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接受了虞翻的建議。</p>


    他無法拒絕。張允戰死沙場,他的遺孤應該得到照顧。淩操隨沈友在青州作戰,賀齊隨周瑜進攻益州,功績可述,將他們二人的子弟選為侍從,一方麵可以激勵士氣,另一方麵也是穩定戰線,對將領加強控製的必要手段。</p>


    虞翻選這三個人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不給對手任何攻訐的機會。三人的父輩皆是軍中將領,兩個吳郡人,一個會稽人,就算想指責他有私心都沒理由。</p>


    孫策答應了,並讓虞翻再擬一份名單備選,最後又對虞翻說道:“仲翔,聽說你夫人臨盆在即,有沒有想過將來你的子女從文還是從武?”</p>


    虞翻笑道:“我的子女當然應該是文武兼備。就算不從軍,武藝也是必須有的。”</p>


    “那還是從軍吧。”孫策沉吟道:“能否長治久安,軍中將領的境界很是關鍵。管得太死,士風軟靡,戰力不足,管得不夠,又容易兵驕將悍,惹事生非。要想軍隊既保持足的戰鬥力,又能識大體,需要內外兼修、文武並重的將領,如公瑾輩。”</p>


    虞翻眼神微閃,躬身領命。兩人又說了幾句話,談了一些事情,虞翻躬身退出。孫策看著虞翻的背影,輕輕籲了一口氣。虞翻是聰明人,應該能領悟他的提醒。隻把目光局限於吳會甚至江東是不夠的,至少要擴展到整個揚州。虞翻一直在江南做事,對江北的廬江、九江關注嚴重不足,有必要加以調整。</p>


    細節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用管得太死,但大方向一定要把握住,不能被他們牽著鼻子走。</p>


    虞翻下了殿,快步向自己的官廨走去,步履如風。諸葛亮和張玄迎麵走來,看到虞翻,連忙避在一旁,躬身施禮。虞翻停下腳步,上下打量了諸葛亮兩眼,笑了起來。</p>


    “孔明,你的答辯很精彩。”</p>


    “謝計相謬讚,愧不敢當。”</p>


    虞翻笑容更甚。“你將來是想從軍還是想從政?從這個答辯來看,不從軍實在太可惜了。”他揚了揚眉。“你如果擔心年齡大了,習武不易,我說不定可以幫忙。隨我習武期年,與大王那樣的高手對陣也許不足,對付一般的將領綽綽有餘。”</p>


    諸葛亮詫異地看了虞翻一眼,微微一笑。“久聞計相矛法精湛,又有神行之術,步騎雙絕,能得計相賞識,亮榮幸之至。隻是亮能淺任重,恐怕不能隨計相左右。將來天下太平,亮若有幸,再隨侍計相左右,還望計相不吝賜教。”</p>


    虞翻意味深長地打量了諸葛亮片刻,哈哈大笑。他拍拍諸葛亮的肩膀。“其實不習武也可以從軍,你若做個軍謀,必能出類拔萃,隻是讓郭祭酒撿了便宜,我實在是有些不甘心啊。小子,努力!”</p>


    “謝計相。”諸葛亮再拜,看著虞翻大步流星的走了。</p>


    張玄一直在旁邊看著,臉色有些不好看。諸葛亮在荊南主持民政,將來的路子自然是從政,理論上說是他的父親張的下屬。虞翻公然挖人,還蠱惑諸葛亮從軍,簡直是對張的挑釁。</p>


    “孔明,計相對你甚是看重啊。”張玄笑得有些勉強。“他可難得誇人。”</p>


    諸葛亮笑而不語。</p>


    兩人繼續向前走,眼看著就要到殿門,張玄又忍不住問了一句:“孔明,連計相都誇你的答辯精彩,為什麽你卻覺得連優級都夠不上,隻有良級,就算是謙虛,也未免自抑太過。”</p>


    諸葛亮轉身看著張玄,思索片刻。“子虛,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在荊南負責屯田事務,不是軍謀,籌劃益州方略本不是我的職責所在,就算有所想法,也隻能書呈大王,以供參考,豈能宣諸於口?軍師處答辯,這是大王給我的機會,答得再好也不過是旁觀者的局外之見。郭祭酒給我高評,那是給大王麵子,你以為真是我的意見高明?”</p>


    張玄若有所悟,沒有再說什麽。兩人到了殿前,收起笑容,舉步上殿。</p>


    孫策雖然坐在殿中,但他耳力過人,將諸葛亮與張玄的對話聽得清楚,心中自有判斷。諸葛亮心裏的那根弦繃得很緊,過猶不及。張玄則太安逸了,心思懈怠,才具也有所不足,將來怕是難以繼承張的功業,需要放出去曆練曆練才行。</p>


    青徐係二十年後的希望在諸葛亮身上。</p>


    黃河,小平津。</p>


    天子勒住坐騎,眯著眼睛,看著黃河中沙洲,臉上看不出什麽情緒。劉曄、趙昂等人卻麵麵相覷,神情沮喪。呂布則幹脆冷笑不止,一臉的鄙夷。</p>


    趕來陪同的荀衍正緊急傳喚斥候營校尉,詢問具體情況。兩天前,他收到的消息還是黃河對岸隻有一些斥候,並無人馬,魯肅看起來已經決定放棄洛陽,全力防守伊闕、大穀、轅三關。沒想到今天陪剛剛趕到河內的天子來巡視,卻發現大河中央的沙洲上有一座城,城外還有幾百艘大大小小的戰船在遊弋。</p>


    出現戰船很正常,徐盛統領的水師去年就進入黃河,在魯肅奪取弘農的戰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後來轉入洛水,現在再出現在黃河也不奇怪。可是沙洲上出現一座城就就讓人無法理解了。築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簡單的城也要半個月以上。他如果說兩天之前這沙洲上還沒有城,天子根本不可能相信。</p>


    雖然隔得比較遠,但城池的形狀隱約可辨,任誰見了都會說那是一座城。</p>


    這是怎麽迴事?荀衍解釋不清。</p>


    用眼角餘光看到荀衍的窘迫,天子暗自歎了一口氣。原本聽說是荀衍駐紮在河內,他還覺得是個機會。荀衍是荀的兄長,學問好,又有統兵經驗,在官渡之戰中立過功,和他配合作戰既不用過於擔心雙方的隔閡,又能借助荀衍的能力,如果有可能,說不定還能將荀衍籠絡到朝廷來。</p>


    現在一看,荀衍恐怕言過其實。這也是汝潁人的通病了,互相標榜,盛名之下其實難符,荀家之前就有荀爽,現在又出了個荀衍也不奇怪。說起來,汝潁名士很多,名將卻非常罕見。荀衍以名士統兵,在汝潁人中很難得,要和天下英雄爭鋒卻還差一些。</p>


    “休若,你們準備了多少船?”</p>


    荀衍連忙匯報。“迴稟陛下,準備了四百隻船,不過都是民船,沒有戰船。”</p>


    天子點點頭,舉起馬鞭,指指大河中央的沙洲。“抓緊時間派人去看看,或許是疑兵也說不定。”</p>


    “唯!”荀衍抹了抹汗,暗自鬆了一口氣。天子看在荀的份上,沒有讓他難堪,但這個任務壓下來也夠他受的。沙洲旁有戰船,斥候要靠近絕非易事,就算打探到了消息也未必能安全的送迴來。不可否認,在水師的戰力上,江東軍有著足以碾壓任何對手的實力。</p>


    但他無法拒絕,這是他的失誤,隻能由他來彌補。</p>


    荀衍轉身去安排,天子輕輕的吐了一口氣,叫過一名散騎侍郎,讓他去請劉備。時間不長,劉備帶著幾個騎士匆匆趕來,老遠就翻身下馬,快步來到天子麵前,大禮參拜,恭敬之至。若不是天子騎在馬上,他居然要跪倒在地。</p>


    “涿侯、征北將軍臣備,拜見陛下。”</p>


    “愛卿,平身。”天子翻身下馬,虛扶起劉備。他上下打量了劉備兩眼,笑道:“久聞愛卿有英雄之姿,相貌異於常人,今日一見,果然如此。”他拍拍劉備的一雙長臂。“愛卿有一對猿臂,想必射藝過人,可有興趣和朕比比射藝?”</p>


    劉備受寵若驚,連忙說道:“陛下既有天賦,又有陳王、溫侯這樣的神射手陪伴左右,臣空有猿臂,卻不是陛下的對手。不過陛下尚武,臣雖不敏,願追隨陛下,效綿薄之力。”</p>


    天子朗聲大笑,挽著劉備的手臂,看著大河中央的沙洲,以及沙洲上的城池。“愛卿曾在豫州數月,可熟悉這徐盛?”</p>


    劉備搖搖頭。“臣在豫州時間不長,當時徐盛尚未依附孫策,不熟悉。不過臣聽說此人有小智,這沙洲上的城可能有詐。”</p>


    “哦?”天子心頭微動。</p>


    “陛下,臣曾駐守平原數年,對這種沙洲並不陌生,在上麵建茅屋居住或許沒有問題,建城……不太容易。”劉備不緊不慢地說道。他雖然沒有聽到天子與荀衍的對話,可是看到沙洲上的城時,他就起了疑心。此刻見天子憂愁,詢問徐盛的情況,他立刻將自己的意見提了出來。“依臣之見,這城縱使是真的,也不過是一些沙堆而已,作用有限,真正能阻止陛下過河的不是這些沙城,而是水師。”</p>


    天子點點頭。“愛卿可有克製水師之法?”</p>


    “臣還在考慮,尚無妙計可以獻與陛下。不過陛下身邊智士如雲,秘書令又與魯肅相熟,知此知彼,想必一定能想出好辦法,助陛下渡河擊賊,收複東京,中興大漢。”</p>


    劉曄在一旁聽得明白,很是無語。你有辦法就說,沒辦法就閉嘴,提我幹什麽?我有辦法不會自己說?</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策行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莊不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莊不周並收藏策行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