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返迴大營,召集全柔等人議事,宣布了自己的決定。</p>


    孫堅去世,他們兄弟要迴吳郡操辦喪事,冀北的事交給全柔、文醜,孫策又調崔琰為參軍,協助全柔處理軍務。崔琰曾協助沮授處理相關事務,熟悉軍事,又有意轉為武職,孫策願意給他這個機會。</p>


    全柔有點意外,卻也沒多想。孫堅去世,孫權理當迴去奔喪,這沒什麽好懷疑的。</p>


    調整完常山的事務,孫策帶著孫權返迴中山,隨即安排他起程,先一步趕迴吳郡。</p>


    孫權離開的第二天,孫策召集眾將軍議。麵對軍師處的幾十名軍師、參軍,以及中軍各營都尉以上的將領,沮授拿出了他的計劃。沮授沒有局限於冀北,也沒有局限於幽州,他將目光投入了整個北疆,連同並州、涼州都考慮在內,而且以並州為中心。</p>


    沮授認為,冀北在地勢上處於不利地位,即使奪迴井陘也無法翻越太行,進攻太原。最好的辦法是由幽州進入並州,先取雁門,再由雁門南下,威脅太原身後。</p>


    毫無疑問,戰馬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之一,控製了草原,就控製了戰馬。沒有了戰馬,就算劉備占據並州也無力東進、南下,最多憑借地利自守。</p>


    在這一點上,他有切身感受。因為一直沒能真正控製幽州,袁紹、袁譚得不到足夠的戰馬,騎兵越來越弱,最後被劉備壓製,直至魏亡。</p>


    搶占並州北部還有一個重大意義:遏製胡人。胡人逐水草而居,幽州、並州北部,一直到涼州,都是胡人賴以生存的牧場。竇憲出征討伐北匈奴,勒石燕然以來,朝廷放鬆了對胡人的警惕,坐視匈奴人、鮮卑人壯大,他們不僅占據了緣邊諸郡,而且深入塞內,如今並州的雁門、西河、上郡都被匈奴人占領,至於五原、雲中就更不用說了。黃巾大亂的時候,匈奴人輕易就能突入河內。如今匈奴人被賈詡打殘了,鮮卑人實力猶存,如果不加以遏製,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卷土重來。</p>


    搶占水草豐美的牧場,將他們趕到大漠深處,可以從根本上控製他們的發展。</p>


    至於井陘,並不需要擔心,劉備剛剛逃到河內,能不能在並州立足都是問題,短時間內不可能有實力出太行,從太原運糧食來也太浪費,用不了多久,張飛就會將主力撤迴太原,留下少量步卒守井陘關,主動出擊的可能性不大,到時候再考慮奪取井陘,難度會小很多。如果逼得太緊,朝廷感受到壓力,反而可能讓劉備進駐並州,加強並州的力量。</p>


    經過激烈的討論,沮授的計劃順利通過了質詢,卻沒能得到最高等級的評價,隻是優級乙等,理由是計劃的規模太大,變數太多,可行性受到影響,最後能否如願執行,誰也不敢說。越是宏偉的計劃越是如此,劉曄的冀州方略都出現了意外——沒有估計到劉備會不戰而走,圍殲劉備的計劃剛剛展開就失敗了,沮授的這個計劃比劉曄的計劃還要複雜,變數更多。</p>


    參與計劃擬定的崔琰有些失望,覺得以汝潁係、淮泗係為主的軍師處故意刁難沮授。沮授卻沒什麽感覺,平靜地接受了結果。</p>


    孫策隨即傳書沈友,命他移駐涿郡,負責由幽州西進,進攻太原的戰事。如今戰線已經推進到河內,青州不會再有大規模的戰事,沈友留在青州也沒意義,不如到草原上來試試身手。</p>


    這個任務原本是留給太史慈的,但遼東生變,太史慈脫不開身,他本人又要迴去處理孫堅的喪事,不能久留,隻能便宜了沈友。為了加強沈友的騎兵力量,孫策又傳令太史慈,罷免公孫度的度遼將軍之職,降為偏將軍,轉到沈友帳下聽令。度遼將軍一職將由閻行接任。</p>


    一切安排妥當,孫策率領水師東下。再不走,滱水水量減少,大型樓船就走不了了。</p>


    出發之前,孫策召見了關靖。</p>


    關靖獻城投降之後,一直沒有得到安排。得知孫策召見,他不敢怠慢,立刻趕來了。樓船整裝待發,孫策在飛廬上接見關靖,備好了茶和點心,請關靖入座。</p>


    關靖心中忐忑,坐在孫策對麵。</p>


    “元安,追隨劉備幾年了?”孫策提起茶壺,倒了一杯茶,推到關靖麵前。關靖躬身致謝,雙手捧著茶杯,想了想。“初平六年末,公孫伯珪戰死,快六年了。”</p>


    “這六年如何?”</p>


    關靖苦笑。“才疏學淺,苟且偷生罷了,不敢有所奢望。”</p>


    孫策笑笑。他知道關靖這幾年過得不怎麽好,尤其是逢紀入幕之後,他基本就淡出了劉備的視野。這個人出身一般,有點學問,算不上太好,在公孫瓚麾下還算人才,與逢紀相比差得太遠了,不論是名聲還是能力都不夠。</p>


    “聽伯嗣說,你做事嚴謹,遵循法度,有法家之風?”</p>


    關靖苦笑著搖搖頭。“公孫將軍謬讚,愧不敢當,隻不過一介酷吏而已,哪裏有什麽學術可言。”</p>


    孫策沉吟了片刻。“孤想委任元安為冀州刺史,不知元安意下如何?”</p>


    “豈敢,豈敢。”關靖下意識的謙虛了兩句,忽然意識到不對,驚訝地抬起頭,一雙眼睛直勾勾地看著孫策。孫策笑而不語,過了片刻,關靖才意識到自己失禮,連忙收迴目光,放下茶杯,躬身道:“大王錯愛,靖感激在心,隻是……”</p>


    “你不要急著推辭,待孤說完,再做決定不遲。”孫策擺擺手,示意關靖稍安勿躁。關靖連連點頭,心髒卻還是不爭氣地猛跳。他萬萬沒想到孫策會委任他做冀州刺史。冀州是大州,實力遠在兗州、青州、徐州之上,又是對並州作戰的前線,這樣的重任應該由親信擔任才對,怎麽可能落到他的肩上。</p>


    孫策解釋了一下刺史職責的變化。在吳國的體製中,刺史隻負責監察,不兼管軍事或者行政,但是有權征辟掾吏,也算是大權在握。冀州世家、豪強多,民風又與中原不同,他需要一個熟悉民情,又有一定手段的人來監管冀州,而關靖就是一個不錯的人選。</p>


    “刺史不好做,會得罪很多人,元安如果不想壞了名聲,孤也不勉強,安排你其他的事便是。”</p>


    關靖其實也想到了這一點。刺史不好做,尤其是冀州的刺史不好做,孫策讓他做冀州刺史有拿他當刀使的嫌疑,即使如此,他【更新快】還是很感激。孫策願意拿他當刀,至少說明在孫策眼裏,他還有可用之處。他如果能勝任,以後的前途就不用愁了。萬一孫策過河拆橋,卸磨殺驢,那也是沒辦法的事。</p>


    一個再降之臣,他還能指望什麽?公孫續對他降劉備的事耿耿於懷,如果沒有官職在身,就算他想做個普通百姓也沒那麽容易。</p>


    “願為大王效勞。”</p>


    “那太好了。”孫策又道:“還有一件事想請教元安。”</p>


    關靖笑了。“大王是說劉修嗎?”</p>


    孫策點點頭。關靖也是個聰明人,不難猜到。他留著劉修,也是想給關靖一個表現的機會,否則任命他為冀州刺史很難服眾。關靖也清楚,主動請纓,去漁陽勸降劉修。</p>


    孫策很滿意,舉起茶杯,向關靖致意。“祝元安馬到成功。”</p>


    ——</p>


    樓船起程,順水而下,兩日後到達易縣。</p>


    甘寧趕來拜見,隨行的還有新降的渤海太守臧洪和主簿韓宣。他和步騭率部趕到渤海後,先擊破了城外的崔鈞,斬首三千,俘虜過萬,崔鈞出逃,因為隨身帶著財物多,被潰兵所殺。當堆積如山的戰利品堆下城下的時候,臧洪就知道了孫策的態度,沒有多猶豫,決定舉城投降,以免無辜殺傷。</p>


    韓宣就是那個給他出主意的人。</p>


    韓宣放棄抵抗,是因為步騭的親筆書信。在那封給臧洪的書信中,步騭著重提了兩件事:一是臧洪的父親臧旻對孫堅有恩,是他最初舉薦孫堅入仕;二是黨人的魁首都與孫策相處不錯,張儉、何顒雖然沒有入仕,卻和孫策保持聯絡,荀彧等人為孫策效力,甚至連李膺的孫子也在吳國任職。</p>


    看完步騭的信,韓宣就改變了態度,力勸臧洪拒絕崔鈞的聯盟,並坐視崔鈞被擊敗。</p>


    孫策和臧洪沒多說什麽。他對臧洪很了解,一是臧洪在曆史上有傳,二是張超對他評價很高,多次寫信給他,希望他能重用臧洪,三是臧洪是廣陵射陽人,如今軍師處淮泗係不少,了解起來很方便。他倒是對韓宣很好奇,多問了幾句。</p>


    韓宣字景然,渤海南皮人,正當而立之年。他身材矮小,隻有六尺左右,麵對孫策,他卻一點也不緊張,侃侃而談,並且很自信的說,孫策這次勝得僥幸,如果不是劉備心虛,望風而逃,再堅持一兩個月,勝負難料。原因很簡單,夏天已經過去,秋冬將至,除了滹沱河、漳水,其他河流都不適合江東水師航行,輜重運輸將成為孫策的麻煩。另外,從最近收到的消息來看,遼東可能有變,太史慈揮兵西進的可能性不大,孫策缺少足夠的騎兵,奪取幽州西部諸郡並非易事。</p>


    孫策大感意外,轉身對郭嘉說道:“軍師處又多一個幹將。”</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策行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莊不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莊不周並收藏策行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