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柔帶著親衛騎斷後。
他清點了一下傷亡,共計損失二十三人,其中包括一名親衛。還有一些受傷的人,但總體而言比他預計的要少很多,比起殺傷而言,這些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新甲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防護效果非常理想,除了兼具輕便和堅固的優點之外,板狀弧形甲片的防護效果尤其出色,有效的保護了胸腹等要害部位,除非正麵被矛刺中或被強弩射中,很難造成致命傷害。與之相反,他們手中的長矛和戰刀則能輕易的撕開對手的防護。
裝備了新式軍械的親衛騎就是一枚無堅不摧的矛頭,對撕開對手的陣勢提供了不小的幫助。眼下最大的不足反而是騎士的戰力,正麵對衝,反衝力太大,騎士僅憑雙腿夾緊馬腹難度很大,很容易從馬背上摔下去,即使加高鞍橋也無濟於事。
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大人,鮮卑人追上來了。”一個親衛打斷了閻柔的沉思。
閻柔轉身而望,見一些鮮卑騎士已經繞過山角,越追越近,馬蹄聲沿著山穀滾滾而來,可以聽出不同的層次感,說明有大量的騎兵追了下來,沿著河穀數裏之遙。不知是彌加被激怒了,還是發現了那名陣亡的親衛,看到了新甲,貪心大起,不管怎麽說,他都上當了。閻柔心中歡喜,命令其他的騎士繼續向前,自己則率領親衛騎停了下來,撥轉馬頭,再次發起衝鋒。
又是一次摧枯拉朽的戰鬥,閻柔重創了追得最近的一隊鮮卑騎士,留下數十具屍體,揚長而去。這一次他走得非常從容,連受傷墜馬的親衛都沒有落下,扶上馬背,一起撤退。既然已經吊起了彌加的野心,他連一片甲葉都舍不得留給彌加。
閻柔熟悉地形,穿山越穀,如閑庭信步,鮮卑人雖然兵力雄厚,卻無法展開,隻能跟著閻柔鑽山溝。在被閻柔打了幾次反擊之後,他們再也不敢追得太緊,隻能遠遠的綴著。
彌加很生氣,但也沒辦法。他派人繞道去圍堵閻柔,但閻柔幾次變道,讓他的計劃都落了空,白白消耗體力。一個不慎,又被閻柔安排的幾百騎兵打了個伏擊,險些連戰旗都奪了去。
彌加暴跳如雷,發誓非要追上閻柔不可。他堅信,論長途追擊,漢軍絕不是從小生活在草原上的鮮卑人對手。當年檀石槐就是憑這個優勢戰勝臧旻、夏育等人,讓數萬漢軍血灑草原的。而且他斷定,漢軍之中最難對付的就是閻柔,隻要能抓住閻柔,剩下的太史慈等人不堪一擊。
彌加追,閻柔逃,萬餘騎兵一前一後,在群山中周旋了兩天,繞了一個大圈,慢慢向白檀山靠攏而去。
這時,彌加不僅和素利、闕機脫離了聯係,就連應約而來的槐頭都有些懵了。他趕到預定地點,卻隻看到一些交戰後的痕跡,彌加本人卻不見蹤影。
——
太史慈站在山坡之上,看著遠處的群山。
遠遠的山頂,有一名騎士站在山坡之中,搖晃著手中的旗幟,指示著敵軍將至。太史慈的目力極佳,甚至超過絕大多數負責瞭望和傳遞消息的斥候。
敵軍將至,戰鬥即將展開,可是在太史慈的心目中,勝負已定。彌加追擊閻柔兩日,人困馬乏,又遭遇伏擊,除非運氣逆天,否則他根本沒有幸免的可能。
一戰全殲近萬鮮卑騎兵,這個戰績足以讓他立足幽州,坐穩幽州東部督的位置。但他並不覺得開心,反倒有些不解。既然鮮卑人如此不堪一擊,為什麽二十年前漢軍出塞會一敗塗地,幾乎全軍覆沒,直接導致臧旻、夏育、田晏三員經驗豐富的將領被貶為庶人、
臧旻是討平許昭父子的名將,連孫堅都曾在他的麾下作戰。夏育、田晏是段熲麾下的將領,守邊多年,他們都是出生入死的名將,仕途卻不順利。臧旻還好一些,後來又重新起用,官至二千石,夏育、田晏則徹底消聲滅跡,再也沒能重入仕途,征戰一生,隻落得晚景淒涼。
光武重儒術,武人難出頭,連涼州三明都不過如此,何況是其他人。如果不是遇到吳侯,我哪有一展拳腳的機會。
太史慈一聲輕聲,無盡感慨。
遠處傳來隱約的號角聲和馬蹄聲,又有數十騎衝出了山穀,進入白檀山前的穀地。那些騎士一邊策馬奔騰,一邊用力揮舞著手中的戰旗。太史慈下達準備出擊的命令,傳令兵搖動戰旗,給四麵埋伏的騎兵發出信號。敵軍將至,他們不能用戰鼓或者號角傳令,隻能用戰旗傳遞消息。
看到太史慈的迴應,閻柔的部下按照預先計劃的路線,沿著山坡向西急馳而去。很快,山穀中湧出更多的騎兵,他們隊形鬆散,但士氣高昂,策馬從山坡下經過,有的舉起手中的武器,有的用長矛挑著鮮卑人的髡頭,向埋伏在山坡兩側的袍澤炫耀戰功。
幾撥騎兵過去之後,閻柔也出現了,粗粗看去,他身邊的親衛騎數量變化不大,戰馬體力也保持得不錯,騎士策馬馳騁,不時迴身射擊。就在太史慈等人的注視下,閻柔還完成了一次反衝鋒,斬殺數人,逼得鮮卑人不得不放緩腳步,派出騎兵從兩側包抄。但閻柔沒給他們包圍的機會,撥馬再次撤退,引得鮮卑人窮追不舍。
看著閻柔繞過山坡,鮮卑人的主力終於出現了,彌加的戰旗赫然在列。在千餘親衛騎的簇擁下,彌加進入穀地,來到坡前,太史慈一眼看到了大纛下麵的身穿華麗甲胄的彌加,嘴角不禁一挑。
“那人就是百戰部落的大帥彌加嗎?”太史慈伸手一指。
“應該是他,戰旗是他的。”田疇沒有太史慈這麽好的目力,但他看得清彌加的戰旗,見彌加一路追擊閻柔到此,雖然兵力不少,但士氣低落,隊形更是無從談起,知道這一戰勝負已定,心情也格外輕鬆。他剛才粗略的看了一眼閻柔的隊伍,估計閻柔的損失也非常有限,比預期的要好。由此可見,太史慈提供的甲胄和魚幹效果明顯,讓閻柔擁有了不少優勢。
太史慈看著百戰部落的鮮卑騎士已經大半入穀,下令擊鼓。
命令一下,早已準備好的鼓手用力敲響大鼓,戰鼓聲如驚雷一般在山穀上空炸響。眨眼之間,兩側的山坡上就響起了迴應的戰鼓聲,數十麵戰鼓交相唿應,來迴震蕩。
在戰鼓聲中,無數隱身於山坡後的騎士衝上山坡,沿著山坡開始加速,馬蹄聲越來越急,越來越密,漸漸聯成一片,與戰鼓聲應和,雄壯威武。
公孫續高高舉起手中的雙頭鋼矛,厲聲長嘯。“白馬——”
“無敵!”數十名白馬義從在他身側,大聲唿喝著,拉開手中的角弓,全力射擊。此時此刻,他們仿佛又迴到了跟著公孫瓚衝鋒陷陣的時光,有幾個騎士甚至流出了激動的淚水,卻依然啞著嗓子,嘶聲大唿,盡情宣泄著自己心中的豪情。
“白馬——”
“無敵!”更多的騎士大聲狂唿,跟著公孫續和白馬義從策馬加速,沿著山坡唿嘯而下,殺向亂成一團的鮮卑人。
聽到戰鼓聲,看到山坡上出現的騎兵身影時,百戰部落的鮮卑人已經知道大事不妙,中了埋伏。當他們看到白馬公孫的戰旗,聽到數千騎兵高唿“白馬無敵”,沿著山坡飛奔而下時,後背直冒涼氣。公孫瓚曾經長期擔任遼東屬國長史,和鮮卑人無數次交手,白馬將軍、雙頭鐵矛的赫赫威名讓很多鮮卑人不敢小視,此刻看到公孫續等人奔馳而來,他們仿佛又看到了公孫瓚,下意識的便想避開正麵。
借著山坡加速,公孫續等人先射出一陣箭雨,然後衝入鮮卑人的陣中。他們不求殺傷,策馬狂奔,迅速切割鮮卑人的陣勢。盡管如此,他們還是給鮮卑人造成了極大的衝擊,借助戰馬的速度,長矛刺破鮮卑人的戰甲、胸膛,戰刀割開鮮卑人的皮甲、咽喉,追擊兩日,筋疲力盡的鮮卑人根本擋不住這些如下山猛虎的漢軍騎士,被殺得四處奔逃。
在那一側,陽猛率領兩千漁陽突騎也衝下了山坡,殺進了鮮卑人陣中。雖然劉備關照過,他們隻是助太史慈一臂之力,立功多少並不重要,可是眼前的形勢再明顯不過,鮮卑人已經是強弩之末,這時候不搶功勞什麽時候搶功勞?不用太史慈關照,這些漁陽突騎就決定全力以赴,不是為太史慈,而是為他們自己。
五千騎兵以千人為一隊,在各自校尉、司馬的率領下,在鮮卑人的陣中穿插奔馳,迅速切斷了彌加的退路,殺得鮮卑人人仰馬翻,慘叫連連。鮮卑人雖然極力組織反擊,但側麵受敵,體力又不支,敵人從兩側殺來,就像剪刀一樣剪斷了他們的陣勢,兵不見將,將不見兵,號角聲此起彼伏,卻無法傳遞任何有效的信息,空有優勢兵力卻無從發揮,一交戰便陷入全麵被動。
彌加頭皮一陣陣發麻。他沒有理會身後響成一片的號角聲,隻是死死盯著的山坡。他相信,最致命的一擊肯定會從那裏發起,那裏才是正麵突擊的最佳位置,兩側的騎兵隻是為了截斷他的退路而已。
對麵的山坡上,數千騎兵沿著山坡依次排開,每個人都穿著閃亮的甲胄,舉著長矛,整個隊型就像一口寒光閃閃的環刀,隨時可能唿嘯而下。隊型的中央,一將橫矛立馬,威風凜凜,一麵大纛在他身後,在風中微微拂動,上麵繡著一隻浴火鳳凰,火焰升騰,鳳凰展翅欲飛,昂首欲鳴。
他清點了一下傷亡,共計損失二十三人,其中包括一名親衛。還有一些受傷的人,但總體而言比他預計的要少很多,比起殺傷而言,這些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新甲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防護效果非常理想,除了兼具輕便和堅固的優點之外,板狀弧形甲片的防護效果尤其出色,有效的保護了胸腹等要害部位,除非正麵被矛刺中或被強弩射中,很難造成致命傷害。與之相反,他們手中的長矛和戰刀則能輕易的撕開對手的防護。
裝備了新式軍械的親衛騎就是一枚無堅不摧的矛頭,對撕開對手的陣勢提供了不小的幫助。眼下最大的不足反而是騎士的戰力,正麵對衝,反衝力太大,騎士僅憑雙腿夾緊馬腹難度很大,很容易從馬背上摔下去,即使加高鞍橋也無濟於事。
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大人,鮮卑人追上來了。”一個親衛打斷了閻柔的沉思。
閻柔轉身而望,見一些鮮卑騎士已經繞過山角,越追越近,馬蹄聲沿著山穀滾滾而來,可以聽出不同的層次感,說明有大量的騎兵追了下來,沿著河穀數裏之遙。不知是彌加被激怒了,還是發現了那名陣亡的親衛,看到了新甲,貪心大起,不管怎麽說,他都上當了。閻柔心中歡喜,命令其他的騎士繼續向前,自己則率領親衛騎停了下來,撥轉馬頭,再次發起衝鋒。
又是一次摧枯拉朽的戰鬥,閻柔重創了追得最近的一隊鮮卑騎士,留下數十具屍體,揚長而去。這一次他走得非常從容,連受傷墜馬的親衛都沒有落下,扶上馬背,一起撤退。既然已經吊起了彌加的野心,他連一片甲葉都舍不得留給彌加。
閻柔熟悉地形,穿山越穀,如閑庭信步,鮮卑人雖然兵力雄厚,卻無法展開,隻能跟著閻柔鑽山溝。在被閻柔打了幾次反擊之後,他們再也不敢追得太緊,隻能遠遠的綴著。
彌加很生氣,但也沒辦法。他派人繞道去圍堵閻柔,但閻柔幾次變道,讓他的計劃都落了空,白白消耗體力。一個不慎,又被閻柔安排的幾百騎兵打了個伏擊,險些連戰旗都奪了去。
彌加暴跳如雷,發誓非要追上閻柔不可。他堅信,論長途追擊,漢軍絕不是從小生活在草原上的鮮卑人對手。當年檀石槐就是憑這個優勢戰勝臧旻、夏育等人,讓數萬漢軍血灑草原的。而且他斷定,漢軍之中最難對付的就是閻柔,隻要能抓住閻柔,剩下的太史慈等人不堪一擊。
彌加追,閻柔逃,萬餘騎兵一前一後,在群山中周旋了兩天,繞了一個大圈,慢慢向白檀山靠攏而去。
這時,彌加不僅和素利、闕機脫離了聯係,就連應約而來的槐頭都有些懵了。他趕到預定地點,卻隻看到一些交戰後的痕跡,彌加本人卻不見蹤影。
——
太史慈站在山坡之上,看著遠處的群山。
遠遠的山頂,有一名騎士站在山坡之中,搖晃著手中的旗幟,指示著敵軍將至。太史慈的目力極佳,甚至超過絕大多數負責瞭望和傳遞消息的斥候。
敵軍將至,戰鬥即將展開,可是在太史慈的心目中,勝負已定。彌加追擊閻柔兩日,人困馬乏,又遭遇伏擊,除非運氣逆天,否則他根本沒有幸免的可能。
一戰全殲近萬鮮卑騎兵,這個戰績足以讓他立足幽州,坐穩幽州東部督的位置。但他並不覺得開心,反倒有些不解。既然鮮卑人如此不堪一擊,為什麽二十年前漢軍出塞會一敗塗地,幾乎全軍覆沒,直接導致臧旻、夏育、田晏三員經驗豐富的將領被貶為庶人、
臧旻是討平許昭父子的名將,連孫堅都曾在他的麾下作戰。夏育、田晏是段熲麾下的將領,守邊多年,他們都是出生入死的名將,仕途卻不順利。臧旻還好一些,後來又重新起用,官至二千石,夏育、田晏則徹底消聲滅跡,再也沒能重入仕途,征戰一生,隻落得晚景淒涼。
光武重儒術,武人難出頭,連涼州三明都不過如此,何況是其他人。如果不是遇到吳侯,我哪有一展拳腳的機會。
太史慈一聲輕聲,無盡感慨。
遠處傳來隱約的號角聲和馬蹄聲,又有數十騎衝出了山穀,進入白檀山前的穀地。那些騎士一邊策馬奔騰,一邊用力揮舞著手中的戰旗。太史慈下達準備出擊的命令,傳令兵搖動戰旗,給四麵埋伏的騎兵發出信號。敵軍將至,他們不能用戰鼓或者號角傳令,隻能用戰旗傳遞消息。
看到太史慈的迴應,閻柔的部下按照預先計劃的路線,沿著山坡向西急馳而去。很快,山穀中湧出更多的騎兵,他們隊形鬆散,但士氣高昂,策馬從山坡下經過,有的舉起手中的武器,有的用長矛挑著鮮卑人的髡頭,向埋伏在山坡兩側的袍澤炫耀戰功。
幾撥騎兵過去之後,閻柔也出現了,粗粗看去,他身邊的親衛騎數量變化不大,戰馬體力也保持得不錯,騎士策馬馳騁,不時迴身射擊。就在太史慈等人的注視下,閻柔還完成了一次反衝鋒,斬殺數人,逼得鮮卑人不得不放緩腳步,派出騎兵從兩側包抄。但閻柔沒給他們包圍的機會,撥馬再次撤退,引得鮮卑人窮追不舍。
看著閻柔繞過山坡,鮮卑人的主力終於出現了,彌加的戰旗赫然在列。在千餘親衛騎的簇擁下,彌加進入穀地,來到坡前,太史慈一眼看到了大纛下麵的身穿華麗甲胄的彌加,嘴角不禁一挑。
“那人就是百戰部落的大帥彌加嗎?”太史慈伸手一指。
“應該是他,戰旗是他的。”田疇沒有太史慈這麽好的目力,但他看得清彌加的戰旗,見彌加一路追擊閻柔到此,雖然兵力不少,但士氣低落,隊形更是無從談起,知道這一戰勝負已定,心情也格外輕鬆。他剛才粗略的看了一眼閻柔的隊伍,估計閻柔的損失也非常有限,比預期的要好。由此可見,太史慈提供的甲胄和魚幹效果明顯,讓閻柔擁有了不少優勢。
太史慈看著百戰部落的鮮卑騎士已經大半入穀,下令擊鼓。
命令一下,早已準備好的鼓手用力敲響大鼓,戰鼓聲如驚雷一般在山穀上空炸響。眨眼之間,兩側的山坡上就響起了迴應的戰鼓聲,數十麵戰鼓交相唿應,來迴震蕩。
在戰鼓聲中,無數隱身於山坡後的騎士衝上山坡,沿著山坡開始加速,馬蹄聲越來越急,越來越密,漸漸聯成一片,與戰鼓聲應和,雄壯威武。
公孫續高高舉起手中的雙頭鋼矛,厲聲長嘯。“白馬——”
“無敵!”數十名白馬義從在他身側,大聲唿喝著,拉開手中的角弓,全力射擊。此時此刻,他們仿佛又迴到了跟著公孫瓚衝鋒陷陣的時光,有幾個騎士甚至流出了激動的淚水,卻依然啞著嗓子,嘶聲大唿,盡情宣泄著自己心中的豪情。
“白馬——”
“無敵!”更多的騎士大聲狂唿,跟著公孫續和白馬義從策馬加速,沿著山坡唿嘯而下,殺向亂成一團的鮮卑人。
聽到戰鼓聲,看到山坡上出現的騎兵身影時,百戰部落的鮮卑人已經知道大事不妙,中了埋伏。當他們看到白馬公孫的戰旗,聽到數千騎兵高唿“白馬無敵”,沿著山坡飛奔而下時,後背直冒涼氣。公孫瓚曾經長期擔任遼東屬國長史,和鮮卑人無數次交手,白馬將軍、雙頭鐵矛的赫赫威名讓很多鮮卑人不敢小視,此刻看到公孫續等人奔馳而來,他們仿佛又看到了公孫瓚,下意識的便想避開正麵。
借著山坡加速,公孫續等人先射出一陣箭雨,然後衝入鮮卑人的陣中。他們不求殺傷,策馬狂奔,迅速切割鮮卑人的陣勢。盡管如此,他們還是給鮮卑人造成了極大的衝擊,借助戰馬的速度,長矛刺破鮮卑人的戰甲、胸膛,戰刀割開鮮卑人的皮甲、咽喉,追擊兩日,筋疲力盡的鮮卑人根本擋不住這些如下山猛虎的漢軍騎士,被殺得四處奔逃。
在那一側,陽猛率領兩千漁陽突騎也衝下了山坡,殺進了鮮卑人陣中。雖然劉備關照過,他們隻是助太史慈一臂之力,立功多少並不重要,可是眼前的形勢再明顯不過,鮮卑人已經是強弩之末,這時候不搶功勞什麽時候搶功勞?不用太史慈關照,這些漁陽突騎就決定全力以赴,不是為太史慈,而是為他們自己。
五千騎兵以千人為一隊,在各自校尉、司馬的率領下,在鮮卑人的陣中穿插奔馳,迅速切斷了彌加的退路,殺得鮮卑人人仰馬翻,慘叫連連。鮮卑人雖然極力組織反擊,但側麵受敵,體力又不支,敵人從兩側殺來,就像剪刀一樣剪斷了他們的陣勢,兵不見將,將不見兵,號角聲此起彼伏,卻無法傳遞任何有效的信息,空有優勢兵力卻無從發揮,一交戰便陷入全麵被動。
彌加頭皮一陣陣發麻。他沒有理會身後響成一片的號角聲,隻是死死盯著的山坡。他相信,最致命的一擊肯定會從那裏發起,那裏才是正麵突擊的最佳位置,兩側的騎兵隻是為了截斷他的退路而已。
對麵的山坡上,數千騎兵沿著山坡依次排開,每個人都穿著閃亮的甲胄,舉著長矛,整個隊型就像一口寒光閃閃的環刀,隨時可能唿嘯而下。隊型的中央,一將橫矛立馬,威風凜凜,一麵大纛在他身後,在風中微微拂動,上麵繡著一隻浴火鳳凰,火焰升騰,鳳凰展翅欲飛,昂首欲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