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行軍五日,到達譙縣。</p>
來迎他的人很複雜,既有豫州刺史部的從吏,又有沛相杜襲及沛郡官員,還有督軍校尉朱治,還有一部分黃巾軍將領。</p>
朱治比孫堅小一歲,深得孫堅信任。與程普、韓當等人不同,朱治不僅能統兵作戰,還能治理民政,是難得的人才,所以追隨孫堅時間不長,卻升得最快,很早就獨領一軍。</p>
他是長輩,孫策不敢托大,聽說朱治來了,他親自出大營迎接,執子弟禮。</p>
“伯符,真是慚愧,對劉備防範不足,丟了蕭縣,還折損了不少人手。”</p>
朱治很慚愧,一見麵就向孫策請罪,要求降職減兵。孫策大笑,拉著朱治的手說道:“勝負乃兵家常事,朱公不必放在心上。況且這也不是你的責任,劉備出爾反爾,但凡有點羞恥心的人都幹不出來,何況是朱公這樣的忠義之士。”</p>
朱治非常滿意,他的部下也很驕傲,立刻將孫策引為自己人,老成穩重的稱孫將軍、孫使君,熱情洋溢的直接稱孫郎,同時不忘大罵劉備背信忘義,豬狗不如。</p>
孫策將朱治等人請到大帳細談。朱治把交戰的情況說了一遍。</p>
“劉備雖然改換門庭,但來得並不突然,他事先已經通知過我,倒也算不上偷襲。但他的兵力優勢明顯,又驍勇善戰,更有千餘雜胡騎兵助陣,我們抵擋不住,三戰皆北,隻好先撤退以保全實力。我現在駐紮在碭山,與相縣依托,劉備可能在準備軍械,隻是不知道他會先攻碭山還是相縣。”</p>
“陶使君有什麽反應?”</p>
朱治苦笑一聲:“劉備雖然背信棄義,但他很會籠絡人心。不到半年的光景,陶使君送他的四千丹陽兵就對他服服貼貼,即使劉備背叛了陶使君也不肯迴頭。再加上從中說合的是陳家父子,陶使君欲對劉備不利,就是與陳家撕破了臉,倉促之間,他哪敢這麽做,隻能裝聾作啞了。”</p>
孫策一點也不意外。“陶使君在徐州不安逸吧?”</p>
朱治看看孫策。“本來還好,有討董的大義在,徐州士族對他還算支持。後來討董無疾而終,袁紹成了盟主,這矛盾就漸漸大了。陶使君是個急性子。前段時間,他打算辟除故廣陵太守趙昱為別駕,趙昱就是不敢受命,他便威以刑罰,迫趙昱就範,原本是一件好事,卻鬧得差點翻了臉。去年欲舉名士張昭為茂才,張昭又不給他麵子,他居然將他抓了起來,如果不是趙昱從中斡旋,誰知道會鬧成什麽樣子。這兩件事一出,徐州人對陶使君的好感蕩然無存,他現在也是頭疼得很呢。”</p>
孫策心知肚明,當下頻頻點頭。</p>
與演義中的形象不同,陶謙其實不是什麽忠厚人,反而和孫堅的脾氣相近。陶謙是丹陽人,丹陽民風彪悍,陶謙也有點這意思,從小就頑皮,以放蕩聞名鄉裏,十四歲還騎著竹馬和小孩子玩打仗。後來鄉裏先賢甘公賞識他,不僅鼓勵他讀書,還把女兒嫁給了他,陶謙這才折節向學。</p>
陶謙很聰明,書一讀就通,先是考進郡學,後來又舉為茂才,入宮為尚書郎,隨後外放縣令,還做過一段時間幽州刺史,總之仕途很順,名聲也漸響。皇甫嵩征潁川黃巾,招當時任議郎的陶謙為揚武都尉,隨軍征討,和曹操是同僚。後來張溫出征涼州,陶謙做張溫的參軍,又與孫堅結識。</p>
細數陶謙的履曆,可以發現他的經曆很神奇,與後來三分天下的開國君主都有過交集,而且交情不淺。這可能和他的出身以及稟性有關,他雖然讀過不少書,走的是最正統的舉茂才、為郎、外放的仕途,但他本質上還是寒門,再加上他的古惑仔性格,手段強硬,他和士族的關係一直很緊張。</p>
他如果晚生三十年,未嚐沒有機會割據一方,可是現在不同,他老了,已經是花甲老人,體力衰減,精力不濟,不可能再像年輕時一樣強悍了。如果他的曆史沒有被改變,再過幾年,他就該歸天了。</p>
麵對劉備的背叛,他什麽也做不了。此時此刻,他肯定很後悔當初用四千丹陽兵拉攏劉備。易得者必易失,他能用四千兵收買劉備,袁紹也能用一個豫州牧來收買劉備,而他麵對陳登毫不遮掩的背叛也隻能忍氣吞聲,不敢有任何表示。</p>
孫策對陶謙沒什麽同情可言,他考慮的是劉備現在要跟他搶豫州牧,一旦陶謙死了,誰會接手徐州?袁紹任命劉備為豫州牧,除了給他找麻煩,有沒有拉攏徐州豪強,趁陶謙控製不住形勢接手徐州的意思?</p>
至少有這個可能。</p>
能否執掌一州,朝廷的任命其實並不重要,關鍵是能不能得到當地勢力的支持。地方勢力支持你,沒有朝廷的任命你也可以做,地方勢力不支持你,有朝廷的任命也沒人理你。在袁紹和陶謙之間,徐州人無疑會選擇袁紹。</p>
但這個結果絕不是孫策願意看到的。</p>
孫策很想將徐州拿下,即使這不太可能,也不妨礙他在徐州打個釘子,而眼前的朱治就是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如果能讓他成為彭城相,彭城、沛國、梁國、陳國、潁川就可以聯成一體,豫州的北部防線更加穩固。就算朱治不行,也可以退而求其次,選擇一個與袁紹不怎麽談得來的人。</p>
“奉孝,你覺得讓朱公移駐彭城,有可能嗎?”</p>
郭嘉心領神會。“可以和陶使君談一談。袁紹勢大,我們如果不團結起來,很難對抗。”</p>
孫策轉向朱治。“朱公,你覺得呢?”</p>
朱治也是老江湖,一聽就知道孫策想幹什麽。這個想法雖然很大膽,但也不是一點可能沒有。劉備、陳登反水,陶謙正是焦頭爛額之際,他需要盟友。如果孫策能給他強有力的支持,他未必不肯讓出一郡。一旦彭城在手,劉備南進的步伐就會受阻。</p>
“我可以試一試。”朱治提醒道:“不過你不要報太大希望,陶使君願不願意其實並不重要。如果不能擊退劉備,不僅彭城,梁沛諸國都有危險。”</p>
孫策笑著點點頭。“朱公容我幾天時間,我一定能找到辦法對付劉備。”</p>
來迎他的人很複雜,既有豫州刺史部的從吏,又有沛相杜襲及沛郡官員,還有督軍校尉朱治,還有一部分黃巾軍將領。</p>
朱治比孫堅小一歲,深得孫堅信任。與程普、韓當等人不同,朱治不僅能統兵作戰,還能治理民政,是難得的人才,所以追隨孫堅時間不長,卻升得最快,很早就獨領一軍。</p>
他是長輩,孫策不敢托大,聽說朱治來了,他親自出大營迎接,執子弟禮。</p>
“伯符,真是慚愧,對劉備防範不足,丟了蕭縣,還折損了不少人手。”</p>
朱治很慚愧,一見麵就向孫策請罪,要求降職減兵。孫策大笑,拉著朱治的手說道:“勝負乃兵家常事,朱公不必放在心上。況且這也不是你的責任,劉備出爾反爾,但凡有點羞恥心的人都幹不出來,何況是朱公這樣的忠義之士。”</p>
朱治非常滿意,他的部下也很驕傲,立刻將孫策引為自己人,老成穩重的稱孫將軍、孫使君,熱情洋溢的直接稱孫郎,同時不忘大罵劉備背信忘義,豬狗不如。</p>
孫策將朱治等人請到大帳細談。朱治把交戰的情況說了一遍。</p>
“劉備雖然改換門庭,但來得並不突然,他事先已經通知過我,倒也算不上偷襲。但他的兵力優勢明顯,又驍勇善戰,更有千餘雜胡騎兵助陣,我們抵擋不住,三戰皆北,隻好先撤退以保全實力。我現在駐紮在碭山,與相縣依托,劉備可能在準備軍械,隻是不知道他會先攻碭山還是相縣。”</p>
“陶使君有什麽反應?”</p>
朱治苦笑一聲:“劉備雖然背信棄義,但他很會籠絡人心。不到半年的光景,陶使君送他的四千丹陽兵就對他服服貼貼,即使劉備背叛了陶使君也不肯迴頭。再加上從中說合的是陳家父子,陶使君欲對劉備不利,就是與陳家撕破了臉,倉促之間,他哪敢這麽做,隻能裝聾作啞了。”</p>
孫策一點也不意外。“陶使君在徐州不安逸吧?”</p>
朱治看看孫策。“本來還好,有討董的大義在,徐州士族對他還算支持。後來討董無疾而終,袁紹成了盟主,這矛盾就漸漸大了。陶使君是個急性子。前段時間,他打算辟除故廣陵太守趙昱為別駕,趙昱就是不敢受命,他便威以刑罰,迫趙昱就範,原本是一件好事,卻鬧得差點翻了臉。去年欲舉名士張昭為茂才,張昭又不給他麵子,他居然將他抓了起來,如果不是趙昱從中斡旋,誰知道會鬧成什麽樣子。這兩件事一出,徐州人對陶使君的好感蕩然無存,他現在也是頭疼得很呢。”</p>
孫策心知肚明,當下頻頻點頭。</p>
與演義中的形象不同,陶謙其實不是什麽忠厚人,反而和孫堅的脾氣相近。陶謙是丹陽人,丹陽民風彪悍,陶謙也有點這意思,從小就頑皮,以放蕩聞名鄉裏,十四歲還騎著竹馬和小孩子玩打仗。後來鄉裏先賢甘公賞識他,不僅鼓勵他讀書,還把女兒嫁給了他,陶謙這才折節向學。</p>
陶謙很聰明,書一讀就通,先是考進郡學,後來又舉為茂才,入宮為尚書郎,隨後外放縣令,還做過一段時間幽州刺史,總之仕途很順,名聲也漸響。皇甫嵩征潁川黃巾,招當時任議郎的陶謙為揚武都尉,隨軍征討,和曹操是同僚。後來張溫出征涼州,陶謙做張溫的參軍,又與孫堅結識。</p>
細數陶謙的履曆,可以發現他的經曆很神奇,與後來三分天下的開國君主都有過交集,而且交情不淺。這可能和他的出身以及稟性有關,他雖然讀過不少書,走的是最正統的舉茂才、為郎、外放的仕途,但他本質上還是寒門,再加上他的古惑仔性格,手段強硬,他和士族的關係一直很緊張。</p>
他如果晚生三十年,未嚐沒有機會割據一方,可是現在不同,他老了,已經是花甲老人,體力衰減,精力不濟,不可能再像年輕時一樣強悍了。如果他的曆史沒有被改變,再過幾年,他就該歸天了。</p>
麵對劉備的背叛,他什麽也做不了。此時此刻,他肯定很後悔當初用四千丹陽兵拉攏劉備。易得者必易失,他能用四千兵收買劉備,袁紹也能用一個豫州牧來收買劉備,而他麵對陳登毫不遮掩的背叛也隻能忍氣吞聲,不敢有任何表示。</p>
孫策對陶謙沒什麽同情可言,他考慮的是劉備現在要跟他搶豫州牧,一旦陶謙死了,誰會接手徐州?袁紹任命劉備為豫州牧,除了給他找麻煩,有沒有拉攏徐州豪強,趁陶謙控製不住形勢接手徐州的意思?</p>
至少有這個可能。</p>
能否執掌一州,朝廷的任命其實並不重要,關鍵是能不能得到當地勢力的支持。地方勢力支持你,沒有朝廷的任命你也可以做,地方勢力不支持你,有朝廷的任命也沒人理你。在袁紹和陶謙之間,徐州人無疑會選擇袁紹。</p>
但這個結果絕不是孫策願意看到的。</p>
孫策很想將徐州拿下,即使這不太可能,也不妨礙他在徐州打個釘子,而眼前的朱治就是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如果能讓他成為彭城相,彭城、沛國、梁國、陳國、潁川就可以聯成一體,豫州的北部防線更加穩固。就算朱治不行,也可以退而求其次,選擇一個與袁紹不怎麽談得來的人。</p>
“奉孝,你覺得讓朱公移駐彭城,有可能嗎?”</p>
郭嘉心領神會。“可以和陶使君談一談。袁紹勢大,我們如果不團結起來,很難對抗。”</p>
孫策轉向朱治。“朱公,你覺得呢?”</p>
朱治也是老江湖,一聽就知道孫策想幹什麽。這個想法雖然很大膽,但也不是一點可能沒有。劉備、陳登反水,陶謙正是焦頭爛額之際,他需要盟友。如果孫策能給他強有力的支持,他未必不肯讓出一郡。一旦彭城在手,劉備南進的步伐就會受阻。</p>
“我可以試一試。”朱治提醒道:“不過你不要報太大希望,陶使君願不願意其實並不重要。如果不能擊退劉備,不僅彭城,梁沛諸國都有危險。”</p>
孫策笑著點點頭。“朱公容我幾天時間,我一定能找到辦法對付劉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