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無心做事,就是自然地做事,自然地生活。義玄說:“道流佛法,無用功處。隻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飯,困來即臥。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古尊宿語錄》卷四)有些人刻意成佛,卻往往不能順著這個自然過程,原因在於他們缺乏自信。義玄說:“如今學者不得,病在甚處?病在不自信處。你若自信不及,便茫茫地徇一切境轉,被它萬境迴換,不得自由。你若歇得念念馳求心,便與祖佛不別。你欲識得祖佛麽?隻你麵前聽法的是。”(《古尊宿語錄》卷四)
所以修行的道路,就是要充分相信自己,其他一切放下,不必於日用平常行事外,別有用功,別有修行。這就是不用功的用功,也就是禪師們所說的不修之修。
這裏有一個問題:果真如以上所說,那麽,用此法修行的人,與不做任何修行的人,還有什麽不同呢?如果後者所做的,也完全是前者所做的,他就也應該達到涅槃,這樣,就總會有一個時候,完全沒有生死輪迴了。
對這個問題可以這樣迴答:雖然穿衣吃飯本身是日用平常事,卻不見得做起來的都是完全無心,因而沒有任何滯著。例如,有人愛漂亮的衣服,不愛難看的衣服,別人誇獎他的衣服他就感到高興。這些都是由穿衣而生的滯著。禪師們所強調的,是修行不需要專門的行為,諸如宗教製度中的禮拜、祈禱。隻應當於日常生活中無心而為,毫無滯著;也隻有在日用尋常行事中才能有修行的結果。在開始的時候,需要努力,其目的是無須努力;需要有心,其目的是無心;正像為了忘記,先需要記住必須忘記。可是後來時候一到,就必須拋棄努力,達到無須努力;拋棄有心,達到無心;正像終於忘記了記住必須忘記。
所以不修之修本身就是一種修,正如不知之知本身也是一種知。這樣的知,不同於原來的無明;不修之修,也不同於原來的自然。因為原來的無明和自然,都是自然的產物;而不知之知,不修之修,都是精神的創造。
頓悟
修行,不論多麽長久,本身隻是一種準備工作。為了成佛,這種修行必須達到高峰,就是頓悟,如在前一章描述的,它好比飛躍。隻有發生飛躍之後才能成佛。
這樣的飛躍,禪師們常常叫做“見道”。南泉禪師普願(830年卒)告訴他的弟子說:“道不屬知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豈可強是非也。”(《古尊宿語錄》卷十三)達道就是與道同一。它如太虛廓然,也不是真空;它隻是消除了一切差別的狀態。
這種狀態,禪師們描寫為“智與理冥,境與神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古尊宿語錄》卷三十二)。後兩句最初見於《六祖壇經》,後來為禪師們廣泛引用,意思是,隻有經驗到經驗者與被經驗者冥合不分的人,才真正知道它是什麽。
在這種狀態,經驗者已經拋棄了普通意義上的知識,因為這種知識假定有知者與被知者的區別。可是他又不是“無知”,因為他的狀態不同於南泉所說的“無記”。這就是所謂的“不知之知”。
一個人若到了頓悟的邊緣,這就是禪師最能幫助他的時刻。一個人即將發生這種飛躍了,這時候,無論多麽小的幫助,也是重大的幫助。這時候,禪師們慣於施展他們所謂“棒喝”的方法,幫助發生頓悟的“一躍”。禪宗文獻記載許多這樣的事情:某位禪師要他的弟子考慮某個問題,然後突然用棒子敲他幾下,或向他大喝一聲。如果棒喝的時機恰好,結果就是弟子發生頓悟。這些事情似乎可以這樣解釋:施展這樣的物理和生理動作,震動了弟子,使他發生了準備已久的心理覺悟。
禪師們用“如桶底子脫”的比喻,形容頓悟。桶底子脫了,則桶中所有之物,都頓時脫出。同樣,一個人頓悟了,就覺得以前所有的各種問題,也頓時解決。其解決並不是具體解決,而是在悟中了解此等問題,本來都不是問題。所以悟後所得之道,為“不疑之道”。
無得之得
頓悟之所得,並不是得到什麽東西。舒州禪師清遠(1120年卒)說:“如今明得了,向前明不得的,在什麽處?所以道,向前迷的,便是即今悟的;即今悟的,便是向前迷的。”(《古尊宿語錄》卷三十二)在前一章我們已經知道,按僧肇和道生的說法,真實即現象。禪宗有一句常用的話:“山是山,水是水。”在你迷中,山是山,水是水;在你悟時,山還是山,水還是水。
禪師們還有一句常說的話:“騎驢覓驢。”意思是指,於現象之外覓真實,於生死輪迴之外覓涅槃。舒州說:“隻有二種病,一是騎驢覓驢,一是騎驢不肯下。你道騎卻驢了,更覓驢,可殺,是大病。山僧向你道,不要覓。靈利人當下識得,除卻覓驢病,狂心遂息。……既識得驢了,騎了不肯下,此一病最難醫。山僧向你道,不要騎。你便是驢,盡山河大地是個驢,你作麽生騎?你若騎,管取病不去。若不騎,十方世界廓落地。此二病一時去,心下無一事,名為道人,複有什麽事?”(《古尊宿語錄》卷三十二)若以為悟後有得,便是騎驢覓驢,騎驢不肯下。
黃檗說:“語默動靜,一切聲色,盡是佛事。何處覓佛?不可更頭上安頭,嘴上安嘴。”(《古尊宿語錄》卷三)隻要悟了,則盡是佛事,無地無佛。據說有個禪僧走進佛寺,向佛像吐痰。他受到批評,他說:你指給我無佛的地方吧!(見《傳燈錄》卷二十七)
所以在禪宗看來,聖人的生活,無異於平常人的生活;聖人做的事,也就是平常人做的事。他自迷而悟,從凡入聖。入聖之後,又必須從聖再入凡。禪師們把這叫做“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百尺竿頭,象征著悟的成就的頂點。更進一步,意謂既悟之後,聖人還有別的事要做。可是他所要做的,仍然不過是平常的事。就像南泉說的:“直向那邊會了,卻來這裏行履。”(《古尊宿語錄》卷十二)
雖然聖人繼續生活在這裏,然而他對那邊的了解也不是白費。雖然他所做的事隻是平常人所做的事,可是對於他卻有不同的意義。如百丈禪師懷海(814年卒)所說:“未悟未解時名貪瞋,悟了喚作佛慧。故雲:‘不異舊時人,異舊時行履處。’”(《古尊宿語錄》卷一)最後一句,看來一定有文字上的訛誤。百丈想說的顯然是:隻異舊時人,不異舊時行履處。
人不一樣了,因為他所做的事雖然也是其他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他對任何事皆無滯著,禪宗的人常說:“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著衣,未曾掛著一縷絲”(《古尊宿語錄》卷三、卷十六)。就是這個意思。
可是還有另外一句常說的話:“擔水砍柴,無非妙道。”(《傳燈錄》卷八)我們可以問:如果擔水砍柴,就是妙道,為什麽“事父事君”就不是妙道?如果從以上分析的禪宗的教義,推出邏輯的結論,我們就不能不做肯定的迴答。可是禪師們自己,沒有做出這個合乎邏輯的迴答。這隻有留待新儒家來做了,以下四章就專講新儒家。
所以修行的道路,就是要充分相信自己,其他一切放下,不必於日用平常行事外,別有用功,別有修行。這就是不用功的用功,也就是禪師們所說的不修之修。
這裏有一個問題:果真如以上所說,那麽,用此法修行的人,與不做任何修行的人,還有什麽不同呢?如果後者所做的,也完全是前者所做的,他就也應該達到涅槃,這樣,就總會有一個時候,完全沒有生死輪迴了。
對這個問題可以這樣迴答:雖然穿衣吃飯本身是日用平常事,卻不見得做起來的都是完全無心,因而沒有任何滯著。例如,有人愛漂亮的衣服,不愛難看的衣服,別人誇獎他的衣服他就感到高興。這些都是由穿衣而生的滯著。禪師們所強調的,是修行不需要專門的行為,諸如宗教製度中的禮拜、祈禱。隻應當於日常生活中無心而為,毫無滯著;也隻有在日用尋常行事中才能有修行的結果。在開始的時候,需要努力,其目的是無須努力;需要有心,其目的是無心;正像為了忘記,先需要記住必須忘記。可是後來時候一到,就必須拋棄努力,達到無須努力;拋棄有心,達到無心;正像終於忘記了記住必須忘記。
所以不修之修本身就是一種修,正如不知之知本身也是一種知。這樣的知,不同於原來的無明;不修之修,也不同於原來的自然。因為原來的無明和自然,都是自然的產物;而不知之知,不修之修,都是精神的創造。
頓悟
修行,不論多麽長久,本身隻是一種準備工作。為了成佛,這種修行必須達到高峰,就是頓悟,如在前一章描述的,它好比飛躍。隻有發生飛躍之後才能成佛。
這樣的飛躍,禪師們常常叫做“見道”。南泉禪師普願(830年卒)告訴他的弟子說:“道不屬知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豈可強是非也。”(《古尊宿語錄》卷十三)達道就是與道同一。它如太虛廓然,也不是真空;它隻是消除了一切差別的狀態。
這種狀態,禪師們描寫為“智與理冥,境與神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古尊宿語錄》卷三十二)。後兩句最初見於《六祖壇經》,後來為禪師們廣泛引用,意思是,隻有經驗到經驗者與被經驗者冥合不分的人,才真正知道它是什麽。
在這種狀態,經驗者已經拋棄了普通意義上的知識,因為這種知識假定有知者與被知者的區別。可是他又不是“無知”,因為他的狀態不同於南泉所說的“無記”。這就是所謂的“不知之知”。
一個人若到了頓悟的邊緣,這就是禪師最能幫助他的時刻。一個人即將發生這種飛躍了,這時候,無論多麽小的幫助,也是重大的幫助。這時候,禪師們慣於施展他們所謂“棒喝”的方法,幫助發生頓悟的“一躍”。禪宗文獻記載許多這樣的事情:某位禪師要他的弟子考慮某個問題,然後突然用棒子敲他幾下,或向他大喝一聲。如果棒喝的時機恰好,結果就是弟子發生頓悟。這些事情似乎可以這樣解釋:施展這樣的物理和生理動作,震動了弟子,使他發生了準備已久的心理覺悟。
禪師們用“如桶底子脫”的比喻,形容頓悟。桶底子脫了,則桶中所有之物,都頓時脫出。同樣,一個人頓悟了,就覺得以前所有的各種問題,也頓時解決。其解決並不是具體解決,而是在悟中了解此等問題,本來都不是問題。所以悟後所得之道,為“不疑之道”。
無得之得
頓悟之所得,並不是得到什麽東西。舒州禪師清遠(1120年卒)說:“如今明得了,向前明不得的,在什麽處?所以道,向前迷的,便是即今悟的;即今悟的,便是向前迷的。”(《古尊宿語錄》卷三十二)在前一章我們已經知道,按僧肇和道生的說法,真實即現象。禪宗有一句常用的話:“山是山,水是水。”在你迷中,山是山,水是水;在你悟時,山還是山,水還是水。
禪師們還有一句常說的話:“騎驢覓驢。”意思是指,於現象之外覓真實,於生死輪迴之外覓涅槃。舒州說:“隻有二種病,一是騎驢覓驢,一是騎驢不肯下。你道騎卻驢了,更覓驢,可殺,是大病。山僧向你道,不要覓。靈利人當下識得,除卻覓驢病,狂心遂息。……既識得驢了,騎了不肯下,此一病最難醫。山僧向你道,不要騎。你便是驢,盡山河大地是個驢,你作麽生騎?你若騎,管取病不去。若不騎,十方世界廓落地。此二病一時去,心下無一事,名為道人,複有什麽事?”(《古尊宿語錄》卷三十二)若以為悟後有得,便是騎驢覓驢,騎驢不肯下。
黃檗說:“語默動靜,一切聲色,盡是佛事。何處覓佛?不可更頭上安頭,嘴上安嘴。”(《古尊宿語錄》卷三)隻要悟了,則盡是佛事,無地無佛。據說有個禪僧走進佛寺,向佛像吐痰。他受到批評,他說:你指給我無佛的地方吧!(見《傳燈錄》卷二十七)
所以在禪宗看來,聖人的生活,無異於平常人的生活;聖人做的事,也就是平常人做的事。他自迷而悟,從凡入聖。入聖之後,又必須從聖再入凡。禪師們把這叫做“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百尺竿頭,象征著悟的成就的頂點。更進一步,意謂既悟之後,聖人還有別的事要做。可是他所要做的,仍然不過是平常的事。就像南泉說的:“直向那邊會了,卻來這裏行履。”(《古尊宿語錄》卷十二)
雖然聖人繼續生活在這裏,然而他對那邊的了解也不是白費。雖然他所做的事隻是平常人所做的事,可是對於他卻有不同的意義。如百丈禪師懷海(814年卒)所說:“未悟未解時名貪瞋,悟了喚作佛慧。故雲:‘不異舊時人,異舊時行履處。’”(《古尊宿語錄》卷一)最後一句,看來一定有文字上的訛誤。百丈想說的顯然是:隻異舊時人,不異舊時行履處。
人不一樣了,因為他所做的事雖然也是其他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他對任何事皆無滯著,禪宗的人常說:“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著衣,未曾掛著一縷絲”(《古尊宿語錄》卷三、卷十六)。就是這個意思。
可是還有另外一句常說的話:“擔水砍柴,無非妙道。”(《傳燈錄》卷八)我們可以問:如果擔水砍柴,就是妙道,為什麽“事父事君”就不是妙道?如果從以上分析的禪宗的教義,推出邏輯的結論,我們就不能不做肯定的迴答。可是禪師們自己,沒有做出這個合乎邏輯的迴答。這隻有留待新儒家來做了,以下四章就專講新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