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還神色活現的孫尚香“哦”了一聲,乖乖的下了地,走到一旁的院牆邊,麵壁而立。孫翊走到她左邊,陸議走到她右邊,像兩個護法小金剛。</p>
孫策看得直愣神。孫翊罰站,他可以理解,陸議怎麽也這麽聽話?他正迷糊呢,黃月英扯了扯他的袖子,示意他看他吳夫人。他轉頭一看,吳夫人正看著他,一言不發。孫策微征,抬手指指自己的鼻子。</p>
“我……也要罰?”</p>
吳夫人還是不說話。孫策頓時覺得壓力山大,比在戰場上麵對敵人的壓力還要大。他偷眼一掃,見袁權遠遠地站在內院的廊下,一本正經的賞花,但他分明感覺到袁權正在看他如何應對,說不定還在偷笑。他想了想,乖乖地走到牆邊,麵壁而立。</p>
孫翊咕咕地笑了起來,卻不敢大笑聲,隻能憋著嗓子,笑得肩膀一抽一抽的。吳夫人看到,不緊不慢地說道:“伯符知錯就改,時間減半。阿翊麵壁不謹,時間加倍。”</p>
孫翊頓時僵住了,臉色煞白。孫策想笑,卻沒敢笑,生怕老媽為了立威,也讓他麵壁的時間加倍。他現在算是明白了,這豫州牧府還輪不到他做老大,外庭是老爹做主,他隻是代管。內院是老媽做主,他連代管的資格都沒有,說不定還不如袁權有麵子。</p>
兩虎相爭,必有誤傷啊。</p>
背後腳步聲漸漸遠去,吳夫人和黃月英輕聲細語地說著話,進院去了。袁權迎了上來,很客氣的打招唿。你一言,我一語,相敬如賓。</p>
孫尚香身體不動,壓著嗓門。“大兄,給我一匹馬兒,好不好?”</p>
“好,迴頭就挑一匹性情溫順的給你。”</p>
“我也要。”孫翊不甘落後。</p>
“行,你也有。”</p>
陸議一言不發。孫策抬手拍拍他的肩膀。“你也有。”</p>
“謝將軍厚愛,議不敢當。”陸議拱拱手。“中原缺好馬,將軍還是留給將士們吧。我偶爾和阿翊借了騎一騎就行。”</p>
孫策暗自點頭。要不怎麽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呢,孫翊已經九歲了,還是不怎麽懂事,將來也是個衝鋒陷陣的材料。陸議隻比他大兩歲,卻要成熟得多,這句話說得多周到。既表示自己想騎馬,又為孫策著想,不願意他再浪費一匹馬。</p>
“阿議,那你說說,我怎麽才能得到更多的好馬?你如果有好的建議,我就送你一匹馬。”</p>
陸議抬起頭看了孫策一眼,眼神明顯有些詫異,見孫策不像說笑,他又多了幾分興奮。他沉思了好一會兒,說道:“將軍可浮舟遼東,遼東有馬。”</p>
“船能到遼東嗎?”</p>
“聽說能的,我在舒縣時聽市吏說過,有商人以船運往來遼東。隻是船小,恐怕不太經濟。將軍有木學堂,黃大匠精於木學,如果能造出大船,一次往來可運百餘匹,也就能收支平衡了。”他停了一下,又解釋道:“遼東苦寒,對中原器物有很大的需求。荊州發展田桑,改進織機,織品會很便宜。運貨往,運馬來,都有利可圖。”</p>
孫策驚訝不已。這正是他的計劃,隻是還沒來得及實施。一是荊州的發展剛剛起步,織機改造還沒有完成,供大於求的局麵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出現,二是廬江、九江還沒有到手,他不能便宜了周昂、陳登等人。這也是他不肯駐江夏,卻把目標放在廬江、九江的原因之一。沒想到陸議已經想到了。</p>
“阿翊,你覺得呢?”</p>
“我覺得好啊。有了馬,騎兵就多,等我長到大兄這麽大的時候,為大兄掌騎,好不好?”</p>
孫策暗自歎息。這貨指望不上了,好勇鬥狠,和以前的孫策一個德性,充其量就是一個鬥將,成不了大將。</p>
“香兒,你呢?”</p>
“我啊?”孫尚香想了一會兒。“我要做好。”</p>
“什麽?”</p>
“我要像好一樣,做大將軍,領兵打仗。”</p>
孫策想了半天,才反應過來孫尚香說的是誰。婦好啊,其實不是姓婦叫好,而是姓好,婦是尊稱。他從後世而來,習慣了婦好這個名稱,三國時代的人卻分得清楚,不會搞混。這年頭雖然普通人已經不講究姓和氏的區別,讀書人還是強調的。</p>
“你還知道好?”</p>
“阿議說的。”</p>
孫策看向陸議。他知道陸議讀書多一些,但他知道婦好也是很不容易的事。後人知道婦好是因為殷虛的發掘,三國時代的人怎麽會知道?</p>
陸議紅了臉。“不是我說的,我的學問可沒那麽好,是張子布先生說的。”</p>
“張子布來過了?”</p>
“可不就是他嘛。”孫翊激動起來。“這麵壁思過的法子就是他教阿母的。還天天逼著我們背書。小妹才四歲,字都不認識,也要逼著背。背不下來就不準睡覺。小妹急得直哭,二兄又不管,我隻好和阿議想辦法哄她,誰知道……”</p>
“阿翊,麵壁也是修行。”陸議輕聲說道:“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老子就是這麽說的。”</p>
孫翊哼了一聲,很是不以為然。孫策聽了,卻另有體會。“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老子五千言裏的內容,他以前就讀過,但感悟不深,隻是嘴上說說罷了。現在他帶兵打仗,最頭疼的就是輜重錢財,感悟一下子深了很多,因為這兩句話後麵緊跟著一句“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對他來說太有感觸了。</p>
就算是聖人打仗,也不能沒有輜重啊。和劉備小戰一場就欠了一屁股債,以後還怎麽和袁紹打?袁紹得世家支持,從長遠來看,他必須會出現分贓不均的問題,但在短時間內,他卻有著籌集錢糧容易的優勢。汝南人不支持他孫策,應繳的賦稅都能拖則拖,卻會支持袁紹,袁紹一來,他們說不定個個搶著送錢送糧。不解決這個問題,這仗沒法打啊。</p>
麵對著牆壁,孫策閉上了眼睛,吐納幾次,讓自己靜下心來,檢討最近的成敗得失,規劃未來的發展方針。天天忙,難得有個靜下來思考的時間,這次機緣湊巧,他突然對老子五千言有了新的感悟,就像打開了一扇門,一扇重新發現道家智慧的門。</p>
孫策看得直愣神。孫翊罰站,他可以理解,陸議怎麽也這麽聽話?他正迷糊呢,黃月英扯了扯他的袖子,示意他看他吳夫人。他轉頭一看,吳夫人正看著他,一言不發。孫策微征,抬手指指自己的鼻子。</p>
“我……也要罰?”</p>
吳夫人還是不說話。孫策頓時覺得壓力山大,比在戰場上麵對敵人的壓力還要大。他偷眼一掃,見袁權遠遠地站在內院的廊下,一本正經的賞花,但他分明感覺到袁權正在看他如何應對,說不定還在偷笑。他想了想,乖乖地走到牆邊,麵壁而立。</p>
孫翊咕咕地笑了起來,卻不敢大笑聲,隻能憋著嗓子,笑得肩膀一抽一抽的。吳夫人看到,不緊不慢地說道:“伯符知錯就改,時間減半。阿翊麵壁不謹,時間加倍。”</p>
孫翊頓時僵住了,臉色煞白。孫策想笑,卻沒敢笑,生怕老媽為了立威,也讓他麵壁的時間加倍。他現在算是明白了,這豫州牧府還輪不到他做老大,外庭是老爹做主,他隻是代管。內院是老媽做主,他連代管的資格都沒有,說不定還不如袁權有麵子。</p>
兩虎相爭,必有誤傷啊。</p>
背後腳步聲漸漸遠去,吳夫人和黃月英輕聲細語地說著話,進院去了。袁權迎了上來,很客氣的打招唿。你一言,我一語,相敬如賓。</p>
孫尚香身體不動,壓著嗓門。“大兄,給我一匹馬兒,好不好?”</p>
“好,迴頭就挑一匹性情溫順的給你。”</p>
“我也要。”孫翊不甘落後。</p>
“行,你也有。”</p>
陸議一言不發。孫策抬手拍拍他的肩膀。“你也有。”</p>
“謝將軍厚愛,議不敢當。”陸議拱拱手。“中原缺好馬,將軍還是留給將士們吧。我偶爾和阿翊借了騎一騎就行。”</p>
孫策暗自點頭。要不怎麽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呢,孫翊已經九歲了,還是不怎麽懂事,將來也是個衝鋒陷陣的材料。陸議隻比他大兩歲,卻要成熟得多,這句話說得多周到。既表示自己想騎馬,又為孫策著想,不願意他再浪費一匹馬。</p>
“阿議,那你說說,我怎麽才能得到更多的好馬?你如果有好的建議,我就送你一匹馬。”</p>
陸議抬起頭看了孫策一眼,眼神明顯有些詫異,見孫策不像說笑,他又多了幾分興奮。他沉思了好一會兒,說道:“將軍可浮舟遼東,遼東有馬。”</p>
“船能到遼東嗎?”</p>
“聽說能的,我在舒縣時聽市吏說過,有商人以船運往來遼東。隻是船小,恐怕不太經濟。將軍有木學堂,黃大匠精於木學,如果能造出大船,一次往來可運百餘匹,也就能收支平衡了。”他停了一下,又解釋道:“遼東苦寒,對中原器物有很大的需求。荊州發展田桑,改進織機,織品會很便宜。運貨往,運馬來,都有利可圖。”</p>
孫策驚訝不已。這正是他的計劃,隻是還沒來得及實施。一是荊州的發展剛剛起步,織機改造還沒有完成,供大於求的局麵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出現,二是廬江、九江還沒有到手,他不能便宜了周昂、陳登等人。這也是他不肯駐江夏,卻把目標放在廬江、九江的原因之一。沒想到陸議已經想到了。</p>
“阿翊,你覺得呢?”</p>
“我覺得好啊。有了馬,騎兵就多,等我長到大兄這麽大的時候,為大兄掌騎,好不好?”</p>
孫策暗自歎息。這貨指望不上了,好勇鬥狠,和以前的孫策一個德性,充其量就是一個鬥將,成不了大將。</p>
“香兒,你呢?”</p>
“我啊?”孫尚香想了一會兒。“我要做好。”</p>
“什麽?”</p>
“我要像好一樣,做大將軍,領兵打仗。”</p>
孫策想了半天,才反應過來孫尚香說的是誰。婦好啊,其實不是姓婦叫好,而是姓好,婦是尊稱。他從後世而來,習慣了婦好這個名稱,三國時代的人卻分得清楚,不會搞混。這年頭雖然普通人已經不講究姓和氏的區別,讀書人還是強調的。</p>
“你還知道好?”</p>
“阿議說的。”</p>
孫策看向陸議。他知道陸議讀書多一些,但他知道婦好也是很不容易的事。後人知道婦好是因為殷虛的發掘,三國時代的人怎麽會知道?</p>
陸議紅了臉。“不是我說的,我的學問可沒那麽好,是張子布先生說的。”</p>
“張子布來過了?”</p>
“可不就是他嘛。”孫翊激動起來。“這麵壁思過的法子就是他教阿母的。還天天逼著我們背書。小妹才四歲,字都不認識,也要逼著背。背不下來就不準睡覺。小妹急得直哭,二兄又不管,我隻好和阿議想辦法哄她,誰知道……”</p>
“阿翊,麵壁也是修行。”陸議輕聲說道:“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老子就是這麽說的。”</p>
孫翊哼了一聲,很是不以為然。孫策聽了,卻另有體會。“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老子五千言裏的內容,他以前就讀過,但感悟不深,隻是嘴上說說罷了。現在他帶兵打仗,最頭疼的就是輜重錢財,感悟一下子深了很多,因為這兩句話後麵緊跟著一句“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對他來說太有感觸了。</p>
就算是聖人打仗,也不能沒有輜重啊。和劉備小戰一場就欠了一屁股債,以後還怎麽和袁紹打?袁紹得世家支持,從長遠來看,他必須會出現分贓不均的問題,但在短時間內,他卻有著籌集錢糧容易的優勢。汝南人不支持他孫策,應繳的賦稅都能拖則拖,卻會支持袁紹,袁紹一來,他們說不定個個搶著送錢送糧。不解決這個問題,這仗沒法打啊。</p>
麵對著牆壁,孫策閉上了眼睛,吐納幾次,讓自己靜下心來,檢討最近的成敗得失,規劃未來的發展方針。天天忙,難得有個靜下來思考的時間,這次機緣湊巧,他突然對老子五千言有了新的感悟,就像打開了一扇門,一扇重新發現道家智慧的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