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8
淨涪佛身心中似有所覺, 但再著意凝神細想的時候, 卻又仿佛什麽都沒有察覺,單隻看到了這麽一片光。
沒有強求,淨涪佛身猶自持定心緒, 繼續誦念這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十二大願。
“第四大願......”
......
“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身無衣服, 蚊虻寒熱之所逼惱。......無諸苦惱,乃至菩提。”
整整一十二個大願, 淨涪佛身都一一誦念了出來。
待到最後一句話落下, 這裏間外間方圓百裏,但凡有幸得以聽聞淨涪佛身誦讀的這藥師十二大願的有情眾生,無不肅容起身, 合掌向東深深拜了下去, 恭敬而感激地讚道:“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能開口能說人言的諸如一眾人類,不能說人話的諸如牲畜家禽等動物, 都是一般動作。
或許那些牲畜家禽們的言語及動作不能被大多數的人類理解, 但它們的那份心與意,卻不能被忽視。
淨涪佛身沒注意那些,他也正在合掌,彎身向著東方的位置禮拜。
而那東方所在的遙遠虛空中,有一座明澈通透, 遍地琉璃的佛國。
那東方淨琉璃世界中央,一尊通體明淨似琉璃的如來尊者,正以他身上這照徹無量量世界的淨琉璃佛光為憑, 救贖身陷病苦的無量量生靈。
這位如來尊者耳邊自有一聲聲唿喚、念誦、禮拜他的聲音響起。
但不論是這一聲唿喚來自哪一位生靈,無論這位生靈身在什麽樣的世界,無論他又是個什麽樣的身份,但凡這一聲唿喚傳來,這位如來尊者身上都自有一道琉璃光循著靈感而去,照落在那聲唿喚的源頭,洗滌那人的身與心,為他/她/它破除身上、心上沉垢。
正如淨涪佛身及陳四兒、陳五兒等一群景浩界眾生生靈那般,但有唿喚,都有迴應。
陳四兒第一次感受到那一縷淨琉璃光,忍不住就沉淪進去。
不知不覺地,那如流水一般的時光已經歡快地向著下遊流去,且一去不迴頭。
好不容易迴過神來,陳四兒不經意間睜開眼來,卻隻看到一片的漆黑。
夜已深沉,夜色密密籠罩在這一片地界裏,黑得叫人伸手都不見五指。
陳四兒下意識地轉頭望向外間,待要從外間鄰居家看看情況。
可叫他意外又不意外的是,外間也隻有一片黑。別說往常裏常見的昏黃燭火,便是一丁點的光亮都沒有。
顯然,那些鄰居們,今日也像他們家一樣,沒來得及點燈。
放在任何時候,在這樣漆黑的、伸手不見五指的、張目不見一物的黑暗環境,是會讓絕大多數的人恨不得高聲尖叫以向世界、向自己證明自己的存在的。
黑暗帶來的驚慌和恐怖,尤其是寬廣而暗沉的黑暗,沒有幾個人能夠扛得住。
在這樣的黑暗裏,哪怕沒有別的什麽人動作,沒有真正的傷害降臨,單隻人自己心頭的幻想和推測,就能將他們自己逼瘋逼死。
可在這一刻,在今日,不知是不是因為那一縷還沒有從他們記憶中褪去的明淨透徹的琉璃光,總之,這方圓百裏的所有人,卻都是鎮定且安然的。
尤其是,那一聲聲不久前才在各個方向裏傳過來的禮讚聲,更是叫他們安心。
在這樣一片仿佛祥和的黑暗中,一個個角落慢慢悠悠地,升起了一片朦朧的昏黃的燭火。然後,才又有一聲聲的人聲此起彼伏。
陳四兒也摸黑取來了油燈,摸索著拿火石點亮了油燈。
到得油燈的那一點光亮升起,照亮這一片漆黑地界,陳五兒問起陳四兒,陳四兒才發現――他自己的唇邊,還悠悠地停著一點笑意。
陳四兒放下摸著他自己唇邊的手,笑意蔓延開去,但他沒先迴答陳五兒,而是轉頭望定了淨涪佛身,恭敬而懇切地問道:“淨涪師父,五兒他可不可以供奉這一位如來尊者?”
聽著陳四兒這話,陳五兒一時也顧不上其他了,也眼巴巴地看著淨涪佛身,等待著他的迴答。
淨涪佛身微微頜首,“當然可以,五兒原也跟這一位如來尊者有緣,如何不可以?”
得到淨涪佛身的肯定迴答,陳四兒一時吐出一口長氣。
原來不知什麽時候,他居然連唿吸都忘記了,隻顧著盯著淨涪佛身,等待著他的迴答。
吐出那一口濁氣之後,陳四兒臉上的笑又更深深地紮下根來,肆意地在他身上、心上、臉上生長開來。
陳四兒隻覺得,他身體裏的每一個部位,他靈魂裏的每一處角落,都在歡唿雀躍。
五兒既能將這位如來尊者請入心頭供奉,倘若再虔誠供奉,得到這位如來尊者庇護,終他這一生,怕都不會有什麽疾病、苦楚了。
他能安安穩穩,平平順順地渡過這一生!
不是陳四兒為了一件小事過份激動,實在是他這一生的經曆叫他怕了。
陳家緣何就單隻剩下了他們兄弟兩人?不就是因為他的祖輩、父輩乃至臨近親近的血脈,也都已經不在了?
而他們離世的原因,當真隻是因為他們壽元終盡,所以撒手離開?
不是!
不是的。
陳四兒不比陳五兒年紀小,當年種種事情發生的時候,甚至都還沒記事,不記得當年發生的那一樁樁一茬茬,也忘了當年送走一位位親人時候的悲慟、絕望和惶恐。
陳四兒當時不少了,他記得。
記得很清楚。
甚至到得這個時候,他也生怕自己會有個萬一。
萬一他也像家裏那些長輩們一樣,在某一日毫無征兆地倒下,隻留下陳五兒一個人掙紮著生存,甚至連五兒也跟在他的後頭,步了他們陳家所有人後塵的......
別人家就沒有這樣的狀況,偏生就是他們家......
別以為他不知道,他每常走過左右鄰裏身邊,那些人都總會在他身後吐一口吐沫,低聲嘀咕上那麽幾句。
他都聽得清清楚楚!
陳四兒心頭也是忿忿。
也正是因為這些舊事,因為那些個莫名的猜測聯想,才叫他......不敢真正地走到那個人的麵前去。
其實不單單是陳四兒,陳五兒心裏頭也都是一樣的激動和雀躍。
他半句話沒多說,紅著眼圈咬著牙,狠狠跪落下去,先向著淨涪佛身重重叩了三個響頭。
“咚。咚。咚。”
三聲清響驚住的,不是淨涪佛身,而是陳四兒。
陳四兒剛剛迴神,就聽得這三聲響亮的叩頭聲,順著聲音看去,又看見跪在那裏的陳五兒。
他一時又怔愣住了。
陳五兒隻對著淨涪佛身狠狠磕頭。待到三個響頭磕完,他抬起頭來,定定望向淨涪佛身,“淨涪師父,我哥哥他......他可不可以也供奉這位藥師琉璃光如來?”
陳四兒、陳五兒都將這一尊如來尊者視作救命稻草。
可也正因為如此,已經算是有希望能抓住這一根稻草的陳五兒,才更為他的兄長陳四兒擔憂。
他想――如果他兄長也能供奉這一位如來尊者,得到這位如來尊者的庇護,是不是也能脫得開陳家的這一場莫名漩渦?
陳五兒約莫能感覺得到他和兄長日後的不同,但他想,不論是在心頭上供奉這位如來尊者,還是僅僅隻在家中供奉這位尊者,應該多少有些相類的。
淨涪佛身都沒有絲毫遲疑,很直接就點頭應道:“可以的。”
因心中供佛亦是一種修行方式,所以淨涪佛身才會在陳五兒的事情上多著重留意了點而已,但家中供佛,每一個尋常信眾都能做的事,其實是沒有那麽多講究的。
聽得淨涪佛身的答複,陳五兒重重地鬆了一口氣,便連一旁始終沒有作聲仿佛局外人一樣的陳四兒,也都笑了起來。
他們兩兄弟笑著笑著,忽然又都哭了起來。
那是一種沒有聲音的哭泣,僅僅隻有一滴滴的眼淚從眼眶中滾出,打落在他們身側,打出一片厚沉卻悄無聲息地融入黑暗裏的陰影。
淨涪佛身沒有勸慰,也沒有阻止,隻由著他們哭。
他能感覺得出來,這陳家兩兄弟的這一場無聲慟哭,是一種情緒上的宣泄。
也唯有哭過這麽一場,哭出那堆砌在心底的苦難和彷徨,他們才真正地從陰影裏走出來,真正地站在陽光下。
待到陳四兒、陳五兒哭得再也沒有眼淚滴落,各自抬手抹去臉上淚痕的時候,靜默看了許久的淨涪佛身才出聲道,“要跟我說說嗎?”
陳五兒還在抹淚。
開始的時候,他還在用手,但後來,他發現拿手掌來抹淚效果不大,便幹脆一掀衣角,拿漿洗得發硬的衣擺來擦拭眼淚。
陳四兒則很幹脆地拿手袖抹過臉,他動作更迅速。他忙活完這些的時候,陳五兒也還在撩衣擺。
陳四兒看了一眼陳五兒,緩緩開口,將陳家的那些事情簡單地與淨涪佛身說道個清楚明白。
真要說起來,陳家當年也還隻是一個普通的官宦人家。家中有些家底,但不算豪富,為官的家主學問出眾,人品卻迂,所以隻在翰林院裏熬資曆,倒也不礙著什麽。
陳家那時候的日子是平常的,但忽然就有一天,陳家出現了問題。
淨涪佛身心中似有所覺, 但再著意凝神細想的時候, 卻又仿佛什麽都沒有察覺,單隻看到了這麽一片光。
沒有強求,淨涪佛身猶自持定心緒, 繼續誦念這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十二大願。
“第四大願......”
......
“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身無衣服, 蚊虻寒熱之所逼惱。......無諸苦惱,乃至菩提。”
整整一十二個大願, 淨涪佛身都一一誦念了出來。
待到最後一句話落下, 這裏間外間方圓百裏,但凡有幸得以聽聞淨涪佛身誦讀的這藥師十二大願的有情眾生,無不肅容起身, 合掌向東深深拜了下去, 恭敬而感激地讚道:“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能開口能說人言的諸如一眾人類,不能說人話的諸如牲畜家禽等動物, 都是一般動作。
或許那些牲畜家禽們的言語及動作不能被大多數的人類理解, 但它們的那份心與意,卻不能被忽視。
淨涪佛身沒注意那些,他也正在合掌,彎身向著東方的位置禮拜。
而那東方所在的遙遠虛空中,有一座明澈通透, 遍地琉璃的佛國。
那東方淨琉璃世界中央,一尊通體明淨似琉璃的如來尊者,正以他身上這照徹無量量世界的淨琉璃佛光為憑, 救贖身陷病苦的無量量生靈。
這位如來尊者耳邊自有一聲聲唿喚、念誦、禮拜他的聲音響起。
但不論是這一聲唿喚來自哪一位生靈,無論這位生靈身在什麽樣的世界,無論他又是個什麽樣的身份,但凡這一聲唿喚傳來,這位如來尊者身上都自有一道琉璃光循著靈感而去,照落在那聲唿喚的源頭,洗滌那人的身與心,為他/她/它破除身上、心上沉垢。
正如淨涪佛身及陳四兒、陳五兒等一群景浩界眾生生靈那般,但有唿喚,都有迴應。
陳四兒第一次感受到那一縷淨琉璃光,忍不住就沉淪進去。
不知不覺地,那如流水一般的時光已經歡快地向著下遊流去,且一去不迴頭。
好不容易迴過神來,陳四兒不經意間睜開眼來,卻隻看到一片的漆黑。
夜已深沉,夜色密密籠罩在這一片地界裏,黑得叫人伸手都不見五指。
陳四兒下意識地轉頭望向外間,待要從外間鄰居家看看情況。
可叫他意外又不意外的是,外間也隻有一片黑。別說往常裏常見的昏黃燭火,便是一丁點的光亮都沒有。
顯然,那些鄰居們,今日也像他們家一樣,沒來得及點燈。
放在任何時候,在這樣漆黑的、伸手不見五指的、張目不見一物的黑暗環境,是會讓絕大多數的人恨不得高聲尖叫以向世界、向自己證明自己的存在的。
黑暗帶來的驚慌和恐怖,尤其是寬廣而暗沉的黑暗,沒有幾個人能夠扛得住。
在這樣的黑暗裏,哪怕沒有別的什麽人動作,沒有真正的傷害降臨,單隻人自己心頭的幻想和推測,就能將他們自己逼瘋逼死。
可在這一刻,在今日,不知是不是因為那一縷還沒有從他們記憶中褪去的明淨透徹的琉璃光,總之,這方圓百裏的所有人,卻都是鎮定且安然的。
尤其是,那一聲聲不久前才在各個方向裏傳過來的禮讚聲,更是叫他們安心。
在這樣一片仿佛祥和的黑暗中,一個個角落慢慢悠悠地,升起了一片朦朧的昏黃的燭火。然後,才又有一聲聲的人聲此起彼伏。
陳四兒也摸黑取來了油燈,摸索著拿火石點亮了油燈。
到得油燈的那一點光亮升起,照亮這一片漆黑地界,陳五兒問起陳四兒,陳四兒才發現――他自己的唇邊,還悠悠地停著一點笑意。
陳四兒放下摸著他自己唇邊的手,笑意蔓延開去,但他沒先迴答陳五兒,而是轉頭望定了淨涪佛身,恭敬而懇切地問道:“淨涪師父,五兒他可不可以供奉這一位如來尊者?”
聽著陳四兒這話,陳五兒一時也顧不上其他了,也眼巴巴地看著淨涪佛身,等待著他的迴答。
淨涪佛身微微頜首,“當然可以,五兒原也跟這一位如來尊者有緣,如何不可以?”
得到淨涪佛身的肯定迴答,陳四兒一時吐出一口長氣。
原來不知什麽時候,他居然連唿吸都忘記了,隻顧著盯著淨涪佛身,等待著他的迴答。
吐出那一口濁氣之後,陳四兒臉上的笑又更深深地紮下根來,肆意地在他身上、心上、臉上生長開來。
陳四兒隻覺得,他身體裏的每一個部位,他靈魂裏的每一處角落,都在歡唿雀躍。
五兒既能將這位如來尊者請入心頭供奉,倘若再虔誠供奉,得到這位如來尊者庇護,終他這一生,怕都不會有什麽疾病、苦楚了。
他能安安穩穩,平平順順地渡過這一生!
不是陳四兒為了一件小事過份激動,實在是他這一生的經曆叫他怕了。
陳家緣何就單隻剩下了他們兄弟兩人?不就是因為他的祖輩、父輩乃至臨近親近的血脈,也都已經不在了?
而他們離世的原因,當真隻是因為他們壽元終盡,所以撒手離開?
不是!
不是的。
陳四兒不比陳五兒年紀小,當年種種事情發生的時候,甚至都還沒記事,不記得當年發生的那一樁樁一茬茬,也忘了當年送走一位位親人時候的悲慟、絕望和惶恐。
陳四兒當時不少了,他記得。
記得很清楚。
甚至到得這個時候,他也生怕自己會有個萬一。
萬一他也像家裏那些長輩們一樣,在某一日毫無征兆地倒下,隻留下陳五兒一個人掙紮著生存,甚至連五兒也跟在他的後頭,步了他們陳家所有人後塵的......
別人家就沒有這樣的狀況,偏生就是他們家......
別以為他不知道,他每常走過左右鄰裏身邊,那些人都總會在他身後吐一口吐沫,低聲嘀咕上那麽幾句。
他都聽得清清楚楚!
陳四兒心頭也是忿忿。
也正是因為這些舊事,因為那些個莫名的猜測聯想,才叫他......不敢真正地走到那個人的麵前去。
其實不單單是陳四兒,陳五兒心裏頭也都是一樣的激動和雀躍。
他半句話沒多說,紅著眼圈咬著牙,狠狠跪落下去,先向著淨涪佛身重重叩了三個響頭。
“咚。咚。咚。”
三聲清響驚住的,不是淨涪佛身,而是陳四兒。
陳四兒剛剛迴神,就聽得這三聲響亮的叩頭聲,順著聲音看去,又看見跪在那裏的陳五兒。
他一時又怔愣住了。
陳五兒隻對著淨涪佛身狠狠磕頭。待到三個響頭磕完,他抬起頭來,定定望向淨涪佛身,“淨涪師父,我哥哥他......他可不可以也供奉這位藥師琉璃光如來?”
陳四兒、陳五兒都將這一尊如來尊者視作救命稻草。
可也正因為如此,已經算是有希望能抓住這一根稻草的陳五兒,才更為他的兄長陳四兒擔憂。
他想――如果他兄長也能供奉這一位如來尊者,得到這位如來尊者的庇護,是不是也能脫得開陳家的這一場莫名漩渦?
陳五兒約莫能感覺得到他和兄長日後的不同,但他想,不論是在心頭上供奉這位如來尊者,還是僅僅隻在家中供奉這位尊者,應該多少有些相類的。
淨涪佛身都沒有絲毫遲疑,很直接就點頭應道:“可以的。”
因心中供佛亦是一種修行方式,所以淨涪佛身才會在陳五兒的事情上多著重留意了點而已,但家中供佛,每一個尋常信眾都能做的事,其實是沒有那麽多講究的。
聽得淨涪佛身的答複,陳五兒重重地鬆了一口氣,便連一旁始終沒有作聲仿佛局外人一樣的陳四兒,也都笑了起來。
他們兩兄弟笑著笑著,忽然又都哭了起來。
那是一種沒有聲音的哭泣,僅僅隻有一滴滴的眼淚從眼眶中滾出,打落在他們身側,打出一片厚沉卻悄無聲息地融入黑暗裏的陰影。
淨涪佛身沒有勸慰,也沒有阻止,隻由著他們哭。
他能感覺得出來,這陳家兩兄弟的這一場無聲慟哭,是一種情緒上的宣泄。
也唯有哭過這麽一場,哭出那堆砌在心底的苦難和彷徨,他們才真正地從陰影裏走出來,真正地站在陽光下。
待到陳四兒、陳五兒哭得再也沒有眼淚滴落,各自抬手抹去臉上淚痕的時候,靜默看了許久的淨涪佛身才出聲道,“要跟我說說嗎?”
陳五兒還在抹淚。
開始的時候,他還在用手,但後來,他發現拿手掌來抹淚效果不大,便幹脆一掀衣角,拿漿洗得發硬的衣擺來擦拭眼淚。
陳四兒則很幹脆地拿手袖抹過臉,他動作更迅速。他忙活完這些的時候,陳五兒也還在撩衣擺。
陳四兒看了一眼陳五兒,緩緩開口,將陳家的那些事情簡單地與淨涪佛身說道個清楚明白。
真要說起來,陳家當年也還隻是一個普通的官宦人家。家中有些家底,但不算豪富,為官的家主學問出眾,人品卻迂,所以隻在翰林院裏熬資曆,倒也不礙著什麽。
陳家那時候的日子是平常的,但忽然就有一天,陳家出現了問題。