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一亮,紀靈果然就率領四千騎兵輕裝簡從離開了大部隊,四千騎兵的行軍速度要比兩萬大軍快上太多,沒多久,兩支軍隊就拉開距離,接下來,就看各自的發揮了。


    其實,紀靈之所以要率領四千騎兵離開大部隊,還是有其他原因的。身為袁術麾下第一武將,紀靈自然是想在各個方麵都壓製住其他將領。


    熱血男兒,誌向要大,胃口,也要大。這就是紀靈的行事準則,這次出征基本就奠定了紀靈在袁術眾將中的地位,所以,如果這次隻是小打小鬧的話,即使是取得了勝利,紀靈也覺得沒意思。


    大部隊這邊隻要按照計劃行事,不出意外就能在一天之內拿下安豐的兩座糧倉並圍困安豐城,這樣的功勞,在那些偏將眼中或許不算小,但在紀靈看來,這簡直就不值一提。


    相比於弋陽來說,安豐還是小了,安豐雖然號稱是荊州南邊的小糧倉,但這隻是指安豐是個產糧基地,但真正的存糧,卻大都存儲在弋陽這樣的大城中,留在安豐的,隻不過是安豐產出糧食的三四成而已。


    故而,就算拿下安豐,這對荊州也是無傷大雅,劉表最多隻會懲罰一下那些主將,但卻不會有其他表示。相比於整個荊州的利益來說,安豐確實不算什麽。


    這個道理,還是閻象為紀靈分析出來的。看出這其中的關鍵之後,紀靈那率領騎兵獨自作戰的決心就更加堅定了,這一次征討荊州,要麽無功而返,要麽就凱旋而迴。


    其實,紀靈心中明白,隻要拿下安豐,自己就是立功了,哪怕安豐是陳蘭,陳紀他們賣力打下的,可是,這次出征的主將乃是自己,即使自己不在軍中指揮,這最大的功勞,卻是跑不掉的。


    或許是源於這份底氣,紀靈才會這麽堅持分兵,他在等一個機會,一個可以讓自己威震荊州的機會,隻不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件事想要成功,卻沒有那麽容易。


    一天後,閻象共計約一萬四千人拋棄輜重趕到了安豐,至於後方的那些輜重,紀靈早就吩咐留下兩千軍士打點,這也就省去了主力部隊的後顧之憂。


    剛剛抵達安豐,閻象就馬不停蹄的按計劃行事,陳蘭,陳紀二人分別率領兩千軍士各自攻打兩座糧倉,閻象給他們下了死命令,必須要完整的糧倉,陳蘭,陳紀二人有了獨自領兵的機會,當然是興奮的緊,他二人領命後就立馬點齊軍士出發了。


    對於自己這邊還剩下一萬軍士,閻象和李豐商議一會後決定在原地暫時休息半個時辰。對於安豐城,他們似乎並不怎麽急著攻打,實際上,按照原計劃,他們也沒打算攻打安豐城。


    圍點打援的關鍵就是要讓對手派出援兵,故而這安豐城,暫時是絕對不能打下的。再者,自己這邊急行軍趕來,安豐那邊說不定還沒有反應過來,閻象需要安豐城內的人送信給弋陽那邊,不然這出戲演的就不逼真了。


    休息半個時辰後,李豐這才下來大軍繼續出發,爭取在天黑之前包圍安豐城,對於這場戰事,閻象心中清楚,勝負的關鍵還是在於紀靈,若是敵軍上當的話,自己這邊就能有收獲,若是敵軍對安豐這邊不聞不顧,那自己這邊所做的一切努力就白費了。


    就在主力部隊在這邊抵達了安豐的時候,紀靈此時正率領四千騎兵低調前進。


    四千騎兵的陣勢並不比一萬大軍小,關鍵還是有這四千戰馬的緣故,荊州之地何時有過這種萬馬奔騰的情景,更何況是四千成建製的騎兵列隊前進。


    若是明目張膽的前進,難保不會引起敵軍斥候的注意,哪怕是繞道前行,也容易引起當地老百姓的懷疑。


    為了保證行軍的秘密性,紀靈不得不率軍從繞行,這樣一來,至少要多走四倍的路程,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行軍打仗本就是環環相扣,最終的兩軍交鋒不過是戰事的一個環節而已,這行軍,也是重要的一個環節。


    且不說安豐這邊的戰火剛剛燃起,弋陽這邊,蔡瑁剛剛率領親兵三千人入駐弋陽城,蔡瑁本是劉表手下大將,再加上蔡家乃是荊州的第一大世家,這就決定了蔡瑁的地位不可動搖。


    本來,蔡瑁隻是掌管水軍,這次鬧出這麽大的戰事,蔡瑁原本應該是被安排去迎戰江東水軍的,畢竟這才是蔡瑁擅長的地方,可是,這次劉表沒等蔡瑁請戰就把他安排到這來了。


    劉表和荊州的世家大族之間的爭鬥幾乎沒有停過,哪怕是一次尋常的軍事調動,這其中就可能蘊含了一些別的意思。比如說這次,蔡瑁被安排到弋陽城來抵擋淮南軍,這已經預示了什麽。


    劉表的手段確實比較高明,蔡瑁被調離水軍之後必定是難有所作為,淮南軍基本為步軍,領軍將領更加不會傻到會去更荊州水軍拚命,故而,這次蔡瑁算是被安排錯地方了。


    對於這次調動,蔡瑁已經猜到點劉表的心思。蔡家是荊州第一大世家,從劉表入主荊州的那天起,兩者之間的爭鬥就一支在持續,這是不可調和的事情,畢竟兩者的利益不相一致。


    可是,蔡瑁心中同樣清楚,哪怕自己這邊是荊州第一大世家,可是如果劉表是決心要壓製自己家族一頭的話,自己這邊是真的沒有還手之力。


    倒不是說劉表掌握的力量就足以壓製蔡家,關鍵是荊州的世家大族太多,其他世家樂於見到蔡家吃癟,比如蒯家,蒯良,蒯越兩兄弟都是聰明人,他們是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的。


    思前考後,蔡瑁一邊率軍前往弋陽上任,一邊又在想辦法應對接下來可能會出現的局麵。劉表這次不僅派他來弋陽,而且還派了個人來監視自己。


    校尉文聘領三千精兵隨軍作戰,這可並不意味著文聘就是來幫助蔡瑁的,文聘出身貧寒,沒有世家大族作為依靠,在這件事情上,他更容易得到劉表的信任,雖然蔡瑁一直是文聘的頂頭上司,可是,沒有劉表的命令,蔡瑁也不敢拿文聘怎麽樣。


    要說蔡瑁現在不著急那是假的,他明白蔡家風頭太盛,劉表就是要借這個機會消弱蔡家的勢力,若是真無解救之法,蔡瑁覺得自己就隻能靠聯姻了。


    剛剛進駐弋陽沒半天,蔡瑁才剛剛接管一樣內的兩萬守軍,安豐那邊的求援就來了,蔡瑁都覺得這求援是不是來的太著急了,自己這邊才剛剛到而已。


    麵對安豐的求援以及部下們的請戰,蔡瑁隻是迴複說這件事情要從長計議,援兵會擇日出發。


    將士們對這道命令肯定是不服氣,但蔡瑁是主將,他們就算不服氣也得聽從,就算是文聘再三請戰,最終也是被蔡瑁也壓製下來了。


    蔡瑁自然是有他自己的想法,自己這邊絕對不能出大差錯,丟了安豐不要緊,隻要弋陽不出事就行,再者,蔡家也需要低調點,哪怕是犯點小錯也沒事,相反,犯點小錯對蔡家來說說不定還是小事,至少劉表有借口懲罰蔡家,但卻不會懲罰的太重。


    對於世家大族之間的這些權謀之術,像文聘這些武將們自然是弄不懂的,他們想著的是安豐那邊的同袍兄弟,是那邊的戰事,可是,主將就是不下令救援,這讓他們如何能不著急。


    弋陽這邊已經進入戰備狀態,但卻沒有戰事發生。江夏這邊,現在已經是快要戰火紛飛了。


    麵對孫堅這個老對手,黃祖壓根就沒想跟他硬碰硬,他是打從心底裏就不敢跟這頭江東猛虎交手,故而當聽說孫堅率領離自己這邊不到一百裏的時候,黃祖就下令緊閉城門,各營軍士堅守崗位。


    不得不說,黃祖這人膽氣雖然不怎麽樣,但在這種緊要關頭,他做出的命令卻是很明智的。跟孫堅野戰純粹是找虐,黃祖不會傻到去這麽做,他就是要依靠城牆抵擋孫堅。


    等到孫堅率軍抵達樊城的時候,他看到的就是緊閉的城門,見到如此情景,孫堅隻是一聲冷笑,他下了大軍退迴河岸紮營,明日準備攻城。


    當部下們請戰要一鼓作氣拿下樊城的時候,孫堅勒令部下們不要輕兵冒進,大軍遠道而來,軍士疲憊不堪,現在不是攻城的時候。這理由雖然很正常,但卻有點不符合孫堅的作風,若是換做以往,孫堅必定是要一鼓作氣攻城的,但是這一次,孫堅卻沒有這麽做。


    隻有黃蓋心中清楚,自己主公在等少主那邊,自兩軍分兵之後,孫堅就和黃蓋說過,這次能不能以最小的代價拿下樊城,就得看孫策那邊能不能起到作用。


    如果孫策真的隻是躲在暗處不肯出兵的話,那樊城還是得靠自己這邊攻打,但這樣必定是下策,但若是孫策那邊能騷擾,甚至牽製黃祖的兵力的話,樊城必將不攻自破。


    可是,黃蓋卻記得當時自己主公給少主的命令是必須要隱忍,等到時機合適才能出現,可現在自己主公又有了這說法,這明顯跟之前的交代是南轅北轍,黃蓋都差點糊塗了。


    仔細一想過後,黃蓋心中也就釋然了,這是自己主公在考驗少主。同時,黃蓋又想到程普已經被安排在少主那邊,他也就放心了,看來,自己主公已經有了萬全之策,這樊城,多半是會被順利拿下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霸行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低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低頭並收藏霸行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