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沒聽懂。
可至少問到了名字。
她由此心滿意足,亦適可而止,在這停住腳步,隻衝人揮了揮手,“那就謝謝你咯,鍾同學!——”
尾音拉得綿長,依舊不改話語間有意無意顯露的頑劣趣味。
但十七歲的鍾同學並沒有因此迴頭。
他隻是兀自穿過小巷拐角,走到大道。
一輛寶馬e46堪堪停穩在路邊,司機匆匆下車,為他打開車門。
和這恭敬的動作一起,隨之而來的是十年如一日的“夫人說”。
“少爺,夫人說今天晚些時候會迴來一趟。請您把近期的校內成績單準備好,順帶把六國語言訓練、時事政論,以及馬術、擊劍、高爾夫球……各方麵的相關知識都溫習一遍,她會抽查。”
他沒有答話,隻彎腰坐進後座,復又脫下不知何時沾了些許灰塵的禮服,搭在手肘。
隨即抱住手臂,以一個極度防禦的姿態倚著靠背,閉目假寐。
幽閉的車內空間,除了《藍色多瑙河》的鋼琴曲,和司機的幾聲嘆息,再沒了旁的動靜。
那天晚上。
迴家以後,陳昭從自己為數不多的幾本“藏書”裏,翻出本破破爛爛的成語字典,在床上翻來覆去地查。
在昏昏欲睡之際,才總算憑藉著模糊的讀音記憶,找出了那個堪稱比生僻更生僻的四字成語。
克紹箕裘。
出自西漢戴聖所著《禮記·學記》,原文寫道:“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意為能夠繼承父、祖的事業。
真是個……好名字。
但似乎,也是個沉得能把人肩膀壓彎的名字。
陳昭嘆了口氣,把書一蓋。翻了個身,又從校服口袋裏掏出那顆漂亮精緻的黑曜石紐扣。
因著電壓不穩,她房間裏的燈老是忽閃忽閃個不停,那紐扣也在忽明忽暗的光線下光影流轉,瑩亮剔透。
十七歲的陳昭,並不匱乏於那個年紀的少女心事。
她抬頭,看著電燈,忽然蹦出一句:“閃三下的話,就代表你以後會對我有意思哦。”
話音剛落,那白熾燈似有感應,“蹭、蹭、蹭”三下,幾度“掙紮”過後,才又恢復微弱的亮光。
陳昭:“……”
她眨巴眨巴眼。
卻又驀地一笑,把頭埋進被子裏。
兩隻白淨纖長的手臂伸出被子,像對小翅膀,活蹦亂跳地揮。
=
那天之後,她開始在各種地方“巧遇”鍾同學。
臨安女中和耀中相隔不過一條街——再加上,校服都是一個色係,圍牆……也不算太高。
所以,隻要提前踩好時間點,陳昭總能在吃午飯或放學的時候,和他打個照麵。
“鍾同學,又見麵了!”
“鍾同學,你今天午餐吃什麽?我知道校門口那邊有一家超好吃的麻辣……喂,別走呀,你上次救了我,我請你吃飯!”
“鍾同學,你、你今天怎、怎麽提前走、走了……唿……我,我差點……不是!我是路過、路過。”
她滿腔熱切,不顧旁人眼光,偶爾還會把自己兼職打工的時候老闆娘送的小零食拿來跟他分享。
也有氣急敗壞對方過分冷淡的時候,說兩句氣話、幾天瞧不著人影。
而鍾同學隻會拒絕,隻會沉默,隻會目不斜視地走開。
至於陳昭,咬咬牙關生幾天氣,又覺得自己生氣的理由實在有些莫名其妙,自我開解完了,第二天,又會在下午放學的當口,拍拍校服上的灰,裝作巧遇地等在耀中的校門口。
這一等,是整整一個學期的風雨無阻。
等到高二下學期,等到那個,在很多人記憶裏都無關痛癢的一個周末。
一切才有了微妙的轉變。
——雖然後來陳昭才知道,對於許多香港的民眾而言,那倒算是個變局的大陰天。
那一天。
香港鍾氏集團年屆四十的太子爺鍾禮揚,及其膝下長子鍾邵坤,在一場惡性車禍中雙雙殞命。
鍾老爺子白髮人送黑髮人,在香港商會年度會議上當場陷入昏迷休克狀態,整個香港股市駭然大動,風起雲湧。
而那時,尚且對這一切一無所知的陳昭,隻是與往常無二,放學以後一路跑來耀中,等著和走出校門的鍾同學迎麵遇見。
可足足等了大半個小時,早已經到了他往日離校的時間,卻遲遲沒有人出現。
路邊,那輛經常開來接他迴家的寶馬車上,司機頻頻看表,著急的情緒比她更甚。
陳昭默然半晌,忽而扭頭,轉身往來時的方向小跑而去。
盡管鬧得氣喘籲籲、扶著膝蓋大喘氣。
在昏暗的小巷角落,卻果不其然,傳來那股夾雜著川貝藥香的煙味,
依靠著牆壁,鍾紹齊纖細而骨節分明的手指夾著還剩大半的蘇煙,煙霧繚繞間,麵無表情地向她看來。
“你來幹什麽?”
陳昭一向在他麵前“沒大沒小”,咋咋唿唿慣了,他雖然並不怎麽迴應,至少從不對她這樣冷言厲色。
故而這一聲問出口,實在叫她一下有些不知所措。
</br>
可至少問到了名字。
她由此心滿意足,亦適可而止,在這停住腳步,隻衝人揮了揮手,“那就謝謝你咯,鍾同學!——”
尾音拉得綿長,依舊不改話語間有意無意顯露的頑劣趣味。
但十七歲的鍾同學並沒有因此迴頭。
他隻是兀自穿過小巷拐角,走到大道。
一輛寶馬e46堪堪停穩在路邊,司機匆匆下車,為他打開車門。
和這恭敬的動作一起,隨之而來的是十年如一日的“夫人說”。
“少爺,夫人說今天晚些時候會迴來一趟。請您把近期的校內成績單準備好,順帶把六國語言訓練、時事政論,以及馬術、擊劍、高爾夫球……各方麵的相關知識都溫習一遍,她會抽查。”
他沒有答話,隻彎腰坐進後座,復又脫下不知何時沾了些許灰塵的禮服,搭在手肘。
隨即抱住手臂,以一個極度防禦的姿態倚著靠背,閉目假寐。
幽閉的車內空間,除了《藍色多瑙河》的鋼琴曲,和司機的幾聲嘆息,再沒了旁的動靜。
那天晚上。
迴家以後,陳昭從自己為數不多的幾本“藏書”裏,翻出本破破爛爛的成語字典,在床上翻來覆去地查。
在昏昏欲睡之際,才總算憑藉著模糊的讀音記憶,找出了那個堪稱比生僻更生僻的四字成語。
克紹箕裘。
出自西漢戴聖所著《禮記·學記》,原文寫道:“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意為能夠繼承父、祖的事業。
真是個……好名字。
但似乎,也是個沉得能把人肩膀壓彎的名字。
陳昭嘆了口氣,把書一蓋。翻了個身,又從校服口袋裏掏出那顆漂亮精緻的黑曜石紐扣。
因著電壓不穩,她房間裏的燈老是忽閃忽閃個不停,那紐扣也在忽明忽暗的光線下光影流轉,瑩亮剔透。
十七歲的陳昭,並不匱乏於那個年紀的少女心事。
她抬頭,看著電燈,忽然蹦出一句:“閃三下的話,就代表你以後會對我有意思哦。”
話音剛落,那白熾燈似有感應,“蹭、蹭、蹭”三下,幾度“掙紮”過後,才又恢復微弱的亮光。
陳昭:“……”
她眨巴眨巴眼。
卻又驀地一笑,把頭埋進被子裏。
兩隻白淨纖長的手臂伸出被子,像對小翅膀,活蹦亂跳地揮。
=
那天之後,她開始在各種地方“巧遇”鍾同學。
臨安女中和耀中相隔不過一條街——再加上,校服都是一個色係,圍牆……也不算太高。
所以,隻要提前踩好時間點,陳昭總能在吃午飯或放學的時候,和他打個照麵。
“鍾同學,又見麵了!”
“鍾同學,你今天午餐吃什麽?我知道校門口那邊有一家超好吃的麻辣……喂,別走呀,你上次救了我,我請你吃飯!”
“鍾同學,你、你今天怎、怎麽提前走、走了……唿……我,我差點……不是!我是路過、路過。”
她滿腔熱切,不顧旁人眼光,偶爾還會把自己兼職打工的時候老闆娘送的小零食拿來跟他分享。
也有氣急敗壞對方過分冷淡的時候,說兩句氣話、幾天瞧不著人影。
而鍾同學隻會拒絕,隻會沉默,隻會目不斜視地走開。
至於陳昭,咬咬牙關生幾天氣,又覺得自己生氣的理由實在有些莫名其妙,自我開解完了,第二天,又會在下午放學的當口,拍拍校服上的灰,裝作巧遇地等在耀中的校門口。
這一等,是整整一個學期的風雨無阻。
等到高二下學期,等到那個,在很多人記憶裏都無關痛癢的一個周末。
一切才有了微妙的轉變。
——雖然後來陳昭才知道,對於許多香港的民眾而言,那倒算是個變局的大陰天。
那一天。
香港鍾氏集團年屆四十的太子爺鍾禮揚,及其膝下長子鍾邵坤,在一場惡性車禍中雙雙殞命。
鍾老爺子白髮人送黑髮人,在香港商會年度會議上當場陷入昏迷休克狀態,整個香港股市駭然大動,風起雲湧。
而那時,尚且對這一切一無所知的陳昭,隻是與往常無二,放學以後一路跑來耀中,等著和走出校門的鍾同學迎麵遇見。
可足足等了大半個小時,早已經到了他往日離校的時間,卻遲遲沒有人出現。
路邊,那輛經常開來接他迴家的寶馬車上,司機頻頻看表,著急的情緒比她更甚。
陳昭默然半晌,忽而扭頭,轉身往來時的方向小跑而去。
盡管鬧得氣喘籲籲、扶著膝蓋大喘氣。
在昏暗的小巷角落,卻果不其然,傳來那股夾雜著川貝藥香的煙味,
依靠著牆壁,鍾紹齊纖細而骨節分明的手指夾著還剩大半的蘇煙,煙霧繚繞間,麵無表情地向她看來。
“你來幹什麽?”
陳昭一向在他麵前“沒大沒小”,咋咋唿唿慣了,他雖然並不怎麽迴應,至少從不對她這樣冷言厲色。
故而這一聲問出口,實在叫她一下有些不知所措。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