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鎮南的幾個村子多有獵戶,附近的大型野獸都退進了深山內,此處山穀之內才會如此安寧。
待僕從將屍首挖出來,王明禮上前查看,冰雕玉琢的人兒此時也隻是一副遺骸,隻骨頭連接處還有一些組織粘連,看起來甚是駭人。
幾個僕從忍不住將頭轉開,王承德拉著藍怡走遠兩步,怕她被嚇到。王明禮卻似乎並不覺得恐怖,他凝視著麵前的枯骨,表情似淒似怒,許久之後,他才嘆息一聲,慢慢蹲下身查看依柔的首飾等物,並未發現想尋的玉佩,他撿起枯骨旁的一對耳環,用力握在手裏。
「將屍骨裝殮起來,迴府。」王明禮說完,見幾個僕從不情不願的樣子,臉色頓時沉下來,「怎麽,還要爺動手不成?都給我仔細些!不許落下一件東西。」
幾個僕從上前,將屍骨連同衣物首飾一起裝入木棺蓋好,「嗨喲」一聲抬起棺材轉出山坳,將木棺放在馬車上拉迴王家。
藍怡坐著馬車跟隨在木棺之後,想起山穀不遠的牛大哥一家三口,當時自己帶著文軒走了半日路程才遇到人家,夜宿在牛大哥家裏,牛嫂待她和文軒可以說是十分和善。
要不要送些東西到牛大哥家裏?藍怡猶豫著,最後還是搖了搖頭,現在不是時候。
「爹,這處不遠的那個小山村裏,就是女兒說得當時收留女兒和文軒夜宿的牛大哥一家所在的山村。若是以後有機會,爹派人到村裏看看,若是他們一家有什麽難處,咱們能幫的就幫幫吧。」
王承德點頭:「理當如此,改日派人過來看看。桃兒,這附近的人家多是打獵為生,田產甚少。往北三十裏有個老夫人名下的莊子,田地還算肥沃。若是他們一家願意,我讓你哥接他們到莊子裏住下,種田總比打獵安穩許多。」
種田雖累些,但畢竟不用冒著生命危險與野獸搏鬥,一般人還是喜歡種田的,守著田地過日子會覺得心裏安穩許多。藍怡想到牛大哥家裏的一些農具,想來他們也是有田的:「爹,若是他們過得還好,就算了。牛大哥的兒子二牛現在該到了入學的年紀,也不知他們村裏有沒有義學,該讓孩子讀書識字,以後也能有個好前程。」
王承德笑道:「桃兒現在也曉得讀書識字的好處了?當年為了讓你跟你哥認字,爹爹不知生了多少氣呢,戒尺都打折了好幾根。」
藍怡又想起自己昨夜夢中所見的情景心中酸澀,若不是出了這樣的意外,自己本該在讀校讀研的。
藍怡覺得自己還算是好學生,雖說小時候調皮了些,需要父母費些心思盯著,但是上高中時因為離家遠要在學校住校,父母沒辦法每日看著她。於是,父親在她離家之前與她深談了一次,勸導她「每個人都該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的道理,父親是第一次把她當作大人,嚴肅認真的和她說一件事,藍怡也認真的記在了心裏。所以上高中後,她將時間分得很清楚,該學時學的認真,該玩時玩的痛快,學習成績反而比小時候好了許多,父母也沒再為學習的事情為她操心。
在子女麵前,父母是最無私的吧。這般想著,藍怡瞧著麵前的王春榮也更多了幾分親切。
「爹肯定捨不得打桃兒!」挨打的肯定都是春榮。
王承德嗬嗬一笑,在女兒麵前他很難像在兒子跟前那樣擺起嚴肅的樣子。「桃兒,待會兒爹帶你去看郎中,看有沒有什麽法子讓你想起以前的事情來。」
想起來是不可能了,藍怡苦惱地說:「爹,不必了。女兒這腦子尋了好幾個郎中看過,都瞧不出什麽,黃縣濟善堂的梁郎中也是束手無策,旁人看了估計也是沒法子的。」
梁進的大名王承德也知道,聽到梁進都束手無策,也就沒再執意要去看別的郎中。藍怡忍不住偷笑,名聲這等事情果真是越傳越神的,梁進在黃縣雖然也是盛名在外,但是很多人都知道他擅長醫治風寒暑熱,沒想到了這千裏之外竟成了「醫書雙絕」的神醫。想到梁進在自家的溫室裏啃黃瓜的樣子,藍怡嗬嗬笑了。
待得馬車迴到王家,是從側門進入的,僕從直接將棺材抬進王明哲和姚依柔以前住的院子裏。
這是一座有些荒涼的前後兩進小院,小院門口刻著「多平堂」三個龍飛鳳舞的篆字,從山石亭廊還可以看出其之前的雅致。
此時小院門口已經掛了白布,堂屋內布置了靈堂,僕從將棺材擺放好。周婆子帶著兩個人過來,王明禮也讓人將衙門的仵作請過來。
打開棺蓋,周婆子帶著人仔細察看了屍骨身上的衣服和首飾,確定迴道:「從衣服首飾來看,這的確是大夫人姚氏。」
衙門的仵作上前驗屍,確定此屍骨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女屍,後心處肋骨折斷兩根,為致命傷。至此,依柔的身份便確認了下來,靈堂點上白色蠟燭和長明燈,供桌也擺了起來,按著規矩,人死之後需要經過入棺、小殮、大殮、入殮、蓋棺,停留三日入土為安。
但是姚依柔年紀輕輕就橫死在外,兒子年幼不頂事,上還有長輩,周老夫人說了一切從簡,很多儀式也就省了。
藍怡梳洗換衣後到周老夫人的院子,兩個孩子正坐在榻上玩著新買的玩具,身上也換了新衣服。藍怡看著兩個孩子身上顏色鮮亮的衣服,忍不住皺皺眉。依柔的屍骨剛剛迴家,按說文軒是該換孝服守靈的,周老夫人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道理。
見著藍怡迴來,兩個孩子拿著玩具偎依在娘親身邊,說著今天發生的事情。周婆子已經將大夫人屍骨取迴停放在靈堂的事情告訴了周老夫人,她此時見著藍怡並未多問,隻是跟她閑聊著文軒這兩年來的點點滴滴,藍怡自然也不好多說什麽。
待吃過晚飯後,鄭氏已有些焦急了,但她也不敢言語,隻是不斷用眼神催促周婆子。
周婆子跟在周老夫人身邊日久,自然曉得她的心思,勸解到:「老夫人,文軒少爺該去夫人靈堂了,就算是為了少爺的前程,也不能留下這樣的話柄不是?」
大周以孝治國傳家,不孝可是個不小的罪過。
周老夫人拉著文軒的小手,恍惚許久才說道:「是啊,人都死了,我還計較些什麽。周媽媽,你帶著文軒過去吧,多帶幾個婆子媳婦子過去,莫讓文軒受到驚嚇。春桃,今夜你和兩個孩子就宿在多平堂內吧,承德家的,把你男人叫過來。」
鄭氏應聲出去,不久王承德進來迴話。
「王管家,多平堂可安排妥了?」
王承德躬身迴道:「已安排好了,少爺的安歇之處就在多平堂西屋。因大夫人是橫死,二夫人怕有怨氣,叫了一幫僧人道士進府念經,我讓護衛扮作念經的道士一起住進了多平堂,保護少爺的安全。」
周老夫人點頭,這才讓周婆子帶著文軒等人去往多平堂,此時天色已暗,多平堂顯得冷冷清清,門口掛著兩盞白色燈籠尤為顯眼。
文軒脫去新衣換上麻衣,其餘人也在腰間係了麻布進入停放木棺的靈堂。靈堂內隻一個媳婦子守著燈燭打瞌睡,見著眾人進來趕緊擦擦口水站起身行禮。
周婆子見她這樣子很是不悅,斥道:「你到外邊守著。」
文軒給母親磕頭上香。動作甚是標準,藍怡想起依柔臨死之時的種種,悲從中來。
「依柔,文軒長大了,他長得很好,你放心吧。」
長明燈的燈芯隨風跳動幾下,鄭氏趕緊上前將燈護住,周婆子帶著文軒走進西屋。
西屋收拾得十分幹淨,床榻上是嶄新的素麵被褥,藍怡帶著兩個孩子做到桌邊給他們餵些溫水。
周婆子問道:「承德,這三日怎麽個安排法?」
按著規矩,這幾日的事情是相當繁瑣的,現在大房這等情況,雖說是一切從簡,但基本的禮節還是不能錯的。「今兒後晌我派人到各處發了仆告,明日接受祭拜,後日未時出靈入土。周媽媽,您看可還妥當?」
周婆子雖不也不喜大夫人,但是此時竟也有幾分替她難過起來:「也隻能如此了,承德你盡量辦的風光些,不管生前如何,人死是大,老夫人那裏不會為此不痛快的。」
周婆子又對鄭氏道:「承德家的,雖說麵上是二夫人做主,但這裏的事情怕是還得你多看著點。二夫人那裏若是刻意刁難,你直接迴了老夫人,老夫人自會出麵。」
周婆子走後,西屋隻剩藍怡三人和兩個孩子,王承德嘆息一聲坐在椅子上。
「當家的,這也太簡陋了些,怎麽配得上夫人的身份?」鄭氏抱怨道。
王承德何嚐不知道簡陋,可很多事現在也不是他能作主的。「這也是二夫人的意思,現在大房和二房畢竟是她在掌家,我也做不得主。」
二夫人田氏一項不喜大夫人姚氏,現在姚氏死了,她自然不肯盡心替她辦理身後事。
田氏處處流露出的小家子氣讓鄭氏很瞧不上,不過她隻是王家的下人,田氏和主子,她也不好多說什麽。
王承德又接著囑咐道:「今夜先這樣安排著。桃兒她娘,你把這裏還剩下的夫人常用的東西收拾起來,明日晚上蓋棺訂釘時放進棺材。桃兒,你今夜隻管時刻守著少爺和宇兒。那幫和尚道士吃完晚飯迴來後會在院子裏念經超度,無鋒扮作了道士,他會時刻保護著你們,待會兒你哥來了我再走。」
眾人各自行動,安排妥當後王承德父子在外守著,藍怡和鄭氏在西屋哄睡兩個孩子後,在矮榻上歇著,陣陣誦經聲讓藍怡沒有什麽困意,於是詢問起姚依柔和王明哲的事情。
鄭氏嘆息一聲:「若說夫人和少爺,那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隻是當兩人遇著時,老夫人已經給大爺定了親,大少爺不肯委屈大夫人讓她為妾,便不顧老夫人反對硬是將親事退了,……」
鄭氏詳細地將她知道的講了一遍,藍怡嘆息一聲,不知該如何評說。
</br>
待僕從將屍首挖出來,王明禮上前查看,冰雕玉琢的人兒此時也隻是一副遺骸,隻骨頭連接處還有一些組織粘連,看起來甚是駭人。
幾個僕從忍不住將頭轉開,王承德拉著藍怡走遠兩步,怕她被嚇到。王明禮卻似乎並不覺得恐怖,他凝視著麵前的枯骨,表情似淒似怒,許久之後,他才嘆息一聲,慢慢蹲下身查看依柔的首飾等物,並未發現想尋的玉佩,他撿起枯骨旁的一對耳環,用力握在手裏。
「將屍骨裝殮起來,迴府。」王明禮說完,見幾個僕從不情不願的樣子,臉色頓時沉下來,「怎麽,還要爺動手不成?都給我仔細些!不許落下一件東西。」
幾個僕從上前,將屍骨連同衣物首飾一起裝入木棺蓋好,「嗨喲」一聲抬起棺材轉出山坳,將木棺放在馬車上拉迴王家。
藍怡坐著馬車跟隨在木棺之後,想起山穀不遠的牛大哥一家三口,當時自己帶著文軒走了半日路程才遇到人家,夜宿在牛大哥家裏,牛嫂待她和文軒可以說是十分和善。
要不要送些東西到牛大哥家裏?藍怡猶豫著,最後還是搖了搖頭,現在不是時候。
「爹,這處不遠的那個小山村裏,就是女兒說得當時收留女兒和文軒夜宿的牛大哥一家所在的山村。若是以後有機會,爹派人到村裏看看,若是他們一家有什麽難處,咱們能幫的就幫幫吧。」
王承德點頭:「理當如此,改日派人過來看看。桃兒,這附近的人家多是打獵為生,田產甚少。往北三十裏有個老夫人名下的莊子,田地還算肥沃。若是他們一家願意,我讓你哥接他們到莊子裏住下,種田總比打獵安穩許多。」
種田雖累些,但畢竟不用冒著生命危險與野獸搏鬥,一般人還是喜歡種田的,守著田地過日子會覺得心裏安穩許多。藍怡想到牛大哥家裏的一些農具,想來他們也是有田的:「爹,若是他們過得還好,就算了。牛大哥的兒子二牛現在該到了入學的年紀,也不知他們村裏有沒有義學,該讓孩子讀書識字,以後也能有個好前程。」
王承德笑道:「桃兒現在也曉得讀書識字的好處了?當年為了讓你跟你哥認字,爹爹不知生了多少氣呢,戒尺都打折了好幾根。」
藍怡又想起自己昨夜夢中所見的情景心中酸澀,若不是出了這樣的意外,自己本該在讀校讀研的。
藍怡覺得自己還算是好學生,雖說小時候調皮了些,需要父母費些心思盯著,但是上高中時因為離家遠要在學校住校,父母沒辦法每日看著她。於是,父親在她離家之前與她深談了一次,勸導她「每個人都該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的道理,父親是第一次把她當作大人,嚴肅認真的和她說一件事,藍怡也認真的記在了心裏。所以上高中後,她將時間分得很清楚,該學時學的認真,該玩時玩的痛快,學習成績反而比小時候好了許多,父母也沒再為學習的事情為她操心。
在子女麵前,父母是最無私的吧。這般想著,藍怡瞧著麵前的王春榮也更多了幾分親切。
「爹肯定捨不得打桃兒!」挨打的肯定都是春榮。
王承德嗬嗬一笑,在女兒麵前他很難像在兒子跟前那樣擺起嚴肅的樣子。「桃兒,待會兒爹帶你去看郎中,看有沒有什麽法子讓你想起以前的事情來。」
想起來是不可能了,藍怡苦惱地說:「爹,不必了。女兒這腦子尋了好幾個郎中看過,都瞧不出什麽,黃縣濟善堂的梁郎中也是束手無策,旁人看了估計也是沒法子的。」
梁進的大名王承德也知道,聽到梁進都束手無策,也就沒再執意要去看別的郎中。藍怡忍不住偷笑,名聲這等事情果真是越傳越神的,梁進在黃縣雖然也是盛名在外,但是很多人都知道他擅長醫治風寒暑熱,沒想到了這千裏之外竟成了「醫書雙絕」的神醫。想到梁進在自家的溫室裏啃黃瓜的樣子,藍怡嗬嗬笑了。
待得馬車迴到王家,是從側門進入的,僕從直接將棺材抬進王明哲和姚依柔以前住的院子裏。
這是一座有些荒涼的前後兩進小院,小院門口刻著「多平堂」三個龍飛鳳舞的篆字,從山石亭廊還可以看出其之前的雅致。
此時小院門口已經掛了白布,堂屋內布置了靈堂,僕從將棺材擺放好。周婆子帶著兩個人過來,王明禮也讓人將衙門的仵作請過來。
打開棺蓋,周婆子帶著人仔細察看了屍骨身上的衣服和首飾,確定迴道:「從衣服首飾來看,這的確是大夫人姚氏。」
衙門的仵作上前驗屍,確定此屍骨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女屍,後心處肋骨折斷兩根,為致命傷。至此,依柔的身份便確認了下來,靈堂點上白色蠟燭和長明燈,供桌也擺了起來,按著規矩,人死之後需要經過入棺、小殮、大殮、入殮、蓋棺,停留三日入土為安。
但是姚依柔年紀輕輕就橫死在外,兒子年幼不頂事,上還有長輩,周老夫人說了一切從簡,很多儀式也就省了。
藍怡梳洗換衣後到周老夫人的院子,兩個孩子正坐在榻上玩著新買的玩具,身上也換了新衣服。藍怡看著兩個孩子身上顏色鮮亮的衣服,忍不住皺皺眉。依柔的屍骨剛剛迴家,按說文軒是該換孝服守靈的,周老夫人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道理。
見著藍怡迴來,兩個孩子拿著玩具偎依在娘親身邊,說著今天發生的事情。周婆子已經將大夫人屍骨取迴停放在靈堂的事情告訴了周老夫人,她此時見著藍怡並未多問,隻是跟她閑聊著文軒這兩年來的點點滴滴,藍怡自然也不好多說什麽。
待吃過晚飯後,鄭氏已有些焦急了,但她也不敢言語,隻是不斷用眼神催促周婆子。
周婆子跟在周老夫人身邊日久,自然曉得她的心思,勸解到:「老夫人,文軒少爺該去夫人靈堂了,就算是為了少爺的前程,也不能留下這樣的話柄不是?」
大周以孝治國傳家,不孝可是個不小的罪過。
周老夫人拉著文軒的小手,恍惚許久才說道:「是啊,人都死了,我還計較些什麽。周媽媽,你帶著文軒過去吧,多帶幾個婆子媳婦子過去,莫讓文軒受到驚嚇。春桃,今夜你和兩個孩子就宿在多平堂內吧,承德家的,把你男人叫過來。」
鄭氏應聲出去,不久王承德進來迴話。
「王管家,多平堂可安排妥了?」
王承德躬身迴道:「已安排好了,少爺的安歇之處就在多平堂西屋。因大夫人是橫死,二夫人怕有怨氣,叫了一幫僧人道士進府念經,我讓護衛扮作念經的道士一起住進了多平堂,保護少爺的安全。」
周老夫人點頭,這才讓周婆子帶著文軒等人去往多平堂,此時天色已暗,多平堂顯得冷冷清清,門口掛著兩盞白色燈籠尤為顯眼。
文軒脫去新衣換上麻衣,其餘人也在腰間係了麻布進入停放木棺的靈堂。靈堂內隻一個媳婦子守著燈燭打瞌睡,見著眾人進來趕緊擦擦口水站起身行禮。
周婆子見她這樣子很是不悅,斥道:「你到外邊守著。」
文軒給母親磕頭上香。動作甚是標準,藍怡想起依柔臨死之時的種種,悲從中來。
「依柔,文軒長大了,他長得很好,你放心吧。」
長明燈的燈芯隨風跳動幾下,鄭氏趕緊上前將燈護住,周婆子帶著文軒走進西屋。
西屋收拾得十分幹淨,床榻上是嶄新的素麵被褥,藍怡帶著兩個孩子做到桌邊給他們餵些溫水。
周婆子問道:「承德,這三日怎麽個安排法?」
按著規矩,這幾日的事情是相當繁瑣的,現在大房這等情況,雖說是一切從簡,但基本的禮節還是不能錯的。「今兒後晌我派人到各處發了仆告,明日接受祭拜,後日未時出靈入土。周媽媽,您看可還妥當?」
周婆子雖不也不喜大夫人,但是此時竟也有幾分替她難過起來:「也隻能如此了,承德你盡量辦的風光些,不管生前如何,人死是大,老夫人那裏不會為此不痛快的。」
周婆子又對鄭氏道:「承德家的,雖說麵上是二夫人做主,但這裏的事情怕是還得你多看著點。二夫人那裏若是刻意刁難,你直接迴了老夫人,老夫人自會出麵。」
周婆子走後,西屋隻剩藍怡三人和兩個孩子,王承德嘆息一聲坐在椅子上。
「當家的,這也太簡陋了些,怎麽配得上夫人的身份?」鄭氏抱怨道。
王承德何嚐不知道簡陋,可很多事現在也不是他能作主的。「這也是二夫人的意思,現在大房和二房畢竟是她在掌家,我也做不得主。」
二夫人田氏一項不喜大夫人姚氏,現在姚氏死了,她自然不肯盡心替她辦理身後事。
田氏處處流露出的小家子氣讓鄭氏很瞧不上,不過她隻是王家的下人,田氏和主子,她也不好多說什麽。
王承德又接著囑咐道:「今夜先這樣安排著。桃兒她娘,你把這裏還剩下的夫人常用的東西收拾起來,明日晚上蓋棺訂釘時放進棺材。桃兒,你今夜隻管時刻守著少爺和宇兒。那幫和尚道士吃完晚飯迴來後會在院子裏念經超度,無鋒扮作了道士,他會時刻保護著你們,待會兒你哥來了我再走。」
眾人各自行動,安排妥當後王承德父子在外守著,藍怡和鄭氏在西屋哄睡兩個孩子後,在矮榻上歇著,陣陣誦經聲讓藍怡沒有什麽困意,於是詢問起姚依柔和王明哲的事情。
鄭氏嘆息一聲:「若說夫人和少爺,那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隻是當兩人遇著時,老夫人已經給大爺定了親,大少爺不肯委屈大夫人讓她為妾,便不顧老夫人反對硬是將親事退了,……」
鄭氏詳細地將她知道的講了一遍,藍怡嘆息一聲,不知該如何評說。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