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跑是一門學問,並不是說撒開腳丫子狂奔,那就是逃跑了。
陳時大開眼界,才明白逃跑也分很多種類。
例如黃教練所說的,在確定逃跑之前,你要先確認敵人對你的威脅是什麽?如果威脅是一把槍,那麽你沿著直線悶著頭跑,這就是找死。而若是敵人手持一把刀子,以最短的距離最快的速度狂奔,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麵對怎樣的敵人就選擇怎樣的手段,這才是逃跑的真諦。
以上的所有前提,都要基於陳時有一個很好的身體素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陳時目前的身體,隻能算是青年中的普通選手,黃教練身後的十幾位赤著胳膊的運動員,每一個人無論是速度還是耐力都完勝於他。
“我們要從最基本的做起,陳先生,首先我來教您如何在長跑中唿吸……”
“用鼻子吸氣,嘴巴吐氣,節奏不能亂了……”
“前腳掌先落地,不要後腳跟踩在地上……”
“這種姿勢不對,請您對比一下我的姿勢……”
前麵兩名運動員,左右兩名運動員,後麵兩名運動員,讓陳時從任何方位都能糾正自己的奔跑姿勢,遠處的一輛從觀光車改造的急救車緊緊跟隨,那是第三組的康複與救助醫療小組。
美方和歐方,都希望派遣各自的醫療團隊入駐五道溝核掩體基地,實時掌握陳時的身體數據,其中美方的梅奧診所,乃是世界上最好的康複醫療中心,有著全世界最為先進的理論、醫療設備、康複、緊急救助醫生資源,這一點,哪怕是中方也不得不承認。
可是讓醫療團隊入駐五道溝核掩體基地,這是國內絕不允許的,縱然是美歐俄三方派遣的專家團,目前也隻是勾選名單期間,在中方確認名單之後,也隻會暫時性地送入北洋河基地,而不是直接送入五道溝核掩體基地,來與陳時進行貼身接觸。
那絕不可能。
目前為止,國內是抽調了首都協和、蘇省人民醫院、附屬華山醫院、附屬同濟醫院、華西醫院等眾多國際知名的專家教授,共同組建起來的第三組康複與救助醫療小組,負責防範緊急情況,以及陳時培訓中出現的損傷康複等問題。
力求萬無一失。
幸運的是,目前為止,陳時沒有受傷過。
12月17日。
上午,繼續鞏固遊泳鍛煉。
下午,接近20位攀岩高手、人體工程學專家、醫療專家共同商量討論的方案出爐,如何不借助工具,在爬梯上固定自己的身姿進行休息,在陳時睡覺時,一夜未睡的眾多專家,上百個方案被廢棄,最後出來的方案敲定下來,立刻送到了陳時這邊,開始對他進行培訓。
與之前想的一樣,他別無選擇。
隻有繼續往上攀爬去尋找和接觸未知文明,才有一線生機,繼續在大海漂流,實在是太過危險,這並不可取。
在這個決定下來之後,陳時幾乎沒有自己的反對時間,就投入了緊張的訓練之中。
他就像一個機器人似的,麻木地接受任何的操作,被動地去完成這些任務。
隻要他想活著,他就隻有接受下去。
12月18日,東八區淩晨6:35分,睡夢中的陳時,身體驟然化為了光粒。
數秒鍾後,未監測到人體熱成像的警報猛地響起。
……
……
被強行打算了睡夢,無疑是惱火的。
但陳時的惱火瞬間被澆滅,取而代之的是心涼。
抬頭一看,他真的又被傳送了過來……一個陌生的星球,麵對一座陌生的水壩。
時間不給於他過多思考的機會,陳時一把抓住鋼筋橫杆,下一秒,木筏就順著水流往外漂去。
“唿唿……”
深深吸了一口氣,按照那些專家教導的方法,陳時抓著鋼筋橫杆,開始往上攀爬。每攀爬20個鋼筋橫杆,他就停歇下來,右手反插入橫杆,腳脖子繞進膝蓋位置的橫杆,以這種方法來固定身體,同時最大可能的恢複體力。
他默數60下,就繼續往上攀爬。
20個橫杆之後,便再次休息。
以此反複,直到陳時累得氣喘籲籲,不得不停歇下來多休息一會兒。
轉過頭去往外一看,遠處的大海濃霧茫茫,根本看不清具體的樣子,而腳下位置的大海雖然沒有被濃霧籠罩,卻也因為距離過高,變得幽黑一片,說不出來的可怖。
陳時一直在默數自己爬了多少個橫杆,每個橫杆約莫35cm的間距,即是說他此刻離海平麵大概是150米到155米之間!
難怪他每20個橫杆休息一分鍾,現在也累得半死不活,以市麵一般大廈樓層層高3.15米來計算,這最少也有47層樓高度了。
一口氣上5樓是可以不喘氣,47樓難度就很高了,更別說是直上直下的攀爬。
“不行了,我要多休息一會兒……”
陳時看得心驚膽跳,趕忙迴頭,收迴視線。從這個高度掉落下去,那海平麵的海水將和水泥地沒有多少區別,都是五髒六腑碎成渣的結局。
而他已經無後悔的機會,木筏早就漂到不知何處去了,縱然他學會了遊泳,正如遊泳教練一致地認為,在冰寒的海水內,他堅持不了十分鍾,就會體力耗盡溺死。
學會了遊泳,也隻是一種緊急自救,可不是萬全之策。
後悔的路沒有了,唯有上麵,往上爬,可能是一條生路。
“唿唿……”
喘著氣,平穩自己的唿吸節奏,陳時努力迴憶黃教練教導的方法,漸漸覺得劇烈跳動的心髒平穩下來,體力也開始漸漸恢複。
“媽的,為什麽不把傳送的時間放在早餐過後?”
陳時氣急,一晚上過去,現在他的肚子很是饑餓,早知道會這樣,他一定要建議半夜要叫醒他起來吃點東西。
這雖然對身體健康不好,可總比半途沒有了力氣,因為意外而死好得多。
“咦?那是什麽?”
正當陳時鼓起勇氣,準備抬頭往上攀爬時,忽地眼神凝聚,望向了上方十幾米外的一個物體。
陳時大開眼界,才明白逃跑也分很多種類。
例如黃教練所說的,在確定逃跑之前,你要先確認敵人對你的威脅是什麽?如果威脅是一把槍,那麽你沿著直線悶著頭跑,這就是找死。而若是敵人手持一把刀子,以最短的距離最快的速度狂奔,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麵對怎樣的敵人就選擇怎樣的手段,這才是逃跑的真諦。
以上的所有前提,都要基於陳時有一個很好的身體素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陳時目前的身體,隻能算是青年中的普通選手,黃教練身後的十幾位赤著胳膊的運動員,每一個人無論是速度還是耐力都完勝於他。
“我們要從最基本的做起,陳先生,首先我來教您如何在長跑中唿吸……”
“用鼻子吸氣,嘴巴吐氣,節奏不能亂了……”
“前腳掌先落地,不要後腳跟踩在地上……”
“這種姿勢不對,請您對比一下我的姿勢……”
前麵兩名運動員,左右兩名運動員,後麵兩名運動員,讓陳時從任何方位都能糾正自己的奔跑姿勢,遠處的一輛從觀光車改造的急救車緊緊跟隨,那是第三組的康複與救助醫療小組。
美方和歐方,都希望派遣各自的醫療團隊入駐五道溝核掩體基地,實時掌握陳時的身體數據,其中美方的梅奧診所,乃是世界上最好的康複醫療中心,有著全世界最為先進的理論、醫療設備、康複、緊急救助醫生資源,這一點,哪怕是中方也不得不承認。
可是讓醫療團隊入駐五道溝核掩體基地,這是國內絕不允許的,縱然是美歐俄三方派遣的專家團,目前也隻是勾選名單期間,在中方確認名單之後,也隻會暫時性地送入北洋河基地,而不是直接送入五道溝核掩體基地,來與陳時進行貼身接觸。
那絕不可能。
目前為止,國內是抽調了首都協和、蘇省人民醫院、附屬華山醫院、附屬同濟醫院、華西醫院等眾多國際知名的專家教授,共同組建起來的第三組康複與救助醫療小組,負責防範緊急情況,以及陳時培訓中出現的損傷康複等問題。
力求萬無一失。
幸運的是,目前為止,陳時沒有受傷過。
12月17日。
上午,繼續鞏固遊泳鍛煉。
下午,接近20位攀岩高手、人體工程學專家、醫療專家共同商量討論的方案出爐,如何不借助工具,在爬梯上固定自己的身姿進行休息,在陳時睡覺時,一夜未睡的眾多專家,上百個方案被廢棄,最後出來的方案敲定下來,立刻送到了陳時這邊,開始對他進行培訓。
與之前想的一樣,他別無選擇。
隻有繼續往上攀爬去尋找和接觸未知文明,才有一線生機,繼續在大海漂流,實在是太過危險,這並不可取。
在這個決定下來之後,陳時幾乎沒有自己的反對時間,就投入了緊張的訓練之中。
他就像一個機器人似的,麻木地接受任何的操作,被動地去完成這些任務。
隻要他想活著,他就隻有接受下去。
12月18日,東八區淩晨6:35分,睡夢中的陳時,身體驟然化為了光粒。
數秒鍾後,未監測到人體熱成像的警報猛地響起。
……
……
被強行打算了睡夢,無疑是惱火的。
但陳時的惱火瞬間被澆滅,取而代之的是心涼。
抬頭一看,他真的又被傳送了過來……一個陌生的星球,麵對一座陌生的水壩。
時間不給於他過多思考的機會,陳時一把抓住鋼筋橫杆,下一秒,木筏就順著水流往外漂去。
“唿唿……”
深深吸了一口氣,按照那些專家教導的方法,陳時抓著鋼筋橫杆,開始往上攀爬。每攀爬20個鋼筋橫杆,他就停歇下來,右手反插入橫杆,腳脖子繞進膝蓋位置的橫杆,以這種方法來固定身體,同時最大可能的恢複體力。
他默數60下,就繼續往上攀爬。
20個橫杆之後,便再次休息。
以此反複,直到陳時累得氣喘籲籲,不得不停歇下來多休息一會兒。
轉過頭去往外一看,遠處的大海濃霧茫茫,根本看不清具體的樣子,而腳下位置的大海雖然沒有被濃霧籠罩,卻也因為距離過高,變得幽黑一片,說不出來的可怖。
陳時一直在默數自己爬了多少個橫杆,每個橫杆約莫35cm的間距,即是說他此刻離海平麵大概是150米到155米之間!
難怪他每20個橫杆休息一分鍾,現在也累得半死不活,以市麵一般大廈樓層層高3.15米來計算,這最少也有47層樓高度了。
一口氣上5樓是可以不喘氣,47樓難度就很高了,更別說是直上直下的攀爬。
“不行了,我要多休息一會兒……”
陳時看得心驚膽跳,趕忙迴頭,收迴視線。從這個高度掉落下去,那海平麵的海水將和水泥地沒有多少區別,都是五髒六腑碎成渣的結局。
而他已經無後悔的機會,木筏早就漂到不知何處去了,縱然他學會了遊泳,正如遊泳教練一致地認為,在冰寒的海水內,他堅持不了十分鍾,就會體力耗盡溺死。
學會了遊泳,也隻是一種緊急自救,可不是萬全之策。
後悔的路沒有了,唯有上麵,往上爬,可能是一條生路。
“唿唿……”
喘著氣,平穩自己的唿吸節奏,陳時努力迴憶黃教練教導的方法,漸漸覺得劇烈跳動的心髒平穩下來,體力也開始漸漸恢複。
“媽的,為什麽不把傳送的時間放在早餐過後?”
陳時氣急,一晚上過去,現在他的肚子很是饑餓,早知道會這樣,他一定要建議半夜要叫醒他起來吃點東西。
這雖然對身體健康不好,可總比半途沒有了力氣,因為意外而死好得多。
“咦?那是什麽?”
正當陳時鼓起勇氣,準備抬頭往上攀爬時,忽地眼神凝聚,望向了上方十幾米外的一個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