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在宮裏已甚少被人提起,太後偶爾想起來,總免不得要去佛堂拜一拜,才好心安些。
太後原是先帝繼後,得了二子一女,分別是當今皇帝、靖王和華英長公主,當年的太子是先帝早逝的元後所出,奈何沒長成就已夭折,先帝悲慟之下,沒再立太子,致一眾兒子為了帝位明爭暗鬥不斷。
當今皇帝雖是嫡子,但排行第三,上頭還有個寵妃所出的二皇子,倆人都是當時帝位最有力的競爭者。
那會兒還是皇子的當今皇帝在邊境領兵,先帝突然病重、彌留在即,二皇子封鎖消息,是靖王和華英長公主用計將消息送出去,皇帝聞訊,立刻帶著隨軍且身懷六甲、即將臨盆的沈氏匆匆趕迴。
怕趕不及,半道上皇帝留下護送他們的近千兵馬,護著沈氏慢行一步,他自己則領了一百親兵,抄近道夜奔迴京。
二皇子聽聞皇帝即將迴來,派了投靠他的京北大營總兵帶了五千人前去截殺,結果隻碰上落後一步護送沈氏的兵馬。
一千人對上五千人,很快被屠殺幹淨,沈氏被幾個親兵護著倉皇出逃,後頭那幾個親兵為引開追擊,盡數被殺,沈氏則由僅剩下的一個機靈丫鬟陪著,僥倖逃入深山老林裏,被一戶獵戶所救。
因不知道外頭的形勢,她們不敢道明身份,隻說是遇上山賊的富戶娘子,沈氏受驚過度,在獵戶家中早產生下嫡長子,擔驚受怕了一個月,孩子滿月時,靖王終於帶人找過來,這才知道皇帝已誅殺二皇子及其黨羽,順利登基,這段時日靖王奉皇命正在到處找她們。
再後麵沈氏母子被接迴宮中,沈氏封了皇後,因為早產且產後沒得到很好照顧,這一個月又一直過得心驚肉跳的,沈氏落了病根,太後將淩祈宴要去撫養,卻因此被沈氏恨上。
之後這十數年,哪怕知道沈氏這個皇後心眼不大、嫉妒心強,無論是皇帝還是太後,都因當年之事,對她存著份愧疚,並不怎麽與他計較。
也因為此,太後才更偏愛淩祈宴這個長孫,淩祈宴不知曉這些事情,時過境遷,更無再說與他聽的必要。
見太後又憶起往事,嬤嬤寬慰她道:「好歹當年是平安將殿下找迴來了,殿下如今這樣也挺好,等明年成了親,說不得很快您就有曾孫子抱了。」
太後聞言頓時又喜上眉梢:「那是,我如今就盼著宴兒趕緊成親,有個知冷知熱的媳婦,再生幾個孩子,就再好不過。」
淩祈宴跟著寧壽宮的大太監去了庫房,那太監拿著單子,笑眯眯地一樣一樣念給淩祈宴聽,再叫人將東西呈上來給他看。
皇帝孝順,得了什麽好東西都不會忘了往寧壽宮送一份,而隻要淩祈宴看得上的,太後多半不會吝嗇給他。
淩祈宴手裏捏著枚足有丸球那麽大的細白珍珠,對著陽光細瞧,嘴裏嘖嘖有聲。
他就是個俗人,從小就喜歡這些亮晶晶、奪人眼球的金玉珠寶,毓王府裏連恭桶上都鑲著金子,皇帝因而覺得他過於奢靡,十分看不上他,淩祈宴絲毫不以為意,投身到皇家,不奢靡過完這輩子,那不是白活了?
大太監又叫人捧上一枚尚好的羊脂白玉扳指,上頭還雕刻有麒麟,栩栩如生,十分好看,淩祈宴拿過來,戴到手上細瞧了瞧,冷不丁地想起從前溫瀛問他討要扳指時的情景。
那窮秀才……,不,現在他連秀才都不是了,已不知所蹤,也不知是不是迴鄉了。
他的本事那麽多,不念書不做官,肯定也能活得不錯吧?
今日好似也是那小子的生辰來著……
心不在焉地想著這些事情,淩祈宴忽覺索然無味,連那些珍寶都不怎麽瞧得上了,隨意挑了兩樣東西,迴去正殿。
晌午,寧壽宮裏開生辰宴,太後隻將她的孫輩們叫了來,沒請別的人。
除了一眾皇子皇女,還有靖王留京的幾個子女,和長公主府裏的孩子。
饒是如此,人也不少了,光是皇帝就有十一個兒子、八個女兒,播種能力之強,著實叫人敬佩。
淩祈宴是這些人中年歲最大的,眾弟弟妹妹們都給他準備了生辰禮,雖大多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淩祈宴也隻能勉為其難地收了,忍耐著耳邊此起彼伏的叫鬧聲,保持微笑,在這些小屁孩麵前扮做個春風和煦的好兄長。
淩祈寧湊過來小聲問他:「大哥,那個溫大哥真的不在你府裏了嗎?我還想讓他教我玩馬球來著。」
淩祈宴斜他一眼,麵無表情道:「早滾了。」
「……噢。」
一旁的惜華郡主聞言嗤了一聲,沒好氣道:「還都不怨你,好好一狀元郎,就因為你,害人家連功名都丟了,他定不會做那等偷雞摸狗之事,一定是那些嫉妒他的人誣陷他,都是因為你,早說了你還不如把他給我呢,我肯定不會這麽對他。」
淩祈宴臭了臉,沒有理她。
開席之前,淩祈寓姍姍來遲,進門後先與太後請罪,說是陪著父皇召見官員,耽擱了,這是正事,太後自然不會說他什麽。
淩祈寓笑吟吟地送上自己帶來的生辰禮,是一隻關在籠子裏的金絲雀鳥。
「送給大哥的,還請大哥笑納。」
淩祈寓臉上的假笑讓淩祈宴十分不適,送這麽隻金絲雀給他,也不知是個什麽意思。
淩祈宴心下不快。
</br>
太後原是先帝繼後,得了二子一女,分別是當今皇帝、靖王和華英長公主,當年的太子是先帝早逝的元後所出,奈何沒長成就已夭折,先帝悲慟之下,沒再立太子,致一眾兒子為了帝位明爭暗鬥不斷。
當今皇帝雖是嫡子,但排行第三,上頭還有個寵妃所出的二皇子,倆人都是當時帝位最有力的競爭者。
那會兒還是皇子的當今皇帝在邊境領兵,先帝突然病重、彌留在即,二皇子封鎖消息,是靖王和華英長公主用計將消息送出去,皇帝聞訊,立刻帶著隨軍且身懷六甲、即將臨盆的沈氏匆匆趕迴。
怕趕不及,半道上皇帝留下護送他們的近千兵馬,護著沈氏慢行一步,他自己則領了一百親兵,抄近道夜奔迴京。
二皇子聽聞皇帝即將迴來,派了投靠他的京北大營總兵帶了五千人前去截殺,結果隻碰上落後一步護送沈氏的兵馬。
一千人對上五千人,很快被屠殺幹淨,沈氏被幾個親兵護著倉皇出逃,後頭那幾個親兵為引開追擊,盡數被殺,沈氏則由僅剩下的一個機靈丫鬟陪著,僥倖逃入深山老林裏,被一戶獵戶所救。
因不知道外頭的形勢,她們不敢道明身份,隻說是遇上山賊的富戶娘子,沈氏受驚過度,在獵戶家中早產生下嫡長子,擔驚受怕了一個月,孩子滿月時,靖王終於帶人找過來,這才知道皇帝已誅殺二皇子及其黨羽,順利登基,這段時日靖王奉皇命正在到處找她們。
再後麵沈氏母子被接迴宮中,沈氏封了皇後,因為早產且產後沒得到很好照顧,這一個月又一直過得心驚肉跳的,沈氏落了病根,太後將淩祈宴要去撫養,卻因此被沈氏恨上。
之後這十數年,哪怕知道沈氏這個皇後心眼不大、嫉妒心強,無論是皇帝還是太後,都因當年之事,對她存著份愧疚,並不怎麽與他計較。
也因為此,太後才更偏愛淩祈宴這個長孫,淩祈宴不知曉這些事情,時過境遷,更無再說與他聽的必要。
見太後又憶起往事,嬤嬤寬慰她道:「好歹當年是平安將殿下找迴來了,殿下如今這樣也挺好,等明年成了親,說不得很快您就有曾孫子抱了。」
太後聞言頓時又喜上眉梢:「那是,我如今就盼著宴兒趕緊成親,有個知冷知熱的媳婦,再生幾個孩子,就再好不過。」
淩祈宴跟著寧壽宮的大太監去了庫房,那太監拿著單子,笑眯眯地一樣一樣念給淩祈宴聽,再叫人將東西呈上來給他看。
皇帝孝順,得了什麽好東西都不會忘了往寧壽宮送一份,而隻要淩祈宴看得上的,太後多半不會吝嗇給他。
淩祈宴手裏捏著枚足有丸球那麽大的細白珍珠,對著陽光細瞧,嘴裏嘖嘖有聲。
他就是個俗人,從小就喜歡這些亮晶晶、奪人眼球的金玉珠寶,毓王府裏連恭桶上都鑲著金子,皇帝因而覺得他過於奢靡,十分看不上他,淩祈宴絲毫不以為意,投身到皇家,不奢靡過完這輩子,那不是白活了?
大太監又叫人捧上一枚尚好的羊脂白玉扳指,上頭還雕刻有麒麟,栩栩如生,十分好看,淩祈宴拿過來,戴到手上細瞧了瞧,冷不丁地想起從前溫瀛問他討要扳指時的情景。
那窮秀才……,不,現在他連秀才都不是了,已不知所蹤,也不知是不是迴鄉了。
他的本事那麽多,不念書不做官,肯定也能活得不錯吧?
今日好似也是那小子的生辰來著……
心不在焉地想著這些事情,淩祈宴忽覺索然無味,連那些珍寶都不怎麽瞧得上了,隨意挑了兩樣東西,迴去正殿。
晌午,寧壽宮裏開生辰宴,太後隻將她的孫輩們叫了來,沒請別的人。
除了一眾皇子皇女,還有靖王留京的幾個子女,和長公主府裏的孩子。
饒是如此,人也不少了,光是皇帝就有十一個兒子、八個女兒,播種能力之強,著實叫人敬佩。
淩祈宴是這些人中年歲最大的,眾弟弟妹妹們都給他準備了生辰禮,雖大多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淩祈宴也隻能勉為其難地收了,忍耐著耳邊此起彼伏的叫鬧聲,保持微笑,在這些小屁孩麵前扮做個春風和煦的好兄長。
淩祈寧湊過來小聲問他:「大哥,那個溫大哥真的不在你府裏了嗎?我還想讓他教我玩馬球來著。」
淩祈宴斜他一眼,麵無表情道:「早滾了。」
「……噢。」
一旁的惜華郡主聞言嗤了一聲,沒好氣道:「還都不怨你,好好一狀元郎,就因為你,害人家連功名都丟了,他定不會做那等偷雞摸狗之事,一定是那些嫉妒他的人誣陷他,都是因為你,早說了你還不如把他給我呢,我肯定不會這麽對他。」
淩祈宴臭了臉,沒有理她。
開席之前,淩祈寓姍姍來遲,進門後先與太後請罪,說是陪著父皇召見官員,耽擱了,這是正事,太後自然不會說他什麽。
淩祈寓笑吟吟地送上自己帶來的生辰禮,是一隻關在籠子裏的金絲雀鳥。
「送給大哥的,還請大哥笑納。」
淩祈寓臉上的假笑讓淩祈宴十分不適,送這麽隻金絲雀給他,也不知是個什麽意思。
淩祈宴心下不快。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