寡兩載,現在改嫁也是我爹做的主,那日我過來請姥娘的話,姥娘當著一大家子人高興地點了頭,叮囑我們要按著規矩來,不能委屈了大嫂和孩子,我們這才迴去三書六禮地按著規矩辦事。你說姥娘是被我們氣病的,那咱們大夥就好好理論理論,我們王家是小門小戶,也不能平白擔上這不孝的名聲。你口口聲聲得罵我大嫂,是當我們王家沒人麽!」
花坡趕緊勸著王林喜,「林喜,你別動怒。二姐,你這話是過了。」
花常業也問道:「二姨母,奶奶她老人家是有什麽就說什麽的脾氣,當日咱們好幾個人都在場,對林山弟妹改嫁的事情奶奶笑著親口應下的,您這是聽誰說奶奶不同意的?」
說完,他掃視一圈跪坐在女席的眾人,見自己的媳婦心虛得挪動屁股往後退了退,眉頭皺得更緊。
王林喜懷裏的寶寶掙紮著要下地,「壞人,壞人,欺負娘,寶寶打你!」
花家姨母見文軒小小年紀不懼場,揮舞著小拳頭要打自己,馬上又找到了由頭,「藍氏守規矩就把孩子教成這樣!哼!」
藍怡上前抱過文軒,安撫著:「文軒,娘怎麽教你的?
文軒抱著娘的脖子,怒瞪著花家姨母,「孝順長輩,當好孩子。有壞人,先跟她講道理,改,講不通,就打!老不尊,壞!」
</br>
王林喜把牛車拴在大門外的老槐樹上,跟著藍怡和文軒一起進院。護喪人見著他們進來,馬上上來招唿。
「大嫂,這是咱們村趙裏正的小舅子,咱們喊他坡舅。」王林喜在藍怡耳邊低語,王林喜記性好,見過幾麵的人大都記得。
「坡舅,辛苦您了,姥娘她老人家怎麽就忽然去了呢。」藍怡麵帶悲傷,與花坡見禮。
花坡四十多歲,瘦長臉,三撇小鬍子,一對三角眼,一雙耷拉眉,這樣的五官湊在一起,十分喜感,「林山家的,林喜,家裏人已經給嬸母沐浴襲衣了,你們先進去見老人家最後一麵吧。」
按照大周喪葬習俗,人死後親人要為她洗浴、洗髮。洗完要換上新衣,用棉球塞耳帛布裹頭戴上幎帽,再用一尺布蓋在臉上,死後第二日小斂,給去世之人穿上兩到三套衣服,由子孫把屍體放在棺中,第三日加棺蓋下釘。藍怡她們來的算早,逝者未入棺,按著規矩是可以見老人最後一麵的。
護喪人帶著藍怡三人進入靈堂,靈床前的奠桌上放著做好的肉、酒、香爐等物,眾男子在靈床東,婦女在靈床西,按輩分和遠近分別跪坐,不同於王林山設靈堂時的冷清,白壓壓的滿屋子人讓藍怡有些眼暈。
藍怡帶著林喜和文軒跪下,眾親屬哭聲就響了起來,男子多是哀聲齊哭,婦女們則熱鬧很多,邊哭邊喊:
「啊——我的娘親啊!您怎就狠心撇下女兒去了啊——」
「奶奶啊,您睜開眼再看看孫媳婦吧……」
「……」
按照禮數,這樣的場合藍怡也該聲淚齊下,悲傷難抑地來上一段讓眾人知道她對死者的離世充滿不舍和傷痛。
她在路上還以為自己會哭不出來,但現在被滿屋子的哀傷渲染下,眼淚也刷刷地掉下來,唱哭她不會,隻得哭喊著老人:「姥娘,姥娘,姥娘,……」
文軒聽到娘親的哭聲,也哇哇大哭起來。
約莫半盞茶的功夫哭聲漸歇,有人上前扶起藍怡三人,勸他們莫過度悲傷。
老太太生養了六個孩子,王林山的母親行四,上有三個哥哥,下有一妹一弟,都已成家,此時都在靈堂內,藍怡帶著文軒一一上前見禮。
王林山這一輩的表兄弟姐妹有十大幾個,不少也已成親育子,除了去過北溝村幾次的花常業和花常東,藍怡對其他人的印象都很淡,隻點頭打過招唿。
見禮過後,王林喜帶著文軒到男賓那邊與主喪人說話,藍怡在西側與王林山的舅母、姨母、表嫂、表弟妹等人跪坐在一處。
「林山家的,你咋來的這麽晚?」王林山的大舅母嘶啞著聲音問道,語氣中有幾分責怪。
藍怡兩眼通紅,嗓子也是啞的,「大舅母,我接著表弟的信就急匆匆地帶著文軒過來了,現在天寒上凍,路上不好走,所以慢了些。」
「弟妹怎麽過來的?」一個胖臉年輕婦人問道。
藍怡認得她乃是大舅花展元的長子花常業的媳婦何氏,「大表嫂,我家二弟套牛車,我和孩子都是坐牛車過來的。」
「弟妹家連牛車都有了,這日子真是越過越紅火。」何氏酸溜溜地說道。
「牛車是二叔家的。」藍怡淡淡說道,「舅母,姨母,姥娘到底是怎麽去的,她老人家身子骨一向挺硬朗的啊?」
跪坐在最靠近靈床的王林山的姨母這時猛地抬頭,「林山家的,你進來後還沒見過姥娘呢吧?」
周圍幾個婦人皆靜默下來,藍怡來得晚,錯過了給老人家沐浴襲衣,老人已經蓋上白布,並沒有規矩要求她必須瞻仰逝者遺容,畢竟她是年輕人,難免怕見死人。但是,若藍怡與老人家感情親厚,主要要求瞻仰也是可以的。花家姨母這樣直接提出來,語氣裏明顯的怒意讓人無法忽視,都靜等著藍怡如何應對,若仔細端詳,發現周圍的婦人包括王林山的幾個舅母都有些認同花家姨母的話。
藍怡不知花家姨母的怒意從何而來,她站起身靠近靈床,「姨母,姥娘生病之時外孫媳婦離得遠沒到床前盡孝,今日又來得晚沒趕上替姥娘沐浴襲衣。外孫媳婦前些日子給姥娘做了一身新衣裳,本想著亞歲節前給老人家送過來過節穿的,今日也帶過來了。」
說完,藍怡打開包袱,露出一套緞麵醬紫的衣裳,「舅母,姨母,我本想著小斂時再請示大舅,親自給老人家換上的。」
大周習俗,死者入斂時要把死者所有的衣服放在旁邊備用,穿在身上的都要是生前沒有穿過的新衣服,且可以穿多套。一般讀書人穿三套衣,大夫穿五套,諸侯七套,公九套,有條件的人家,一般都穿裏外三套,隻窮苦人家才穿一套。
藍怡是外孫媳婦,給老人家準備裝裹衣裳已是盡到應有的禮數,現在她主動要求給老人家穿上更是十足的孝義。
「哼,娘入斂穿的裝裹,還輪不到你假好心。」花家二姨哼道,「你是心虛,不敢見姥娘最後一麵吧!」
聽了花家姨母的話,周圍的婦人交換神色,沒人幫腔也沒人替藍怡解圍。這邊的靜默引起東側眾男子的注意,紛紛望了過來,王林喜正抱著文軒與花常業說話,見大嫂雙手托著衣服站在靈床前,也轉過頭來仔細聽著。
花常業見情況不對,眉頭皺起就要起身卻被花常東拉住。
「姨母,您這話外甥媳婦就聽不明白了。姥娘的裝裹衣服本就該我的婆婆準備,婆婆去世的早,如今外甥媳婦替婆婆給姥娘準備裝裹衣服,當然是實心實意的。這衣裳是我買布一針一線給老人家做的,為何要心虛?」藍怡直視著花家二姨的胖臉,花家二姨此時披頭散髮,雙目通紅,模樣有些駭人,藍怡一副坦然,不做虧心事,自然不怕她。
藍怡說的句句在理,花家姨母無法反駁,反而更怒起來,她猛地站起身,就要拉開姥娘臉上的白布,卻被王林山的小舅母拉住。她掙脫幾下,胖臉通紅怒指著藍怡,「好你個藍氏!明明就是你害死你姥娘的,她老人家本來好好的,若不是吃了你帶來的藥,怎麽會突然去了!你個不安好心的騷貨,林山才去了一年就急著出門子改嫁,娘就是被你氣病的!」
藍怡哪被人這麽侮辱過,她麵色怒紅,雙手托著衣服上前,站在花家姨母麵前。花家姨母一副得理不饒人的模樣,啞聲叫囂道:「早就聽說你是個潑辣的,怎得,現在被我說中了,要伸手打我不成!你打啊,你有種就打死我!」
藍怡沒有看她,把包裹裏的衣裳取出來,整整齊齊的擺放在姥娘的靈床邊。花家姨母見了更是怒不可遏,伸手就要將衣裳掃到草蓆上去。
藍怡抓住她的胳膊,冷冷說道:「外甥媳婦不知你這樣,是對姥娘有怒,還是對我不滿。我雖年輕,但也知道姥娘剛剛去世招魂,她老人家此時就在屋內看著呢。姨母為老不尊、口出穢語,首先是對她老人家的不敬。」
屋內鬧成這樣,護喪的花坡也被人叫了進來,聽著藍怡的話,再看看滿臉通紅掙紮著要抓人的花家姨母。他沉聲說道:「二姐,你這是幹什麽!」
花家姨母怒喘著,顫抖著手指著藍怡,「好你個下作的東西,別以為你姥娘去了你就無法無天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你害死姥娘就得償命!」
王林喜聽她口口聲聲侮辱大嫂,哪裏還忍得住,「二姨,這屎盆子我們王家可接不起。我大哥去世後,大嫂規規矩矩地帶孩子守寡兩載,現在改嫁也是我爹做的主,那日我過來請姥娘的話,姥娘當著一大家子人高興地點了頭,叮囑我們要按著規矩來,不能委屈了大嫂和孩子,我們這才迴去三書六禮地按著規矩辦事。你說姥娘是被我們氣病的,那咱們大夥就好好理論理論,我們王家是小門小戶,也不能平白擔上這不孝的名聲。你口口聲聲得罵我大嫂,是當我們王家沒人麽!」
花坡趕緊勸著王林喜,「林喜,你別動怒。二姐,你這話是過了。」
花常業也問道:「二姨母,奶奶她老人家是有什麽就說什麽的脾氣,當日咱們好幾個人都在場,對林山弟妹改嫁的事情奶奶笑著親口應下的,您這是聽誰說奶奶不同意的?」
說完,他掃視一圈跪坐在女席的眾人,見自己的媳婦心虛得挪動屁股往後退了退,眉頭皺得更緊。
王林喜懷裏的寶寶掙紮著要下地,「壞人,壞人,欺負娘,寶寶打你!」
花家姨母見文軒小小年紀不懼場,揮舞著小拳頭要打自己,馬上又找到了由頭,「藍氏守規矩就把孩子教成這樣!哼!」
藍怡上前抱過文軒,安撫著:「文軒,娘怎麽教你的?
文軒抱著娘的脖子,怒瞪著花家姨母,「孝順長輩,當好孩子。有壞人,先跟她講道理,改,講不通,就打!老不尊,壞!」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