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瑾說:「他去查房了。要等一下。」
「那怎麽辦?我爸實在是受不了了,他疼得都撞牆了。」女人滿臉焦急。
風瑾聞言,拿起掛在牆上的一件白大褂套上,拿起自己的東西:「我是新來的醫生,我去看看吧。你爸是什麽情況?」
女人病急亂投醫,說:「他得了惡性骨瘤,骨科都不收他了,把他安排到中西醫科來了。」其實就相當於判了死刑,隻是在床位不太緊張的中西醫科等死來了。
風瑾跟著女人一路小跑著進了病房,女人驚唿出聲:「爸,爸,你怎麽到地上去了?」床兩邊都升起了護欄,但不知怎麽迴事,病人還是翻下了床,估計是太痛了,掙紮下來的。
風瑾幫著女人一起將病人重新抬到了床上,病人還在痛苦地掙紮呻吟。風瑾迅速觀察著對方的病症,隻見他頭部凸起一個巨大的腫塊,看來病灶在顱骨了,他對女人說:「你按住他,我幫他紮針止痛。」女人忙配合地點頭。
這時,封晟帶著查房的醫生正好過來了,他一見風瑾,趕緊就上來了:「小五,你怎麽在這裏?」
風瑾扭頭看一眼封晟和他身後浩浩蕩蕩的醫護人員,說:「大哥,幫我按住病人,我幫他紮針。」
女人看見封晟,忙解釋說:「封醫生,我爸的杜冷丁打了半個小時就沒效了,他疼得難受。我去找你,這個小醫生說可以幫我爸止痛。」
封晟見風瑾要出手救人,頓時有些激動,連忙對身後的人說:「來兩個人幫忙。」
風瑾則打開自己的包,從裏麵掏出針盒來,選中內關、四關、足三裏這幾個穴位,開始施針。病人疼痛難忍,根本無法靜止下來,在幾個醫護人員的合力按壓下,風瑾才能順利紮好針。說也奇怪,待風瑾三針紮下去,病人就不再用力掙紮了,躺在床上大口大口地喘息著。
「好了,你們把手鬆開吧。」風瑾開始詢問病人,「老先生,你具體哪裏疼?」
病人開始含糊地說自己的痛處,風瑾便一一根據他疼痛的部位找到相應的穴位紮針,又在神庭、印堂、神門等安神穴上施針。等他施完九針,病人已經安靜下來了。周圍的醫生護士全都驚奇地看著這一幕,原來針灸這麽神奇嗎?
女人驚訝地看著平靜下來的父親:「爸,你不痛了嗎?」
病人動了動疲憊的眼簾:「不痛了。」
風瑾伸出手,給病人把脈,病人陽氣虛衰,正氣衰竭,已經病入膏肓,藥石罔效了,現在能做的,隻能緩解病人的疼痛,讓他走得安詳一點了,他說:「紮一次針大概可以止痛一至三天時間,止痛藥暫時可以停下了。」
女人聽說止痛效果這麽好,父親終於可以少受罪了,她眼裏閃爍著淚花,轉向風瑾,彎下腰鞠躬:「謝謝!謝謝醫生!」
封晟眼睛發光地看著風瑾:「小五,你跟我們一起去查房吧。」
「好。」風瑾點了點頭。
封晟轉頭跟同事介紹:「這是我五弟,風瑾。他是專攻中醫的,以後也會跟我們一起共事。」
屋子裏的人都趕緊鼓掌,這也是太子爺啊,剛才還露了這麽一手,那真是有兩把刷子的。
風瑾轉頭朝大家打招唿:「以後請多多指教!」
第二十章 同床
風瑾剛到醫院, 就立即上崗了。封晟和風瑾都很默契地沒跟外人說起他的實習生身份,表明實習生身份,他就不能直接給人看病了,這於規矩不合, 好在是在自家醫院,又是封晟帶他, 也沒人追著要他的證件。
中西醫科雖然隻有兩層樓, 但床位都沒有住滿,住在這裏的病人基本都是疑難雜症,往往是看西醫沒有結論或者西醫判定沒有希望的病人, 不肯認命迴家等死, 便轉到中西醫科來尋求最後一絲希望。
這些病人很多都是從西醫那邊做完手術後轉過來的, 中西醫科又不能重新做手術,也沒辦法給病人照ct、化驗做檢查, 因為人家是帶著西醫部那邊的片子來的。這就是他們中西醫科困窘的原因, 病人少, 還不用作全麵檢查,隻能給病人進行保守治療, 打針吃藥, 大頭費用都被西醫那邊賺取了。
當然,他們科室被邊沿化的重要原因還是缺乏一個可以挑大樑的名醫,沒有名醫,病人就不會主動來求醫。許多開設了中西醫科的醫院,這個科室能夠延續下去, 往往都是靠一兩個名醫支撐起來,如果沒有培養出合格的接班人,一旦名醫退休,那麽這個醫院的中西醫科地位就一落千丈,甚至麵臨被裁減的危險。如今雲海市民生醫院的中西醫科就麵臨著這樣的尷尬,因為之前挑大樑的中西醫大夫三年前退休了。
中醫發展到如此窘迫的境地,實在是令風瑾感到痛心。尤其令他感到尷尬的是,中西科的治療手段跟西醫的差別並不大,給病人看病並不靠望聞問切等手段,而是要藉助醫療儀器來確診病情,隻是開藥的時候會開中藥,還有紮銀針、艾灸、拔火罐等手段,當然,也會像西醫一樣會給病人開刀做手術。
關於外科手術這一點,風瑾覺得並不與中醫相違背,因為在他那個年代,就已經開始有解剖和手術治療了,他的師父就曾給人做過開顱手術,師父就在他的《外經》一書裏闡釋過人體結構。
令他覺得費解的是,中醫發展到秦漢之後,卻不再提倡外科手術了,大概因為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學說盛行,講究所謂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允許損壞人的身體。以至於現在的人都認為中醫是不科學的,中醫理論依據僅是玄之又玄的陰陽五行學說。
</br>
「那怎麽辦?我爸實在是受不了了,他疼得都撞牆了。」女人滿臉焦急。
風瑾聞言,拿起掛在牆上的一件白大褂套上,拿起自己的東西:「我是新來的醫生,我去看看吧。你爸是什麽情況?」
女人病急亂投醫,說:「他得了惡性骨瘤,骨科都不收他了,把他安排到中西醫科來了。」其實就相當於判了死刑,隻是在床位不太緊張的中西醫科等死來了。
風瑾跟著女人一路小跑著進了病房,女人驚唿出聲:「爸,爸,你怎麽到地上去了?」床兩邊都升起了護欄,但不知怎麽迴事,病人還是翻下了床,估計是太痛了,掙紮下來的。
風瑾幫著女人一起將病人重新抬到了床上,病人還在痛苦地掙紮呻吟。風瑾迅速觀察著對方的病症,隻見他頭部凸起一個巨大的腫塊,看來病灶在顱骨了,他對女人說:「你按住他,我幫他紮針止痛。」女人忙配合地點頭。
這時,封晟帶著查房的醫生正好過來了,他一見風瑾,趕緊就上來了:「小五,你怎麽在這裏?」
風瑾扭頭看一眼封晟和他身後浩浩蕩蕩的醫護人員,說:「大哥,幫我按住病人,我幫他紮針。」
女人看見封晟,忙解釋說:「封醫生,我爸的杜冷丁打了半個小時就沒效了,他疼得難受。我去找你,這個小醫生說可以幫我爸止痛。」
封晟見風瑾要出手救人,頓時有些激動,連忙對身後的人說:「來兩個人幫忙。」
風瑾則打開自己的包,從裏麵掏出針盒來,選中內關、四關、足三裏這幾個穴位,開始施針。病人疼痛難忍,根本無法靜止下來,在幾個醫護人員的合力按壓下,風瑾才能順利紮好針。說也奇怪,待風瑾三針紮下去,病人就不再用力掙紮了,躺在床上大口大口地喘息著。
「好了,你們把手鬆開吧。」風瑾開始詢問病人,「老先生,你具體哪裏疼?」
病人開始含糊地說自己的痛處,風瑾便一一根據他疼痛的部位找到相應的穴位紮針,又在神庭、印堂、神門等安神穴上施針。等他施完九針,病人已經安靜下來了。周圍的醫生護士全都驚奇地看著這一幕,原來針灸這麽神奇嗎?
女人驚訝地看著平靜下來的父親:「爸,你不痛了嗎?」
病人動了動疲憊的眼簾:「不痛了。」
風瑾伸出手,給病人把脈,病人陽氣虛衰,正氣衰竭,已經病入膏肓,藥石罔效了,現在能做的,隻能緩解病人的疼痛,讓他走得安詳一點了,他說:「紮一次針大概可以止痛一至三天時間,止痛藥暫時可以停下了。」
女人聽說止痛效果這麽好,父親終於可以少受罪了,她眼裏閃爍著淚花,轉向風瑾,彎下腰鞠躬:「謝謝!謝謝醫生!」
封晟眼睛發光地看著風瑾:「小五,你跟我們一起去查房吧。」
「好。」風瑾點了點頭。
封晟轉頭跟同事介紹:「這是我五弟,風瑾。他是專攻中醫的,以後也會跟我們一起共事。」
屋子裏的人都趕緊鼓掌,這也是太子爺啊,剛才還露了這麽一手,那真是有兩把刷子的。
風瑾轉頭朝大家打招唿:「以後請多多指教!」
第二十章 同床
風瑾剛到醫院, 就立即上崗了。封晟和風瑾都很默契地沒跟外人說起他的實習生身份,表明實習生身份,他就不能直接給人看病了,這於規矩不合, 好在是在自家醫院,又是封晟帶他, 也沒人追著要他的證件。
中西醫科雖然隻有兩層樓, 但床位都沒有住滿,住在這裏的病人基本都是疑難雜症,往往是看西醫沒有結論或者西醫判定沒有希望的病人, 不肯認命迴家等死, 便轉到中西醫科來尋求最後一絲希望。
這些病人很多都是從西醫那邊做完手術後轉過來的, 中西醫科又不能重新做手術,也沒辦法給病人照ct、化驗做檢查, 因為人家是帶著西醫部那邊的片子來的。這就是他們中西醫科困窘的原因, 病人少, 還不用作全麵檢查,隻能給病人進行保守治療, 打針吃藥, 大頭費用都被西醫那邊賺取了。
當然,他們科室被邊沿化的重要原因還是缺乏一個可以挑大樑的名醫,沒有名醫,病人就不會主動來求醫。許多開設了中西醫科的醫院,這個科室能夠延續下去, 往往都是靠一兩個名醫支撐起來,如果沒有培養出合格的接班人,一旦名醫退休,那麽這個醫院的中西醫科地位就一落千丈,甚至麵臨被裁減的危險。如今雲海市民生醫院的中西醫科就麵臨著這樣的尷尬,因為之前挑大樑的中西醫大夫三年前退休了。
中醫發展到如此窘迫的境地,實在是令風瑾感到痛心。尤其令他感到尷尬的是,中西科的治療手段跟西醫的差別並不大,給病人看病並不靠望聞問切等手段,而是要藉助醫療儀器來確診病情,隻是開藥的時候會開中藥,還有紮銀針、艾灸、拔火罐等手段,當然,也會像西醫一樣會給病人開刀做手術。
關於外科手術這一點,風瑾覺得並不與中醫相違背,因為在他那個年代,就已經開始有解剖和手術治療了,他的師父就曾給人做過開顱手術,師父就在他的《外經》一書裏闡釋過人體結構。
令他覺得費解的是,中醫發展到秦漢之後,卻不再提倡外科手術了,大概因為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學說盛行,講究所謂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允許損壞人的身體。以至於現在的人都認為中醫是不科學的,中醫理論依據僅是玄之又玄的陰陽五行學說。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