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廣明二十年前就做過掌一郡軍務的都尉,數次率軍征戰。他曾深入西南夷,平定了當地持續數年的叛亂,也率三輔太常刑徒擊武都氐人,對山地叢林作戰頗有心得。
可征匈奴,在草原打仗,還是頭一次,更別說是直撲單於庭,田廣明倍感壓力,生怕自己的英明毀於此役,隻是這種想法藏在心裏,未敢表露。
幸好第二天,霍光就單獨召見他,給田廣明交了底:
“匈奴主力在右部,有趙翁孫和任弘對付足矣,單於庭多半是空的,你與田順兩路大軍過去以立威為主,讓你為帥將四萬三輔三河主力,主要是看中你多年任左馮翊,且性情穩健不失,明友那人你是知道的,太冒進了。”
霍光其實也有苦衷,他連老對頭的兒子田順都起用了,大漢承平已久,當真是無將才可用了。
田廣明鬆了口氣,但心裏還有一事,那便是霍光為何將請戰的皇曾孫劉病已,安排到他這一路。
再直白一點,大將軍同意皇曾孫那胡鬧般的請戰,究竟是什麽意思?
田廣明小心翼翼地問了,孰料霍光卻抬起頭道:
“不必真如奏疏所說的,帶他出塞。”
“也不必真將他當成監糧吏。”
霍光似在撚手下一子閑棋,正眯著眼尋找最合適的位置:“到了朔方,在遠離邊境的地方,比如沃野、臨戎等縣,隨便找個周轉軍糧的縣倉將其一扔,留幾個親信看著。找些繁瑣雜務讓此子去做,勿使近邊,等你罷兵歸來時,將他完好無損帶迴長安即可。”
田廣明聽愣了,不明白霍光這是何意,但不敢再多問,隻頓首應諾。
他不知道,霍光做事喜歡做雙手準備,但那藏著的暗子,必須能控製得住,用得到時能立刻發動水到渠成,不必用時,也能令其乖乖蟄伏,而不可使之成了氣候,反過來倒逼弈者挪棋。
李夫人雖為孝武皇後,但隻要孝昭在一天,所謂的“嫡孫”劉賀隻是一介閑王。
上官澹雖貴為皇後、皇太後,但她父族已盡滅,隻能依賴母族霍氏在宮中立足,如同攀附牆壁的菟絲子,永遠都是一個乖乖聽外祖父話的傀儡。
現在,又多了這劉病已。
新帝懂事,那劉病已便是個沒什麽出息的宗室子弟,雖去了一趟朔方,卻既不能接觸士卒將軍,也無尺寸之功可言。
可若是皇帝不懂事……
霍光瞥向了皇帝親手交付,掛在大將軍幕府中的斬蛇寶劍。
“那劉病已就是提三尺劍慷慨為國赴難,哪怕在後方小小縣倉裏,也能立下功勳的孝武皇帝曾孫。”
……
任弘是在迴長安的路上遇到馮夫人的,她正帶著烏孫使團東行,這位奇女子手持楚主仿製的漢節,隻是少了黃纓——漢節最初是純赤色,因巫蠱之禍衛太子劉據用赤色符節,所以漢武帝才加黃纓作為區別,從此沿用。
馮嫽在右扶風的置所見到任弘也頗為驚異,向這位烏孫女婿屈身行禮道:“楚主聽說孝昭皇帝駕崩了,十分感傷,特遣老婦來吊喪。”
馮嫽才三十餘歲年紀就自稱老婦,聽上去怪怪的,她少時也是漢家的美人兒,如今雖已中年,但風韻尤在,一眸一笑還能讓置所倒水端飯的青年小吏紅了臉。
隻是距離昭帝駕崩不過兩個多月,從烏孫聽聞皇帝駕崩的消息,再派馮嫽前來,恐怕才短短一月,就趕了這麽長的路,也難怪滿臉疲倦。
在一同東行的路上,馮嫽也直白地告訴任弘,她此來名為吊喪,實為求援。
“西安侯,匈奴想必也聽說大漢天子駕崩的消息了,故出兵有恃無恐。單於庭不斷發兵西進,加上右地諸王,在車延、惡師之地集結的匈奴人帳落越來越多,已近十萬落,隻等秋後馬肥便立刻進攻烏孫,此時都不知是否已開戰。”
馮嫽憂心忡忡,但主要不是為烏孫,而是為她的主人解憂公主憂慮。
“烏孫之所以難敵匈奴,是因為國內分裂,胡婦之子泥靡和烏就屠二人,擁兵數萬騎於七河下遊的夷播海(巴爾喀什湖)。”
“匈奴使者數次前往赤穀城,索要楚主及大王子等,逼烏孫與大漢絕交。泥靡、烏就屠雖未叛歸匈奴,可比直接反叛更加險惡,一直在鼓動國中翕侯驅逐漢人。楚主雖然頗得烏孫普通牧民之心,但翕侯們都是各為其利,如今楚主及大王子已在國中被孤立,昆彌左右為難。”
任弘當然也擔心丈母娘安危,隻是大敵當前,還是得給烏孫一些信心,遂道:“馮夫人來時,在路上遇到光祿大夫常惠了罷?他被大將軍任命為護烏孫使者,持節前往西域,要與都護義陽侯一同協助烏孫抵禦匈奴。”
馮嫽搖頭:“我數次前往輪台,知道傅都護的難處,大漢在西域本就隻有三四千兵卒,還要守著鐵門等要道,至多能出數百人翻過天山支援,麵對十萬騎匈奴,杯水車薪啊。”
“如今烏孫最期盼的,還是大漢能出大軍擊匈奴,如此則困局可解,昆彌也說了,隻要大漢發兵,他願出國中控弦者之半,五萬騎協助!”
“常大夫沒有告訴馮夫人大漢必救之心?”
“說倒是說了,隻是……”
馮嫽搖頭,她們本是漢家兒女,隻是為國出使和親,被留在萬裏之外,天各一方。
言語不通,她和楚主可以學,嗜欲不同,也能慢慢適應,從吃了酪漿上吐下瀉,到習以為常。帶著和親的奴婢們在烏孫打造了屋舍田園,日子過得也不錯。
甚至連夫死再嫁其孫、其侄的屈辱,細君、解憂兩位公主心中縱不願,卻都忍了。
“從其國俗,吾欲與烏孫共滅胡。”
既然孝武皇帝都這麽說了,那作為漢家的女兒,便隻能從命。
可對她們而言,最難受的,莫過於當你得知,被父母之邦拋棄的那一刻。
“孝武皇帝征和年間就是這樣。”
馮嫽想起十多年前那段令人絕望的日子,心裏就不是滋味。
“前腳派去的使者才說要大漢在輪台安置戍卒,與烏孫共滅胡,令楚主說服昆彌協助。可後腳大漢就自絕烏孫,放棄了輪台、渠犁,將屯田卒全都撤迴了玉門關,從此之後十餘年再未有漢兵出塞。”
楚主為此被昆彌斥責,認為漢朝不守承諾就罷了,那段時間,在烏孫的數百漢人,都終日膽戰心驚,嚎哭不已。如同孩子被父母牽著手到了某處,騙她等一會就迴來,卻撒手離開後的撕心裂肺,那是被拋棄的痛楚。
還是解憂公主最先擦去了淚,將眾人召集起來,安慰眾人,咬著銀牙,堅定地告訴他們。
“大漢絕不會拋棄吾等!”
就是這句話,讓和親眾人在異國熬了十餘年,得知漢軍重返西域後,又第一時間讓子女迴母邦看看,當任弘持節出現在烏孫時,他們歡唿雀躍,又背過臉去暗暗垂淚。
而解憂公主,亦毫無猶豫地協助任弘,促成了烏孫出兵。
可作為楚主的左膀右臂,那段被拋棄的日子,楚主刻意忘記,馮嫽是不敢忘懷的,她不能再讓楚主受委屈,做犧牲了。
不親自來長安看一眼,馮嫽便不安心,尤其是大漢出現皇位更迭的時候,更是讓她心中忐忑。
若是因此改變了開拓西域的國策,那楚主就隻能自救了。
任弘聽完馮嫽的訴說後,不知為何,竟覺得有些愧疚,認真地說道:
“大軍已經集結在邊郡,我也在出征之列,先前募得騎從三千餘,駐紮在金城郡,隻等大軍開拔,就作為前鋒前往酒泉。我這次迴長安,就是要參加出征誓師,七月師發長安,八月中大概就能出塞。”
八月中,馮嫽默然不語,那時候匈奴肯定已對烏孫發動猛攻了。
“請馮夫人隨我來。”
見她還是躊躇,任弘遂縱馬在前,引導烏孫使團。
眾人馳騁於高大如金字塔的茂陵之下,隨著日影西移,茂陵的影子投射在黃土地上。孝武皇帝哪怕是去世多年,他對帝國的影響仍不減當年。
他們從衛、霍兩位將軍墓前再度經過,石雕駿馬踏著匈奴人,那胡虜臉朝上,麵容驚恐。
他們向南進發,靠近了潺潺流淌的渭水,便門橋以北,就是先前任弘初來長安時,空空如也的細柳營。
可如今,細柳營卻不空了!
離細柳營還有老遠時,他們便看見營火的煙柱騰空而起。接著,各種聲音飄過田地和原野洶湧而來,朦朦朧朧,有如遠海的唿喚,漸行漸近,濤聲便愈加強烈,馮嫽能分辨出訓練隊列的唿喊,金鐵交擊和馬匹嘶鳴。
等終於瞧見陽光下閃耀的渾濁的渭水河時,眾人也看到了聚集在渭北的龐大軍隊。
上千座的營帳好似從地裏冒出的白蘑菇,遍布四野,造飯的營火使空中彌漫著蒼白的薄霧。排列整齊的馬匹和戰車綿延數裏,這可是輪台詔後,整整十八年休養生息一點點積攢下的。
長安武庫裏久久未見陽光的存貨,隨著大將軍一聲令下,也全都拉出來裝備在士卒身上,午後的豔陽下,無數的矛尖閃爍,將士的甲胄反射日光,猶如黃金般璀璨。
而漢家赤黃色的旗幟,正飄揚在每一營上空。
看到這一幕,忽然之間,馮嫽眼中竟有了熱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在西域寒風裏都能咬著牙笑的她,究竟是為什麽哭啊?
“三輔、三河士卒集結於此,據說有四萬餘人,這不過是此番大漢出塞軍隊的四分之一,其餘涼州、幽冀、荊楚將士,多已開赴前線,這場仗,已是箭在弦上!”
任弘縱馬於前,伸手指著漢家大軍,迴頭對馮嫽笑道,聲音嘶啞:
“馮夫人!”
“這一次,大漢,絕不會再拋下他的女兒!”
可征匈奴,在草原打仗,還是頭一次,更別說是直撲單於庭,田廣明倍感壓力,生怕自己的英明毀於此役,隻是這種想法藏在心裏,未敢表露。
幸好第二天,霍光就單獨召見他,給田廣明交了底:
“匈奴主力在右部,有趙翁孫和任弘對付足矣,單於庭多半是空的,你與田順兩路大軍過去以立威為主,讓你為帥將四萬三輔三河主力,主要是看中你多年任左馮翊,且性情穩健不失,明友那人你是知道的,太冒進了。”
霍光其實也有苦衷,他連老對頭的兒子田順都起用了,大漢承平已久,當真是無將才可用了。
田廣明鬆了口氣,但心裏還有一事,那便是霍光為何將請戰的皇曾孫劉病已,安排到他這一路。
再直白一點,大將軍同意皇曾孫那胡鬧般的請戰,究竟是什麽意思?
田廣明小心翼翼地問了,孰料霍光卻抬起頭道:
“不必真如奏疏所說的,帶他出塞。”
“也不必真將他當成監糧吏。”
霍光似在撚手下一子閑棋,正眯著眼尋找最合適的位置:“到了朔方,在遠離邊境的地方,比如沃野、臨戎等縣,隨便找個周轉軍糧的縣倉將其一扔,留幾個親信看著。找些繁瑣雜務讓此子去做,勿使近邊,等你罷兵歸來時,將他完好無損帶迴長安即可。”
田廣明聽愣了,不明白霍光這是何意,但不敢再多問,隻頓首應諾。
他不知道,霍光做事喜歡做雙手準備,但那藏著的暗子,必須能控製得住,用得到時能立刻發動水到渠成,不必用時,也能令其乖乖蟄伏,而不可使之成了氣候,反過來倒逼弈者挪棋。
李夫人雖為孝武皇後,但隻要孝昭在一天,所謂的“嫡孫”劉賀隻是一介閑王。
上官澹雖貴為皇後、皇太後,但她父族已盡滅,隻能依賴母族霍氏在宮中立足,如同攀附牆壁的菟絲子,永遠都是一個乖乖聽外祖父話的傀儡。
現在,又多了這劉病已。
新帝懂事,那劉病已便是個沒什麽出息的宗室子弟,雖去了一趟朔方,卻既不能接觸士卒將軍,也無尺寸之功可言。
可若是皇帝不懂事……
霍光瞥向了皇帝親手交付,掛在大將軍幕府中的斬蛇寶劍。
“那劉病已就是提三尺劍慷慨為國赴難,哪怕在後方小小縣倉裏,也能立下功勳的孝武皇帝曾孫。”
……
任弘是在迴長安的路上遇到馮夫人的,她正帶著烏孫使團東行,這位奇女子手持楚主仿製的漢節,隻是少了黃纓——漢節最初是純赤色,因巫蠱之禍衛太子劉據用赤色符節,所以漢武帝才加黃纓作為區別,從此沿用。
馮嫽在右扶風的置所見到任弘也頗為驚異,向這位烏孫女婿屈身行禮道:“楚主聽說孝昭皇帝駕崩了,十分感傷,特遣老婦來吊喪。”
馮嫽才三十餘歲年紀就自稱老婦,聽上去怪怪的,她少時也是漢家的美人兒,如今雖已中年,但風韻尤在,一眸一笑還能讓置所倒水端飯的青年小吏紅了臉。
隻是距離昭帝駕崩不過兩個多月,從烏孫聽聞皇帝駕崩的消息,再派馮嫽前來,恐怕才短短一月,就趕了這麽長的路,也難怪滿臉疲倦。
在一同東行的路上,馮嫽也直白地告訴任弘,她此來名為吊喪,實為求援。
“西安侯,匈奴想必也聽說大漢天子駕崩的消息了,故出兵有恃無恐。單於庭不斷發兵西進,加上右地諸王,在車延、惡師之地集結的匈奴人帳落越來越多,已近十萬落,隻等秋後馬肥便立刻進攻烏孫,此時都不知是否已開戰。”
馮嫽憂心忡忡,但主要不是為烏孫,而是為她的主人解憂公主憂慮。
“烏孫之所以難敵匈奴,是因為國內分裂,胡婦之子泥靡和烏就屠二人,擁兵數萬騎於七河下遊的夷播海(巴爾喀什湖)。”
“匈奴使者數次前往赤穀城,索要楚主及大王子等,逼烏孫與大漢絕交。泥靡、烏就屠雖未叛歸匈奴,可比直接反叛更加險惡,一直在鼓動國中翕侯驅逐漢人。楚主雖然頗得烏孫普通牧民之心,但翕侯們都是各為其利,如今楚主及大王子已在國中被孤立,昆彌左右為難。”
任弘當然也擔心丈母娘安危,隻是大敵當前,還是得給烏孫一些信心,遂道:“馮夫人來時,在路上遇到光祿大夫常惠了罷?他被大將軍任命為護烏孫使者,持節前往西域,要與都護義陽侯一同協助烏孫抵禦匈奴。”
馮嫽搖頭:“我數次前往輪台,知道傅都護的難處,大漢在西域本就隻有三四千兵卒,還要守著鐵門等要道,至多能出數百人翻過天山支援,麵對十萬騎匈奴,杯水車薪啊。”
“如今烏孫最期盼的,還是大漢能出大軍擊匈奴,如此則困局可解,昆彌也說了,隻要大漢發兵,他願出國中控弦者之半,五萬騎協助!”
“常大夫沒有告訴馮夫人大漢必救之心?”
“說倒是說了,隻是……”
馮嫽搖頭,她們本是漢家兒女,隻是為國出使和親,被留在萬裏之外,天各一方。
言語不通,她和楚主可以學,嗜欲不同,也能慢慢適應,從吃了酪漿上吐下瀉,到習以為常。帶著和親的奴婢們在烏孫打造了屋舍田園,日子過得也不錯。
甚至連夫死再嫁其孫、其侄的屈辱,細君、解憂兩位公主心中縱不願,卻都忍了。
“從其國俗,吾欲與烏孫共滅胡。”
既然孝武皇帝都這麽說了,那作為漢家的女兒,便隻能從命。
可對她們而言,最難受的,莫過於當你得知,被父母之邦拋棄的那一刻。
“孝武皇帝征和年間就是這樣。”
馮嫽想起十多年前那段令人絕望的日子,心裏就不是滋味。
“前腳派去的使者才說要大漢在輪台安置戍卒,與烏孫共滅胡,令楚主說服昆彌協助。可後腳大漢就自絕烏孫,放棄了輪台、渠犁,將屯田卒全都撤迴了玉門關,從此之後十餘年再未有漢兵出塞。”
楚主為此被昆彌斥責,認為漢朝不守承諾就罷了,那段時間,在烏孫的數百漢人,都終日膽戰心驚,嚎哭不已。如同孩子被父母牽著手到了某處,騙她等一會就迴來,卻撒手離開後的撕心裂肺,那是被拋棄的痛楚。
還是解憂公主最先擦去了淚,將眾人召集起來,安慰眾人,咬著銀牙,堅定地告訴他們。
“大漢絕不會拋棄吾等!”
就是這句話,讓和親眾人在異國熬了十餘年,得知漢軍重返西域後,又第一時間讓子女迴母邦看看,當任弘持節出現在烏孫時,他們歡唿雀躍,又背過臉去暗暗垂淚。
而解憂公主,亦毫無猶豫地協助任弘,促成了烏孫出兵。
可作為楚主的左膀右臂,那段被拋棄的日子,楚主刻意忘記,馮嫽是不敢忘懷的,她不能再讓楚主受委屈,做犧牲了。
不親自來長安看一眼,馮嫽便不安心,尤其是大漢出現皇位更迭的時候,更是讓她心中忐忑。
若是因此改變了開拓西域的國策,那楚主就隻能自救了。
任弘聽完馮嫽的訴說後,不知為何,竟覺得有些愧疚,認真地說道:
“大軍已經集結在邊郡,我也在出征之列,先前募得騎從三千餘,駐紮在金城郡,隻等大軍開拔,就作為前鋒前往酒泉。我這次迴長安,就是要參加出征誓師,七月師發長安,八月中大概就能出塞。”
八月中,馮嫽默然不語,那時候匈奴肯定已對烏孫發動猛攻了。
“請馮夫人隨我來。”
見她還是躊躇,任弘遂縱馬在前,引導烏孫使團。
眾人馳騁於高大如金字塔的茂陵之下,隨著日影西移,茂陵的影子投射在黃土地上。孝武皇帝哪怕是去世多年,他對帝國的影響仍不減當年。
他們從衛、霍兩位將軍墓前再度經過,石雕駿馬踏著匈奴人,那胡虜臉朝上,麵容驚恐。
他們向南進發,靠近了潺潺流淌的渭水,便門橋以北,就是先前任弘初來長安時,空空如也的細柳營。
可如今,細柳營卻不空了!
離細柳營還有老遠時,他們便看見營火的煙柱騰空而起。接著,各種聲音飄過田地和原野洶湧而來,朦朦朧朧,有如遠海的唿喚,漸行漸近,濤聲便愈加強烈,馮嫽能分辨出訓練隊列的唿喊,金鐵交擊和馬匹嘶鳴。
等終於瞧見陽光下閃耀的渾濁的渭水河時,眾人也看到了聚集在渭北的龐大軍隊。
上千座的營帳好似從地裏冒出的白蘑菇,遍布四野,造飯的營火使空中彌漫著蒼白的薄霧。排列整齊的馬匹和戰車綿延數裏,這可是輪台詔後,整整十八年休養生息一點點積攢下的。
長安武庫裏久久未見陽光的存貨,隨著大將軍一聲令下,也全都拉出來裝備在士卒身上,午後的豔陽下,無數的矛尖閃爍,將士的甲胄反射日光,猶如黃金般璀璨。
而漢家赤黃色的旗幟,正飄揚在每一營上空。
看到這一幕,忽然之間,馮嫽眼中竟有了熱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在西域寒風裏都能咬著牙笑的她,究竟是為什麽哭啊?
“三輔、三河士卒集結於此,據說有四萬餘人,這不過是此番大漢出塞軍隊的四分之一,其餘涼州、幽冀、荊楚將士,多已開赴前線,這場仗,已是箭在弦上!”
任弘縱馬於前,伸手指著漢家大軍,迴頭對馮嫽笑道,聲音嘶啞:
“馮夫人!”
“這一次,大漢,絕不會再拋下他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