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足飯飽,乘興而歸。</p>


    迴到大營已是半夜,除了當值的將士,其他人都已經休息了。岸上的大營很安靜,河邊的船隻也一片漆黑,隻有一艘船還亮著燈。孫策不免有些奇怪,叫來當值的士卒,才知道是魏騰。魏騰是會稽人,習慣了坐船,又自知不是孫策親信,自覺的保持距離,不在孫策的中軍大營居住。</p>


    孫策帶著郭武來到魏騰的船上。聽到腳步聲,感覺到船體晃動,魏騰探出頭來看了一眼,見是孫策,很是意外。“將軍半夜前來,有何指教?”</p>


    孫策嘿嘿笑道:“是你出來說,還是我進去說,總不能隔著窗戶說吧。”</p>


    魏騰轉身看了看。“我出去說吧,艙裏燈油味很重,我也想出去透透氣,待會兒準備休息了。”</p>


    孫策應了,轉身來到船頭。魏騰在艙裏整理了一下,彎腰走了出來,抖抖衣服,來到孫策身邊。月到中天,倒映在河中,波光粼粼,自有一番靜謐安祥。魏騰唿了吸鼻子,又打量了孫策兩眼。</p>


    “將軍喝了不少酒啊,就不怕有危險?”</p>


    孫策笑笑。他知道許淳想對他不利,但不是現在。許淳還是有點自知之明的,知道他家那幾百部曲不是義從營的對手,不會輕舉妄動。他邀他去參加兩天後上元節的燈會,自然是需要時間調遣人馬。他也想借此機會對許淳下手,但這些沒必要和魏騰說。</p>


    “魏君怎麽不去赴宴?”</p>


    魏騰輕笑一聲,將手負在身後,仰起頭,欣賞了一會兒將滿的明月。“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許家的故事我也略知一二,我雖不成器,也不屑與之為伍。”</p>


    孫策笑嘻嘻地說道:“你是說許武發家的故事,還是後來許戫依附閹豎那些事?”</p>


    魏騰轉頭瞅瞅孫策,哼了一聲,轉身就要迴艙。孫策笑道:“魏君心虛了?”</p>


    魏騰停住腳步,沒好氣的說道:“將軍,道不同不相為謀。我人到中年,疏懶成性,怕是改不了了。將軍如果嫌惡,大不了老死不相往來,何必這大半夜的跑來消遣我?有這時間,你不如早點休息,我不如再讀兩節書。”</p>


    “你讀的什麽書?”孫策也不生氣,慢吞吞地說道:“你是上虞人,我請教你一個問題啊。聽說上虞的虞與舜帝有關,有這迴事嗎?”</p>


    魏騰神色稍緩,轉了迴來。“故老傳說,舜避丹朱之亂於此,是否屬實,不太好說。”他思索片刻,又說道:“不過豫章、丹陽等地也多有關於丹朱的傳說,典籍中也偶有記載,隻是眾說紛紜,分歧甚多,難以采信。上古之事,連聖人都說不清楚,我見識淺薄,不敢誤人,將軍何不向楊德祖請教,這些事尚書中記載較多。”</p>


    “他們家研究的是今文尚書,抱著那幾篇不放,除此之外,一個字也不肯多認,更何況這些野老傳說。”孫策想了想,又道:“魏君,你有沒有想過堯舜禹之時沒有文字,結繩而定,所有的故事都是口頭傳說?”</p>


    魏騰搖搖頭,不屑一顧,連反駁的興趣都沒有。</p>


    孫策笑笑,接著說道:“魏君別忘了,文字一直是在變化的,秦以前,六國文字不同,你說哪個是倉頡所造?一個人造出來的文字,會有這麽大的區別?依常理而論,這倉頡造字大概是不怎麽靠譜的,還不如舜避丹朱來得可信。”</p>


    魏騰沉吟片刻,轉頭打量著孫策。“將軍此言雖然離經叛道,卻著實有些道理。除此之外,還有證據嗎?”</p>


    “魏君相信我這個武夫的胡言亂語?”</p>


    “我沒有信,但是不妨一聽。”</p>


    “魏君認識聖字嗎?”</p>


    魏騰哼了一聲,沒理孫策,過了一會兒,他又若有所思。“聖者,左耳右口,倒是有點口耳相傳的意思。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故老傳說倒也未必就不可信,至少可以補經籍之不足。聖人有雲,禮失求諸野,莫非就是這個道理?”</p>


    他突然轉身,打量著孫策,寒聲道:“將軍是要造作讖緯嗎?”</p>


    孫策一愣,莫名其妙。“什麽讖緯?”</p>


    “將軍舉舜避丹朱故事,難道不是想以古喻今?我雖然家傳圖讖,但研習不精,怕是幫不上將軍的忙。”</p>


    看著義憤填膺,一副隨時準備慷慨就義的魏騰,孫策恍然大悟,不禁啞然失笑。魏騰說得沒錯,這聽起來的確像是陰謀家在這自己的陰謀造輿論。舜避丹朱,他避朝廷,以古喻今,這不就是最常用的手法嘛。可惜魏騰沒有這個興趣,一口就拒絕了,雖然迂腐,倒有些骨氣和勇氣,換成那些軟骨頭的文人,此刻隻怕已經心領神會,舉一反三了。</p>


    當然也可能是他的實力有限,魏騰不想跟他陪葬。</p>


    孫策笑盈盈地打量著魏騰。“如果這就是造作讖緯,那袁紹那句‘瞻烏爰止,於誰之屋’算不算,還是說出於《詩經》,所以更可信一些?”</p>


    魏騰欲言又止,糾結了好一會兒,懇切地說道:“將軍,我父子雖然研習讖緯,但讖緯之說並不完全可信,王莽之亂已經證明借讖緯革命隻會帶來災難。當年公孫述自以為承天命,與光武皇帝爭雄,最後身死名滅,將軍當以為鑒,莫作非份之想。愚為將軍計,竇融可效,公孫述不可效。”</p>


    孫策忍不住笑出聲來。“前兩天,陸公問了我一個類似的問題,你知道我是怎麽迴答他的嗎?”</p>


    魏騰搖搖頭。他知道陸康來,與孫策有交流,但他不是孫策近臣,不知道他們談了些什麽。陸康是老臣,是忠烈之士,但陸議就在孫策身邊,他也不知道陸康會不會因為家族的前途改變心意。這樣的例子並不罕見,甚至可以說數不勝數。</p>


    孫策把他與陸康的話大致複述了一遍,最後看著魏騰說道:“這個答案你滿意嗎?”</p>


    魏騰歎了一口氣。“若將軍能信守承諾,此誠天下之福。我魏騰雖然不能和陸公比肩,也願意為將軍效犬馬之勞,為江東的安定盡綿薄之力。隻是這舜避丹朱的故事以後還是不要說了吧。”</p>


    孫策歎了一口氣。“我隻是想和你說幾句閑話,沒想到你想得這麽多。好了,不說這些了,你了解山越嗎,能不能為我介紹一下形勢?”</p>


    魏騰伸手相邀。“請將軍隨我來。”</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策行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莊不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莊不周並收藏策行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