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來到關羽的大營外,隔著營柵,見校場上兩人正揮刀持矛,戰得激烈,一群士卒圍在一旁大聲叫好,歡唿聲一陣接著一陣。&1t;/p>


    劉備有些詫異,迴頭看了看身邊的親衛。“是誰在和雲長對陣?”&1t;/p>


    那親衛伸長脖子,仔細看了兩眼,隔著營柵,卻看不清楚,不太肯定地說道:“好像是……太史子義。”&1t;/p>


    劉備也覺得像。太史慈率部協助關羽,立下功,關羽對他非常欣賞。太史慈曾和孫策交手,不分勝負,關羽又是一個非常傲氣的人,雖然嘴上不說,心裏卻一直遺憾沒有和孫策交過手,遇到太史慈自然不會放過,找機會試試手,分個高下也是自然的事。&1t;/p>


    他們來到營門前,守營的士卒看到劉備,早早的打開營門,劉備策馬而入,來到校場,比武已然結束,關羽一刀砍斷了太史慈手中的長矛,勝了一招。太史慈扔了斷矛,翻身下馬,朗聲笑道:“雲長兄神力無敵,刀法精湛,慈佩服。”&1t;/p>


    關羽臉上卻看不出一點得意。“子義,休如此說。我用的是青龍刀,你用的卻是普通長矛,是我占了便宜。若是你用精鋼長矛,縱使青龍刀利,我又如何能夠得手。況且論箭術,我是萬萬不及的,真要臨陣搏殺,我未必能占到便宜。”&1t;/p>


    劉備大吃一驚。他與關羽相處這麽久,從沒聽關羽說過這樣的話。就算是與張飛比武,關羽也從不假以辭色,必戰而勝之,還要冷嘲熱諷幾句,何曾如此謙虛?看樣子,關羽縱使勝了,也勝得辛苦。&1t;/p>


    “雲長,子義。”劉備分開人群,哈哈大笑。“我來遲一步,沒看到你們交手,實在是遺憾。怎麽,雲長終於找到對手了麽?”&1t;/p>


    太史慈含笑拱手。“府君說笑了,我如何能是雲長的對手,隻是閑來無事,陪雲長過過招,練練手。”&1t;/p>


    關羽揮揮手,示意將士們散了,自去練武。他將青龍偃月刀交給周倉,翻身下馬。“玄德,你怎麽來了,是袁譚來了麽?”&1t;/p>


    劉備歎了口氣,苦笑著搖搖頭。“雲長,我來就是為了此事,帳裏說話。”&1t;/p>


    關羽會意,引著劉備入帳,太史慈本來準備告辭,也被劉備留下了。來到帳中,關羽大喇喇的坐了主席,讓劉備坐在客席位,太史慈坐在劉備對麵。劉備有些尷尬,卻什麽也沒說。關羽派人上了酒水,潤了潤嗓子,便示意劉備說明來意。&1t;/p>


    劉備把剛收到的消息說了一遍,然後看著太史慈。“子義,吳侯若遇此境,當如何處置?”&1t;/p>


    太史慈搖搖手,笑道:“不瞞府君,其實我追隨吳侯左右的時間非常有限,對他的戰法並不太了解。”&1t;/p>


    劉備仔細一想,有些後悔,不該在關羽麵前提這個問題。太史慈說得沒錯,他雖然是孫策信任的大將,但他絕大部分時間都是獨領一部,並不是跟著孫策作戰,要向他了解孫策的戰法的確問錯了人。關羽一直希望能獨領一部,聽到這樣的話,再拿自己和太史慈一比,說不得又會心生不快。&1t;/p>


    “那就請子義為我出謀劃策。”&1t;/p>


    太史慈哈哈一笑。“府君,雲長在此,你又何必問我?我可不敢獻醜,還請府君寬恕。”&1t;/p>


    關羽說道:“子義,不必客氣,既然玄德問你,你便說說。大家互相參詳,總能找到一個好辦法。袁譚逡巡不前,怕是不安好心。我想他現在大概正與幽州世家聯絡唿應,想裏應外合吧。時間拖得久了,的確於我不利。”&1t;/p>


    劉備連聲附和,再三請太史慈幫忙謀劃。他對太史慈並不陌生,早在青州的時候就聽人說起過太史慈的事跡,後來太史慈受孔融之托到平原求援時,他們還見過麵,隻是當時他沒有底氣邀請太史慈入幕,後來聽說太史慈成了孫策的部下,他還為此遺憾了好一陣子。&1t;/p>


    太史慈武藝很好,但他絕不是匹夫之勇,否則孫策也不會委他以幽州之任。&1t;/p>


    太史慈推脫不過,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府君此刻,心裏怕是有些後悔吧?”&1t;/p>


    劉備一愣。“子義,這話從何說起?”&1t;/p>


    “府君麾下,稱得上專職謀士的就是關長史。若需問計,先該問關長史才對。府君到這兒來,自然是關長史無計。關長史無計,恐怕和反對府君誅殺涿郡世家有關,他認定府君此舉不妥,會被袁譚利用,屆時涿郡人皆附袁譚,而府君舉目皆敵,是否?”&1t;/p>


    劉備撫著頜下短須,眼神閃爍,想了想,點了點頭。太史慈還沒說話,關羽便哼了一聲:“坐井觀天之輩,他懂什麽!玄德,休聽他胡言亂語。”&1t;/p>


    劉備不說話,隻是目光炯炯地看著太史慈。太史慈接著說道:“雲長所言甚是,關長史囿於私見,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府君想想,府君殺人之前,涿郡世家可有依附府君的?”&1t;/p>


    劉備苦笑,不置可否。這件事其實不用討論,反正他已經迴不了頭了。“子義,袁譚率援兵至此,我該如何應對?”&1t;/p>


    “袁譚不足為憂。”太史慈揚揚手。“府君想想,他連汝潁係都無法安撫,連冀北世家都無法容納,又能接納多少幽州世家?不過一時之計耳。常言道,以利交者,利盡而交絕。袁譚囊中羞澀,他根本沒有實力來安撫幽州世家,反倒會從幽州世家手裏拿起一些錢糧。幽州世家不明事理,被他四世三公的名聲所惑,時間長了,他們自然清楚。”&1t;/p>


    劉備眼珠一轉,不禁撫掌而笑。對啊,袁譚哪有錢?他現在全靠冀南世家撐著呢。幽州世家真是傻啊,帶著錢糧去投奔袁譚,隻為了那一點虛名。這些蠢物,該殺!&1t;/p>


    “隻是如今袁譚錢糧充足,又多了不少人馬,我當如何破之?”&1t;/p>


    太史慈笑了。“府君稍安勿躁。兵多未必有用,有時候反而會成為累贅。府君當年迎戰黃巾,百戰百勝,難道是因為兵多?甲杖不全,訓練不精,一群烏合之眾耳,縱使十萬又如何?袁本初當初為盟主,擁兵十餘萬討董,何嚐有勝績可道?將軍部下人馬雖不多,卻訓練有素,兩年前曾在此大破義,這兩年在漁陽苦練不綴,戰力更強於當時。袁紹官渡慘敗,十萬精兵過河者不過萬餘,今日袁譚複來,也不過送府君一份功勞而已。”他頓了頓,又道:“義已然戰死潁川,袁譚麾下還有人能和義相提並論嗎?”&1t;/p>


    劉備連連點頭,心中大定。袁譚不如兩年前的袁紹、義,他卻在漁陽休養生息了兩年,兵精糧足,士氣又高漲,何必擔心袁譚。就算袁譚有百般妙計,如果不能在戰場上取勝,終究是紙上談兵耳。&1t;/p>


    “照子義這麽說,我們……殺上去?”&1t;/p>


    太史慈點點頭。“狹路相逢勇者勝,府君麾下有雲長、益德這樣的萬人敵,何懼袁譚?吳侯當年在任城迎戰袁譚時,身邊不過義從步騎五六百人,一戰而勝,生擒袁譚。袁譚逡巡不前,看似持重,其實膽怯,與當年袁紹討董時擁兵不進如出一轍。”&1t;/p>


    劉備眉梢漸漸揚起。他覺得太史慈說得有道理,人多就有用嗎?事實證明,訓練有素的精兵可以一當十。兩年前,他新兵練成就能擊退義,如今又訓練了兩年,新兵成了老卒,他還怕袁譚不成?說到底,袁譚就是個世家子弟而已,他有什麽值得稱道的戰績?根本沒有。&1t;/p>


    關羽也心動不已。他慨然道:“玄德,阻援本是我的任務,如今袁譚已至,就由我來迎戰吧。有子義助我,我有把握取勝。”&1t;/p>


    劉備反複權衡,覺得此計可行。關羽求戰心切,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這次有太史慈助陣,不妨讓他上陣。如果能一戰擊敗袁譚,涿郡就是囊中之物,甚至整個幽州都會向他低頭。萬一敗了,有他親自押陣,也不至於大敗,就讓關羽嚐點苦頭,去去傲氣也是好的。&1t;/p>


    劉備和關羽、太史慈反複商量了一下,又迅迴營,召集張飛、田豫、閻柔等人商議。張飛、田豫都參加過上次的戰鬥,也覺得以關羽、太史慈之能對付袁譚沒什麽問題,縱使不勝,也不太可能大敗。隻有閻柔提出,他願意率部趕到前麵,為關羽掠陣,傳遞消息。&1t;/p>


    劉備答應了,讓他和趙雲各率千騎協助關羽,如果關羽擊破袁譚,他們就趁勢掩殺。如果關羽作戰不利,他們就接應關羽撤退,以免生重大意外。太史慈死了沒什麽關係,關羽死了,等於折他一臂,他可承受不起這樣的代價。&1t;/p>


    趙雲、閻柔領命。&1t;/p>


    關羽也欣然同意。他對閻柔印象一般,但他相信趙雲的實力。上次迎戰義時,趙雲就曾接應他,並與張交手,不僅武藝過人,更有優秀的統兵能力,有他助陣,此戰必勝。&1t;/p>


    商量妥當,關羽歸營,安排行軍次序,太史慈當仁不讓,再次擔任前鋒,與公孫續率領騎兵居前,直往巨馬水而去。閻柔再次主動請纓,要求與太史慈一道。關羽雖然不悅,太史慈卻無所謂,爽快地答應了。&1t;/p>


    次日,太史慈與閻柔一起,率領本部騎兵,離開了大營。&1t;/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策行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莊不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莊不周並收藏策行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