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誌才輔佐曹操,主要任務就是收集各方情報,重點有兩個目標:一是袁紹,一是孫策。南陽靠得近,來往方便,消息收集得最多。他發現孫策有一個特點:平時很冷靜,但關鍵時刻好逞匹夫之勇,不僅常常親自衝鋒陷陣,還有與人單挑決勝負的習慣。</p>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在何家莊園外,孫策率二十餘人反擊曹操本陣。宛城外,孫策率領五百人衝陣,險些全軍覆沒。迎戰段煨部時與張遼決鬥。這次與袁譚交手又單騎突擊袁譚的大營,身受重傷,險些喪命。</p>
諸多事例證明,孫策雖然精明,卻依然理好勇鬥狠的匹夫。這也可以理解,孫堅就是這個脾氣。這樣的人在以武勇入仕的寒門中很多見,他們沒有家族可依,也沒有學問,能憑借的隻有過人一等的武藝,這就是他們立身處世的根本。他們憑武勇出人頭地,即使已經封侯拜將還是改不了脾氣,如果有機會與人對決,他們就會忘了自己的身份,雖有百萬之師,也與匹夫無異。</p>
既然大軍出征消耗太大,不如派幾個勇士與孫策決鬥。如果能戰勝他,擊破他的信心,讓他意識到朝廷的實力,接下來的談判也許會輕鬆一些。如果能殺死他,那就更好了。萬一不敵,也沒什麽關係,一兩個人的損失對朝廷來說無足輕重。</p>
戲誌才說完,笑眯眯地看著荀彧。“令君,你覺得如何?”</p>
荀彧慢慢地呷著酒,權衡了片刻。“我覺得可行,至少可以試一試。”</p>
戲誌才撫掌而笑。</p>
曹操眨眨眼睛,也笑了。這果然是一舉兩得之計。皇甫嵩眼下最頭疼的就是並涼將領桀驁不馴,還互相看不順眼。呂布是並州人的代表,他因誅董卓之功封溫侯,又自以為武功高強,天下無雙,不怎麽看得起涼州人,尤其看不起剛剛封侯的馬騰、韓遂。馬超是涼州人的代表,年輕氣盛,武功也好。他對呂布很不服氣,覺得他不忠不義,投靠涼州人,又背叛涼州人,踩著涼州人的屍體往上爬。</p>
這兩個人都自恃武勇,誰也不服誰,如果朝廷要派人與孫策比武,他們是最好的人選,尤其是馬超。呂布畢竟年長一些,而且身為列侯,不會輕易與孫策交手。馬超剛剛出道,一心想一戰成名,孫策無疑是最好的對手。如果他殺了孫策,那當然是好事。如果他被孫策殺了,也不是壞事,馬騰會將仇恨記在孫策的頭上,更需要朝廷的支持。這場比武不論誰勝,不管誰死,對朝廷都有好處,至少沒什麽壞處。</p>
“馬超好像和孫策同年,都是少年英雄,正堪敵手。”</p>
戲誌才笑嘻嘻地說道:“是啊,孫策、周瑜,楊修、馬超,四人同齡,孫策已然成名,周瑜拿下江夏、南郡後也會為人所知,楊修、馬超稍遜一籌,應該給他們一個機會,要不然孫策、周瑜豈不是太孤單了。”</p>
荀彧忍俊不禁,笑著點點頭。曹操拍著腿大發感慨。“我們還沒老,但少年英雄們已經迫不及待的出頭了,真是有些不甘心啊。我想孫堅此刻的心情大概與我相似,所以才會出征廬江,要與陳登分個高下。”</p>
荀彧淡淡地說道:“令郎子修也不錯,雖然武勇不及,但難得沉穩,又兼忠孝,將來必是一方之任。”</p>
曹操大笑,得意溢於言表。</p>
荀彧在曹操營中盤桓半日,直到晚上才離開,迴到長安城。</p>
——</p>
皇甫嵩坐在堂上,正在吃晚飯。</p>
他身材高大,臉部瘦長,皮膚黝黑而粗糙,雙目細長,看起來像是眯著,掩藏著說不出的疲憊。雖然剛過耳順之年,頭發卻已經白了大半,連背都有些佝僂。</p>
晚餐很簡單,一碗粥,一碟豆豉,一碟蕪菁,兩片肉。</p>
明日朝會,他在傍晚迴到長安,稍作休息。他在長安城裏有私邸,離皇宮不遠,是一個幹淨整潔的小院子。對荀彧的來訪,他非常意外,知道肯定有大事,連忙親自出迎,將荀彧引入內宅。</p>
看到案上還沒吃完的晚餐,荀彧歎了一口氣。“將軍,朝廷雖然缺錢,諸軍的糧餉卻一直不缺,你又何必將俸祿分給將士,自苦若此?”</p>
“習慣了。為將者,必以士卒為子弟,士卒方能以將為父母。令君造訪,不會是想與我共進晚餐吧?”</p>
荀彧歎了一口氣,開門見山,將南陽的形勢、孫策的反應、楊彪等人的態度說了一遍,最後問道:“將軍以為能戰嗎?”</p>
皇甫嵩不假思索的搖了搖頭。“不能,我雖然有三萬之眾,但真正能戰的隻有曹操的一萬步卒,呂布的三千騎卒,還有我直屬的三千親近營。韓遂、馬騰撥來的萬餘步騎雖是精銳,但他們自行其事,軍紀渙散,並不比徐榮所領的西涼兵強。即使是曹操、呂布所領人馬,與孫策對陣也沒什麽勝算。”</p>
“若朝廷一定要戰呢?”</p>
皇甫嵩眯起了眼睛,沉吟良久。“那就隻能以戰代練了,糧餉怎麽辦?如果就地征集,恐怕南陽百姓眼裏就不會再有朝廷了。一旦大軍傾覆,朝廷手中無兵可用,不得不倚重韓遂、馬騰,隻怕舊患不去,又有新憂。令君,明日朝會,我會極力反對,還請令君助我一臂之力。”</p>
“是我需要將軍助我一臂之力才對。明日朝會,不僅楊公等人可能求戰,韓遂、馬騰也會求戰,他們急於立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機會。”</p>
皇甫嵩哼了一聲,不屑一顧。</p>
“不過,我有一個辦法,也許能兼顧得失,想與將軍商議。”</p>
皇甫嵩眼皮一閃,瞥了荀彧一眼,嘴角顫了顫。他明白了荀彧的意思,但心裏不怎麽舒服。這些山東名士就是喜歡故弄玄虛,有話不直說,繞了半天圈子。</p>
“請令君直言。”</p>
荀彧看在眼裏,卻不點破。“將軍,天下大亂,禮崩樂壞,正是用武之時,不宜全賴詩書。朝廷宿儒甚多,卻少名將,唯將軍獨力支撐,極是辛苦。常言道,關東出相,關西出將,六郡良家子一直是朝廷名將之源,孝武皇帝因此驅逐匈奴,開疆拓野。眼下朝廷定都關中,正是大力選拔關西子弟從軍之時。孫策能在南陽建講武堂,朝廷也可以在關中建講武堂,挑選百官子弟入堂講兵習武,以充軍旅,將軍以為然否?”</p>
皇甫嵩眉梢挑了挑,眼神亮了起來。“令君所言甚是。”</p>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在何家莊園外,孫策率二十餘人反擊曹操本陣。宛城外,孫策率領五百人衝陣,險些全軍覆沒。迎戰段煨部時與張遼決鬥。這次與袁譚交手又單騎突擊袁譚的大營,身受重傷,險些喪命。</p>
諸多事例證明,孫策雖然精明,卻依然理好勇鬥狠的匹夫。這也可以理解,孫堅就是這個脾氣。這樣的人在以武勇入仕的寒門中很多見,他們沒有家族可依,也沒有學問,能憑借的隻有過人一等的武藝,這就是他們立身處世的根本。他們憑武勇出人頭地,即使已經封侯拜將還是改不了脾氣,如果有機會與人對決,他們就會忘了自己的身份,雖有百萬之師,也與匹夫無異。</p>
既然大軍出征消耗太大,不如派幾個勇士與孫策決鬥。如果能戰勝他,擊破他的信心,讓他意識到朝廷的實力,接下來的談判也許會輕鬆一些。如果能殺死他,那就更好了。萬一不敵,也沒什麽關係,一兩個人的損失對朝廷來說無足輕重。</p>
戲誌才說完,笑眯眯地看著荀彧。“令君,你覺得如何?”</p>
荀彧慢慢地呷著酒,權衡了片刻。“我覺得可行,至少可以試一試。”</p>
戲誌才撫掌而笑。</p>
曹操眨眨眼睛,也笑了。這果然是一舉兩得之計。皇甫嵩眼下最頭疼的就是並涼將領桀驁不馴,還互相看不順眼。呂布是並州人的代表,他因誅董卓之功封溫侯,又自以為武功高強,天下無雙,不怎麽看得起涼州人,尤其看不起剛剛封侯的馬騰、韓遂。馬超是涼州人的代表,年輕氣盛,武功也好。他對呂布很不服氣,覺得他不忠不義,投靠涼州人,又背叛涼州人,踩著涼州人的屍體往上爬。</p>
這兩個人都自恃武勇,誰也不服誰,如果朝廷要派人與孫策比武,他們是最好的人選,尤其是馬超。呂布畢竟年長一些,而且身為列侯,不會輕易與孫策交手。馬超剛剛出道,一心想一戰成名,孫策無疑是最好的對手。如果他殺了孫策,那當然是好事。如果他被孫策殺了,也不是壞事,馬騰會將仇恨記在孫策的頭上,更需要朝廷的支持。這場比武不論誰勝,不管誰死,對朝廷都有好處,至少沒什麽壞處。</p>
“馬超好像和孫策同年,都是少年英雄,正堪敵手。”</p>
戲誌才笑嘻嘻地說道:“是啊,孫策、周瑜,楊修、馬超,四人同齡,孫策已然成名,周瑜拿下江夏、南郡後也會為人所知,楊修、馬超稍遜一籌,應該給他們一個機會,要不然孫策、周瑜豈不是太孤單了。”</p>
荀彧忍俊不禁,笑著點點頭。曹操拍著腿大發感慨。“我們還沒老,但少年英雄們已經迫不及待的出頭了,真是有些不甘心啊。我想孫堅此刻的心情大概與我相似,所以才會出征廬江,要與陳登分個高下。”</p>
荀彧淡淡地說道:“令郎子修也不錯,雖然武勇不及,但難得沉穩,又兼忠孝,將來必是一方之任。”</p>
曹操大笑,得意溢於言表。</p>
荀彧在曹操營中盤桓半日,直到晚上才離開,迴到長安城。</p>
——</p>
皇甫嵩坐在堂上,正在吃晚飯。</p>
他身材高大,臉部瘦長,皮膚黝黑而粗糙,雙目細長,看起來像是眯著,掩藏著說不出的疲憊。雖然剛過耳順之年,頭發卻已經白了大半,連背都有些佝僂。</p>
晚餐很簡單,一碗粥,一碟豆豉,一碟蕪菁,兩片肉。</p>
明日朝會,他在傍晚迴到長安,稍作休息。他在長安城裏有私邸,離皇宮不遠,是一個幹淨整潔的小院子。對荀彧的來訪,他非常意外,知道肯定有大事,連忙親自出迎,將荀彧引入內宅。</p>
看到案上還沒吃完的晚餐,荀彧歎了一口氣。“將軍,朝廷雖然缺錢,諸軍的糧餉卻一直不缺,你又何必將俸祿分給將士,自苦若此?”</p>
“習慣了。為將者,必以士卒為子弟,士卒方能以將為父母。令君造訪,不會是想與我共進晚餐吧?”</p>
荀彧歎了一口氣,開門見山,將南陽的形勢、孫策的反應、楊彪等人的態度說了一遍,最後問道:“將軍以為能戰嗎?”</p>
皇甫嵩不假思索的搖了搖頭。“不能,我雖然有三萬之眾,但真正能戰的隻有曹操的一萬步卒,呂布的三千騎卒,還有我直屬的三千親近營。韓遂、馬騰撥來的萬餘步騎雖是精銳,但他們自行其事,軍紀渙散,並不比徐榮所領的西涼兵強。即使是曹操、呂布所領人馬,與孫策對陣也沒什麽勝算。”</p>
“若朝廷一定要戰呢?”</p>
皇甫嵩眯起了眼睛,沉吟良久。“那就隻能以戰代練了,糧餉怎麽辦?如果就地征集,恐怕南陽百姓眼裏就不會再有朝廷了。一旦大軍傾覆,朝廷手中無兵可用,不得不倚重韓遂、馬騰,隻怕舊患不去,又有新憂。令君,明日朝會,我會極力反對,還請令君助我一臂之力。”</p>
“是我需要將軍助我一臂之力才對。明日朝會,不僅楊公等人可能求戰,韓遂、馬騰也會求戰,他們急於立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機會。”</p>
皇甫嵩哼了一聲,不屑一顧。</p>
“不過,我有一個辦法,也許能兼顧得失,想與將軍商議。”</p>
皇甫嵩眼皮一閃,瞥了荀彧一眼,嘴角顫了顫。他明白了荀彧的意思,但心裏不怎麽舒服。這些山東名士就是喜歡故弄玄虛,有話不直說,繞了半天圈子。</p>
“請令君直言。”</p>
荀彧看在眼裏,卻不點破。“將軍,天下大亂,禮崩樂壞,正是用武之時,不宜全賴詩書。朝廷宿儒甚多,卻少名將,唯將軍獨力支撐,極是辛苦。常言道,關東出相,關西出將,六郡良家子一直是朝廷名將之源,孝武皇帝因此驅逐匈奴,開疆拓野。眼下朝廷定都關中,正是大力選拔關西子弟從軍之時。孫策能在南陽建講武堂,朝廷也可以在關中建講武堂,挑選百官子弟入堂講兵習武,以充軍旅,將軍以為然否?”</p>
皇甫嵩眉梢挑了挑,眼神亮了起來。“令君所言甚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