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二,夏婉啟程迴梅縣。


    「姐姐,昨個才立秋,這天還沒涼爽起來,為何不多住幾日?」黃縣縣城之外,藍怡帶著兩個孩子等候在路邊給夏婉送行,十分不捨得。


    夏婉此時的肚子已經七個月,迴來這段時日精神也好了許多,她拉著寶寶和宇兒的小手,笑道:「中元節前要趕迴去,錯過這兩日就沒有適合遠行的日子了。」


    古人出行都是要看黃曆的,凡事都圖個吉利。七月十五中元節是祭祀祖先的節日,夏婉已嫁作人婦成了一家主母,不迴去主持祭祀祖先著實有些說不過去。


    「恩。姐姐,這是我給小外甥做的兩件小衣服,妹妹針線不好,你可不能笑話我。」藍怡取出一個包裹,裏邊是她給夏婉即將降生的孩兒準備的禮物,「小外甥的滿月酒我是沒法過去喝了,咱們下次見麵還不知是什麽時候。」


    夏婉接過包袱遞給春草,讓她收起來,「是啊。夏順和六子留在這裏,來迴也能給咱們姐妹送信,妹妹莫忘了書信與我。生意上的事情,還要妹妹多操心,遇事你做主即可,夏順那裏我已經交代好,讓他全聽妹妹的。」


    「姐姐,夏掌櫃做事認真心眼靈活,妹妹我可比不上,嗬嗬,這生意的事情我們商量著來,等賺了錢再給小外甥添幾件像樣的禮物。」藍怡笑笑,拉著寶寶和宇兒說到,「姐姐趕緊上路吧,一路上當心身子,別急著趕路。來,宇兒,寶寶,跟姨母說再見。」


    宇兒乖乖的說:「姨母再見,姨母一路順風。」


    寶寶:「啊,啊!」


    藍怡帶著孩子跳下馬車,夏婉便出發了。夏婉這一趟迴去竟比來時多了兩輛馬車,夏家護送的家丁也有好幾個,一大幫子人浩浩蕩蕩地走遠。


    人生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藍怡望著馬車漸行漸遠,第一次產生了濃濃的離愁別緒,分別後隻能通過魚雁傳書才能得著遠方的消息,這讓習慣了手機和網絡的藍怡很難接受,果真是傷離別啊。


    「夫人,姑娘走遠了,咱們送你迴去吧。」六子笑著問到,他和父親也在此與自家姑娘分開,要迴夏府。


    「我還要帶著孩子買些東西,就不麻煩夏掌櫃和六子了。」藍怡收迴思緒。


    夏順點點頭,行禮說到:「夫人,再過幾日該是種牡丹的時候了。這一段時日我和趙花匠去尋牡丹迴來,咱們入冬之前把牡丹栽上。不知夫人這邊有何吩咐?」


    藍怡想了想,便直言道:「夏掌櫃,這牡丹苗的好壞重要,勞煩你和趙花匠尋些好的秧苗迴來,咱們寧缺勿濫。」


    夏順應下,藍怡帶著兩個孩子在縣城裏轉悠一圈,買了棉花、白布、粗布炕單等,準備迴家做冬天的鋪蓋和西屋土炕上的墊子,劉氏搬走之後,隻剩了光板的土炕,收拾得很是幹淨。村裏人家都是將稻草壓實後鋪在炕上墊底,再鋪上炕單,這樣做經濟實惠,但是問題就是容易生跳蚤,藍怡自然不會這麽做,她可不想苦了自己和孩子,基本的生活條件還是要保證的。


    這般自然就花了不少銀子。她盤算著明年要送宇兒進學堂,書本都是大消費,孩子一天天長得很快,衣服也要做不少,營養也得跟上,自己也是長身體的年紀,吃食不能節省,花銀子的地方不少,這般隻出不進是不行的,明年油坊雖可以賺錢,但是這段日子也不能閑等著,坐吃山空。


    迴家趁著黃豆還沒熟,她把棉被棉衣做了出來,厚被子隻做用白布縫了兩麵,套了被罩,西屋的炕褥子花了幾日才做好,用的是粗藍布,禁髒禁磨。


    「大嫂,你這是幹啥呢?」藍怡帶著口罩,身穿舊衣腳下一雙高筒舊靴,手拿糞叉站在豬圈邊上發呆,恰好被進來的王林喜夫妻看到,好奇她為何這副打扮。


    「二弟,弟妹,你們過來啦。嗬嗬,趁著寶寶睡了我打算把圈坑裏的肥料弄上來曬曬,過幾日也好拉到地裏去。」藍怡有些不好意思,她在圈坑邊上醞釀了好一會兒,盯著兩隻黑豬就是下不去,這實在是太髒了!


    王林喜趕緊上前就要接過糞叉:「大嫂,我來。」


    陳氏也點頭:「大嫂,這等活計哪是咱們女人能做的,讓大福他爹去弄,一會兒就好了。」


    「哪能麻煩二弟,你們已經夠忙了,我自己慢慢來就成。」藍怡剛才就想著實在不行花幾文錢找人幫忙的,但是直接讓二弟跳下去,還是有些不好意思。


    「大嫂,我先迴去換件衣服。」王林喜是個實誠性子,說完轉身就出門迴家換衣服好幫藍怡清圈坑。


    「那麻煩二弟了。弟妹,咱們屋裏坐,怎麽沒帶著妞妞?」藍怡見王林喜轉身就走,趕緊招唿陳氏進屋,兩人一起過來定是有事的。


    「也是在家睡了,咱們不進屋了,吵著孩子。」陳氏打量藍怡這一身行頭,笑道:「大嫂,你還真是,若咱們不過來,你就真打算自己幹這活了?」


    「……還能咋辦?總得幹的。寶寶不怕吵,咱們進屋吧。」藍怡苦笑一聲,「其實不瞞弟妹,我在那站了許久就是跳不下去。」


    坑爹的,現代那麽多人想穿越到古代種田,真穿越過來,這一院子的蒼蠅蚊子,髒臭的茅廁,日日需要清理的牲口家禽糞便,沒有抽油煙機和天然氣的黑暗廚房……沒有親自體會過還真不知道這是啥滋味,就連她這在鄉下長大的丫頭都要有個適應過程,更何況那些在蜜罐裏泡大的孩子。


    藍怡領著陳氏穿過堂屋進到西屋,西屋的炕已鋪好,藍怡放了炕桌,以後便將這屋子當作一家人活動的場所。


    陳氏曉得她的難處,寡婦當家,沒有男人,力氣活自然也要自己幹。「大嫂,你這屋子收拾的真幹淨。」


    「家裏東西少,就顯得幹淨了。弟妹,你和二弟過來,有什麽事麽?」否則這兩夫妻也不能一塊過來。


    陳氏見藍怡主動問,也就直接說到:「說出來也不怕大嫂笑話,蓋房子買山坡已經將家底掏空,這馬上要買牡丹,可是家裏實在是拿不出銀錢了。大嫂,我曉得你日子也不寬裕,按說也不該開這個口的,可是能借的地方都借過了,我娘家那邊我還差著三兩銀子,著實沒辦法了,才來求大嫂。若是,若是大嫂手頭還有銀子的話……」


    陳氏說完,小心翼翼的觀察藍怡的臉色。家裏商量過後才讓他們兩個過來,公婆是長輩不好開口,劉氏和藍怡的關係雖然緩和了些,但是她那張嘴也怕說出話來不中聽,陳氏和藍怡的關係不錯,兩人也有話說,所以讓她來說算是最合適的。


    藍怡點頭:「弟妹過來找我是對的,咱們是一家人,能自己解決的就自己解決。也是我不對,這部分錢我已經預備下了,你等等。」


    藍怡轉身去東屋,從炕櫃角落裏取出四十兩銀子包好拿給陳氏:「弟妹,這是四十兩,你先拿過去用著。」


    接過沉甸甸的銀子,陳氏眼圈發紅:「大嫂……」他們原想著能借來十兩就不錯了,這麽多銀子她哪裏敢拿。


    「弟妹,你聽我說,這部分銀子除了種牡丹,還有就是二弟三弟為了油坊的事情四處奔波,手裏沒點銀子也不像話。你拿迴去先用著,等著油坊分紅了再還我就成,嗬嗬,不瞞弟妹,我這手頭能拿出的也就這麽多。旁的話別多說了,否則顯得生分。」


    藍怡說的坦誠,的確,她自迴來時手裏的一百五十兩銀子花到現在也去了幾十兩,拿出這四十兩基本上是她一半的積蓄了。


    「大嫂……我,我都不知該說啥好了。」陳氏抽抽鼻子,感動地捧著銀子說不上話。


    「好啦,你看二弟進來了,咱們出去吧。」藍怡拍拍她的手,二弟進來後直接跳進圈坑開始幹活,她們也不好再在屋子裏坐著。


    漚好的肥料弄了上來後在豬圈邊堆做一堆,讓太陽暴曬去蟲,好在秋播翻地時灑進去,這股子味道著實不好聞,宇兒和寶寶都喊臭,就連牛嫂都跑過來看,迴去也讓牛蛋爹挖了一個漚肥。


    直到七夕節這股子味道才散去,藍怡總算鬆了一口氣。七夕節,又叫做女兒節。七夕晚上未出嫁的閨女都會對著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祈求天上的仙女們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自己能姻緣巧配。


    藍怡已經算是成過親的,自然就沒這需求,她家裏的葡萄藤還沒有爬到架子頂上,也就沒什麽躲在葡萄架子下偷聽牛郎織女說悄悄話的事情發生,她隻擺了些瓜果在葡萄架下,帶著孩子在院子裏看星星,指給他們銀河裏的牛郎織女在哪裏,給他們講故事。寶寶不感興趣,一會兒就睡著了,藍怡抱著他給宇兒講,教給他秦少遊的名作。雖然自己不應在人家原作者沒發表之間就拿來用,但是她是真心喜歡,沒想著拿出去換錢,宇兒還小也記不住,隻是培養他對詩詞的感受而已。因為隻有感受到美,才會喜歡,才會去學習。


    藍怡不希望給孩子灌輸什麽苦讀書、讀書苦的思想,喜愛學習,享受學習才是正確的態度,她不指著孩子們金榜題名,隻要他們能讀書識字,能有個正確的三觀就好。


    ps:話說,查過之後發現那個年代的節日還真是不少,下章該寫寫中元節了,這可是唐宋時期的重要節日。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寡婦丫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極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極藍並收藏穿越之寡婦丫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