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穿書後我嫁給了殘疾反派 作者:執酒白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薑家、陳家、沈家、高家還有幾位公侯王爵,凡是在此事中插過手的人家統統都沒逃過去。
女眷和未成年的子女被罰入教坊司為奴,成年男丁或是被直接拉到午門斬首,或是被流放到邊境苦寒之地。
朝中人人自危,大皇子黨和與薑家交好的官員們戰戰兢兢不敢來上朝,甚至有人上書乞骸骨,說到動情處伏地痛哭。
皇上懶得去看他們這幅模樣,凡是為官有可取之處的人統統留用,剩下的關係戶則全都打發離開,整個官場頓時為之一肅。
緊接著皇上將活著的幾個皇子統統封王,就連尚未成年還在宮中的五六七等皇子也都有了爵位。因為大皇子已薨,於是特下旨先將其長子立為世子。
沒多久,皇上又以四皇子擅闖宮殿,藐視君王的名義將其貶為郡王,並收其封地,命他永世不得出京。
旨意一出,四皇子一派和林家也傻了眼,這幾乎就是板上釘釘說四皇子不可能繼承皇位。雖說除了藩王外,天子不能無事出京,但是聖上的這道旨意豈不是說要將四皇子軟禁在府?
這下子有機會問鼎皇位的成年皇子隻剩下了二皇子和三皇子。
二皇子母族不強,但畢竟與林家交好,三皇子背後站著溫家,一時間朝中大臣都將目光放在了這兩人身上。
被萬俟崢這麽一說,容樂也好奇了起來,「你看好誰?」
萬俟崢沒答話。
容樂迴憶著原著,他其實已經許久沒有想過原來的劇情了,但宮變那晚發生的事卻讓他忽然想起了那些已經有些模糊的情節。
他心道,難不成萬俟崢是想自己登基當皇帝嗎?其實也不是不可以。
他想起自己第一次見到皇上的場景,感嘆道:「先前春狩上,聖上還賞了我一個恩典呢。」如今也不知道有沒有機會用到了。
萬俟崢看向他,「你想要什麽?」
容樂迴想著自己初來到這個世界時的目標隻是活下去而已,然後漸漸地有了別的想法和要求。
他有些猶豫,又有些茫然,「大概是帶著二……我娘離開?」
隻是他沒有原主的記憶,和二夫人沒什麽母子情分。自從來到王府後,他一直避免和二夫人見麵,就是怕對方看出來他並非是原本的「容樂」。可是如果他真的把二夫人接出侯府,今後兩人勢必要相處,屆時又該怎麽辦?
這個問題想想就頭痛。
他深陷於自己的想法中,卻沒注意到,當他說出「離開」這個詞時,那一瞬間,萬俟崢看向他的眼眸深邃得攝人。
*
容樂發現自己被軟禁在一個月後,當時京中已經恢復了原本的平靜,一幹亂臣賊子皆已伏誅。
萬俟崢依然是早出晚歸,不過不再像一開始那麽晚才迴來,而是會盡量與他一起吃個晚飯,飯後和他談論這段日子發生的事情。
給聖上下毒之人是賢妃,在得知大皇子駕薨後,她就在自己宮殿裏自盡了。離世前她並沒有費心遮掩宮中留下的線索和痕跡,所以才會被他們那麽容易查出真相。
聖上身邊一直信任的高公公是她的人,當年高公公因家裏發大水被衝到了別的地方,遭人拐賣進宮當了太監,其實私下裏他一直都想尋找當年的親人。
而薑家正好幫他找到了親人,那人是他的侄子,當年那場洪水讓他們一家都遭了災,如今隻剩下了這一個少年。
為了這份恩情,高公公成了薑家安插在皇上身邊的探子。
無論是步軍五營還是高公公,都是跟隨了聖上數十年的老人,他們毫不猶豫地背叛讓聖上確實傷了心。
他終是沒有用更嚴酷的刑罰,而隻是判了他們斬首。
侯夫人在這次宮變中也插了一腳。那宮中接應的人員中就有她的手筆,是當初為了扶助柳妃上位,柳家才耗費心思培養的人。
結果她這般作為幾乎把柳家拖下水,就連柳妃也受到了牽連,被貶為柳嬪。
柳家家主被這個妹子拖累,整個柳家差點完蛋,對她沒了先前的寬容,直接請出宗老,將她在柳家除名。
長興侯生怕被連累,為了表現自己的忠心連夜寫了休書,將侯夫人休棄。
侯夫人因罪被流放三千裏,容錦賢一下子從侯府嫡子成了出婦子,若論起地位反倒比容析這個庶子還低。
他長得和侯夫人相像,如今在侯府中,長興侯看他是越來越不順眼。當初的寵愛如今全都成了厭煩。
容析卻反而得了長興侯的青眼,若無意外,今後應是由他繼承爵位。
端王既是在幕後挑唆大皇子之人,又意圖謀反篡位,這一次證據確鑿,皇上再不能容他。
於是下旨將其廢為庶人,終生囚於天牢。至於在宮變一事中出力的端王妃和萬俟岱則是同樣被皇家驅逐,流放異鄉。
有朝臣將萬俟崢拎了出來,認為他是端王親子,應當避嫌。既然父親有罪,兒子也應有所懲戒。
結果反被皇上斥責胡言亂語,端王世子大義滅親非但無罪,反而當賞,當場就下旨命他繼承爵位。萬俟崢搖身一變成了新鮮出爐的端王。
這些都是由萬俟崢講給他聽的。
原本容樂還覺得萬俟崢讓他留在這裏是為了他的安危著想,然而時間越久,越覺出不對來。一切已經塵埃落定,在當初那場宮變中,無論是該罰的還是該賞的,不都結束了嗎?為什麽還是不讓他出院子呢?
</br>
女眷和未成年的子女被罰入教坊司為奴,成年男丁或是被直接拉到午門斬首,或是被流放到邊境苦寒之地。
朝中人人自危,大皇子黨和與薑家交好的官員們戰戰兢兢不敢來上朝,甚至有人上書乞骸骨,說到動情處伏地痛哭。
皇上懶得去看他們這幅模樣,凡是為官有可取之處的人統統留用,剩下的關係戶則全都打發離開,整個官場頓時為之一肅。
緊接著皇上將活著的幾個皇子統統封王,就連尚未成年還在宮中的五六七等皇子也都有了爵位。因為大皇子已薨,於是特下旨先將其長子立為世子。
沒多久,皇上又以四皇子擅闖宮殿,藐視君王的名義將其貶為郡王,並收其封地,命他永世不得出京。
旨意一出,四皇子一派和林家也傻了眼,這幾乎就是板上釘釘說四皇子不可能繼承皇位。雖說除了藩王外,天子不能無事出京,但是聖上的這道旨意豈不是說要將四皇子軟禁在府?
這下子有機會問鼎皇位的成年皇子隻剩下了二皇子和三皇子。
二皇子母族不強,但畢竟與林家交好,三皇子背後站著溫家,一時間朝中大臣都將目光放在了這兩人身上。
被萬俟崢這麽一說,容樂也好奇了起來,「你看好誰?」
萬俟崢沒答話。
容樂迴憶著原著,他其實已經許久沒有想過原來的劇情了,但宮變那晚發生的事卻讓他忽然想起了那些已經有些模糊的情節。
他心道,難不成萬俟崢是想自己登基當皇帝嗎?其實也不是不可以。
他想起自己第一次見到皇上的場景,感嘆道:「先前春狩上,聖上還賞了我一個恩典呢。」如今也不知道有沒有機會用到了。
萬俟崢看向他,「你想要什麽?」
容樂迴想著自己初來到這個世界時的目標隻是活下去而已,然後漸漸地有了別的想法和要求。
他有些猶豫,又有些茫然,「大概是帶著二……我娘離開?」
隻是他沒有原主的記憶,和二夫人沒什麽母子情分。自從來到王府後,他一直避免和二夫人見麵,就是怕對方看出來他並非是原本的「容樂」。可是如果他真的把二夫人接出侯府,今後兩人勢必要相處,屆時又該怎麽辦?
這個問題想想就頭痛。
他深陷於自己的想法中,卻沒注意到,當他說出「離開」這個詞時,那一瞬間,萬俟崢看向他的眼眸深邃得攝人。
*
容樂發現自己被軟禁在一個月後,當時京中已經恢復了原本的平靜,一幹亂臣賊子皆已伏誅。
萬俟崢依然是早出晚歸,不過不再像一開始那麽晚才迴來,而是會盡量與他一起吃個晚飯,飯後和他談論這段日子發生的事情。
給聖上下毒之人是賢妃,在得知大皇子駕薨後,她就在自己宮殿裏自盡了。離世前她並沒有費心遮掩宮中留下的線索和痕跡,所以才會被他們那麽容易查出真相。
聖上身邊一直信任的高公公是她的人,當年高公公因家裏發大水被衝到了別的地方,遭人拐賣進宮當了太監,其實私下裏他一直都想尋找當年的親人。
而薑家正好幫他找到了親人,那人是他的侄子,當年那場洪水讓他們一家都遭了災,如今隻剩下了這一個少年。
為了這份恩情,高公公成了薑家安插在皇上身邊的探子。
無論是步軍五營還是高公公,都是跟隨了聖上數十年的老人,他們毫不猶豫地背叛讓聖上確實傷了心。
他終是沒有用更嚴酷的刑罰,而隻是判了他們斬首。
侯夫人在這次宮變中也插了一腳。那宮中接應的人員中就有她的手筆,是當初為了扶助柳妃上位,柳家才耗費心思培養的人。
結果她這般作為幾乎把柳家拖下水,就連柳妃也受到了牽連,被貶為柳嬪。
柳家家主被這個妹子拖累,整個柳家差點完蛋,對她沒了先前的寬容,直接請出宗老,將她在柳家除名。
長興侯生怕被連累,為了表現自己的忠心連夜寫了休書,將侯夫人休棄。
侯夫人因罪被流放三千裏,容錦賢一下子從侯府嫡子成了出婦子,若論起地位反倒比容析這個庶子還低。
他長得和侯夫人相像,如今在侯府中,長興侯看他是越來越不順眼。當初的寵愛如今全都成了厭煩。
容析卻反而得了長興侯的青眼,若無意外,今後應是由他繼承爵位。
端王既是在幕後挑唆大皇子之人,又意圖謀反篡位,這一次證據確鑿,皇上再不能容他。
於是下旨將其廢為庶人,終生囚於天牢。至於在宮變一事中出力的端王妃和萬俟岱則是同樣被皇家驅逐,流放異鄉。
有朝臣將萬俟崢拎了出來,認為他是端王親子,應當避嫌。既然父親有罪,兒子也應有所懲戒。
結果反被皇上斥責胡言亂語,端王世子大義滅親非但無罪,反而當賞,當場就下旨命他繼承爵位。萬俟崢搖身一變成了新鮮出爐的端王。
這些都是由萬俟崢講給他聽的。
原本容樂還覺得萬俟崢讓他留在這裏是為了他的安危著想,然而時間越久,越覺出不對來。一切已經塵埃落定,在當初那場宮變中,無論是該罰的還是該賞的,不都結束了嗎?為什麽還是不讓他出院子呢?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