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27日,星期二。它發出了惡臭。簡直難以想象。晚上吃飯,我都似乎能聞到那股臭氣。我想吐,可還是忍住了。”


    “1997年6月2日,星期一。它嘴裏的牙齒統統暴露出來,向外伸出。一副呲牙咧嘴的模樣。各種蟲子在它的皮毛裏瘋狂繁殖。它兩個眼窩變成了空洞,直勾勾地盯著我。它肯定很恨我。它毛和皮仍然依附在骨頭上,但是已經開始出現裂痕……”


    陸小棠看到這裏,脊背已經冰涼。胡新月當初是不是也看了這些?


    陸小棠繼續向後翻,看完一本,按照時間順序看第二本,她有充足的時間,她可以比郭淮和胡新月看得更仔細。


    除了活活餓死一隻貓。陳曉鬆還做過了其它類似的實驗。諸如用打火機燒焦一隻狗的四條腿,看它能挺多長時間死。用玻璃瓶子裝進一隻麻雀活活悶死……


    陸小棠逐漸發現了一個規律。


    少年時期的陳曉鬆除了對實驗記錄得詳細、日期緊湊之外,他對沮喪、憤怒的經曆也尤其看重。相較之下,他對愉快或者平淡的事件往往一筆帶過,時間跨度也很大。對於普通學生喜歡的寒暑假,他也隻是寫下簡單一句。“又放假了。”一個月之後,才開始下一次日記。


    陸小棠心想,難道在這個家夥的世界裏,隻有虐待和被虐待才能激起他生活的興趣嗎?


    很難想象一個如此殘忍的孩子應該長成什麽樣?


    不過,這個孩子成年之後陸小棠倒是見到了。


    隨著時間距離現在越來越接近,相關殘忍實驗的記錄逐漸減少,關注點也日漸趨於常人。


    在犯罪心理學研究中,存在著一條特別的規律。絕大多數變態殺手在幼年時期就能暴露出一些典型的特征。犯罪心理學稱之為經典殺手幼年基本特征,包括三點——尿床,縱火,虐待動物。


    在陳曉鬆的日記中,這三點無一例外都能找到。


    陸小棠不是心理學家,她不清楚像陳曉鬆這樣的人在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他們的惡行源自於天性,還是後天?他們又是通過什麽方法來修正自己,重新融入正常的社會生活?曾經內心的邪惡念頭會被徹底清除,還是根深蒂固的暗藏在心靈中的某個角落,以更加狡詐的方式突然爆發?


    陸小棠迴想起跟陳曉鬆打交到的一切片段,從最初在法庭上旁觀他如何挫敗郭淮,到第二次被捕後巧妙應變、順利脫身,到醫院裏催眠葉倩穎、騙過自己……他總能與撕臉殺人案保持著一種遠近適度的距離,不至於使自己涉嫌被捕,也不至於消失在警方的視野之外……


    他究竟想幹什麽?


    陸小棠想起,犯罪心理專家羅炎麟對於組織力兇手的特征描述


    ——


    1.犯罪手段周密,邏輯,有條理性。


    2.對整個案件充滿控製欲的渴望,超過了對被害人的傷害和自身安全的著想。


    3.他甚至會想方設法介入到警方調查中。觀察他們對案情的反應,製定下一步行動方案。


    陸小棠心念甫動,陷入了思索。


    郭淮曾說,在他找到的陳曉鬆的三本日記中,沒有發現涉及撕臉殺人案的線索。但是眼前卻有四本日記。這說明最後一本是郭淮沒有看到的。


    那麽胡新月有沒有看到?


    這跟她的遇害有沒有關係?


    陸小棠拿起一本看上去樣式最新的。翻開……飛快瀏覽頁眉上的日期——


    2010年,3月2日,星期二……2010年3月5日,星期五……2010年5月21日,星期五……2011年,2月27日,星期一……


    時間越來越接近現在……


    陸小棠的心跳莫名加快,冥冥中她在盼望著什麽。她感覺到胡新月的氣息,就在這裏……就在……


    她突然停頓在某一頁。


    手指,唿吸,目光,同時凝固……心跳慢慢加速……


    右側紙頁的上有一個明顯的劃痕。


    似乎有尖銳的東西刮了一下。仔細看,劃痕深得地方,紙頁已經破損,墨水字都被刮掉了一些。


    這就是她要找的。她和慕容雨川的猜測是正確的。胡新月被害前的確正在翻看陳曉鬆的日記,更準確說,是在翻看第四本日記,正翻到這一頁,就在她看到這裏時,突然遭到了襲擊……


    危急關頭,她的指甲用力劃過紙頁,在指甲縫裏留下了紙張和墨汁的碎末。


    陸小棠注意看著紙頁上的長長的劃痕,眉頭微鎖。胡新月會在什麽情形下如此用力的刮摳日記本?感覺著她好像故意做出來的這個刮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解剖師:新概念法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宇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宇塵並收藏解剖師:新概念法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