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書院裏麵發生的事,有些超出了朱由校的理解範圍,迴去的路上朱由校坐在馬車裏一言不發,不是他不想說,而是他不知道該說什麽,看著坐在他旁邊的五弟第一次覺得有些陌生,這真的是曾經和他一樣被人說是不學無術同病相憐的人嗎?
倒是朱由檢首先受不了這種壓抑的氣氛開口說道,“皇兄,怎麽這一路走來悶悶不樂的?莫不是心裏舍不得佛郎機女子劉繼芬?”
“小五莫要胡說,皇兄哪有那種心思。我隻是覺得你今天的表現有些太不可思議了,皇兄怎麽不知你何時學會作詩和對對子了?”朱由校毫不隱瞞的說出了自己的心思。
“所以說皇兄你也要偶爾讀些書,你最近一直忙於你的研究發明,我一個人閑著無聊沒事就拿幾本書看看,皇弟我天資聰穎無師自通,讀的書多了,自然就會寫詩作對了,就說我前些日子受傷的時候,幾日時間就讀了一本《資治通鑒》。”朱由檢說的話經不起推敲,但應付過去朱由校也是足夠了。
朱由校聽了他的話本就相信了幾分,再加上朱由檢提起受傷的事讓他心裏有些愧疚,這事就不再提起,隻能歸功於自己這位皇弟是位奇才了。
迴到宮中,朱由檢委托朱由校再做幾塊滑板,因為有了前兩個的經驗,再做滑板已經不需要朱由校親自動手,他宮裏教出來的小太監已經可以完成了,因為是張之極要的,所以也不用再雕紋飾,若是雕個龍紋,給他他也不敢拿出來用。
行知書院發生的事兩位皇孫殿下都沒有提起,高勝高寒兩兄弟自然也不會去傳揚,但朱由校的貼身太監趙全迴到宮裏就把五殿下的事跡添油加醋的講給了其他人聽,說他們一行人怎麽怎麽神氣,卻渾然忘了自己往募捐箱裏丟銀子的事。
宮裏的太監宮女自入宮開始就要學些讀書識字的,所以當聽趙全念出五殿下做的詩時,所有人都交口稱讚,再講到對對子贏了京城第一聯,氣暈國子監司業時,眾人不僅哈哈大笑更是連唿厲害,許多人都一臉羨慕的看著趙全,如果大殿下是帶自己出去就也可以參與到這許多有趣的見聞中來了。
眾人散後不出一個時辰的功夫後宮裏基本上就都知道兩位皇孫在行知書院的事了,因為傳話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加些自己的想法,所以到最後就連大殿下也捎帶上了。同時這事也傳到了萬曆老皇帝的耳中,皇帝所聽到的是李進忠特意講給王安,然後王安一點一滴講給了萬曆。
李進忠也是聽別人講故事一般說給他聽的,聽完他後悔萬分自己沒有跟去,五殿下是差人來問過他,卻因為忙些選秀的瑣事走不開,早知道會這麽精彩說什麽也要把那些瑣事往後拖一日跟著前往的。
開春以來皇帝的精神就越發的差了,整日裏坐不住一刻半刻的就有些昏昏欲睡,越是身居高位久了就越怕死,越不願承認自己已經老了,所以近日來除了有事吩咐王安,皇帝誰人都不見,怕是有人看出端倪。
這一日王安看皇帝又有些要睡著的勢頭時,就趁機講了兩位皇孫在行知書院的事,王安深知皇帝的心,皇帝最痛恨的兩件事,其一就是天下人覺得他這個皇帝不行,另外一個就是所有人都覺得他的子孫不行。
起初萬曆皇帝聽聞他們去到行知書院時還有些不以為意,隻以為是去湊個熱鬧,他也深知自己疏於教導,兩位皇孫對於讀書一道有些欠缺。可是當王安講到兩位皇孫作的詩時,萬曆皇帝麵色都有些紅潤了,多少時日都少見。
王安知道詩是五殿下一個人作的,他特意把兩首詩歸到了兩個人的名下,也是為皇太子一係正統多博一些好處。
“好一個‘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這才是我朱家子孫該有的氣魄,這一句‘千紅萬紫安排著,隻待春雷一聲。’也是妙不可言呐,太子教了兩個好兒子啊!哈哈哈哈”萬曆皇帝有些興奮的評價道。
“皇上,老奴還沒說完呐後麵的事可是更加精彩,那國子監向來以大明第一學府自居,總是對行知書院有些瞧不上,可是這一次卻是在行知書院裏栽了大跟頭,聽說國子監的一個司業都被氣暈過去了,而且這事也和兩位殿下有關。”王安在宮中多年,深諳講話做事之道,隻有小太監才會把事情一口氣講完,到了他這個地步自然懂得如何把故事講得高潮迭起趣味叢生,該吊胃口的時候絕不會錯過。
“哦?還有什麽更精彩的?這兩個小子不會把人家夫子給罵了,然後氣暈過去的吧?”萬曆皇帝有些好奇的問道。
“皇上英明,確實是罵了,不過那可不是一般的罵,是那司業和兩位殿下對對子被罵了。”胃口吊的差不多了,於是王安把後麵的故事向萬曆皇帝講了出來。
萬曆皇帝聽完之後也是一手拍著座椅的扶手一邊哈哈大笑,精神煥發,“這小子還真是有些急智,真是罵人不吐髒字,朕看呐不是小五水平高,就是那個什麽‘京城第一聯’還有那個國子監的司業徒有虛名。哼,都說朕的子孫不行,倒是該讓他們看看有幾人能比得上朕的孫子,那些號稱博學多才的文人世子吟詩作對還不是都輸給了朕的孫子。”
“皇上聖明!”王安拍了一記馬屁就退到一旁候著不再說話,知道這時候切不可多嘴,否則定會適得其反。
“去傳兩位皇孫過來。”果然過了盞茶時間萬曆皇帝吩咐王安道。
“遵旨。”王安躬身退下,吩咐兩個小太監去傳喚兩位皇孫。
不多時,朱由校和朱由檢便來到了乾清宮前,看到了等候已久的王安。
“二位殿下且慢進去,聽老奴一言。”王安並未急著領路,而是攔住了兩位皇孫道,“今日行知書院之事聖上已經知悉,切記,‘詠蛙’一詩為大殿下所做,‘春雷’一詩為五殿下所做,切不可說錯了。”
朱由檢略一思索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關係,衝王安抱拳施禮道“承王公公情!”
朱由校還有些摸不著頭腦,怎麽小五的詩就變成他的了。看他這番模樣朱由檢有些苦笑的搖搖頭在他耳邊輕聲解釋了幾句,朱由校這才明白過來,五弟一人出些風頭不過是得些名聲,而兩人都表現出色那便是太子一脈出類拔萃了。
想明白之後朱由校也朝著王安施禮道,“多謝王公公相助。”
王安心裏覺得有些開心,此前這兩個毛頭小子都是“王安王安”的叫,何曾這麽客氣過,看來是有些長大了。
“進去吧。”
朱由校朱由檢二人隨著王安進殿問安。
老皇帝多日來首次精神頭這麽足,見兩位皇孫到來,吩咐道,“賜座。”
王安招唿小太監抱來兩個墊著錦團鋪著明黃綢布的凳子放在了離皇帝不遠的右手處,二人謝恩就坐。
“你們二人在行知書院的詩作朕聽了,作的不錯,看來近年都有勤讀詩書。”萬曆皇帝微笑著朝二人道。
二人聽聞連忙起身行禮,“謝皇爺爺誇讚!”
萬曆老皇帝抬手示意,說道“都坐下,今日不必拘謹,聽了你們有此才學,朕心甚慰,當年朕五歲即能讀書,終日不怠,至朕即位,仍能舉日講,禦經筵,讀經傳史書。除太祖外,於勤勉一途朕不差。後來朕多病經年,政務多有廢弛,朕略有愧於先祖,朕老了,這大明萬裏江山便要允賴爾等及後世子孫了。”
萬曆老皇帝靜靜的講,二位皇孫靜靜的聽,一旁王安恍若未聞,老皇帝從幼年講起,至隆慶托孤,再到十歲即位,甚至連平日不願提起的張太嶽也是說了許多,至後來幽居深宮多年不朝及許多秘辛也講了出來,直聽得二人惶恐不安。
說了近半個時辰,老皇帝精神終於有所不濟了,接著便是一聲長長的歎息。
萬曆這輩子不論做皇帝如何,或是他對天下人如何,還是對太子如何,但自朱由檢重生以來老皇帝對他確實關愛良多。雖是兩世為人,畢竟加一起也就二十多年,城府還是不夠,因為知道麵前這位老人已經時日無多,聽了老皇帝一番感慨良多的話,讓他心有戚戚。
於是朱由檢頭腦一熱,也顧不得什麽該說不該說了,起身朝萬曆行禮躬身說道,“皇爺爺,恕孫兒無禮,若皇爺爺能一直如早歲勵精圖治,必可成萬世之業,立萬世之名,真可隻千古一帝矣。”
朱由檢不知道,這話雖是他自己所想,但其中一句“成萬世之業,立萬世之名”卻是當年萬曆皇帝壯年怠政之初禮部尚書馮琦批評萬曆皇帝怠政奏折中的話,馮琦也因此被萬曆罷官抄家。
所以這話一出,讓萬曆頓時勾起了心中的不堪,一拍座椅扶手,麵紅耳赤的站了起來,雙目大睜看著朱由檢。
然朱由檢一直低著頭躬著身對老皇帝的狀況渾然不察,他繼續說道,“萬曆朝以來四十八年,朝政雖積弊良多,然孫兒願赴湯蹈火肝腦塗地,輔皇爺爺輔父王輔皇兄建不世之功,保我大明江山永固,大明中興便自萬曆朝始。”
伺立一旁的王安聽的心驚膽戰,奈何站的離朱由檢有些遠了無法提醒,而朱由檢一旁的朱由校卻傻愣愣的也不知道阻止,之前太子一脈建立的優勢怕是要因為這五皇孫一席話葬送殆盡了。
朱由檢一番話雖是受老皇帝感召所發的良言,但卻犯了幾個錯誤,一個是揭了皇帝的短處,有些話皇帝自己說得別人卻說不得,第二是引用了馮琦的話,別人或許不知道,但奏章都是要經王安手用印的,所以這封引得馮琦被罷官抄家的奏折,王安記得清楚,第三是五皇孫尚未參政就說輔聖上建不世之功,雖有問題卻無傷大雅,然說輔太子輔皇長孫,這就是大逆不道了,皇帝尚未讓位,這話就有些為皇帝定奪皇位的意思了。
有這三點,足夠太子一脈完蛋了。
王安在心底歎息了一聲,還是太過年輕啊。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老皇帝怒目看著朱由檢,卻並未立即發作,朱由檢說完才抬頭看了看老皇帝,這才注意到老皇帝一臉不善的看著他。
留意到皇帝的神色,朱由檢頓時有些後悔,心道,“最是無情帝王家,自己實在是太衝動了。”
萬曆雖老,但積威已久,平時萬曆對朱由檢關愛有加未曾感覺得,這一發怒,朱由檢便體會到了什麽是帝王的威壓。
萬曆皇帝心裏轉了幾個來迴,麵色陰晴不定,過了片刻老皇帝有些頹然的坐迴椅子歎氣道,“是朕錯了。”
因為朱由檢的一番話,老皇帝提了一天的精神泄的差不多了,說完話便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
若不是朱由檢最後那一句“大明中興自萬曆朝始”,怕今日真不得善了了。萬曆皇帝自顧休息,幾人未得皇帝吩咐也不敢擅自行動,朱由檢隻能在那裏站著。
直到朱由檢腿站的有些麻了時,老皇帝才睜開眼,似是養足了精神,對著朱由檢說道“看來朕是真的老了,也許小五說的是對的,但畢竟現在朕還是皇帝,是這天下的九五至尊,本來朕想賞你的,既然觸怒了朕,賞賜就沒了。”
老皇帝喘了口氣接著道,“由校朕還是要賞的,既然已經定了要開府立室,朕就賞你一座府宅吧,玄武門外原來嚴嵩的宅子也算的上京城最大的宅子了,王安,著人好好修葺一下留作日後皇長孫大婚之用吧。日後宅子修好了,你便可以搬過去了,朕知道你們都覺得在宮裏住的不自在。”
“謝皇爺爺。”朱由校連忙起身謝恩,他一直就羨慕朱由檢有個可以自由出入宮門的令牌,自己終於也可以出宮了。
“好了,你們迴去吧。王安,傳太子內閣六部。”萬曆皇帝擺擺手趕人了。
“是。”萬曆皇帝都不知道多久沒有見過內閣六部了,雖然不知道傳喚為何,王安還是一點都不敢耽擱。
幾人退下後不多時,太子朱常洛,內閣六部幾位大臣便來到乾清宮,萬曆老皇帝這一日心緒幾番激蕩,加之與兩位皇孫聊了許久,身體已經支撐不住了,太子和幾位大臣到時,皇帝已經躺在龍塌上休息了。
此時眾人候在一旁不斷忖度,不知此刻皇帝召見所為何事。除太子外,內閣僅剩方從哲一人,六部尚書侍郎一起也不過五人,中央機構尚且如此,其他機構缺員之嚴重可見一斑。
就在眾人互相打量揣度上意時,皇帝終於開口了,“擬詔。”
倒是朱由檢首先受不了這種壓抑的氣氛開口說道,“皇兄,怎麽這一路走來悶悶不樂的?莫不是心裏舍不得佛郎機女子劉繼芬?”
“小五莫要胡說,皇兄哪有那種心思。我隻是覺得你今天的表現有些太不可思議了,皇兄怎麽不知你何時學會作詩和對對子了?”朱由校毫不隱瞞的說出了自己的心思。
“所以說皇兄你也要偶爾讀些書,你最近一直忙於你的研究發明,我一個人閑著無聊沒事就拿幾本書看看,皇弟我天資聰穎無師自通,讀的書多了,自然就會寫詩作對了,就說我前些日子受傷的時候,幾日時間就讀了一本《資治通鑒》。”朱由檢說的話經不起推敲,但應付過去朱由校也是足夠了。
朱由校聽了他的話本就相信了幾分,再加上朱由檢提起受傷的事讓他心裏有些愧疚,這事就不再提起,隻能歸功於自己這位皇弟是位奇才了。
迴到宮中,朱由檢委托朱由校再做幾塊滑板,因為有了前兩個的經驗,再做滑板已經不需要朱由校親自動手,他宮裏教出來的小太監已經可以完成了,因為是張之極要的,所以也不用再雕紋飾,若是雕個龍紋,給他他也不敢拿出來用。
行知書院發生的事兩位皇孫殿下都沒有提起,高勝高寒兩兄弟自然也不會去傳揚,但朱由校的貼身太監趙全迴到宮裏就把五殿下的事跡添油加醋的講給了其他人聽,說他們一行人怎麽怎麽神氣,卻渾然忘了自己往募捐箱裏丟銀子的事。
宮裏的太監宮女自入宮開始就要學些讀書識字的,所以當聽趙全念出五殿下做的詩時,所有人都交口稱讚,再講到對對子贏了京城第一聯,氣暈國子監司業時,眾人不僅哈哈大笑更是連唿厲害,許多人都一臉羨慕的看著趙全,如果大殿下是帶自己出去就也可以參與到這許多有趣的見聞中來了。
眾人散後不出一個時辰的功夫後宮裏基本上就都知道兩位皇孫在行知書院的事了,因為傳話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加些自己的想法,所以到最後就連大殿下也捎帶上了。同時這事也傳到了萬曆老皇帝的耳中,皇帝所聽到的是李進忠特意講給王安,然後王安一點一滴講給了萬曆。
李進忠也是聽別人講故事一般說給他聽的,聽完他後悔萬分自己沒有跟去,五殿下是差人來問過他,卻因為忙些選秀的瑣事走不開,早知道會這麽精彩說什麽也要把那些瑣事往後拖一日跟著前往的。
開春以來皇帝的精神就越發的差了,整日裏坐不住一刻半刻的就有些昏昏欲睡,越是身居高位久了就越怕死,越不願承認自己已經老了,所以近日來除了有事吩咐王安,皇帝誰人都不見,怕是有人看出端倪。
這一日王安看皇帝又有些要睡著的勢頭時,就趁機講了兩位皇孫在行知書院的事,王安深知皇帝的心,皇帝最痛恨的兩件事,其一就是天下人覺得他這個皇帝不行,另外一個就是所有人都覺得他的子孫不行。
起初萬曆皇帝聽聞他們去到行知書院時還有些不以為意,隻以為是去湊個熱鬧,他也深知自己疏於教導,兩位皇孫對於讀書一道有些欠缺。可是當王安講到兩位皇孫作的詩時,萬曆皇帝麵色都有些紅潤了,多少時日都少見。
王安知道詩是五殿下一個人作的,他特意把兩首詩歸到了兩個人的名下,也是為皇太子一係正統多博一些好處。
“好一個‘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這才是我朱家子孫該有的氣魄,這一句‘千紅萬紫安排著,隻待春雷一聲。’也是妙不可言呐,太子教了兩個好兒子啊!哈哈哈哈”萬曆皇帝有些興奮的評價道。
“皇上,老奴還沒說完呐後麵的事可是更加精彩,那國子監向來以大明第一學府自居,總是對行知書院有些瞧不上,可是這一次卻是在行知書院裏栽了大跟頭,聽說國子監的一個司業都被氣暈過去了,而且這事也和兩位殿下有關。”王安在宮中多年,深諳講話做事之道,隻有小太監才會把事情一口氣講完,到了他這個地步自然懂得如何把故事講得高潮迭起趣味叢生,該吊胃口的時候絕不會錯過。
“哦?還有什麽更精彩的?這兩個小子不會把人家夫子給罵了,然後氣暈過去的吧?”萬曆皇帝有些好奇的問道。
“皇上英明,確實是罵了,不過那可不是一般的罵,是那司業和兩位殿下對對子被罵了。”胃口吊的差不多了,於是王安把後麵的故事向萬曆皇帝講了出來。
萬曆皇帝聽完之後也是一手拍著座椅的扶手一邊哈哈大笑,精神煥發,“這小子還真是有些急智,真是罵人不吐髒字,朕看呐不是小五水平高,就是那個什麽‘京城第一聯’還有那個國子監的司業徒有虛名。哼,都說朕的子孫不行,倒是該讓他們看看有幾人能比得上朕的孫子,那些號稱博學多才的文人世子吟詩作對還不是都輸給了朕的孫子。”
“皇上聖明!”王安拍了一記馬屁就退到一旁候著不再說話,知道這時候切不可多嘴,否則定會適得其反。
“去傳兩位皇孫過來。”果然過了盞茶時間萬曆皇帝吩咐王安道。
“遵旨。”王安躬身退下,吩咐兩個小太監去傳喚兩位皇孫。
不多時,朱由校和朱由檢便來到了乾清宮前,看到了等候已久的王安。
“二位殿下且慢進去,聽老奴一言。”王安並未急著領路,而是攔住了兩位皇孫道,“今日行知書院之事聖上已經知悉,切記,‘詠蛙’一詩為大殿下所做,‘春雷’一詩為五殿下所做,切不可說錯了。”
朱由檢略一思索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關係,衝王安抱拳施禮道“承王公公情!”
朱由校還有些摸不著頭腦,怎麽小五的詩就變成他的了。看他這番模樣朱由檢有些苦笑的搖搖頭在他耳邊輕聲解釋了幾句,朱由校這才明白過來,五弟一人出些風頭不過是得些名聲,而兩人都表現出色那便是太子一脈出類拔萃了。
想明白之後朱由校也朝著王安施禮道,“多謝王公公相助。”
王安心裏覺得有些開心,此前這兩個毛頭小子都是“王安王安”的叫,何曾這麽客氣過,看來是有些長大了。
“進去吧。”
朱由校朱由檢二人隨著王安進殿問安。
老皇帝多日來首次精神頭這麽足,見兩位皇孫到來,吩咐道,“賜座。”
王安招唿小太監抱來兩個墊著錦團鋪著明黃綢布的凳子放在了離皇帝不遠的右手處,二人謝恩就坐。
“你們二人在行知書院的詩作朕聽了,作的不錯,看來近年都有勤讀詩書。”萬曆皇帝微笑著朝二人道。
二人聽聞連忙起身行禮,“謝皇爺爺誇讚!”
萬曆老皇帝抬手示意,說道“都坐下,今日不必拘謹,聽了你們有此才學,朕心甚慰,當年朕五歲即能讀書,終日不怠,至朕即位,仍能舉日講,禦經筵,讀經傳史書。除太祖外,於勤勉一途朕不差。後來朕多病經年,政務多有廢弛,朕略有愧於先祖,朕老了,這大明萬裏江山便要允賴爾等及後世子孫了。”
萬曆老皇帝靜靜的講,二位皇孫靜靜的聽,一旁王安恍若未聞,老皇帝從幼年講起,至隆慶托孤,再到十歲即位,甚至連平日不願提起的張太嶽也是說了許多,至後來幽居深宮多年不朝及許多秘辛也講了出來,直聽得二人惶恐不安。
說了近半個時辰,老皇帝精神終於有所不濟了,接著便是一聲長長的歎息。
萬曆這輩子不論做皇帝如何,或是他對天下人如何,還是對太子如何,但自朱由檢重生以來老皇帝對他確實關愛良多。雖是兩世為人,畢竟加一起也就二十多年,城府還是不夠,因為知道麵前這位老人已經時日無多,聽了老皇帝一番感慨良多的話,讓他心有戚戚。
於是朱由檢頭腦一熱,也顧不得什麽該說不該說了,起身朝萬曆行禮躬身說道,“皇爺爺,恕孫兒無禮,若皇爺爺能一直如早歲勵精圖治,必可成萬世之業,立萬世之名,真可隻千古一帝矣。”
朱由檢不知道,這話雖是他自己所想,但其中一句“成萬世之業,立萬世之名”卻是當年萬曆皇帝壯年怠政之初禮部尚書馮琦批評萬曆皇帝怠政奏折中的話,馮琦也因此被萬曆罷官抄家。
所以這話一出,讓萬曆頓時勾起了心中的不堪,一拍座椅扶手,麵紅耳赤的站了起來,雙目大睜看著朱由檢。
然朱由檢一直低著頭躬著身對老皇帝的狀況渾然不察,他繼續說道,“萬曆朝以來四十八年,朝政雖積弊良多,然孫兒願赴湯蹈火肝腦塗地,輔皇爺爺輔父王輔皇兄建不世之功,保我大明江山永固,大明中興便自萬曆朝始。”
伺立一旁的王安聽的心驚膽戰,奈何站的離朱由檢有些遠了無法提醒,而朱由檢一旁的朱由校卻傻愣愣的也不知道阻止,之前太子一脈建立的優勢怕是要因為這五皇孫一席話葬送殆盡了。
朱由檢一番話雖是受老皇帝感召所發的良言,但卻犯了幾個錯誤,一個是揭了皇帝的短處,有些話皇帝自己說得別人卻說不得,第二是引用了馮琦的話,別人或許不知道,但奏章都是要經王安手用印的,所以這封引得馮琦被罷官抄家的奏折,王安記得清楚,第三是五皇孫尚未參政就說輔聖上建不世之功,雖有問題卻無傷大雅,然說輔太子輔皇長孫,這就是大逆不道了,皇帝尚未讓位,這話就有些為皇帝定奪皇位的意思了。
有這三點,足夠太子一脈完蛋了。
王安在心底歎息了一聲,還是太過年輕啊。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老皇帝怒目看著朱由檢,卻並未立即發作,朱由檢說完才抬頭看了看老皇帝,這才注意到老皇帝一臉不善的看著他。
留意到皇帝的神色,朱由檢頓時有些後悔,心道,“最是無情帝王家,自己實在是太衝動了。”
萬曆雖老,但積威已久,平時萬曆對朱由檢關愛有加未曾感覺得,這一發怒,朱由檢便體會到了什麽是帝王的威壓。
萬曆皇帝心裏轉了幾個來迴,麵色陰晴不定,過了片刻老皇帝有些頹然的坐迴椅子歎氣道,“是朕錯了。”
因為朱由檢的一番話,老皇帝提了一天的精神泄的差不多了,說完話便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
若不是朱由檢最後那一句“大明中興自萬曆朝始”,怕今日真不得善了了。萬曆皇帝自顧休息,幾人未得皇帝吩咐也不敢擅自行動,朱由檢隻能在那裏站著。
直到朱由檢腿站的有些麻了時,老皇帝才睜開眼,似是養足了精神,對著朱由檢說道“看來朕是真的老了,也許小五說的是對的,但畢竟現在朕還是皇帝,是這天下的九五至尊,本來朕想賞你的,既然觸怒了朕,賞賜就沒了。”
老皇帝喘了口氣接著道,“由校朕還是要賞的,既然已經定了要開府立室,朕就賞你一座府宅吧,玄武門外原來嚴嵩的宅子也算的上京城最大的宅子了,王安,著人好好修葺一下留作日後皇長孫大婚之用吧。日後宅子修好了,你便可以搬過去了,朕知道你們都覺得在宮裏住的不自在。”
“謝皇爺爺。”朱由校連忙起身謝恩,他一直就羨慕朱由檢有個可以自由出入宮門的令牌,自己終於也可以出宮了。
“好了,你們迴去吧。王安,傳太子內閣六部。”萬曆皇帝擺擺手趕人了。
“是。”萬曆皇帝都不知道多久沒有見過內閣六部了,雖然不知道傳喚為何,王安還是一點都不敢耽擱。
幾人退下後不多時,太子朱常洛,內閣六部幾位大臣便來到乾清宮,萬曆老皇帝這一日心緒幾番激蕩,加之與兩位皇孫聊了許久,身體已經支撐不住了,太子和幾位大臣到時,皇帝已經躺在龍塌上休息了。
此時眾人候在一旁不斷忖度,不知此刻皇帝召見所為何事。除太子外,內閣僅剩方從哲一人,六部尚書侍郎一起也不過五人,中央機構尚且如此,其他機構缺員之嚴重可見一斑。
就在眾人互相打量揣度上意時,皇帝終於開口了,“擬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