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p>
袁紹坐在案前,一手據案,一手端著青銅酒爵,淺淺地呷了一口酒,又慢慢將酒爵放在案上,手垂至腰間,緩緩摩挲著腰間的佩刀。這口刀樣式古樸,刀鞘卻鑲金嵌玉,中間有一隻用金絲鑲嵌而成的三足烏,昂首而立,用寶石點成的眼睛熠然有神,富麗堂皇,華美之極。</p>
郭圖站在袁紹麵前,小心翼翼地看著袁紹。他今天報告的不是什麽好消息,不知道袁紹會是什麽反應,所以他離得稍微遠了一些,免得被盛怒之下的袁紹一刀砍個正著。</p>
袁紹在外人麵前沉著穩重,在親近的人麵前卻時常發怒。身為袁紹的親信,他很是苦惱。</p>
“公則,你覺得劉正禮是什麽樣的人?”袁紹抬起頭,示意郭圖入座。</p>
郭圖如釋重負,在一旁的席上坐好,借著這個機會組織了一下語言。劉繇接連受挫,但劉繇沒有認輸,打算轉戰豫章,還有機會反敗為勝,更關鍵的是劉繇是劉夫人的族人,袁紹不能直接一口否定,他也不能落井下石,免得讓袁紹背上用人不當的惡名。</p>
“劉正禮有勇氣,但他不熟悉江南的情況,許貢……又敗得太快,劉正禮這麽做也是不得已。”</p>
“嗯。”袁紹不置可否的點點頭。“你迴複他吧,讓他和元才好好合作,盡快轉戰廬江。孫策驍勇狡詐,孫堅卻是匹夫之勇,他坐鎮汝南,諸家不會服氣,正禮有機可趁。顯思在兗州也能策應他一二。”</p>
“主公英明。”郭圖附和了一句,隨即又提醒道:“顯思正在攻泰山郡,很快還要攻青州,他能騰得出手策應劉正禮嗎?”</p>
袁紹淡淡地說道:“我打算親征青州。”</p>
郭圖愣了一下,隨即連連點頭。經過大半年的時間,袁譚已經控製了兗州,眼下正在攻擊泰山郡,準備進入青徐。徐州的陶謙守得很緊,青州的田楷卻不是曹昂的對手,被打得節節敗退,大半個平原都丟了。如果袁紹再不出手,袁譚很可能將兗州、青州全部攬在手中,將來再攻下徐州,難免有尾大不掉之虞。</p>
袁紹這時候搶攻青州,無疑是一個最佳的時機。田楷和曹昂交戰大半年,已經筋疲力盡,袁紹一出手就能取勝。而公孫瓚不久前剛被袁紹擊敗,還沒緩過氣來,也無力馳援青州。</p>
“主公這個決策很及時。”</p>
袁紹抬了抬眼皮,似笑非笑。“這是沮授和田豐的建議。”</p>
郭圖頓時語塞,恨不得抽自己一個耳光。</p>
袁紹也不看他,接著說道:“公孫瓚不過匹夫之勇,接連被我擊敗後,隻能龜縮在幽州。我打算和烏桓、匈奴人聯姻,到時候夾擊幽州。在此之前,我想南征取青徐。孫氏控有荊豫,很快又將據有揚州,有坐大之勢,比公孫瓚更危險,不得不先剪除其枝翼,至少要將豫州先奪過來。如果能攻取廬江、九江就更好了。”</p>
郭圖思索良久,搖了搖頭。“主公所言自是至理,旌麾所指,孫堅父子自然望風而靡。不過主公有沒有想過,豫州地勢平坦,利於奔馳,我軍騎兵卻不多,怕是難以速勝。孫策擅長練兵,麾下將士精整,萬一他堅壁清野,據城而守,屆時經年累月,豫州殘破,對主公的名聲可有影響。”</p>
袁紹眉心微蹙,露出些許猶豫。豫州是他的本州,他當然不想打殘了,影響名聲。</p>
“那公則以為該如何?”</p>
“臣以為,還是先取幽州,屆時以幽州精騎突擊,以野戰決勝負,摧枯拉朽,豫州、荊州可一戰而定。”</p>
袁紹吸了吸氣,露出幾分心動。他雖然幾次擊敗公孫瓚,但幽州突騎的衝擊力還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豫州地勢平坦,孫堅父子身處南方,缺少戰馬,隻能以步卒為主。孫策擅長練兵,麾下精銳陣勢嚴整,如果以步卒強攻,損失必然不小,有幽州突騎在手,勝算會增加很多。但公孫瓚雖敗,實力尚存,幽州急切難下,孫策又勢如破竹,短短兩個月就連取丹陽、吳郡,再耽誤一段時間,他三郡在手,實力更強,就更難打了。</p>
沮援、田豐的意見有道理,郭圖的意見也有道理,袁紹一時難以決斷。</p>
郭圖心中暗喜,接著說道:“臣以為主公可取青徐,無須強攻豫州。田楷庸才,陶謙老悖,兩州豪傑傾心主公,主公可一舉而定,再命顯思移鎮徐州,飲馬長江,揮師西進,則九江、廬江可下,主公以大兵坐鎮兗州,居中調度,豫州俊傑響應王師,孫堅必望風而逃,豫州可得全壁,父老皆賴主公厚德。”</p>
袁紹的眉梢輕顫,眼睛亮了起來,臉上的表情也生動了許多。比起沮授、田豐強攻豫州的建議,郭圖這個建議更符合他的心意。如果能不戰而取冀州,不僅冀州損失小,而且能凸顯民心所向,這可比得到豫州的土地更有意義。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心照不宣的好處:名正言順地將袁譚調離兗州。</p>
“常山、中山兩國豪傑最近可有投效的?”袁紹想了想。“張郃推薦的那個趙雲來了沒有?”</p>
郭圖不以為然。“沒有,大概還在猶豫吧。”</p>
袁紹哼了一聲,有些不快。他想對付公孫瓚,需要精通騎戰的將領,這才接受張郃的建議,讓張郃通知趙雲來鄴城,沒想到趙雲還猶猶豫豫,看來是留戀故主公孫瓚啊。這樣的人,不用也罷。</p>
“我再斟酌斟酌。”袁紹轉移了話題,沒興趣再討論趙雲的事。“還有什麽事嗎?”</p>
郭圖拱拱手。“最近鄴城有些謠言,眼下還在追查消息來源。”</p>
“說說看,都是什麽謠言。”</p>
“有人說,東南有王者氣,又說什麽帝出乎震,正月日食也指向東南。反正說來說去都是將注意力引向孫家父子。我本來以為是朝廷在散布流言,借主公之手遏製孫策,現在又不太敢肯定了,也許是公孫瓚擔心主公攻擊也說不定。”</p>
袁紹眼神一閃,沒有接郭圖的話頭,但他聽懂了郭圖的意思,有人想推動他和孫家父子交手,朝廷有嫌疑,公孫瓚也有嫌疑,但絕不僅僅是他們,沮授、田豐也有嫌疑。正是他們在建議他置公孫瓚於身後不顧,南下攻擊青州、徐州。至於他們是為了更大的利益,還是受了什麽人的委托,那就說不清了。</p>
袁紹坐在案前,一手據案,一手端著青銅酒爵,淺淺地呷了一口酒,又慢慢將酒爵放在案上,手垂至腰間,緩緩摩挲著腰間的佩刀。這口刀樣式古樸,刀鞘卻鑲金嵌玉,中間有一隻用金絲鑲嵌而成的三足烏,昂首而立,用寶石點成的眼睛熠然有神,富麗堂皇,華美之極。</p>
郭圖站在袁紹麵前,小心翼翼地看著袁紹。他今天報告的不是什麽好消息,不知道袁紹會是什麽反應,所以他離得稍微遠了一些,免得被盛怒之下的袁紹一刀砍個正著。</p>
袁紹在外人麵前沉著穩重,在親近的人麵前卻時常發怒。身為袁紹的親信,他很是苦惱。</p>
“公則,你覺得劉正禮是什麽樣的人?”袁紹抬起頭,示意郭圖入座。</p>
郭圖如釋重負,在一旁的席上坐好,借著這個機會組織了一下語言。劉繇接連受挫,但劉繇沒有認輸,打算轉戰豫章,還有機會反敗為勝,更關鍵的是劉繇是劉夫人的族人,袁紹不能直接一口否定,他也不能落井下石,免得讓袁紹背上用人不當的惡名。</p>
“劉正禮有勇氣,但他不熟悉江南的情況,許貢……又敗得太快,劉正禮這麽做也是不得已。”</p>
“嗯。”袁紹不置可否的點點頭。“你迴複他吧,讓他和元才好好合作,盡快轉戰廬江。孫策驍勇狡詐,孫堅卻是匹夫之勇,他坐鎮汝南,諸家不會服氣,正禮有機可趁。顯思在兗州也能策應他一二。”</p>
“主公英明。”郭圖附和了一句,隨即又提醒道:“顯思正在攻泰山郡,很快還要攻青州,他能騰得出手策應劉正禮嗎?”</p>
袁紹淡淡地說道:“我打算親征青州。”</p>
郭圖愣了一下,隨即連連點頭。經過大半年的時間,袁譚已經控製了兗州,眼下正在攻擊泰山郡,準備進入青徐。徐州的陶謙守得很緊,青州的田楷卻不是曹昂的對手,被打得節節敗退,大半個平原都丟了。如果袁紹再不出手,袁譚很可能將兗州、青州全部攬在手中,將來再攻下徐州,難免有尾大不掉之虞。</p>
袁紹這時候搶攻青州,無疑是一個最佳的時機。田楷和曹昂交戰大半年,已經筋疲力盡,袁紹一出手就能取勝。而公孫瓚不久前剛被袁紹擊敗,還沒緩過氣來,也無力馳援青州。</p>
“主公這個決策很及時。”</p>
袁紹抬了抬眼皮,似笑非笑。“這是沮授和田豐的建議。”</p>
郭圖頓時語塞,恨不得抽自己一個耳光。</p>
袁紹也不看他,接著說道:“公孫瓚不過匹夫之勇,接連被我擊敗後,隻能龜縮在幽州。我打算和烏桓、匈奴人聯姻,到時候夾擊幽州。在此之前,我想南征取青徐。孫氏控有荊豫,很快又將據有揚州,有坐大之勢,比公孫瓚更危險,不得不先剪除其枝翼,至少要將豫州先奪過來。如果能攻取廬江、九江就更好了。”</p>
郭圖思索良久,搖了搖頭。“主公所言自是至理,旌麾所指,孫堅父子自然望風而靡。不過主公有沒有想過,豫州地勢平坦,利於奔馳,我軍騎兵卻不多,怕是難以速勝。孫策擅長練兵,麾下將士精整,萬一他堅壁清野,據城而守,屆時經年累月,豫州殘破,對主公的名聲可有影響。”</p>
袁紹眉心微蹙,露出些許猶豫。豫州是他的本州,他當然不想打殘了,影響名聲。</p>
“那公則以為該如何?”</p>
“臣以為,還是先取幽州,屆時以幽州精騎突擊,以野戰決勝負,摧枯拉朽,豫州、荊州可一戰而定。”</p>
袁紹吸了吸氣,露出幾分心動。他雖然幾次擊敗公孫瓚,但幽州突騎的衝擊力還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豫州地勢平坦,孫堅父子身處南方,缺少戰馬,隻能以步卒為主。孫策擅長練兵,麾下精銳陣勢嚴整,如果以步卒強攻,損失必然不小,有幽州突騎在手,勝算會增加很多。但公孫瓚雖敗,實力尚存,幽州急切難下,孫策又勢如破竹,短短兩個月就連取丹陽、吳郡,再耽誤一段時間,他三郡在手,實力更強,就更難打了。</p>
沮援、田豐的意見有道理,郭圖的意見也有道理,袁紹一時難以決斷。</p>
郭圖心中暗喜,接著說道:“臣以為主公可取青徐,無須強攻豫州。田楷庸才,陶謙老悖,兩州豪傑傾心主公,主公可一舉而定,再命顯思移鎮徐州,飲馬長江,揮師西進,則九江、廬江可下,主公以大兵坐鎮兗州,居中調度,豫州俊傑響應王師,孫堅必望風而逃,豫州可得全壁,父老皆賴主公厚德。”</p>
袁紹的眉梢輕顫,眼睛亮了起來,臉上的表情也生動了許多。比起沮授、田豐強攻豫州的建議,郭圖這個建議更符合他的心意。如果能不戰而取冀州,不僅冀州損失小,而且能凸顯民心所向,這可比得到豫州的土地更有意義。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心照不宣的好處:名正言順地將袁譚調離兗州。</p>
“常山、中山兩國豪傑最近可有投效的?”袁紹想了想。“張郃推薦的那個趙雲來了沒有?”</p>
郭圖不以為然。“沒有,大概還在猶豫吧。”</p>
袁紹哼了一聲,有些不快。他想對付公孫瓚,需要精通騎戰的將領,這才接受張郃的建議,讓張郃通知趙雲來鄴城,沒想到趙雲還猶猶豫豫,看來是留戀故主公孫瓚啊。這樣的人,不用也罷。</p>
“我再斟酌斟酌。”袁紹轉移了話題,沒興趣再討論趙雲的事。“還有什麽事嗎?”</p>
郭圖拱拱手。“最近鄴城有些謠言,眼下還在追查消息來源。”</p>
“說說看,都是什麽謠言。”</p>
“有人說,東南有王者氣,又說什麽帝出乎震,正月日食也指向東南。反正說來說去都是將注意力引向孫家父子。我本來以為是朝廷在散布流言,借主公之手遏製孫策,現在又不太敢肯定了,也許是公孫瓚擔心主公攻擊也說不定。”</p>
袁紹眼神一閃,沒有接郭圖的話頭,但他聽懂了郭圖的意思,有人想推動他和孫家父子交手,朝廷有嫌疑,公孫瓚也有嫌疑,但絕不僅僅是他們,沮授、田豐也有嫌疑。正是他們在建議他置公孫瓚於身後不顧,南下攻擊青州、徐州。至於他們是為了更大的利益,還是受了什麽人的委托,那就說不清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